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秀致挺立含苞欲放

2015-02-11裴顺良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5年11期
关键词:宜兴紫砂壶紫砂

裴顺良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延续至今的宜兴紫砂名扬海内外,它本是由简单的日用古陶器发展而来,其坯质坚硬,泥色天然,耐寒耐热,伴随着我国悠久的饮茶文化,可谓是家喻户晓,是目前公认的最好的饮茶器具,伴随着宜兴紫砂壶的发展,宜兴的紫砂作品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充分展示着中华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

紫砂的悠久历史不需细说,紫砂的雅意自古文人雅士也是深爱笃好,紫砂的工艺,以其精湛的制作技艺,凝重朴实的风格,名传四海,但其中的个人风格,所推崇的人生含义却是值得我们细细推敲的。

宜兴紫砂以其温润的色泽、精湛的工艺、独特的装饰、雅致的品位而为众多文人、收藏爱好者所钟爱。是紫砂泥的独特,才成就了举世闻名的紫砂艺术。宜兴紫砂积淀了千年的陶瓷文化和茶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宜兴紫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的工艺流程和独特风格具有不可替代性,能够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性和文化价值观。

《华颖壶》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邵大亨后人顾景舟的首创的紫砂壶作品;把圆、盖圆、壶身圆、三圆垒叠在圆壶底上,分外精神,遥望犹如花苞初绽。从“掇球”变形而来。此壶造型秀致挺立,直冲流,珠钮,小圆把,可爱灵动,深受世人喜爱。

壶身叫之掇只稍显平坦,掇只是花苞,华颖是绽放的花朵。截盖设计,壶身、壶盖浑然一体,壶钮如一粒珠形状。暗接一弯流嘴,温婉胥出,嘴口圆润,出水爽利。暗接耳形端把,粗细过度适中,端握舒适称手。

在古字中没有“花”字,“花”为后世字,故而古时“花”亦用“华”代之,华颖的“华”意为“花”,华颖所表达的意境为:含苞欲放的花意。

人类灵巧的双手创造了精彩的文化,而陶都宜兴,双手更赋予了紫砂器物美妙的韵味。巧手与精神相连,依附着自然造化的紫砂壶全手工成型技法,提升着紫砂泥的品性,内含紫砂艺人在作壶时的个人品格魅力。清新淡雅的艺术妙境雅俗共赏,抽象美感在古今之间贯穿,《华颖》之魂注入悉心制作的紫砂壶中,使壶品得以气质的提升。

“华颖壶”壶身饱满,壶钮若点睛之笔,特别显眼,截盖设计,口盖子母线齐整融合,整款壶显得极为规整。三弯流修长,耳形把对称严谨,整款壶端庄雅致,比例协调,看似素面素心,体现出陶艺家深厚的功力和娴熟的技艺,是一款自用、收藏的好壶。

紫砂陶没有瓷的惊艳,没有玉的富贵。不见软玉浮香,不聆瑟瑟琵琶。它质地古朴醇厚,有三分清高文人气质,风雅之士或撰壶铭,或书款识,刻之花卉,印盖钤章,托物寓意,匠心独运。一把好壶,不仅能让人一眼就看出物象的形式美,而且更让人在细细鉴赏中品味出意境的韵味美,激发人们审美心理活动的形成,从审美内容、形式、特点、兴趣、态度等方面构成新思维,产生新欲望。无论是置之案头,还是握于掌中,都可以散发出特别的人文气味。这种气味,是由大气、灵气、底气交融而成的。

[1] 韩其楼《紫砂古籍今译》,北京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

猜你喜欢

宜兴紫砂壶紫砂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画家张宜与紫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