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笠壶”中传统文化内涵和寓意

2015-02-11周建新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5年11期
关键词:宜兴美感紫砂壶

周建新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几百年精益求精的发展,使紫砂壶演化成了一门具有独特言语的陶瓷艺术,这是文化人和艺人们共同创意的过程。紫砂壶是集实用、欣赏、把玩等三种功能为一体的艺术,又是能包容吸收陶文化、茶文化、书法、绘画等多种文化于一体的艺术载体。书画艺术的欣赏性很强,但缺乏实用性、把玩性;雕塑艺术具有欣赏性、把玩性,但也缺乏实用性,最起码不是大多数人的日常用品。而将它们融进了紫砂艺术后则不同,既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又能在使用中把玩、欣赏,既有适用美感,又有视觉美感。亦有把玩抚摸的触摸美感。紫砂艺术如今已发展成为世界性的艺术品,如何把它发展的更广阔,更丰富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制壶人面前的课题。

思想内涵是一把壶的内在灵魂,而外形上的标新立异,则是一把壶得以升华的基础。走上紫砂壶创作的道路,是一种荣幸,更是一种使命,创新创作出一把具有思想品位、造型标新的紫砂壶,从而为砂壶艺术的传承尽一份力,始终是我由衷的一个心愿。凝香聚韵砂壶情,悠悠古风和紫砂壶的款款砂韵使我产生了极为强烈的创作灵感,于是一气呵成出此壶,取名——“玉笠”。

“玉笠” 壶形制完美,结构巧妙,特点鲜明,色调古雅淳朴,造型诡异精致,意韵深厚沉郁。既可用来烹茶品茗,又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以壶为主体,融合诸艺术于一体,在形式内容方面谐合、神形兼备。宜兴紫砂艺术方面最大的特点是素质、素形、素色、素饰,不上彩、不施釉、质朴无华。其素面素心的特有品格,常使人对它情有独钟 。

学无止境,在从事紫砂壶创作的道路上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使紫砂作品的语言越发向着真挚而朴实的方向发展,奉献给人们的是饱含细腻逼真,清新自然的工艺风格,“玉笠” 壶没有娇情的思绪,只有紫砂陶天然的清韵,以及我对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美好追求,通过紫砂壶作品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努力工作,使技艺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收获一份美好的艺术境界,

壶中兼顾“四美”,达到形之美的意境,不拘泥于一壶一规,在传统的艺术形式上追求更高一个层次的完美境界。当然,一把好的紫砂壶,也是体现神思的精神品质与艺术涵养的精神面貌。纵观紫砂的历史,总有那样一把壶牵动人心。它兼顾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在情感的共鸣,它悠久的历史,长存在历史的河流中经久不衰,它多变造型和多样的艺术表达方式往往给人们带来艺术的遐想,不管是生活百态,还是历史典故,亦或花鸟虫鱼,自然风物,都深深诉说着它的历史,它的艺术价值。紫砂也在紫砂艺人们的巧思摸索中,开辟了新的天地,不断的繁衍进化,不断地增长它的阅历,不断的进步发光。

紫砂壶是有文化内蕴的高雅艺术,这就需要陶艺家对自然界的东西慧眼识珠,认真挑选,不能以低趣庸俗之物来装点紫砂壶。必须善于从自然界中选择有意义的动植物对象,选择其美好的本质部分,或形态美好,或寓意积极向上,或色泽畅心悦目,或能象征真善美。同时,要善于把握选中的东西,从形体上的合理,与壶的形象融合,按照紫砂壶特有的形式美的原则,进行去粗取精的提炼加工,按照艺术美的原则,变形处理好。紫砂壶的载体是中国茶文化,若紫砂壶失去了品茗沏茶的功能,其艺术价值的双重内涵便会失去其一,重心不稳,也就无法牢牢屹立在中华文化的艺术殿堂上。

[1]詹勋华:《宜兴陶器图谱》,台湾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82年第1版,第56页。

猜你喜欢

宜兴美感紫砂壶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让语文充满生机充满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