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喜壶》,引领紫苑瑰丽

2015-02-11杨立平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5年11期
关键词:紫砂陶宜兴陶艺

杨立平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紫砂壶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历代紫砂艺人在细心观察和研究社会现象及自然形态的基础上,吸取了中国传统绘画和古代陶器、漆器、玉器、瓷器等传统工艺美术品的艺术特点,设计出了多种多样的紫砂茗壶造型,并加以发展,从而形成了紫砂壶上独特的民族风格以及艺术特色。一壶一世界,紫砂壶里的世界气象万千,紫砂艺术的沿袭和传承都是在紫砂人的手中逐渐成长的,紫砂艺术也沿着它前行的道路而不断扩展,厚积薄发在紫砂壶艺的大道上开辟出新的天地。

历代巨匠和文人,对紫砂壶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开发。珠圆玉润的紫砂壶,要具备精、气、神,首先整个壶造型,比例要得当,制作要精良,嘴把粗或细,既要符合协调和谐的美学法则,又要符合使用要求,壶把太粗胀手,太细则拿捏不住,欠稳当。创作紫砂壶,看似简单,然而博大精深,所谓光货最见功底,就是说,最简单的壶的基本元素永远不变,难的是在不变中求新求变,传统的造型理念,不是照搬沿袭,而是在传统经典的基础上,创作出新的造型、新的壶式。

宜兴紫砂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独具特色,独树一帜的。具体表现在材质、造型艺术、工艺技法、设计创意及传统文化的结合上。有许多从事陶艺创作的设计人员聚集宜兴,试图将现代陶艺的创作理念运用到紫砂陶艺创作上,用主观的个性情感的介入,在传统的紫砂陶艺上产生“新的精神”、“新的面貌”。现代陶艺的创作理念中的表现自我,自由创作,它遵循的艺术创造法则是激情与艺术感受,在自由、自在、自然、自怡的创作空间中发挥作者的才能。运用到紫砂陶艺的创作中,则材料、工艺技法的运用,必须是紫砂陶艺技术规范的运用。紫砂材料的特殊性,成型工艺的特殊性,使创作者必须掌握泥性和工艺技艺。一批又一批现代陶艺的探索者,包括艺人、研究者、各种艺术门类的参与者,无不是在现代意识情感的自我注入下,自发的情感驱动下,以相对自由的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达到“锦上添花”。紫砂工艺的严谨性、规范性、可操作性,使创作者达到所设计创作的目标,即作者真实精神的表露,其精神真实的强度往往冲破了传统形式的制度,超越了风格的局限,实践其创造本身的价值意义。

《年喜壶》形制规整,饱满挺括,骨肉亭匀,端庄大气,古朴典雅,线条简约流畅,体现出一种质朴美和艺术美,壶体的造型设计上的对比调和是通过壶的局部异同来表现的,壶嘴修长,圈底端正稳重,壶盖隆起,嵌于壶口,壶钮桥形曲线流畅,意蕴深远,古韵十足,雅致古朴,自然而然地将一种年喜的气韵勾带出来,特别隽永耐看。紫砂泥从矿料到成品,还需经过泥料加工、生坯制作、入窑烧制三个环节。烧制效果好坏,既决定于矿料品质,更与具体泥性有关。《年喜壶》精选紫泥,经过1170℃左右的高温烧制后,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紫砂器使用越久,越发光润,气韵温雅。

艺术是文明的产物,亦是文明的载体,用悠久的紫砂艺术呈现“鼎盛时代”,可谓完美呼应,笔者抓住了两者特点,将个人创意作为制高点融入其中,以映射鼎盛文明的痕迹。好壶的魅力通常在于其升华的思想内涵,此壶便是如此,它早已烙印在人们心灵最深处。宜兴紫砂壶的形制,历经千年发展,形态万状、变化丰富,是历代艺人师法造化所得,是汲取姐妹艺术的特点,经长期的艰苦的辛劳而创造。艺术讲究的是感觉,一把紫砂壶造型的优劣,全凭个人感觉,作壶的讲“等样”、“等势”,就是造型学讲的“均衡”。讲高深的理论,很可能越讲越不清,俗话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艺术上的感觉,全靠心声的共鸣,心灵的理解,“心有灵犀一点通”。

[1] 陈文平:《中国古陶瓷鉴赏》,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1年第1版

猜你喜欢

紫砂陶宜兴陶艺
紫砂陶刻“稚子垂纶瓶”的创作及评析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浅析紫砂陶的造型与审美表达
论紫砂陶刻的装饰与发展
开宗立派 重构传统——吴鸣紫砂陶艺历史价值之再认识
“疯狂”的陶艺
圆桌
当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