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上肢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的护理
2015-02-11楼倩
楼 倩
(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 310014)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简称DIEP皮瓣)是临床上常用的肌皮穿支皮瓣的一种,对于四肢创面的修复具有多重优点[1]。在皮瓣移植过程中,科学的术前术后护理对皮瓣的成活起到关键的作用。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采用DIEP皮瓣修复上肢大面积软组织损伤11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6~55岁。其中车祸伤3例,机器损伤8例。前臂软组织损伤4例,手腕部缺损7例,创面面积10 cm×5 cm~45 cm×20 cm,所有患者均在伤后8 h内就诊并行DIEP皮瓣修复上肢大面积软组织损伤。
1.2 手术方法 手术均于全麻下对创面逐层清创,彻底止血,固定骨骼,修复重要神经、血管、肌腱等组织。依据创面大小设计皮瓣,皮瓣大小覆盖创面超出1 cm,制备完成的皮瓣覆盖于创面后首先于创面边缘临时固定两针,将腹壁下的动静脉与胫前/足背或胫后动静脉分别进行吻合,放置引流后关闭创口。供区分别缝合腹直肌前鞘、皮肤,放置引流后关闭腹部创口。
1.3 结果 11例皮瓣中全部存活10例,大部分存活1例。随访时间3~61个月,皮瓣愈合良好。所有供区均未发生腹壁疝。皮瓣外形及肢体功能恢复均满意。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本组11例患者都为意外受伤,且以中青年为主,意外的损伤打乱了其规律的日常生活,加之住院后周围环境的改变,患者多处于焦虑的状态。被动体位加上伤口的疼痛感均可能让患者产生消极情绪,其中最多的就是对不良预后的恐惧。这类患者通常有两类表现:一类主要表现为抑郁,处于较为低落的情绪当中;另一类则可能表现为亢奋,甚至较为暴躁。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和伤情等个体情况,给予耐心的安慰和鼓励。告知患者及家属与该术式有关的内容,让其了解到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对预后的重要意义,必要时配以图片或视频进行讲解,图片或视频的内容主要包括以前受到类似损伤同样接受DIEP皮瓣修复的患者术前、术后以及在随访过程中的恢复情况。从而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
2.2 术前准备 供区皮肤护理:术前备皮,范围是脐以下及会阴部,同时用棉签蘸取婴儿油清洗脐部,再用温水擦洗干净腹部皮肤,检查供区皮肤有无破损和皮肤病。完善术前准备,包括X线胸片、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等,告知患者禁食的时间和目的。
2.3 戒烟宣教 本组共7例男性患者,其中4例有吸烟史,入院时告之绝对戒烟,因为香烟中的尼古丁等物质既容易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又是血小板吸附剂,易造成血管痉挛与栓塞。对不吸烟者也告知室内应绝对禁止吸烟,包括被动吸烟,并一一强调落实到患者本人、陪护人员、探视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
3 术后护理
3.1 病室环境 保持病房整洁、安静,室温25~27℃,湿度60%~70%,定时通风,病房内严禁吸烟,每天用健之素消毒液擦拭床旁桌及地面,用紫外线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2次,限制探视人员的时间和次数。
3.2 体位护理 术后患者绝对卧床 7~10 d,指导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可以采用平卧位或健侧卧位交替,绝对避免患侧卧位,以免压迫血管影响血运。皮瓣移植侧肢体予软枕垫高10~20 cm,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同时抬高床头30~40度,降低腹部张力,减轻腹部切口疼痛,有利于组织愈合。术后24小时后可逐渐伸直髋、膝关节,并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的肌肉舒缩运动和关节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和压疮的形成。
3.3 饮食护理 术后早期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如米汤、骨头汤、蛋花汤、瘦肉粥、馄饨等,避免进食豆浆、牛奶等易引起腹胀的食物。后期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粗纤维食物,如瘦肉、鱼、芹菜、韭菜等,多吃新鲜的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3.4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立即对患者的意识、心率、血压、呼吸、氧饱和度、尿量、及术中液体出入量进行评估,每日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及是否通畅,至皮瓣稳定后5天,24 h内引流管的引流量<5 mL时逐根拔除负压引流管。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
3.5 皮瓣血管危象的观察及处理 本组11例患者术后有3例在夜间出现静脉危象,经切口放血、药物治疗后2例恢复,1例大部分存活。无动脉危象发生。皮瓣移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可分为动脉危象和静脉危象[2]。静脉危象表现为皮瓣颜色由红润转为青紫色,肿胀程度加重,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变短甚至消失,表面水泡出现,由小变大或增多。静脉回流障碍一般从远端开始,术后1~2 d内观察皮瓣血运是关键。术后1~3天每小时观察2次,4~7天每小时观察1次,7~10天每3小时观察1次,10天后每6小时观察1次。动脉危象主要表现为皮瓣颜色苍白或灰白,皮肤皱纹加深,皮温下降变冷,张力降低,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搏动减弱或消失,指端侧方切开不出血或渗出少量暗红色血液。一旦出现动脉血管危象要给予保温,扩容,纠正循环不足,遵医嘱肌内注射罂粟碱60 mg,每天4-6次,以抗血管痉孪,及时解除对组织的卡压。
3.6 皮瓣出血的观察及处理 早期每小时观察一次皮瓣伤口渗血及肿胀情况,皮瓣表面有渗血影响观察时,先用棉签蘸生理盐水轻轻擦去血迹,再用干棉签擦拭干净,避免影响观察效果。12 h内如皮瓣肿胀明显、触之有波动感、压迫皮瓣边缘有新鲜或暗红血液流出,说明皮瓣下有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拆除部分缝线,排出皮瓣下积血。经以上处理皮瓣仍有新鲜活动性出血,局部给予轻度加压包扎20~30 min,仍有出血,考虑手术探查。本组3例术后有出血情况,经早期发现和处理无一例手术探查。术后密切观察皮瓣血运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及时对症处理才能保证皮瓣成活。
3.7 疼痛护理 手部神经分布丰富,感觉灵敏,一般术后疼痛持续3~4天,以术后24 h最为剧烈[3]。手术结束时由麻醉师安装含有阿片类药物的静脉PCA镇痛泵持续给药48 h,返回病房后于疼痛发作前给予曲马多50 mg口服bid+帕瑞昔布钠40 mg Q12 h静脉推注,连续使用3天,同时给予血管扩张剂,以改善微循环。在使用抗凝药期间严密观察全身有无出血倾向。每日应用“数字等级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
3.8 康复指导 术后1周起逐渐被动活动患肢骨关节,以防止关节与肌肉的粘连和僵硬。术后2周起逐渐由被动活动向主动活动转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活动量从少到多、从轻到重,循序渐进。
4 小结
皮瓣移植术在修复组织缺损的同时也要切取患者自身正常的组织。因此,术前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皮肤护理,术后严格按照皮瓣移植的护理要点认真观察,去除诱因、及早对症处理,保证皮瓣移植成功,同时还要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Van Landuyt K,Blondeel P,Hamdi M,et a1.The versatile DIEP flap:its use in lower extremity reconstruction[J].Br J Plast Surg,2005,58(1):2-13.
〔2〕晏泽,肖能坎,刘春利,等.丹参注射液改善兔皮瓣组织徽循环的实验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8):1211-1213.
〔3〕黄惠琴.疼痛治疗与护理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15(6):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