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扬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心理策略
2015-02-11权立枝,管海霞
民俗文化“扬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心理策略
权立枝,管海霞
(太原理工大学 政法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摘要: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民俗文化日益受到重视。民俗文化在“扬弃”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扬”之不够、“弃”之过度,造成一些民俗文化瑰宝面临消失危险;“扬”之过度,造成民俗文化失真问题;“弃”之不够,造成民俗文化内容低俗、格调不高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心理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心理策略:符合人们的求新心理,赋予民俗文化以“新”特点;符合人们的求奇心理,赋予民俗文化以鲜明的个性;符合人们的求变心理,推动民俗文化与时俱进地发展;符合人们的求美心理,弘扬高雅的民俗文化;符合人们的求利心理,挖掘民俗文化的经济价值,从而使民俗文化适应人们的心理需求,合理“扬弃”,科学发展。
关键词:民俗文化;扬弃;心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112
收稿日期:2015-03-22
基金项目: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西民俗文化及其品牌塑造与价值提升的科技路径研究”(2014041056-1)
作者简介:权立枝(1964-),女,山西临汾人,太原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管海霞(1990-),女,山西大同人,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民俗文化适应人们的心理需求,在不断“扬弃”的过程中迅速发展。但是,在“扬”什么,“弃”什么,如何“扬”,如何“弃”的问题上,一直是争论不断,褒贬不一。从不同角度看,民俗文化“扬弃”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对于民俗文化资源相关的任何一方来说,都存在民俗文化取舍的心理考量。因此,有必要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心理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心理策略,以利于民俗文化适应人们的心理需求,合理“扬弃”,科学发展。
一、民俗文化“扬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待民俗文化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正确的态度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但基于人们对民俗文化的不同考量与取舍,使得民俗文化在“扬弃”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民俗文化“扬”之不够、“弃”之过度,造成一些民俗文化瑰宝面临消失危险
针对一些包括被列为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文化面临消失危险的呼吁与报道已有不少,一些专家学者甚至发出了痛心疾首的呐喊:抢救我们的非遗民俗文化!但市场经济法则的回应总是过于麻木,政府出面的抢救保护也总有限,对民俗文化“扬”之不够、“弃”之过度,造成一些民俗文化面临消失危险。
1.许多传统手工技艺处于濒危状态
中华文明“亘古亘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中华儿女创造了无数的精湛的手工技艺,至今仍有许多手工技艺令人叹为观止,有的还被列为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就是这样一些宝贵的民俗手工技艺,在新时期的“扬弃”发展中,“扬”之不够、“弃”之过度,面临着濒危厄运。有调查研究显示,我国764个传统工艺美术品种中,52.49%的品种陷入濒危状态,有的甚至已经停产[1]。许多的民间技艺、绝活,由于后继乏人,普遍存在人亡艺绝的无奈结局。比如,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张小泉锻制技艺出现传承断档,另外贵州的银饰制作、黑龙江的鱼皮画、山西孝义的皮影、青海的唐卡、福建的木偶等等,都存在类似情况,有的已经濒临绝迹。
2.许多民俗事项已经消失或正在退出人们的视界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异彩纷呈,但随着时空流转,世易时移,许多民俗事项已经消失或正在退出人们的视界。调查显示,在上海已经列入国家级和市级非遗名录的项目中,处于“良好”或“较为良好”的项目大约只占44%,有近40%的项目处于“一般”或者“具有一定濒危可能”的状态,还有16%的项目“生存状况较差”、“濒危现象较为严重”[2]。据悉,仅浙江一省,处于濒危状态的民族民间艺术项目就达到2 606项,已经失传或消亡的项目有552项[3]。其他省份的情况也不乐观,有的甚至更为严重。
(二)对民俗文化“扬”之过度,造成民俗文化的失真问题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民俗文化热的“高扬”,再加上市场化、商业化的助推,看似“空前繁荣”的民俗文化,已经被“扬”之过度,造成了民俗文化的失真,伪民俗、表演秀大行其道。
1.过度开发造成民俗文化失真
新时期,大力挖掘民俗文化的宝库,对其加以保护、开发和利用本无可厚非,而且是应该得到鼓励的,只是脱离了民俗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人为地肆意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得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成了经济发展的附庸、旅游开发的工具,一些地方官员、开发商们把民俗文化当成了“脱贫致富”“发财致富”的手段,断章取义地割断民俗文化的文脉,取其“有用者”使之利益最大化,致使民俗文化强行被扭曲、被改造,大量民间文化艺术品和器物或遭破坏,或流失,不少原生文化环境和空间或被变异改造,或被破坏殆尽,致使民俗文化面目全非,形存实亡。
2.过度商业化造成民俗文化失真
随着市场经济和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再加上文化旅游的不断升温,原本以原生态形式存在于民间并世代相传的民俗文化也越来越多地以多种形式成为现代社会的商业资源,民俗文化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商业化洗礼。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被各种形式的商业化开发、改造、宣传、利用、加工后,其独有的文化内涵、原始韵味都消失殆尽,特别是一些原本神圣或神秘的民间礼仪习俗、节日庆典等,如今都变成了一场场平淡无奇的商业秀和商业表演,不仅使表演者自己对本民族民俗文化的价值认知发生偏差,而且也对寻求民俗文化真谛的消费者或游客产生文化认识上的误导和扭曲。
(三)对民俗文化“弃”之不够,造成民俗文化的内容低俗、格调不高的问题
民俗文化毕竟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受各方面条件所限,难免有高低优劣之分,但当前却存在着对民俗文化低劣方面“弃”之不够,造成民俗文化低俗化、泛滥化的问题。
1.民俗文化的低俗化
无论是从民俗文化产生的原生环境看,还是从其代代相续的发展演变看,民俗文化都带有时代的烙印与特点,都是该民族和该国家的生存标记或印记。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以及当代价值观的改变,在今天看来,有些民俗文化是低级庸俗的,甚至是对人性的扭曲或人伦法律的背叛。但为了迎合一些人的猎奇心理或者低级趣味的需求,而把民俗文化中一些怪诞的奇风异俗、陈规陋习大肆渲染,造成民俗文化的低俗化,导致人们对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的错误认知。比如,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存在的求神算命、占卜问卦、烧香建庙之类的封建迷信活动,在新一轮的民俗开发热中,被大肆宣扬扩散,几近盛行,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2.民俗文化的泛滥化
民俗文化无论从其文化内涵看,还是从其存在环境与形式看,都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产物。但新时期对其“扬弃”发展过程中,却存在着对其内容取舍的粗糙化、泛滥化倾向。一些本不是其精华应该弃之但却能够夺人眼球的东西被广泛宣传推广,甚至将其存在的形式强行地剥离其生存的环境,变成时时可以展现、处处可以表演的文化秀。特别是在一些参与性、趣味性强的民俗风情游中存在大量的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的民俗造假情况,造成民俗文化的雷同化、泛滥化。还有人把历史上的优秀人物拿来“解构”,控掘其有“新意”的素材,使其矮化丑化,或者从优秀的民俗文化作品中“解读”出鄙俗不堪的“深意”[4],这同样造成了民俗文化的泛滥和低劣化。
二、民俗文化“扬弃”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心理原因
造成以上民俗文化“扬弃”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文化是由人创造的,人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导者,人们对于民俗文化的“扬”与“弃”自然会受到自身心理的影响。
(一)求新心理的影响
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再加上科技发展的迅猛推动,以及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行为、新产品、新生活方式……不时扑面而来,使人应接不暇。处在万物不断更新的时代,人们自然地呼唤新东西、追求新东西、欢迎新东西,包括人们对于民俗文化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也希望能够融入时代的科技内涵与现代表现形式。比如,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故事与现代音效制作、现代动画制作、现代传播手段、美国异域文化相结合,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于文化创新的需求,创造了3亿多美元的票房。而目前我国民俗文化发展迟滞,许多民俗文化瑰宝面临消失危险,就与其不能顺时应变,不断推陈出新,满足人们的求新心理有关。
(二)求奇心理的影响
变动不居的时代,人们更喜欢新奇有趣、刺激好玩的东西,表现在民俗文化的消费需求方面,则是希望消费和领略到的是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特色即是民俗文化的根本,而且这种特色越鲜明,与消费者原有的文化差异越大,就越能吸引消费者。正是为了迎合人们的这种求奇甚至猎奇心理,不少民俗文化集聚的地方,挖掘新奇,制造新奇,甚至把民俗文化中一些封建迷信、陈规陋俗也搬弄出来,加以展示宣扬;或者人为地制造一些新奇的假古董、假场景等,造成似是而非的伪民俗文化。
(三)求变心理的影响
民俗文化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且一旦形成就会世代相传。保留至今的民俗文化基本上都经历了漫长历史岁月的世代传承和反复锤炼,因而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别是一些相对比较封闭、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的地方,其民俗文化的稳定性更强。但当代人对于民俗文化的需求,既希望它能够富有个性特色,又能够符合当代人的心理需求。变化与不同能使人保持年轻与探究的心态,缺少变化、千篇一律会导致兴奋点的消失[5]。当下许多旅游景点出现的民俗文化的同质化现象严重,致使旅游质量下降,影响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一些民俗文化出现传承危机或者失传,也与其不能满足人们的求变心理有关。
(四)求美心理的影响
民俗文化从其诞生之日起,经过千百年的岁月历练与积淀,无论是从感性形式上还是文化内涵上,都表现和承载着先民的生活样式和美好心理企盼,民俗歌舞、绘画、音乐、戏曲、剪纸等这些广为传播并相习成俗的民间艺术形式,无不散发着美的韵味、美的情趣、美的追求,这种美至今仍使人震撼、陶醉和流连忘返。但当人们的审美观发生错位,或者追求利益最大化,或者为了满足一些人的低级趣味的时候,民俗文化中美好的东西就会被遮蔽,一些粗俗、丑恶的东西就会被格外地张扬,致使民俗文化低俗化,不仅损害了民俗文化自身,而且也损害了喜爱民俗文化的消费大众的利益。
(五)求利心理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民俗文化日益受到重视,并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其经济价值越来越多地被开发出来,在求利心理与逐利行为的驱使下,民俗文化要么被“扬”之过度,要么被“弃”之不用,造成民俗文化的被肢解与割裂。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出于发展地方经济的业绩考虑,对民俗文化的主观“扬弃”;另一方面是开发商们在利益驱使下,有选择地对民俗文化加以开发。再就是民俗文化集聚的地方往往比较贫穷落后,为了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对民俗文化的“扬弃”采取了唯利是图、急功近利的态度。另外,由于监管不力,一些民俗文化资源的拥有者与管理部门,把民俗文化异化为现代商业追名逐利和敛取钱财的工具,使人们对这些民俗文化产生抵触与逆反心理,造成对整个民俗文化的不良印象。
三、民俗文化“扬弃”发展的心理策略
既然民俗文化在“扬弃”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有其心理原因的,对此,本文探究式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心理策略。
(一)符合人们的求新心理,赋予民俗文化以“新”特点
新时期,民俗文化在“扬弃”发展中作出自身的调整与变革,既是民俗文化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人心思变求新发展的需要。当前,民俗文化要符合人们的求新心理,就必须在内容上富有时代内涵,在形式上借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把古朴的民俗文化与崭新的时代风貌相结合,不断推陈出新,推动民俗文化向纵深发展。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古老的民间故事“花木兰”可以通过现代动漫、音效方式生动再现。古老的剪纸艺术可以融入现代的题材和后现代的韵味。历史悠久的酿醋技艺可以和现代微生物技术及美容、保健、医药相结合,既符合当代人的求新心理,又能扩大自己的文化产业链与文化影响力。
(二)符合人们的求奇心理,赋予民俗文化以强烈鲜明的个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体主体精神不断地被激活,人们喜欢丰富与变化,追逐新奇与有趣,表现在民俗文化的需求与消费方面,要求民俗文化能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魅力。这就要求发掘“为我独有”的民俗文化资源,充分体现本民族、本地区的民俗文化特色,突出其“就此一家”的地域性特色,包括在内容、格调、色彩、表现手法、制作工具等方面都要有浓郁的民族性、纯真性、清新性,给人以淳朴、亲切、真实之情和乡土、怀古、幽思之感,能使人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和对历史沧桑的追古怀远,而且弥久不散,印象深刻。
(三)符合人们的求变心理,推动民俗文化与时俱进地发展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形成和流传于民间的文化活动,在世代传承的过程中,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不同而发生内容和形式上的改变。况且民俗文化顺应时代发展,自觉地自我否定、自我发展,既符合事物和文化发展的规律,也符合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而且也能够迎合当代人的求变心理。问题是,人作为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者,在民俗文化的“变”与“如何变”的问题上,必须坚守文化的底线与原则,既要保护又要创新,既要崇真又要向善,既要保持特色又要吐故纳新,既要尊重历史又要开创未来。实践表明,只有注重时代性、开拓性、新异性,将现代元素与创意有机地融入民俗文化的发展之中,与时俱进,与时代脉搏共跳动,与人们的求变心理同发展,方能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四)符合人们的求美心理,弘扬高雅的民俗文化
美能使人产生愉悦的心情。在民俗文化传承与消费过程中,能否使人产生美感,对于民俗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心理意义。一方面是民俗文化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蕴含着美的意蕴、美的表达、美的向往、美的企盼……另一方面是现代人对于民俗文化之美的挖掘利用,存在着古今审美标准的一致性和当代人对于民俗文化的审美判断问题。按照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和当代道德建设、审美原则与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我们在发掘民俗文化资源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评估、筛选,把真正美好的、积极向上的、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东西,充分挖掘展示出来,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作用,同时也满足人们的求美心理,使高雅的民俗文化得到弘扬、深化和升华。
(五)符合人们的求利心理,挖掘民俗文化的经济价值
目前民俗文化的巨大经济价值已日益显现出来:一是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已经给人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二是民俗文化旅游方兴未艾,效益可观。文化产业作为目前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对转型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质量都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近十几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在15%以上。我国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是开发民俗特色商品、发展民俗文化产业、开展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来源与保证。所以,目前最为主要的就是,对民俗文化进行全面科学地考察与分析,对于有明显经济价值的,我们可以充分地对其进行开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通过开发再利用,使民俗文化产业化、市场化、商品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既符合人们的求利心理,发展民族地方经济,改善人们的生活,又能更大范围地宣传推广发展民俗文化。同时必须坚决反对和防止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盲目、过度、肆意地把民俗文化工具化、快餐化、低俗化的行为,应该坚持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经济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走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之,民俗文化的“扬弃”发展,既要遵循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又要符合现代人的精神渴望与心理需求。因此,针对民俗文化“扬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心理原因,提出相应的心理策略,对于民俗文化合理“扬弃”,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清印.《半月谈》特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调查等四篇——打一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保卫战(一、二、三、四)[EB/OL].[2009-05-31].中国民俗学网.
[2]姜泓冰.上海半数非遗“人老艺衰”民间文学类“最濒危”[N].人民日报,2012-06-07(8).
[3]郑琳.三年普查发现,552项民间艺术消亡了[N].钱江晚报,2007-05-30(3).
[4]陶德麟.略论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借鉴[J].新华文摘,2013(21):33-38.
[5]李晓霞,刘剑.消费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1-112.
The Problems and Psychological Strategy of Folk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Sublation” Development
QUAN Li-zhi, GUAN Hai-xia
(SchoolofPoliticsandLaw,Taiy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TaiyuanShanxi030024,China)
Abstract: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cultural power, great importance has increasingly been attached to folk culture. Folk culture is still of many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sublation” development. Insufficient “development” and excessive “discarding” result in the danger of extinction of some folk cultural treasures; excessive “development” leads to the distortion of folk culture while inadequate “discarding” brings about its coarse content and styl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sychological causes of thos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sychological strategy. In line with people’s psychology of pursuing something new, folk culture is endowed with “new” features;in line with people’s curiosity, folk culture is given a distinctive personality; in line with people’s psychology of seeking change, folk culture is promoted to develop with the times; in line with people’s aesthetic pursuit, elegant folk culture is carried forward; in line with people’s search for benefit,the economic value of folk culture is exploited,all of which makes it feasible for folk culture to adapt to people’s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achieve reasonable “sublation” and a scientiflc development.
Key words:folk culture;sublation;psychological strategy
(编辑:赵树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