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养牛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2015-02-11叶直芬杨勇敏王远清
叶直芬 杨勇敏 王远清
湖北省十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湖北十堰442000
十堰市养牛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叶直芬杨勇敏*王远清
湖北省十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湖北十堰44200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肉食结构的改变,对牛肉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有效地拉动了草食动物产业发展,已成为畜牧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十堰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发展养牛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笔者根据十堰市养牛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十堰市;养牛业;发展现状;对策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肉食结构的改变,人们对牛肉营养价值的认可度不断提升。消费从先前部分群体消费变为全民性消费,从时令性消费变为周年性消费。对牛肉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有效地拉动草食动物产业发展,已成为畜牧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十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和核心水源区,有丰富的山地资源和自然环境,发展养牛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全市的牛养殖水平、养殖数量和质量出现严重下滑。养牛业存在经济效益低、出栏率低和养殖户积极性低的现象,使全市养牛业徘徊不前。因此,养牛业必须突破发展瓶颈,因地制宜、借力发展、顺势而为,把握机遇、不断创新,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十堰市养牛业健康发展。
1 十堰市养牛业发展现状
十堰市位于鄂西北山区,境内有秦岭、巴山、武当山三大山系,国土广阔,地形复杂,森林占57.42%,草地占7.50%,有丰富草地和动物资源,是全国著名六大良种之一郧巴黄牛的原产地。据统计全市2012年养殖户数量2214户,养殖户牛存栏达46875头,出栏10104头。2013年养殖户数量1910户,牛存栏达42084头,出栏13422头。2014年锐减至养殖户数量1730户,存栏数量12945头,出栏数量7123头,全市养牛业发展呈严重下滑局面。
2 养牛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养殖积极性不高。受传统养殖的影响,十堰市养牛业主要集中在山区和半山区,由于山区群众经济基础薄弱、筹资能力较差和扶持政策少,养殖方式落后,生产能繁母牛、母牛存量下降,形成了“火”的市场和“冰”的养殖局面的两重天,农民对养牛业的积极性不高,拉低了全市的养殖数量和生产水平。
2)缺乏现代养殖观念和技术。大多数养牛户对科学养殖综合技术、产业发展规律不了解,运用科技手段意识薄弱,特别是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没有得到普及和运用,依然是“一个人一群牛,春夏秋冬一个样”、“夏肥秋壮,冬瘦春死”的原始生产方式,使饲养管理粗放、组织化程度、产品质量不稳。
3)养殖周期长。养牛被业界称为畜牧业中的“重工业”,其生长速度慢、周期长,加上圈舍建设标准高、投入高、风险大的特点,虽然采用地方品种与外来品种杂交牛,最快也要8个月的犊牛期,远比养殖其它动物生长周期要长。若没有足够的资金很难持久发展下去。
4)草地减少,饲草饲料不足。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竣工,原库区消落地的优质草场现已变为永久湖面。加上库区实行退耕还林,草地面积逐年减少,全市天然草原面积缩小,载畜量下降,饲养量又在增加。农民不可能在人均只有几分地的山坡地种牧草,当地农作物种类单一,加上秸秆营养成分差,又不适宜作为牛的主要食料;加之资金投入和技术、习惯等因素,农作物秸秆利用率不到15%。草畜矛盾日益突出,饲草不足已成为牛产业发展的一大制肘。
5)品种单一、良种率低。十堰地区养牛业目前普遍存在品种单一、良种率低。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基础性投入少,设施陈旧,财政没有相应的配套工作经费,兽医人员无法正常开展改良工作。良种覆盖率低,技术推广不配套,对农民的公共服务能力差。
6)缺乏相应的产业链。目前主要依靠初级商品的形式直接销售,产品附加值不高,没有形成规模化、精细化的产业加工链。以城区为例,近3年来,本地牛食品在当地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屠宰量和市场销售量在2012年为12795头,2013年为5549头,2014年为5032头。受当地居民生活习惯的影响,市场鲜销旺季只有半年,其他月份鲜销量只占年度销售的15%,当外地牛肉大批量地涌入时,立刻引起市场价格波动,本地养牛业就失去市场竟争力,养殖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3 养牛业发展建议
充分利用库区优势,变自然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把发展以养牛业为主的山地牧业作为特色农业的重点产业来培植,瞄准养牛业发展的“软肋”,转变生产方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以良种繁育体系为重点的种、料、防、训综合配套技术推广等关键环节。把养牛业放在资源优势明显、市场需求持续旺盛的“利好”情形下来考量,养牛业的发展必将呈现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的局面。
1)发挥天然优势。发展食草畜牧业是十堰市的优势,十堰市虽没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但有独特的气候、广阔山地及丰富消落地天然牧草资源,应以有肉质好、耐粗放饲养管理、适应性好、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的郧巴黄牛作为特色畜牧业。
2)加大饲草和饲料的开发力度。饲草是发展养牛业的基础,把退耕还草作为突破口,落实种植饲草饲料地发展计划。在“料”这个环节,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加快饲草搭配、调制储备利用和氨化饲料等综合技术研究,利用综合技术、解决牛饲草及越冬草料问题,提高牛的出栏率和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3)突出发展重点,强化基地建设。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引导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养殖向适度规模转变,从天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变。引导科学先进养殖技术和优良品种植入千家万户,加快全市养牛业经营化步伐,推行以“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产业经营模式。
4)瞄准市场需求的商品化、产业化养殖。建立产品质量卫生保障管理体系和全程质量跟踪追溯体系,采取先进生产加工技术。当前肉产品加工面临着产品多元化和功能化的严峻挑战,提高产业发展层次和集中度,结合十堰实际重点建设“一区两群”,即肉牛加工物流循环产业专业园区、肉牛产业核心群形成了龙头带园区、园区带基地的发展格局。
5)提高科技养殖水平,加快品种改良和技术推广。进一步发挥生产潜力,推行混合日粮,实行全价饲养。根据生态环境、选育方向及饲养管理条件,充分利用品种的生物及遗传特性、生产性能和对生态条件的适应优势,对能繁母牛的良种补贴细化,转变生产方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以良种繁育体系为重点的种、料、防、训综合配套技术推广等关键环节,来刺激和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
4 结语
1)新时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发展优质高效畜牧业,养牛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因为牛可以充分消化猪、禽等家畜不能有效转化的农作物秸秆资源,而且牛肉是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所必需的高级食品,市场缺口很大。对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加强科技创新和培训力度。在良种繁育、品种改良、饲养管理、饲料饲草调制储备利用、疫病防控防治及畜产品加工、经营、流通等方面搞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完善畜牧科技有效传输渠道与服务网络,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地把科学养牛知识宣传到户。在育种、饲养管理方面应用生物科学技术,实行微机管理,构建“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态势,提高养牛业的生产水平。
3)环保方面的因素。特别对粪污、病死尸体无害化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处理,加大无害化处理力度。强化防疫和检疫工作,严格控制死亡率,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无公害生产、循环养殖、健康养殖、科学养殖技术的新模式。
4)调整产业结构。以加快生产方式转变为突破口,补齐短板,做强产业链,整合各方力量,引导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养殖向适度规模转变,从天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变;提高机械化水平,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实现专业化、集约化的经营管理,建成养殖专业合作社,增强抗风险能力。
5)制定实施扶持政策和帮扶措施,推进产业快速发展。结合十堰市实际,出台养牛业发展政策和具体措施,不断通过多种方式出台发展养牛业的优惠政策,特别对良种、管理、技术、保险、防疫等方面的补贴帮扶,调整产业结构,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政策和具体解决措施,以激发和鼓励农民的养牛积极性,真正使养牛业得到健康发展。
2015-05-25
叶直芬,女,1966年生,兽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