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心雕龙》对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启示:以其教育理论体系为核心*

2015-02-12梅,张

阴山学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文心雕龙人文素质

赵 晓 梅,张 丽 霞

(山西大学 初民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文心雕龙》对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启示:以其教育理论体系为核心*

赵 晓 梅,张 丽 霞

(山西大学 初民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文心雕龙》的文学理论具有严密的系统性,《文心雕龙》构建了系统的文学创作理论体系,其中蕴含着塑造作家精神人格和提高作家实践能力全面而深刻的教育理论。从《文心雕龙》的创作体系切入把握其教育思想,对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文心雕龙》;教育思想;大学生;人文素质

《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最全面、最有系统性的理论巨著,有“体大而虑周”[1](P559)之誉。从《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入手,从其理论针对性和文学统筹性出发探求其在思路与学理方面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启示,不仅具有理论启示意义,也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一、《文心雕龙》教育理论体系爬梳

《文心雕龙》的文学创作理论体系是从文章起源、学习对象到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依次推进、系统论述的,其教育理论体系与文学创作理论体系一一对应,从明确学习目的、确定学习对象到规划学习方法和实现最终目标四个层面逐步推进。

(一)明确学习目的

《文心雕龙》以“正势”为主要学习目的,“正势”即要求作家树立儒家纯正的思想和精神观念。针对为何“正势”,《原道》介绍文章起源,说“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2](P1)和“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2](P3)说明文章的根源是道,即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修齐治平之道,所以作家应该“原道心以敷章”[2](P2~P3)。这是从文学本质论的角度端正文学的内涵,对文学提出了最高要求。文学的内在要求把作家定位为体道、传道之人,要求作家的思想和人格要“正”。

(二)确定学习对象

在确立学习的对象这一层面,《徵圣》、《宗经》为主要篇目。圣人最能认识道,“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2](P3),因此要向圣人学习,以圣人及其经典为学习典范。《徵圣》中说:“圣文之雅丽,固衔华而佩实者也。”[2](P16)“或简言以达旨,或博文以该情,或明理以立体,或隐义以藏用。”[2](P15)圣人之文是文章写作形式和思想内涵的规范和标准。《宗经》提出经典“义既埏乎性情,辞亦匠于文理,故能开学养正,昭明有融”[2](P21),“禀经以制式,酌雅以富言”[2](P23),认为学习圣人经典的过程就是铸就作家思想、精神格局和规模的过程,对作家是非常必要的。

(三)规划学习方法和技巧

在学习方法和技巧以丰富和提高创作能力层面,刘勰以《体性》、《风骨》、《定势》、《养气》、《总术》等为主要篇目,探讨提炼文术的重要性并提出诸多学习方法,其中体现着深刻的人文素质培养的方法内涵。首先,《总术》强调了研术的重要性。《总术》中说“才之能通,必资晓术”[2](P656),指出文学创作是有法可循的,作家应该努力探求其规律和奥秘,然后在创作实践中加以运用,通过专门的练习和广泛的模仿,提高自己的创作才能。接着,以“定势”为核心进行具体创作技能的练习和提高。作家必须根据自己所要抒发的感情选择可以正确表达和容纳这种感情的文体,并且在使用这种文体进行创作时要严格遵守该文体的写作原则,使之既不影响和妨碍作家情感意志的充分流畅表达,也无害于文体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定势》中说的“因情立体,即体成势”[2](P529)和《体性》篇中“摹体以定习,因性以练才”[2](P506)都强调作家的充分自省,对自己的“才”、“气”、“学”、“习”和“八体”有足够的了解,据此规划自己的成才之路,确定自己学习方向,制定学习方法,研究文思、风格、变通的规律,就谋篇、修辞、声律、章句等具体创作技巧进行练习。在此,刘勰着重强调了“习”的重要性,认为作家性情陶染的“雅郑”、“正邪”在性情形成的早期就已经初具规模,并对人的一生都有深刻影响,因此强调“学慎始习”、“功在初化”[2](P506),尽早确立高雅纯正的精神和思想基础,即定好势、定正势,这与《原道》、《徵圣》、《宗经》对作家人格塑造和创作规范的要求是贯通一致的。再者,《风骨》、《养气》在作家人格修养方面又作了进一步阐述。《风骨》篇要求文章应当“风清骨峻”,作品应该表现作家所具有的符合儒家道德的思想感情,并体现为一种精神气貌特征,它不仅指文学作品所展现的“析辞必精”、“述情必显”[2](P513)的艺术美,还指文学作品所反映的作家的精神风貌美和高尚人格美。“风骨”对创作主体和创作手法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家要有儒家纯正的风貌和符合经意的思想力量,并且通过高超的创作手法赋予作品思想内容上义理充足、正气凛然的特色,即具有强大的义正辞严的精神力量,将创作主体所具有的纯正深沉的强烈感情和思想风貌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使之真切动人,起到感染、教化的作用。《养气》以洞悉文术,驾驭文思为出发点,反对劳神苦思,认为作家在临文写作时应当“从容率情,优柔适会”[2](P647),精神饱满,气度雍容。作家不仅要精神正确,还应该具有怡然的气质。

(四)实现最终目标

在实现目标这一层面,学习写作首先是为了创作出“衔华而佩实”[2](P16)的优秀作品,但又不止于此。文学创作对作家能力的要求是全方面的,因此对作家的教育和塑造也是全方面的,从精神人格到实践能力都有极大促进作用,这主要体现在《程器》、《序志》中。《文心雕龙》以造就作家的“梓材之器”为价值传输目的,《程器》篇中说“君子藏器,待时而动,发挥事业,固宜蓄素以弸中,散彩以彪外,楩柟其质,豫章其幹。摛文必在纬军国,负重必在任栋梁。”[2](P720)说明成为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是学文作文所应达到的理想效果,文修武备,金相玉质,既被身文,亦有光国。在《序志》篇中,刘勰也叙述了自己的理想,“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2](P725),志于继承孔子的事业,搦笔和墨作《文心雕龙》以救文风讹滥之弊,正末归本,昭明军国,炳焕君臣。刘勰以自我担当为例展现了文学的作用和文学创作的重大意义,而正是文学及文学创作赋予作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作家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除此之外,文体论、作家品格论等诸篇中都贯穿着“正势”思想,如“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2](P65)“乐心在诗,君子宜正其文。”[2](P102)“夫化偃一国谓之风,风正四方谓之雅,容告神明谓之颂。”“颂主告神,义必纯美。”[2](P157)“言不持正,论如其也。”[2](P328)“说之枢要,必使时利而义贞。”[2](P329)“敕者,正也。”[2](P358)“心定而后结音,理正而后摛藻。”[2](P538~539)等等。不难看出,以“定势”为核心方法,以“持正”为主要精神,以文学创作为具体实践内容的文学创作理论各环节与教育理论体系是一一对应的,二者最终达到的效果也是一致的,即实现实践主体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可参鉴《文心雕龙》教育理论体系

在中国,“人文”最早出自《易经·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3](P37)这里的“人文”指的是诗书礼乐等经典著作中蕴含的道德律,在“天文”与“人文”的对举中,“人文”居核心位置,知天文者能察时之休咎,使礼义有所错,而礼义是圣人化成天下的途径[4](P153)。在今天,“人文”包括人文主义、人文精神和人文科学知识。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追求个人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文精神是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优秀文化内化于主体形成的精神品格;人文科学是“世界观的人文”学科化、体系化的成果,是研究人类的信仰、情感、道德等精神文化现象的学科的总称[5](P2~P17)。当代“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和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6](P303~P305)。总之,人文素质是人们在自身基本素质的形成过程中,将优秀文化所蕴含的品德规范、思维方式等经过环境、教育、实践等途径内化于身心的内在之物,并外显为人的理想志向、道德情操和行为方式[5](P18),人文素质教育通过人文的耳濡目染使人成其为人,是思想性教育而非知识性教育,是品质的养成教育。

(一)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政策及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分析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1998年,教育部颁行《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这里的“文化素质”主要指人文素质[7](P1);1999年,教育部批准在53所高校建设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并于2005年增设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颁行,要求“高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首次明确提出“人文素质”。

然而,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却不容乐观。以2014年为例:2月,投毒致舍友死亡的林森浩一审被判死刑;6月,警方拦截山东18名欲往河南当高考枪手的大学生;8月,哈尔滨某大学航天专业研究生常某因向境外出卖情报和内部资料被捕;10月,辽宁广告学院某男生放烟花表白造成火灾……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折射出大学教育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三个“不平衡”。

第一,人文素质与专业素质发展不平衡。大多数高校将提升专业素质视为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上述案例已有体现,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内部发展不平衡。人文素质发展不平衡主要就地域发展而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使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整体落后于东部地区。然而,值得深思的是,2014年6月到11月,有关人文素质缺失的案例集中在东部地区,且远多于中西部地区[8]。专业素质发展不平衡主要是文科与理工科间的差异、文科与理工科专业内部的差异。50年代全国高等院校先后进行工学院调整和院系调整,仿照苏联模式分为综合大学和专门学院,培养专业人才,我国高校以“实用”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体制基本定型。据1991年统计,在所有高等院校中,工科占34.61%,农(林)占4.04%,建筑占0.99%,医药占7.89%,师范占29.64%,文科占4.57%,理科占3.95%,财经占10.83%,政法占1.92%,体育占0.62%,艺术占0.94%。[9](P101)文科与理工科院校数量差距很大。同时,学科内部划分日趋细致,专业化培养模式使学生只专注于单一方面,很难实现全面发展。

第三,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不平衡。这主要表现在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上。语言具有交际功能和思维功能[10](P7~P14),然而,许多大学生在写作和口语中都存在表述不清、语法混乱等问题。1995年,华中理工大学对全校新生进行语文考试,考题由汉语知识、古代文学、阅读与理解、写作四部分组成,结果不及格率达到26.3%,且硕士和博士的均分低于本科生[7]。2001年,ETS起诉新东方非法使用试题,纽约市立大学的鲁曙明博士说,从GRE成绩看,中国学生相当不错,但有些考生成绩很好,语言能力和实际研究能力却很差[11](P10)。在行为能力上,一些大学生缺乏自立能力,与人交往时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缺乏尊重和关怀。

(二)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国家层面,第一,教育投入不足。1986年,邓小平提出到20世纪末国家要拿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来办教育,直到现在这个比例都没有达到,其中用于高等教育的比例低于许多发达国家,甚至低于一些欧美发展中国家[12](P347~P348)。第二,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素质教育缺乏体系。建国后国家注重培养专业化人才,忽视培养人文素质,文化大革命造成近代以来又一次文化断裂。国家目前虽致力于发展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模式没有改变,与素质教育相匹配的评价体系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第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价值观念、文化方式渗透到中国,而我国对传统的保护和传承严重不足。例如教育断层和网络普及催生了“不明觉厉”、“累觉不爱”、“喜大普奔”等符合年轻人求新求奇心理的新词,这些新词以成语的形式传播西化的价值理念,是对传统文化的歪曲和冲击。

在学校层面,第一,对人文素质认识不足,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培养,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第二,错误认识人文素质,把人文知识等同于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以人文知识为基础手段,人文精神、人文方法、人文思想全面发展的养成性素质,很多高校视人文知识为人文素质的全部内容。第三,在培养模式上,大多数非人文专业将人文学科作为选修课或辅修课,即使是人文专业也多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品格养成。此外,高校多缺乏适合本校学生的人文读本。第四,人文素质培养活动易流于形式。高校人文素质培养形式多采用讲座、读书会等形式,比较单一且缺乏体系;一些活动强制学生坐场,不仅容易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且仅凭专业特征划定听课学生范畴也剥夺了其他学生认识自我的机会。第五,注重硬件设施的强化却忽视校园文化氛围等软实力的提高。第六,受市场经济影响,一些高校“转型”加入“搏出位”的行列,着重在公众面前塑造好大学的形象,忽视对学生的培养,这一现象在独立院校、高职院校中表现更为明显。

在高校中,校长和教师作用发挥不够是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重要原因。二者都强调学生要提高人文素质,但多数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一些校长过于注重行政工作,与教师、学生缺乏沟通。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对学生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教师资格证终身制、高校教师考核机制不健全等造成教师队伍素质良莠不齐;有些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陈旧,一些教师专注于科研和课上教学,与学生交流少,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加上教师报酬偏低,教师队伍官僚化,以及随着扩招而带来的学生队伍与教师队伍之间比例的加大[13](P79~P82),很多教师面临着来自社会和自身精神上的压力,教育的积极性可能受到打击。

在家庭层面,“4+2+1”的家庭模式中的孩子处于核心位置,有些家长为孩子包办一切,使孩子缺乏独立意识和对他人的关怀,并极易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一些家长将“读书改变命运”教条化,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对孩子价值观念和人格的塑造。有的家长不考虑孩子的自身特点,追风选择孩子的发展道路或者将自己的理想加在孩子身上,这些都是造成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因素。

在学生个人层面,第一,“副课”观念深。在高等教育之前的十二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很多学校将思想品德、美术、音乐、体育甚至写作课作为“副课”,给学生提供了轻人文的导向。第二,缺乏独立思考。这是家庭和学校共同作用的结果,家庭的过度关爱和学校侧重知识学习的培养模式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剥削。长此以往,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明辨力,对自己的人生方向没有明确的把握,惯性接受所被给予的教育,忽视自身人文素质。第三,市场经济的影响;“90后”受市场经济影响很大,一方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对他们的价值观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学业、就业等现实问题给他们带来很大压力。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刻不容缓。《文心雕龙》以“定势”为中心的理论所蕴含的思想和谋略对高校人才培养有现实可行的参考价值。提高大学生素质是一个合理布局、体系化的过程,必须将国家、学校、家庭和个人统筹起来构成有机整体来进行考虑,才能发挥“三十之辐,共成一毂”[2](P656)的效用。

(三)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举措

就国家而言,国家政策是具有全局性影响的指向标,引导着整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走向,《时序》就表现了国家政策和统治者的好恶对社会风气的影响。国家应深刻认识和反思现有体制机制,对教育发展现状有清晰的判断,将教育纳入优先发展战略当中,立足本国实际,广泛而充分地借鉴美、日等教育发达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定好国家教育发展之大势,制定适合本国的教育战略。在具体操作上,首先,发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对大学生的指导和塑造作用,抵制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一方面,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化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的认识[14],引领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保护和构建符合大学生文化心理和文化需求的文化生态环境,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高民众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以积极抵御文化全球化对中华文化特性的消融。其次,加大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关注和投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整治文化市场,借助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开放博物馆、参观文化基地等鼓励学生自觉接受高尚文化的陶染,培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树立远大志向。最后,完善教师资格证定期注册制度,强化师风师德建设;建立健全高校、教师、学生的人文素质考评和监督机制,从制度上促进素质教育的推行。

就学校而言,应启发大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观照和自我分析,使学生明白自身的性格和基本素质,据此制定自己的成才之路,同时尽可能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在需要发挥自我能力时能够科学有效地调动主客观方面各种积极因素,有条理、有步骤地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具备全面素质的高层次人才——这个成才的过程和教育者应贯彻的实际策略类似于《文心雕龙》的“定势”理论,其要紧处在于调动大学生自我的分析和判断,了解自身,选择方向,这与《文心雕龙》的“体性”理论相类似;同时,受教育者也应时常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细致深入地掌握好包括自己专业在内的各种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及方法,这类似于《文心雕龙》的“甄别体性”理论和“因性练才”理论。这个理念要求受教者要对自己的成才之路预先谋划,积极安排和处置好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顺利高效地实现成才目标。在此过程中,教育者要做好的便是引导、辅助和提供便利,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受教育者成才。总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要深谋远虑,统一、系统地周密安排和策略性地采取对成才有利的一切措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完成成才教育的全过程——这种“成才教育”与《文心雕龙》的文学谋略在深层学理和理论逻辑上是相通的。

在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要健全教学机制、打造人文环境以适应学生对“才”、“气”、“学”、“习”四个方面高层次的要求。一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二要丰富人文教育形式,有系统地贯彻落实。三要系统设置人文课程,门类齐全、循序渐进,谨慎选择教材,名作经典必须占有相当比例,适应大学生的接受力和理解力,既具可读性又具深刻性。四要健全评价体系,不以学科成绩为唯一标准,引导学生走出象牙塔,在实践中获得人文知识。对实践进行评价时既注重结果,又要注重过程;既注重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注重学生、学校对教师的安排和指导,教师、学生对学校的设置与支持作出评价,形成良性的循环机制。五要建设校园文化。健全硬件设施,注重校园文化的培养。打造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服务文化的全方位体系。一方面,将图书馆、宿舍、教学楼联系起来,及时更新馆藏图书并方便学生借阅;鼓励学生打造宿舍文化和班级文化,组织调动社团活动,共同构建文化环境。另一方面,发挥校史、校训的作用,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利用各种传媒打造校园交流平台,构建学校文化。值得强调的是,高等教育中,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专业化人才为办学标准,不仅在课程方面忽视人文素质的养成,在校园硬件和软件上也有待提高。我国一向注重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国务院于2014年5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职业教育注重科学知识、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融合,是极具先导作用的。六要健全校长、教师评价体制。校长既要把握全局,引导学校的发展方向,更要深入基层,关注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对教师的评价不能止于科研、论文,要把他们在人文素质培养上的贡献计入考核。同时,在教师招聘制度方面应该注重学校多样化发展,教师来源多样化,集中的教师团队会导致专业见解趋同,不利于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学生思维的扩展。

在高校内部,要调动、发挥校长和教师的作用。从校长角度来说,高校实行以校长为核心的党委负责制[15],决定了校长在教育领导上必须具备全局视野。校长代表学校形象,必须注意自身修养,以正而变的方法处理事务,如《总术》说“若夫善弈之文,则术有恒数,按部整伍,以待情会,因时顺机,动不失正。”[2](P656)从教师角度来说,为人师表,首先要提升教师自身人文素质。针对市场经济下师德师风败坏的现状,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是树德立人的教育,教师的人文素质对教育至关重要。2014年10月,针对高校教师的德行问题,教育部公布了“红七条”,对违反者予以处理。其次要形成自己的教学系统。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教师应该创设一种鼓励学生参与的教育环境,既不是“传授知识”,也不是“传授方法”[16](P330)。教师必须有自己的教学系统,以学生为本进行系统教育,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最后,教师要予以学生人文关怀,不仅将教学作为一个工作,更是一门事业,要有责任心,积极为人文素质教育出谋划策并参与其中。

家庭对人的影响是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应该坚持传承和发扬家庭美德;作为有独立人格的大学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并“反哺”家庭,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就大学生自身而言,首先明确人文素质对国家发展和自我成才的重要意义,注重自我精神品质和人格的修养,主动学习人文科学知识,尤其注重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不竭的精神营养,主动培养文明健康的高尚趣味,自觉抵制不良趣味,提高艺术鉴赏力,丰富精神世界,润泽心灵家园。其次,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善于自察自省,充分认识自身的“才”“气”“学”“习”,正确分析主客观条件,选择与自我体性相适应的专业,“摹体以定性,因性以练才”,发挥主观能动性磨练和发展从业所应具备的各种素质,以实现自我价值和谋求社会更好发展为目标。最后,要树立历史意识与大局意识,关怀时事,关心社会,关爱他人,“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2](P714),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增强社会知识,实现全面发展。

《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体系最全面、挖掘最深入的一部文学理论巨著,其理论统筹色彩和理论远见在文学批评史上可谓臻于极致,其教育思想体系对我国目前人文社会科学的各领域都应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探讨《文心雕龙》的文学统筹论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启示,建立从国家到个人的系统模式以广其说是文艺理论注重实践意义发展趋势的重要体现,或仓促不周,有所未备,所望惟在对我国有关社会科学的研究思路的拓展方面有所启发。

[1]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A].叶瑛.文史通义校注[C].北京:中华书局,1985.

[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3]阮元.十三经注疏[M].孔颖达,正义.王弼,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4]邓秉元.周易义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5]唐英,王洁,张雪永,汪铮.人文科学与人文素质导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6]李岚清教育访谈录[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7]谢定国.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8]全国教育舆情信息公共服务平台[EB/OL].http://www.eduyq.cn/y/l-1494.htm,2014-10-30/2014-11-07.

[9]苏渭昌,雷克啸,章炳良.中国教育通史(第16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0]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1]丁刚.ETS盯紧北京新东方 美国教授照收中国好学生(ETS事件二十八)[EB/OL].http://studyabroad.tigtag.com/news/17420.shtml,2010-06-10/2014-11-07.

[12]纪宝成.中国高等教育散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3]菲利普·阿特巴赫(Philip G.Altbach),利斯·瑞丝伯格(Liz Reisberg),劳拉·拉莫利(Laura Rumbley).全球高等教育趋势——追随学术革命轨迹[M].姜有国,喻恺,张蕾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14]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印发[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4-04/01/content_2651154.htm,2014-04-01/2014-11-07.

[15]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4-10/15/content_2765833.htm,2014-10-15/2014-11-07.

[16]郭法奇.教育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常芳芳〕

WenxinDiaolongand th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Centering on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Education

ZHAO Xiao-mei, ZHANG Li-xia

(Institute of Chumin,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030006)

WenxinDiaolongis a rigorously organized theory. It builds up a completed system of literature conduction, within which is a comprehensive and deep educational system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both shaping mental personality and improving practical for writers.Learning the educational system from the conduction system has certain instruction an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undergraduate humanistic quality.

WenxinDiaolong; educational theory; college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2015-03-16

山西大学201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文心雕龙》与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关系研究”(201410108002)研究成果。

赵晓梅(1993- ),女,山西朔州人,山西大学初民学院学生。

G41

A

1004-1869(2015)03-0103-06

猜你喜欢

文心雕龙人文素质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绍兴
《文心雕龙》选读
《文心雕龙》: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巨著
人文社科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