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代购
2015-02-10蔡宝家
蔡宝家
[摘要]国内图书馆开展的“读者荐购”服务与当前风靡美国大学图书馆的PDA模式相类似,两者都是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己任,是一种“按需采购”。然而PDA模式“先用后藏”的特点,消除了图书加工所带来的时间差,在满足读者“即时需求”上更胜一筹。“读者代购”服务正是在借鉴PDA模式的基础上对传统“读者荐购”服务的一种改进,也是探索纸质图书PDA模式的一种尝试。
[关键词]PDA;读者荐购;读者代购;读者决策采购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4.10.031
[中图分类号]C2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4)10—0149—04
近年来,PDA模式风靡美国大学图书馆。一项对全美250家图书馆的调查显示,已经采用PDA模式的有32家,计划1年内采用的有42家,计划3年内采用的有90家,合计近2/3U]。PDA连续两年(2011年和2012年)成了国际图书馆联盟(IFLA)年会的重要议题,是当今国际图书馆界较为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
2011年初,《中国图书馆学报》刊登了一个由胡小菁老师注释的小词条,PDA首次被介绍到国内。PDA(PatronDrivenAcquisitions)即读者决策采购,又称DDA(Demand-Driven Acquisitions)即需求驱动采购,是一种新兴的图书采访模式,特指由读者的实际需求与使用情况触发图书馆购买图书的过程。
国内图书馆开展的“读者荐购”服务与PDA模式相类似,都是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己任,由读者需求触发图书馆购买图书的过程。所不同的是,“读者荐购”服务更多地运用于纸质图书领域,作为图书馆藏书建设的一种补充;而PDA模式广泛运用于电子图书领域,并主导着图书馆的藏书建设。
目前,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纸质图书仍占有相当分量的比重,以纸质图书为主的“读者荐购”服务遍布国内各类型图书馆,形式多样,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前形势下,与其照搬PDA模式,不如在“读者荐购”服务基础上,扬长避短,探索符合我国特色的纸质图书PDA模式更具有现实意义。
1 PDA案例及特点
1.1 纸质图书PDA案例
1.1.1 基于馆际互借的PDA案例
帝国州立学院(Empire State College,ESC)与美国法布罗大学同属纽约州立大学的分校。ESC图书馆没有自己的实体馆藏,师生从2007年4月起,主要通过ESC图书馆开展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使用法布罗大学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当ESC师生提出图书借阅请求时,法布罗大学图书馆的馆际互借工作人员将馆藏图书直接通过联邦快递送到ESC师生手中;如果法布罗大学图书馆暂时没有相应的图书,就通过亚马逊网站直接购买,所购图书同样通过联邦快递送到ESC师生手中,产生的费用由ESC图书馆买单;最后,ESC师生将用完的图书返还法布罗大学图书馆,归其收藏。
1.1.2 基于“新书阅览室”的PDA案例
2008年6月起,佛山市禅城区图书馆在馆内设立了读者自主选购新书阅览室。采访人员不定期从书商处选择近期出版新书,经过查重和加装磁条后,放在新书阅览室,供读者阅览。当读者提出借阅请求时,工作人员通过快捷流通(包括贴条码、盖馆藏章、简单数据录入),即时办理外借手续。新书经首次借阅归还后,再移交采编部门做编目加工处理。新书展示一段时间后,不曾被读者外借的图书,经有关人员确认无收藏价值后,则退回书商,更换新的图书。
1.2 PDA的特点
1.2.1 按需采购
从采访模式上看,PDA实现“以防万一”(Just in Case)到“满足即时需求”(Just.in Time)采访观念上的改变。传统的图书采访模式主要是建立在采访馆员对读者需求的预测,购买的是读者“可能”需要或者“应该”需要的图书。基于PDA的采访模式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己任,由读者的实际需求及使用情况触发购买图书,是一种按需采购(Put-chase-on-Demand,POD)。
1.2.2 先用后藏
从流通程序上看,PDA实现了图书馆流通方式由“先藏后用”到“先用后藏”的转变。传统的图书采访模式,馆员向书商下订单,书商对图书进行贴磁条、盖馆藏章等初步加工,新书到馆后还要经过分编、贴书标等工序,读者往往落后市场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看到图书。PDA的魅力在于读者第一时间接触到了图书,充分节约了读者的时间,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2 “读者荐购”的现状
2.1 集美大学图书馆“读者荐购”的基本情况
2.1.1 征订书目荐购
一方面,采访馆员将合作书商提供的MARC数据导入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读者通过身份验证登录系统,按中图法分类浏览书目,在想要推荐图书馆购买的图书书目前做上标记,采访馆员看到标记,决定是否购买。另一方面,采访馆员将每期《社科新书目》、《科技新书目》的电子版通过邮件发给各学院的2名固定联系人,印刷版分发到各个阅览室,广泛征求读者的订购意见。基于征订书目的荐购方式比较机械呆板,读者需要像采访馆员日常工作一样,浏览大量书目,参与人数极少。读者荐购的图书,采访馆员主要随平常的订单一起报订,从读者荐购到图书上架可供外借,一般要2—3个月。
2.1.2 表单荐购
读者在明确自己需要什么图书,而图书馆暂时没有收藏的,可以通过身份验证登录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将题名、作者、出版社等书目信息以表单形式提交给图书馆,采访馆员第一时间处理读者荐购,系统通过读者登记的E-mail地址自动将采访馆员的回复情况反馈给读者。此种荐购方式比较灵活,读者可以将任何地方(书店或者网站)获取的书目信息向图书馆推荐,是否被采纳均得到E-mail回复;而且荐购的图书,由采访馆员通过网上书店零星订购,一般1~7天就会到馆,大大缩短了与读者见面的时间,读者参与人数也较多。endprint
2.1.3 现场采购
集美大学图书馆每年都组织本校各学院教师代表前往厦门以外图书城现场采购图书,教师将选中的图书直接取下,交由书店工作人员批销,最后通过物流送到图书馆。组织读者现场选书活动,读者能直接接触图书,对图书的内容有直观的了解,多数教师愿意参加。然而受到精力、财力等各种因素的制约,这种活动毕竟是周期性的,1年最多组织一至两次,无法常态化。而且即使是同城,现场采购的图书经书商贴磁条、盖馆藏章后,也要1~2个月才能到馆,比较费时。
2.1.4 教师代购
本校教师在教学科研过程中急需用书而图书馆又尚未收藏的,教师可以代图书馆先行购买,随后凭正式发票和购书清单来图书馆报销,图书归图书馆收藏。同样,教师在外参加交流会议时购买的会议资料及专业书籍返校后也可以凭发票报销,资料纳入图书馆馆藏。此种方式购买的图书,不仅是读者急需,而且是读者用完后才归图书馆收藏,基本具备PDA的特点,可以理解为PDA模式的雏形。然而教师长期以来受财务处报销程序烦琐的影响,可能担心买回来的图书无法顺利报销,真正享用该项服务的人数也较少。
2.2 到书时间差对读者荐购积极性的影响
“读者荐购”的初衷就是为了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然而从读者提交荐购到图书可供读者借阅,如果时间拖得太长,会错过当初读者急需使用的时机,直接影响到读者再次荐购的积极性。以本馆开展表单荐购为例(如图1),2010年收到荐购书目356条,2011年收到荐购书目233条,2012年收到荐购书目419条,2013年收到荐购书目502条。前两年,读者荐购的图书,采访馆员主要随平常的订单一起报订,从读者荐购到图书上架可供外借,一般要2—3个月,读者荐购的人数出现下滑态势;2011年底,图书馆开始尝试通过网购的方式直接采购读者荐购的图书,到书时间只需1~7天,有些图书甚至是上午订购,下午到货,后两年读者荐购的人数明显企稳回升。
3 “读者代购”的探索
3.1 “读者代购”的基本流程
采访馆员搜集、整理、查重、筛选海量网上书店书目信息,导入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并与OPAC检索平台形成无缝链接。当读者通过OPAC检索到图书馆缺藏图书时,会自动链接到采访馆员事先导入的采访数据,确认是自己需要的图书,向采访馆员提出购买请求。采访馆员即时处理读者的购买请求,对于符合购买标准的图书,直接在网上书店下单购买,图书馆支付相应费用,收货人、联系方式和地址均为读者事先登记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上的信息。网上书店通过快递人员将书送到读者手中。读者签收图书的同时,编目人员将采访数据转为馆藏数据,修改为该读者借阅状态,系统发短信或者E—mail告知读者还书日期及还书地点,此时,图书进入流通状态,读者要遵守流通部的规章制度(如借阅上限、超期罚款、丢失破损赔偿等)。读者用完图书,归还图书馆流通部,流通部人员调用馆藏数据,手动加工图书(盖馆藏章,贴条码、磁条、书标等)并上架。如图2所示。
3.2 “读者代购”的几点建议
3.2.1 采访馆员扮演的重要角色
一方面,采访馆员在书目控制上要拿捏好分寸,筛选书目时可以稍微严格一点,不符合本馆藏书建设的学科范围以及一些容易过时的考试用书,可以果断滤除,以免造成读者推荐过多“短命书”,一旦读者提出购买请求,就很难拒绝;另一方面,采访馆员处理读者荐购请求时可以宽松一点,以尽量满足读者需求为主,不做太多限制,而且处理读者的购书请求要及时,并与读者形成互动,善于与读者沟通,不符合购买条件的图书,要给读者合理的解释。
3.2.2 海量书目与OPAC的无缝链接
大多数读者是由身处的信息环境中得知想要借阅的图书,一项调查表明,约69%的读者在进行图书馆OPAC检索前就已经知道想要借阅图书的书名或者其他信息,读者都是检索有明确信息的目标图书,当读者的需求与采访数据一致时才有可能找到符合其预期的图书,如果书目数据不合理或者太少,则读者的需求被满足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进而影响读者再次使用“读者代购”的积极性。只有海量书目与OPAC的无缝链接,才能尽量满足众多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3.2.3 选择合适的网上书店
选择什么样的网上书店,主要看书店的服务,到书时间等。以亚马逊网站为例,它们的图书品种较为齐全,快递网络遍布全国,从下单到收到图书大多不会超过1周,而且亚马逊在厦门设有库房,很多图书都是上午订购,下午就到货。“读者代购”正是利用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和便捷的快递服务,让读者先睹为快,时间是第一衡量标准。此外,亚马逊网站的操作模式也比较简单,下单时先不开发票,书直接寄给读者,下单后通过补开发票程序,发票寄往图书馆,读者看书和图书馆报销两不误。
3.2.4 “读者代购”的定位
“读者代购”是图书馆为了满足读者对缺藏图书的即时需求而提供的一种个性化服务,难免会对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完整性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读者不能完全取代采访馆员或者学科馆员在图书馆藏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读者代购”的图书占图书馆采购经费的比重,因馆而异。对于有实力的大型图书馆,“读者代购”的图书可以仅作为图书馆藏书建设的补充;当然,对于一些中小型图书馆,由于经费不足,或者读者对象不太明确,增加“读者代购”的图书经费比例,或者与就近的大馆开展基于馆际互借的PDA模式,反而是个不错的选择。
4 结语
“读者代购”继承了“读者荐购”服务“按需采购”的优势,以读者需求为己任,使采购的图书都至少拥有一位读者,拒绝零借阅率,很好地诠释了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The Five Laws of Library Science)中的这句话:“每本书有其读者”(Every book its reader)。同时,“读者代购”吸收了PDA模式“先用后藏”的特点,通过网购代替传统的图书购买方式,想方设法“节省读者的时间”(Savethe time of the reader)。我们相信,只要牢记“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一切为了读者,我们就不会被读者抛弃。(本文责任编辑:马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