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饥饿年代拉我一把的老大哥

2015-02-10刘正平

文史博览·文史 2014年12期
关键词:活计德令哈大篷车

刘正平

1963年夏,我初中毕业,即去西宁市找工作,在青海省交通厅民工招募处等候分配。等候分配的日子好难挨,我捧着一本小说心不在焉地翻着,突然耳边一声惊叫“501号,你能识文断字?”

我惊异地瞅着这个面孔黧黑个头比我高出一大截的大个子:“你咋知道我是501号呢?”

他说:“排队报名时,你挤在我身后,我是500,你不就是501。”

他把我那本厚厚的书瞅了瞅,说:“请给我婆姨(方言,老婆)写封信。”我问道:“写啥子事呢?”

他笑道:“就写我已经到了西宁,西宁是个好大好大的庄子啊,天天像赶集。我正在交通厅等候分配活计,餐餐给我们吃白面包子。”

我扑噗一笑:“你啥时候吃白面包子了?”他说:“就这样写吧,叫她放心就行。”

从闲谈中得知:他叫马尕狗,青海化隆县马家庄人,家有老婆和两个幼小的孩子,因孩子老婆饿得慌跑来找活计。他见我成天看书,惊讶不已:“你可去学校做先生,咋也跑来下苦力?”

迟疑了许久,我才倾诉了苦衷:我的文化程度在当时的湖南农村也比较稀缺,可去做教师或在乡镇里干点什么;但因我是地主的儿子,只能老老实实在生产队里劳动改造。他惋惜地连连摇头:“作孽,作孽。”

以后我俩便成了莫逆之交。那时,大家都很饿。每餐吃饭,几百人拥到食堂窗口,挤得精疲力竭才能领到两个像土疙瘩似的窝窝头。我的那一份,都是尕狗哥领来的。

招募处是按报名顺序分批分配工作的,隔三差五,高音喇叭里便会播出通知:××号至××号到招募处集合。于是这批人欢呼雀跃,登上大篷车被拉去某个工地。470号以前的人都走了,该轮着我和尕狗哥了。正眼巴巴地等待着,第二天清晨,喇叭反复播放:“应征民工都收拾行李来招募处集合。470号至500号留下拆帐篷,清扫场地。”偏偏把尕狗哥留下,我很不想离开他,他三两下替我收拾了铺盖,说:“没有不散的筵席,快去吧,有活计做就好了。”想着工作有了着落,大家欣喜若狂地跑去。一个穿旧军服的头儿开始讲话。他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暂停一些公路的修建。现奉上级指示:停止招募民工,给你们发放路费,各回原籍。顷刻间全场一片哭声。我则不亚于五雷轰顶,想当初,为逃避生产队里繁重的夏收大忙,避免被残酷地批斗,我不惜卖掉家里的全部口粮,凑做路费来到西宁,希望能混口饭吃,现在却面临返回原籍的窘境,我死的心都有了。

快散会时,尕狗哥来了。我情不自禁号啕大哭,他沉默了许久之后,说:“我们这三十人是留下去德令哈养路的,你回去不好做人,你去吧。”

我说:“这咋行,老婆孩子都靠着你呢!”

他说:“饿不死,回去马上开荒种荞麦。”

正争执间,德令哈开来一辆大篷车。他不容我分说,老鹰抓小鸡般把我拎起来,扔上了大篷车……

就这样,尕狗大哥把工作的机遇让给了我,我去了德令哈的一个养路工班。不久得知,尕狗大哥的两个小孩都在那场饥荒中不幸死去。我很难过,心想,当初尕狗大哥如果没把工作的机会让给我,他的孩子也不至于饿死。之后几十年,我也把这位救命恩人当作了自己的亲人。他常说:当年对我这个人,他没看走眼。我却总觉着欠他太多太多。endprint

猜你喜欢

活计德令哈大篷车
德令哈
德令哈,没了“海子”你还剩下什么
低下头我依然会看见母亲
南方和北方
混合运算大篷车
德令哈的雪
咸丰朝如意馆及其供御成做的活计小议
美要派上万军队阻止“大篷车”
难民大篷车“进攻美国”
把麦子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