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高等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2015-02-12杜金柱陶克涛等
杜金柱+陶克涛等
摘 要:少数民族财经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与实践价值,但由于社会发展、教育基础、民族习俗、个性特征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财经人才培养面临着诸多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内蒙古财经大学以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心,对少数民族财经人才,主要是蒙古族财经人才的培养,从培养方案设计、过程管理、理论与实践教学等环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少数民族;财经人才;培养模式;个性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不仅关系到一个民族的进步和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繁荣与稳定。因此,国家始终高度关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始终高度关注民族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内蒙古财经大学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多科性高等财经院校,既是内蒙古的民族财经人才培养摇篮,也是全国重要的蒙古族财经类人才教育基地,承担着为周边八省区培养蒙古族经济管理人才的责任。建校以来,内蒙古财经大学始终以培养高素质的民族财经人才为己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民族团结进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财经人才培养历程
内蒙古财经大学的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绥远省贸易干部培训学校,后几经变迁,于1960年在内蒙古财经学校的基础上整合自治区工业干部学校、商业学校、商业干部学校等财经教育资源,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内蒙古财经学院,2012年3月更名为内蒙古财经大学。可以说,从学校成立之初,其办学定位就是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财经类专业人才的。1981年开始蒙汉双语授课,开创了我校民族班本科蒙汉双语教育的先河。自1981年招收蒙汉双语授课专业学生至今,我校民族班本科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法、文、理、工六大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共设有20个蒙汉双语授课专业,蒙汉双语授课学生在校生人数由1981年的42人增加到目前的3696人。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学校在内蒙古、黑、甘、青、新等“三北”八省区招收了30多届蒙汉双语授课生,累计培养少数民族学生一万余人。他们熟悉民族理论与政策,热爱内蒙古,扎根内蒙古,建设内蒙古,为边疆安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学校在少数民族财经人才培养方面遇到的问题
在5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通过总结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少数民族人才教育培养发现,由于民族心理、生活习俗、社会环境、基础教育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有一些问题制约着民族人才培养的效果和质量。梳理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少数民族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水平参差不齐。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数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农村牧区,部分地区中学办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造成学生数学、英语等基础知识水平差且参差不齐的现状,给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
二是汉语表达能力差,影响知识的获取与人际沟通。受家乡语言习惯的制约,民族学生普通话水平普遍不高,在非母语环境下口头表达能力较弱,这导致民族学生人际交往的对象较为单一,互动频次较低,直接弱化了少数民族学生捕捉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是蒙汉双语授课专业的课程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传统上的财经类专业的教学方案是针对汉语授课学生设计的。我校开设蒙汉双语授课专业后,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脱胎于汉语授课专业,虽几经修订,但在培养方案尤其是课程设置上还存在一些弊端。一是课程设置比较死板,严格按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讲授,使学生丧失了了解本学科最前沿成果的机会。二是较少从学生的主体地位来设置课程,专业课过专、基础课面过窄,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过少等缺点都不利于学生知识面和视野的开拓。三是课堂教学时数多,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自学时间少,教学内容、方法和形式上都缺乏灵活性。四是理论内容多,实践教学内容少。少数民族学生缺乏实践意识,动手能力较差。
四是蒙汉双语授课专业师资队伍力量相对薄弱。蒙汉双语授课专业需要大批既懂蒙古语又会汉语的专业双语师资,我校虽然培养、引进了一批蒙汉兼通的专业教师,但仍不能满足民族班学生人数逐年增长的教学需求,力量仍显薄弱。
五是民族学生就业困难。在当前整体就业形势紧张的局面下,少数民族学生除了一些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共性问题以外,还存在竞争意识较弱、社会互动能力较差、“软实力”不突出的个性问题,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迅速凸显出来。
三、民族高等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面对存在的问题,学校围绕少数民族高等财经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研究和实践。
1. 积极探索民族财经人才培养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教学过程主要围绕培养方案展开。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适合民族学生培养的目标设计、教学内容与过程管理,
学校自开设蒙汉双语授课专业的33年来,不断探索、研究、创新,先后七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2005年启动了“民族财经人才培养实验工程”,选择2个蒙汉双语授课专业进行改革试点。2010年在深入讨论蒙汉双语授课专业与汉语授课专业异同的基础上,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特点,重新修订了金融学等18个蒙汉双语授课专业的培养方案,针对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案,更加明确了民族财经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学生基础能力及社会经济需求,进行课程设置改革,核心思想是减少课程门数、精选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课时,同时增加了面向就业的实用课程,增加了实践教学学时,形成了具有内蒙古财经大学特色的蒙汉双语授课财经类人才培养方案。
2. 按“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原则,推进培养过程改革
首先,按照“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教育理念,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在低年级全面推行基础课程由蒙汉兼通的教师授课;蒙语授课班与汉授班的分班与混班教学;蒙语授课班英语、数学等基础课的分级教学;蒙语授课班单独命题、考试考核。其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学校的优势特色专业如经济学、金融学等推行“基地班”教学;学校划拨专项经费选派品学兼优的学生赴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学习的联合培养;财政学、税务筹划等专业的“双证班”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与用人单位联合培养的“订单模式”。第三,强化实践能力培养。针对蒙汉双语授课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科学设计实践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依托国家级经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投入277万元创建了内蒙古财经大学蒙古文多语种经济管理教学资源库,建设了蒙汉双语授课专业学生汉语、英语语音训练中心,全力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 加强民族财经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强化民族语言教材建设
教育教学研究既是对教学实践的理论总结与升华,同时又能够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人才培养。首先,学校围绕民族财经教育,积极申报国家和自治区的民族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校内教学科研立项鼓励教师申报民族教育项目,2011年学校还设立专门的民族教育教学项目,针对民族教育教学的难点、热点开展专项研究。目前已完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教育部重点课题一项、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三项、校级民族教育教学科研课题27项,2012年出版了论文集《民族财经教育发展、改革与创新研究》。其次,组织民族教师编写出版蒙汉双语基础课程教材,这一方面能够促进教师进行课程内容的熟悉与研究,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适合的学习载体。几年来,编写了《数学》《金融学》等30多部蒙汉双语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教材,其中蒙古语教材《政治经济学》曾获教育部“全国少数民族文字优秀教材一等奖”。
4. 加强蒙汉双语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导,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没有好的师资队伍就难以有好的教学质量。一直以来,缺乏优秀的蒙汉双语授课教师始终是制约学校民族教育发展的瓶颈。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一方面立足本校加大培养力度,成立课程教学团队,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对蒙汉双语授课教师从备课、上课等方面加强培养和训练。在鼓励、支持民族教师考取博士等高学历的同时,选派40多名蒙汉双语授课教师赴国内外重点高校进修,以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是加大引进力度,近4年间就积极引进20多名蒙汉兼通青年教师充实到教学第一线。师资队伍建设为提高民族财经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积极开展民族预科教育教学改革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促进民族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学校为加快发展少数民族财经教育,开始招收第一批蒙语授课民族预科生,现在每年招收5个预科班,先后共有1700多名学生顺利转入本科专业学习。预科学生的高考分数普遍较低,学生个体的学习积极性也相对不高。为提高预科教育的质量,学校在民族预科生的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专业分流及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探索和改革。首先是加强预科教育的管理,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协调管理,强化日常学习的督促检查;其次是精选教学内容,组织师资针对预科学生的特点编写教材,组织授课;第三是为预科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制定了《内蒙古财经大学民族预科专业分流方案细则》,更新了考试系统,其指导思想就是为民族学生专业选择和个性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更加尊重学生的选择。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预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活动,全面提高民族学生综合素质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校园文化、课外活动等第二课堂对学生的培养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民族人才的培养上,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教育培养更多依靠课外活动。鉴于此,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如“呼思乐”杯知识竞赛、蒙古族文化礼仪大赛、“传承杯”蒙古语诗歌朗诵竞赛,强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理解与热爱。同时开展“蒙汉情”知识竞赛、民族学生汉语演讲大赛等,加强民族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接纳,增强民族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
7. 启动实施“招生—培养—就业(创业)联动机制”
民族学生由于基础教育薄弱,汉语沟通能力差,再加上部分学生主观上的高标准选择,导致就业困难,蒙授专业就业率一直处于学校平均之下。从全自治区乃至全国来看这也是一个共性问题。为解决民族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学校启动实施“招生—培养—就业(创业)联动机制”,努力形成招生、培养、就业(创业)的良性循环。首先是招生时严把质量关,设置好招生的专业报考条件与标准,且所有学生全部控制线上录取。其次是在培养环节努力提升培养质量,精选课程内容,强化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将就业指导、创业服务贯穿大学四年全程。第三,在就业方面强化对民族学生的指导,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并重点推荐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学校还拿出专门培训经费,培训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能力。此外,为配合“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学校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招生与就业挂钩,对社会需求萎缩、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符的专业减少计划乃至停止招生。
四、应用情况及效果
我校蒙汉双语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从内蒙古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从民族学生实际特点出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重视内涵建设,注重提高质量,在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同时,使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得到明显提升,大大推动了全国少数民族双语授课财经教育的发展,为全国民族地区的民族财经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经验,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新疆财经大学、青海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等大学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修订教学方案时借鉴和参考了我校蒙汉双语教学方案。
专业分布广、学生人数及生源质量呈上升趋势。从2009年至2013年,蒙汉双语授课专业由13个增加到18个,蒙汉双语授课学生在校生人数由2009年的2978人增加到目前的3696人, 2013年金融、会计等蒙汉双语授课专业招生分数线超出一本(本科)分数线70余分,学校的民族财经专业教育和蒙汉双语授课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通过蒙汉双语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蒙汉双语授课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首先,学生专业学习水平及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其次,汉语表达能力不断提高,除汉考通过率高达99%外,还表现在公务员应试能力的提高上,考取公务员的人数逐年增加;再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合格率逐年上升。另外,蒙古族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近三年考取研究生的人数也逐年上升。在就业上,2009年至2013年蒙汉双语授课专业学生就业率始终居于自治区高校前列,2012届蒙汉双语授课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达到89.87%,2013年内蒙古财经大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并在区内推广了经验。
为更好地落实民族财经人才培养方案,学校还采取多种激励措施(例如,鼓励少数民族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通过日本协力银行先后派遣蒙汉双语授课教师赴日本短期进修等等)培养、引进蒙汉双语授课专业教师,师资队伍数量得以充实,队伍整体质量有效提升。目前,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少数民族教师达160人,少数民族教师中教授、副教授达117人。赴国外进修和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骨干教师回校后大多数成为本专业教学团队的带头人,他们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落实于教学实践中,有效提高了民族财经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学校设置专门的预科教育管理机构,充分发挥指导、监督和制度建设等管理职能,积极创新预科教育管理模式,形成了预科教育与本科教育有效衔接,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会贯通,素质教育与学位教育相互支撑的预科教育教学管理体系。通过严格执行预科生专业分流制度、奖惩制度和重修制度,使预科教育工作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和专业化,丰富了预科教育的内涵,提升了预科教育的效果。
[内蒙古财经大学“少数民族高等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获2014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责任编辑:周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