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述体育教育中学生的学力成长——《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中的思考

2015-02-11薛训水,左新荣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大学体育大学生



试述体育教育中学生的学力成长——《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中的思考

薛 训 水,左 新 荣

(安徽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十余年来,尽管在具体的几次课改操作中确有诸多需要自身完善的地方,但《纲要》的目标内涵已十分清楚地提命到,高校体育重在于塑造大学生“体育学力观”的问题。本文认为,《纲要》践行至今所异化出来的“兴趣化”教学势头,与其说是学生主体侧面对接受体育教育的认识过于狭隘,不如说是我们教育者主体,在落实《纲要》的课改中其教学行为、作用于教育对象的教材选择,以及能力测评的识别能力均有待提高或转变;体育教师作为培养学生体育学力成长的主体侧面,只有在得到自身内在条件的不断转变中,才能真正将“德智体”三育中的体育功效落到实处。

关键词:大学体育;大学生;学力成长

1引言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变革中,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简称纲要),在全国普通高校全面施行[1]。《纲要》的指导思想是以“健康第一”为宗旨,其实体为“选课模式”,即由学生自主选择授课教师、项目内容、上课时间。这种“三自主”模式——经过十余年的实施,理性地看,基本体现了社会对“健康第一”的育人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确有改善教育对象——对待体育学习的态度。

但现实地看,《纲要》在指导大学体育转型的操作中,不可否认地出现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例如:一是,无约束的选项自主——助长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怕苦怕累的思想(田径项目几乎没人选);二是,各院校拥有的体育场地器材,无法应对兴趣选项学生的不断增加;三是全天候选课并非符合生物主体固有的自然规律性等等”。这些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纲要》的改革内容确有诸多需要自身完善的地方,但并不是我们因此要否定此项改革的理由。因为,在教育目标改革的主流中,不在于问题出现本身,关键在于——我们教育者怎样认识《纲要》对自身教育活动的目标指向、在“三自主”面前我们要求学生应表现出哪些特定的素质期望。而对自身教育活动的目标指向和对学生的素质期望,在《纲要》力倡的“自主”目标中已十分清楚地提命到——教育者如何塑造大学生“体育学力观”的问题。所谓体育学力观,从诸多教育家的观点归纳来说,引申到体育教育中亦是“对体育知识的思考与判断、体育学习的态度和动机、运动技能的理解与表现、自身体质优劣的诊断以及思想、意志品质的培养等”,这却是我们体育教育者面对此项改革并在实践进程中需要把握和重视的一个核心问题。

2学力观

所谓学力,是指“个人在学识上达到的程度。不受学历的限制,表现出一个人实际的知识与能力水平”[2]。任何课程(学科)的目标基本上有四个组成要素:一是,兴趣、动机、态度;二是,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三是,形态、技能;四是,知识、理解。这四个要素作为一个整体反映了一种学力观。“冰山模型”清楚地说明了学力观的特色,即“浮在水面的可见实体亦可理解为形态、知识、技能。而隐藏于水下面的不可见部分是支撑浮出部分的基础,这就是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以及兴趣、动机、态度”[3]。正如冰山由浮出水面与未浮出水面两部分组成一样,学力也由显性学力与隐性学力组成,而显性学力是由隐性学力所支撑的。应试教育如上所述仅仅作用于学生的显性学力,而《纲要》则关注显性学力与隐性学力的统一,体现了一种“发展性学力观”[4],所谓发展性学力,则是以解决问题与创造性相结合,其着力点体现在实践能力与思考力。相对而言,发展性学力更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是因为它指明了素质教育的学力观,也就是说,对培养继续进行自我学习的能力要比在头脑中累积堆砌大量的知识重要的多。换言之,对照于体育教育亦是培养其大学生后续进行自我锻炼的能力,要比在课堂中为考试而练的技能重要的多。可以说,这是《纲要》在深化素质教育中体现的意义所在。

众所周知,从上世纪末至今,我国教育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中做了积极的尝试,在一定意义上说,这种转型首先是“学力观”的转变。学生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形成的学力仅是一种被动式的应试学力,这种学力特征在体育教育中表现为:一是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运动操作能力被拘囿于考核项目,造成体育教学过程的简单化、考试目标的功利性,其结果,致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单一化;二是固定模式的“达标、考试”之评价标准,漠视了学生身体条件的个体差异,其结果,一方面致使全体学生为追求顺利通过而不得不如同机器人的受训一样,成为条件反射的体验者,一旦体育课程结束,他们的运动行为或自我锻炼的意识亦随之消失,相当多的学生并没有形成自我体育学习的主动者;另方面,因受“达标、考试”标准的压力,教师在评估过程中主观上亦会无视学生的努力态度、进步幅度等学力因素。可见,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学力观,与素质教育理念中的《纲要》内涵所关注的发展性学力观有着本质的区别。

3学生学力成长的主体侧面

教师对体育教学的方法选择和组织形式,是对应于学生的练习活动而展开的,因此,教师与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无疑是两个主体侧面的统一。那么,教师与学生各自对其自身的内在条件,即经验、教育动机、学习动机、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等的认识程度,以及师生各自对其内在条件所应采取的适应性转变,说到底,是培养学生体育学力成长的两个互为因素。当然,在这两个主体侧面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必然是体育教师自身,因为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对教育对象“德智体”三育并重的培养,是各学科教师共同的主业。为此,肩负改善或增强学生体质状况的体育教师,不仅心中只有学生的体质教育,而应秉承社会发展的使命,来洞察学生在体质教育的过程中,他们自身的内在条件即“学习动机、价值观、生活态度等”,是否应社会发展而得到应有的正向性转变。惟有持此育人情操,体育教师作为“三育”并重的施教者,方能教会学生面对体育学习应有的学力能力,和作为社会发展的接班人应有的体质观,而不局限于“体育就是增强学生体质”的单一目标[5],从而真正将“三育”中的体育功效落在实处。同样,学生也是一样,因为,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意义,旨在于对他们的身体素质、遵守规则的社会化行为以及人格品质的塑型,起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和墨化作用。而这种提升和墨化作用一旦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意识,亦会迁移到他们日常生活、社会环境的应用中。

从教师指导性的主体侧面来看,《纲要》内涵指向的新课改,其改革的有效与否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观念意识、敬业精神和教学行为的有效转变。对此,近些年高校体育倡导“体育课应以发展学生的体育素质为主,教学活动应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为本”的理念,这一理念无疑要求教师的观念意识、敬业精神和教学行为,必须建立在善于洞察学生的个体差异,科学的选择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教材内容,平等地沟通师生之间发生的教学过程,如此,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在体育意识、自学能力和意志品质等内在条件的良好发展,最终真正达成教师与学生在《纲要》中对课程目标改革的追求。然而,在践行《纲要》内涵的新课改中,因部分教育者对其内涵的片面认识,简单地将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理解为体育素质发展的必由之路,并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以迎合学生的兴趣为目的,以学生的自主练习为手段”,其势越演越烈。这种状态不是说尊重学生的兴趣施教会产生什么绝对的问题,相反,从经验来看引发学生的兴趣恰恰是培养学习动力的前提。问题是,在这个势态中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的体育兴趣时不求务实,即“虚而不实”,远离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塑造,更有甚者无视教学程序、教学方法的规范性,一味地放任学生自流。然而,种种因“兴趣化”上课引发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教师却是在打着素质教育的课改招牌下运作的,即“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就应充分提供学生的自练环境”,以此来脱卸自已“失范”的教学行为。那么,在此我们只要简单地剖析一下兴趣化教学操作的实质,便可发现——兴趣化教学悖离了体育教育的初衷。因为,兴趣项目的教学多选择于“大球、小球类、健美操等”,那些以跑、跳、投及体操等塑造学生体能的实效性项目,却被教育者置身渡外,既不思考它们的价值也无意去引导学生的兴趣。孰不知“每一个哇哇落地的幼儿正是父母一步一步通过‘走、跑、跳、攀、爬’等身体运动的基本内容引导其触摸生活直至步入社会化”[6],而学校体育无论课改前还是课改后,为塑造学生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这些项目均是主体的教学内容并为此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人格要素和意志品质。如今,不料想在教师人为的简单化“兴趣”教学中却将这些体育之本的功能性项目抛之一边(除非校运动会来临,会偶见学生有其跑跳投的活动),这确是令人深思发省的问题之一。

笔者认为,体育的本然功能之一亦是发掘学生作为人所具有的生物活性(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来应对生活中须面对的种种自然或人为环境、提升其适应能力和意志品质。这应是作为主体侧面的教育者,领会《纲要》内涵理应持有的一种基本学力观,不难想象,这种发掘学生应有的生物活性和精神面貌的学力观,在体育教育中一旦弱化,那么“德、智、体”三育并重中的体育有何颜面与其并驾齐驱?由此想来,《纲要》践行至今所异化出来的“兴趣化”教学的势头,与其说是学生主体侧面对接受体育教育的认识过于狭隘,不如说是我们教育者主体,在落实《纲要》的课改中其教学行为、作用于教育对象的教材选择以及能力测评的识别能力均有待提高或转变。

4学生学力成长的客体侧面

客观地讲,形成学生良好学力的客体侧面,离不开所授课程的体系化、科学性及其有效的教学,这一侧面已被教育者所认同。作为公共课中的体育教育,理性地看,其课程结构、教材内容,既是学生构建体育学力和应用知识、技能之必要的形式体现,也是体育课具体实施的依据所在。从学力观的培养来看,作为教育者,在面对体育课程结构和既定教材的教学中,首要的态度和观念,不是抱怨教材本身与学生兴趣有异的问题(如田径教材),而是需要考虑的:一是,如何在其既定教材的教学中,融入调动学生主动性、发展其运动能力的趣味方法,使其“乏味”的教材内容充满乐趣,令不同身体素质能力的学生均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二是,在教导学生理解体育教材本身应有的竞技性之同时,应将教材的技术成份在不失原貌的形态下,由难化易的施教,使学生乐于学习并认识到动作技术的掌握及有趣的练习方法,有益于今后身体锻炼的应用。然而,在这方面,近代以来我们学校体育的课程结构和教材内容,也被深深地打上了应试教育的烙印。仅教材内容传授的基本目的,即是灌输学生传统的体育形态,以及围绕教材采用唯成绩的达标与技评。由于这种“目的”的应试化,在很大程度上引发学生所习得的体育技能与自身课后应用能力间的失衡。显然,这种失衡与《纲要》内涵所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相背离,无助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体育学力的培养。

体育课程,作为形成学生良好体育学力的客体侧面,十余年来,在贯彻《大纲》精神的步履中,教材内容的重构或创建,部分院本教材,如北京师范大学《大学体育》在教材内容的设计中,首先考虑的是“教材应是在加大体育运动与人的发展关系中体现其教育性,注重增多应用手段的可选择性和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关联,以及与进入社会后的可持续应用关系”。其中,如人与自然、运动与健康、运动与道德、竞争与宽容等人生价值的核心知识,多以辅助性文本教材为纽带,来连结体育课程必备的知识体系与大学生学力能力的培养途径,形成分科与综合并举的教材体系,使不同兴趣的学生从实践与理论教学中,提升对体育课程的学习热情。值得重视的是,这种分科与综合并举的文本教材应以“实例或案例”为思路,来设计出有利于大学生学力能力的提升,这在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是体育实践课还是理论课均已是成熟的经验。现实地讲,如今在这方面,中、小学体育教育开发的较为凸显,图文并茂的实例或案例课本赢得了学生对“体育课本”的喜爱。然而,作为高校的体育教育在此《纲要》指导下的课改中,实践课程除了异化出来的“兴趣化”态势外,文本教材——这一形成学生学力成长的“主干工程”的教材创编已十分普遍,正如上述北师大的校本教材一样表现出了某种显见的变革。理性的看,这种文本教材的变革的确为丰富大学生的体育知识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现实的看,这些以“主干工程”建设的教材创编,相当多的教材真正触及解构课程原结构内容,达到重构者极为稀少,换句话说,也就是高校体育课型已变为选项课,而教材结构与内容依然是原貌,这种状况,或许是体育的项目特性,限制了教材变革尚无法绕开即定结构与内容,而只能使学生捧着原结构状态的所谓新编教材继续受教。那么,如此无视高校体育课型变革而不断产出的这类教材建设,可以说,既不利于学生体育学力的成长,也会令人不得不疑问——编写或修编教材的动机出之教改还是私欲创收?

为此,笔者认为,在新世纪倡导“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中,大学体育为促成学生形成良好体育学力的一个客体侧面——亦是课程的教材编制须在结构和体系上围绕“运动与人的发展关系、运动技能与学生可持续性应用”的现实需求来编制;书写内容应体现出大量的“实例或案例”内容,来激发学生的模仿、体验和主体意识的追求。与此同时,在教学制度上通过加大每年两大类“田径、球类”全校性运动会的容量(学生的参与数量),以及在管理和服务的策划中努力扶助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各色体育社团,来弥补体育课程中因某些条件限制的客观性,完善其有益于发展学生体育学力的“三自主”选修机制,使大学体育课程这一客体侧面在科学而系统的构建中发生实质性转变,来真正突破泰勒式的“目标一成就一评价”格局,以利于大学生良好体育学力的成长。

5结语

综上所述,自《纲要》实施至今,客观地说它本身的指导思想是建立在“健康第一”、“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中,体现了新世纪我国大学体育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为提升大学生体育学力状况,发挥了具有显著的课改指导作用。尽管在“三自主”的操作中出现了课改本意之外的一些现实问题,体现为“教师这一主体侧面在教学行为中发挥的主导作用不利,及与课程教材这一客体侧面的滥编‘失用’有涉”。但笔者认为,这两方面的问题恰恰反映着一个当下令全社会十分关注的一种职业道德失缺的核心问题——即“敬业精神”。因为,从优秀体育教师共有的特征来看,丰富的知识和过人的技能是个人成为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但这一条件均需建立在“忠诚教育事业的社会态度和热爱本职工作的敬业精神”这一基础之上。由此,生发于体育教师主体侧面的“教学行为和课本编制”,应从敬业精神的塑性中去矫正不利于教育对象体育学力成长的“失范”意识和行为,这亦是大学体育能否营造好学生体育学力成长的一个深层因素之所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教体艺[2002]13 号,2002-08-06.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新华字典[M].商务印书馆,2002:1296.

[3]人间研究协议会编.学力观的转变[M].金子书房出版,2013:130.[4]钟启泉.素质教育与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研究,2012 (5):47.

[5]左新荣.对学校体育素质教育中若干问题的思考[M].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56.

[6]左新荣.中学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Z].安师大高中教师继续教育自编教材,2013.

The School Sports Education Achievement Growth ——Thinking of the Ordinary University Sports Curriculum Teaching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Guidelines”

XUE Xun-shui,ZUO Xin-ro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2)

Abstract:“Guidelines” the ordinary university sports curriculum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although in specific classes several times change operation have many needs to perfect place, but the “Outline” goal connotation has been clearly named to the college sports is heavy, shaping the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educational view”.This paper thinks, “compendium” practice date alienation out “interest” teaching momentum, saying with its is the student main body side understanding to accept the sports education is too narrow, be inferior to saying is we educators subject, choose the “Outlin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teaching behavior, acting on the object of education materials, and the ability to identify the capacity evaluation should improve or chan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s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ports ability growth of the lateral surface of the body, changing only when its internal conditions, can truly be “integrated” three education in sports function implement.

Key words:University sports;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869(2015)02-0090-04

作者简介:薛训水(1968-),安徽省肥东县人,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收稿日期:2014-11-04

猜你喜欢

大学体育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职业学校体育足球教学方法探讨
关于大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课程的探讨与分析
“思维引导”法在高职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中实践效果
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探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