APP下载

中国民间陶瓷的特色和发展

2015-02-12邱松霞

陶瓷研究 2015年12期
关键词:民间陶瓷装饰

邱松霞

(江西省陶瓷研究所 景德镇市 333000)

中国民间陶瓷的特色和发展

邱松霞

(江西省陶瓷研究所 景德镇市 333000)

民间陶瓷,元素,陶艺设计语言

一、中国民间陶瓷艺术概述

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兴盛之地,中国瓷器的发明在整个历史的文化进程中对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中国的陶瓷艺术是整个中国文化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民间陶瓷艺术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一个分支,并且一直在变化和进步。

中国地大物博,56个民族的大融合,让各个时期的民间陶瓷都有着说不尽道不清的社会和文化特征。相对于各个封建时期的官窑精细和宫廷规矩,民间陶瓷更加赋予它有着独特的社会需要和功能使用。在整个中国陶瓷的发展和进程里都有它独有的组成,引导作用。

二、民间陶瓷艺术的发展

2、1石器时代、商代民间陶瓷艺术概况

民间陶瓷泛指于主要满足普通民众生活功能需要和社会生活常态生活审美需求的民间陶器和瓷器。在我们中国最早烧制陶瓷的年代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受限制与当时的社会生产能力和烧制方面的技术条件,基本都是简单烧制的无釉陶。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生产技术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在公元16世纪,我国商朝的中晚期,中国出现了较早期比较成熟的瓷器。因为当时商代青铜器的发展具备了一定基础,所以大部分的原始陶瓷的器形都仿青铜的器形而作。主要器形有:尊、豆、葫、盂、罐、盖罐、提梁壶、鼎、钵等。但在装饰纹样上比较单一,基本都是简单的重复一个固定的纹饰,无法或者说没有能力去表现具象画面,大型社会生活特征的装饰能力。

2、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间陶瓷艺术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也就是青瓷阶段,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各种当时社会尊崇的以动物造型为装饰的纹饰画面,像其中蛙、兔,牛,虎等等画面较为普遍,做工上也比较精细,具有一定的审美。在那时也出现了受佛教文化的影响,造型的内容,画面文化特征上都有了体现和特征。如西晋半身佛像,还有堆塑瓷、鸡首壶等,说明民间陶瓷已经进入了民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审美需求。

2、3隋唐五代时期民间陶瓷艺术

进入隋唐五代,中国陶瓷历史上有了“南青北白时期”,北方的白瓷和南方的青瓷,还有黄釉瓷、黑釉瓷、彩绘瓷、搅胎瓷、花釉瓷等。在隋朝能发现的纹饰就有波浪、草叶、莲瓣,卷叶、团花、花鸟、水草和人物等纹饰,晚唐民间陶瓷上也有中国文字的装饰。

宋、辽、金时期,全国出现了八大窑系和五大名窑,官窑正式出现,彩绘瓷进入兴盛阶段。

2、4宋代以后民间陶瓷艺术

宋代瓷器丛胎质、釉料和烧造技术都已成熟,北宋瓷器刻画花线条流畅、布局饱满丰硕,常见的题材有龙凤、麒麟、蝴蝶、鹦鹉、云鹤等。到了南宋,釉面上开片成为当时风行的装饰特征。

元、明、清时期,是我国彩绘瓷高速发展时期。元代中国制瓷业发生重大转折,由过去的各大名窑建立到以彩绘瓷为主的单一现象出现,全国制瓷重心转移到景德镇。元代的陶瓷在造型上基本钝重、简朴,主要是当时社会生活日常所用的坛子、罐子、瓶、酒壶,进入明清时期后民间陶瓷的种类和器形就更加的丰富和多样。

三、生产和工艺情况

我国民间陶瓷随着社会生产能力的提高,民间陶瓷画师绘画装饰经验的积累和社会审美情趣需求的提升和发展,民间陶瓷的装饰内容、装饰形式、装饰技法上更加多样。造型种类,有盘、碗、罐子、瓶、盆、枕、薄胎灯等;装饰内容和题材上有花、草、虫、蛙、鱼、鸟、人物等,出现设计概念上的几何纹、涡纹、方格纹、四方连续等抽象纹样;在表现形式上,有的陶瓷造型本身就是一个装饰的特质体现;色彩装饰上有根据各种技法的运用而衍生的多样色彩变化,或者陶瓷材质上本身的固有色装饰。这些综合方面的提升和发展都为今后的现代陶瓷的研究奠定了非常重要的技术基础。

那么民间陶瓷的定义是什么呢?

民间陶瓷是相对于唐代以后那些为统治阶级利用的窑场烧造的官窑和近代较为现代化的专业生产厂所烧造的各种陶瓷而言的,是指民间窑场烧造的陶瓷品。

在中国,民间陶瓷艺术同样作为民间美术的一个门类,与中国其他范围的民间艺术相互交融和发展,都是服务于民间生活的需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而且在不断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一直自由的发展。它作为一种独特民间艺术,民间陶瓷已经融入到现代陶瓷艺术发展的大好环境之中。这里必须明确的是所说的民间陶瓷是针对于民间自有窑场烧制的陶瓷而定,不包括近现代时期较为现代的专业生产厂所烧制的各种陶瓷。

四、近现代民间陶瓷艺术的特点

随着新中国建立,中国的陶瓷生产逐步向现代化生产模式靠拢,大部分的民间陶瓷都在改制中融合,但仍有一部分民间陶瓷在得以延续发展,像湖北汉川、湖南铜官、山西浑源、山东淄博、江西景德镇等地的民间陶瓷,经久不衰并且发展至今。

现代中国民间陶瓷的烧造地点,基本都是靠近陶瓷原材料资源点的农村、乡镇、中小城市。那里的陶瓷手艺人,基本都是半工半农半画匠,技艺基本延续于上代的传承。他们这些手艺人是创造者,也是使用者。在民间陶瓷的装饰手法,器形艺术创造方面,民间陶瓷有着特有的审美观念及当地使用者的审美爱好,它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保持着质朴并且率真的品质和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和一定特殊的功能使用。

说到民间陶瓷与现代陶瓷的关系。有人说是一俗一雅,笔者个人觉得不准确。作为不同时期的陶瓷艺术语言呈现风格不同,不能主观界定其孰高孰低。因为所使用的器质和纹样和各自的社会功用的不同,它们之间的差别充其量也只是韵味、使用功能、欣赏角度上的不同,而并无本质上的差异。

与现代工业的陶瓷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现代的民间陶瓷基本都是服务于现在的生活功能需求,具有特定的功能效用。从事现代的民间陶瓷的手艺人基本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工匠,长期生活于当地生活气息让他们的创作根源来源于当地的民间文化。比如当地的皮影戏、黄梅戏、风筝节等等,结合一定的文化层面融会贯通,形成了民间陶瓷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里要注意的是民间陶瓷不同于其他的民间美术,民间陶瓷与竹雕、风筝、年画、剪纸、泥人等的本质区别是:民间陶瓷是为满足我们的日常生活需求用具,而风筝和剪纸则是以百姓欣赏装饰为主,是为满足我们生活习俗的需要。

中国民间的陶瓷艺术大致可以划分为:绘画与雕塑两种。可以尝试把现代卡通融入进去,可以遵循这两个途径。第一个是把卡通融入到陶瓷绘画中去;这需要对陶瓷绘画有一定的了解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因为陶瓷绘画不同于普通绘画,工序繁琐,较难掌握。第二个是把卡通形象通过陶瓷雕塑的形式表象出来。陶瓷雕塑的技法一般就是手工捏塑和磨具成型。同时也需要结合彩绘、施釉等技法相结合。

另一方面民间陶瓷与新工艺技术结合是现在人们的审美需要。新材料的出现和新工艺的完善使得民间陶瓷艺术的元素重组和演绎成为一种方法,由此转化的新的视觉语言和造型更具成熟性也更具有文化延续性。

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民间陶瓷中的精华元素如何转化成具有实用意义陶瓷设计语言,如何把传统的元素合理的演绎成具有形式美感的现代语言,那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模仿和重组,而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审美体验和创造。

五、结 语

在今天我们许多优秀陶瓷艺术家都在发掘这一特殊的材料所能达到的艺术想象和审美价值,他们各自寻找到有感觉的材质进行艺术再创造,使之换发新的面孔。如使用各种现在有的喷枪,油画笔,圆规等等进行工具上的使用和创新,甚至于在原材料的加工上进行艺术添加,创造独特的陶瓷材质进行艺术创作。应该说民间陶瓷艺术一切都源于陶瓷,又回归陶瓷本身。这些元素的运用可以说是必要的,对民间陶瓷的研究意义更是自不待言。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olk ceramics

中国民间陶瓷是中国陶瓷文化的雏形和鼻祖,可以说它为现代陶瓷的发展提供的最原始有力的基础。它有非常重要的可借鉴的经验和成果,具体表现在造型结构和纹饰,装饰的题材和内容等等。将民间陶瓷的视觉信息和元素运用演绎到现代陶瓷,使其转换成具有更具现实意义的陶艺设计语言,这应是陶瓷从业者不断的研究的课题。

猜你喜欢

民间陶瓷装饰
鲤鱼旗装饰坠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装饰圣诞树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陶瓷艺术作品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DIY节日装饰家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