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文献收集与开发途径探究
2015-02-10马凌云
马凌云
[摘要]本文通过对藏文古籍文献的分类和特点的分析,探讨了藏文文献的收集与开发的方法和途径,以期在网络环境下更大限度的发挥藏文文献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为促进我国的藏学研究事业和民族教育事业,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藏文文献;藏文古籍;收集;开发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4.10.015
[中图分类号]G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4)10—0074—05
藏文文献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藏文文献是对藏族社会历史文化的真实记载和反映,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是进行藏学研究的宝贵原始资料,有着很高的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长期以来,藏文文献的收集保护工作缺乏,致使大量珍贵藏文古籍史料面临破损、遗失、遭受巨大损失的危险。因此,加强藏文文献的收集整理与开发保护工作,就成为一项极为迫切与艰巨的任务,使沉寂的珍贵文献呈现在世人面前,展现其特有的神奇魅力和巨大价值,对于藏民族文化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推进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作为西藏高校图书馆,更应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投入到藏文文献的收集与开发工作中,为发挥藏文文献的学术价值、促进藏学研究事业贡献力量。
1 藏文文献的类型和特点
1.1 按时间划分
在藏学界普遍以成文时间和文献载体形态的不同作为划分藏文古籍文献的标准和依据,清晰地勾勒出藏文古籍文献的历史发展脉络。学者阿来对藏文古籍的种类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详细阐述,将藏文古籍按年代划分为吐蕃古藏文文献和吐蕃以后的藏文古籍。吐蕃古藏文文献主要包括四部分,即佛教典籍、敦煌写卷、金铭石刻、竹木简牍等。文献的载体也多种多样,有皮张、石崖、石碑、鼎、贝叶等实物。吐蕃以后的藏文典籍,主要是伴随藏传佛教的发展和各个教派的形成而产生的大量的著作,是藏文典籍的主要组成部分。
学者日吉措以载体为标准,对藏文文献进行认真梳理,在时间段的划分上更加细化,对藏文文献做了科学分类:①公元6世纪以前,为上古时期的藏文文献。这个时期主要以岩石、羊胛骨头和彩陶、木板、羊皮等作为文献的载体;②公元7~9世纪,为中古时期的藏文文献。这个时期将竹木、钟、寺庙的墙壁、纸张等作为文献的主要载体,产生大量的简牍、钟铭、壁画、藏纸、手写卷等文献类型;③公元9~13世纪,为近古时期的藏文文献。随着造纸和印刷技术的发展,木刻印刷技术得以蓬勃发展,西藏在这个时期陆续建造了规模不一的印经院,推动了藏族文化的空前传播和发展;④公元13—20世纪以来,为近现代时期的藏文文献。为了弥补纸质文献传递、查阅和密度存储的不便,相继出现记录在胶片、磁带和光盘数据库等载体中的文献类型。
笔者在学习借鉴专家学者关于藏文古籍文献分类意见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归纳,为便于藏文文献收集工作的开展与操作,认为藏文文献按时间和年代可粗分为3种类型,即吐蕃古藏文文献、吐蕃以后的藏文典籍、近现代藏文文献(13~20世纪中期以来的藏文文献),前两类属于藏文古籍文献。各个时期的文献,无论以何种载体形式出现,都是收集的对象,在后续的整理开发工作中再进行著录和分类等加工工作,这样可使藏文文献收集工作尽可能的完整全面,使整理开发工作更加系统有序。
1.2 按内容划分
藏文古籍文献内容丰富浩繁,内涵博大精深。学者阿来从内容上对藏文文献的类型做了细致的划分,有①敦煌古藏文文献,包括会盟、颁赏、述德、祈愿等内容;②藏文《大藏经》等佛教典籍,包括《甘珠尔》和《丹珠尔》两部分;③教派史志等藏传佛教文化典籍,包括宗教历史和寺院志等内容;④《吐蕃王统世系明鉴》等政史著作,包括王统世系、家族史和人物传记等内容,如著名的《西藏王统记》、《贤者喜宴》等;⑤《萨迦五祖全集》等文集类著作,是藏文典籍中的精华,内容除关于宗教的著述以外,还有很多关于因明学、传记、历史、诗歌、语言文字、医药、天文历算、工艺、音乐、绘画、雕塑、地理、书翰等各方面的论述;⑥诗歌,包括宣传、颂扬佛理的“道歌”(如《米拉日巴道歌》)、“格言诗”(如《萨迦格言》)、藏族长篇英雄史诗(如《格萨尔王传》)等内容;⑦《四部医典》等科学著作,包括藏医药学和天文历算等内容,如宇妥·云丹贡布所著的《四部医典》等;⑧《文成公主》等藏戏文献,如《文成公主》、《朗萨姑娘》等八大藏戏;⑨《三十颂》等语言文字著作,如吞弥·桑布扎等著的《藏文文法口诀》。⑩《绘画度量衡》等艺术著作,包括壁画、唐卡(卷轴画)、木版画和堆绣等内容[引。由此可见,藏文古籍文献对于世人正确认识藏民族文化、西藏发展历史和社会变迁有着巨大的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是值得我们永远珍藏的无价之宝。
1.3 藏文文献的特点
藏文文献因其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学者包和平对民族古籍文献的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民族古籍文献首先在收藏分布上呈现散布性的特点,分布范围广泛;其次在文献传递上有着局限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读者面狭窄和印刷数量少等方面,导致文献宣传和推广的难度很大;第三是民族古籍文献有着老化慢、生命力强的特点,这是由文献所具有的综合作用决定的。这些特殊的属性,决定了藏文文献的收集和开发工作难度之大和意义之重大。
建国以后的藏文文献,随着印刷出版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关注度的提高,相对于藏文古籍文献,其出版量逐渐增大,收藏者也越来越多,收藏量逐步增加,使文献收集工作的难度有所降低。2藏文文献的分布与收藏
除了被盗运和遗失到国外的藏文古籍文献,现存于国内的藏文古籍文献,据199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约有藏文档案文书300万卷,藏文古籍60万函,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内蒙古和辽宁等地,其中有80%左右分布在西藏地区。这些分布在各地的文献,大部分集中在佛教寺院中。其中,西藏各寺收藏总数约为50万函上下。此外,还有部分文献收藏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高校图书馆、各级研究机构图书馆或资料室、档案馆等处,私人收藏也有一些。endprint
建国以后的藏文文献,随着出版社的增多和出版量的增加,以及出版发行工作的日渐规范,使收藏单位的购买收藏工作得以正常有序地开展。这一点在公共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研究机构图书馆或资料室、档案馆等部门表现较为明显,藏文文献的收藏工作成效显著,对于解放后出版的藏文文献有着较为系统的收藏。目前,国内主要有西藏人民出版社、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民族出版社等出版藏文文种图书的出版社,为藏文文献的规范化出版发行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
3 藏文文献收集的具体措施
随着社会信息需求的多样化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在图书馆界的广泛应用,藏文文献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藏文文献的收集与保护开发工作日益为图书馆界所重视。民族高校图书馆也不甘落后,将藏文文献的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列为工作重点。但是,如果将藏文文献数据的收集工作仅仅局限在电子资源、数字资源和网络资源范围内,那么所收集到藏文文献将是较为片面和不准确的,势必会遗漏大量的藏文古籍文献,因为大部分藏文古籍文献仍是以原始形态存在,有些古籍文献甚至还沉睡在某个不为人知的地方,并未进行数字化制作工作,并未形成数字文献或网络文献。因此,应在藏区范围内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各级地方文化部门和文物保护部门、民间个人进行广泛的走访和调查,尽可能收集全面详实的藏文文献,进而对所收集的藏文文献进行数字化加工,建立藏文文献数据库,构建科学系统的藏文文献数字服务体系。
3.1 认真调查,确定藏文文献收集范围
(1)以文献的内容、载体、语种等因素确定收集的标准和范围,只要是有关藏族居住地区、藏民族文化知识、藏民族语言文字记录的一切文献和实物,均可列入藏文文献的收藏范围。
(2)确定文献分布、收集的地域范围。工作人员应深入民间、寺庙、古旧书店、各类书摊等场所广泛探访、搜集民族古籍,做到心中有数,准确确定藏文文献的收集范围,以使文献收集工作能够集中专业力量,有的放矢,高效率的工作。
西藏已初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为基础、民间积极参与的四类古籍普查保护网络体系,即各地市、县至各收藏单位(寺庙)古籍普查保护网络体系;区直各重点收藏单位古籍普查保护网络体系,包括各级各类图书馆、西藏博物馆、罗布林卡管理处和政协等收藏单位;三大重点收藏单位古籍普查保护网络体系(布达拉宫、哲蚌寺、萨迦寺);个人收藏古籍普查保护网络体系。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古籍普查保护工作收到显著成效,如:已完成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重点古籍收集单位的申报工作,共申报225函珍贵古籍和4家古籍收藏单位;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对拉萨市政协所藏82函历史文献进行了详细的登记造册;阿里地区全面完成首次全地区范围的古籍普查工作,共登记2 300多函;西藏自治区投资60多万元征集了170多部珍贵古籍,协助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完成了藏文古籍普查平台软件的研发工作;《西藏珍贵古籍名录图录》出版工作已进入尾声等等,为藏文古籍普查收藏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3.2 整理建档,编制藏文文献目录和缺藏目录
首先,要注重基础工作的落实,为文献收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在确定收藏范围的基础上,摸清家底,编制科学完善的藏文文献收藏目录,力争编辑制作的目录能够体现准确和完整的藏文文献信息,并将其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数字资料,例如Word、Excel格式的数据文件,在没有网络支持的环境也能正常使用,便于携带和查重核实使用。其次,要注重缺藏藏文文献目录的编制。通过对藏文文献收藏目录的梳理,针对已知的缺藏文献,编制缺藏文献目录,有效地进行查漏补缺工作,为藏文文献的收集和补充工作提供重要依据,节约文献的查重时间,避免在藏文文献收集过程中的重复性工作,确保文献收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学者包和平和王学艳,对我国的民族文献书目控制工作做了全面总结,系统阐述了藏文文献书目控制工作的发展情况,将我国民族文献书目控制工作划分为由建国后的发展起步和逐步走向成熟发展的两个阶段。认为民族古籍的书目控制主要有3个途径,一是全国性书目控制;二是地区性书目控制;三是馆藏书目控制。
西藏、四川、云南、青海、甘肃5省区组成藏文古籍协作小组,从1997年9月开始着手编纂《全国藏文古籍联合目录》,计划1997-2001年完成藏文古籍的普查和简目编写工作,在2007年全部完成《全国藏文古籍联合目录》。新中国成立后最先编印的一部大型馆藏古籍目录是1959年编印的《拉卜楞寺总书目》(油印本),1985年由青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书名改为《藏文典籍要目(藏文)》,这是一部关于拉卜楞寺公私藏书的联合目录,收入了178位大师的近万部著作,这是藏文目录中记录最详细的一部。中国民族图书馆编辑的《藏文典籍目录:文集类子目》共3册,1984年7月、1989年12月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上册和中册,下册于1997年3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该目录收录了中国民族图书馆馆藏180余家文集的要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与《藏文典籍目录》相对应的文集类目录是1995年12月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的《德格印经院目录大全》,该目录由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编译局和德格印经院联合编纂,是一部集书目与资料为一体的大型工具书。
3.3 建立科学规范的文献呈缴制度
1979年4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出版局颁布“关于征集图书、杂志、报纸样本的办法”,为保存我国出版物,要求凡出版社、杂志社和报社编辑、出版的各种图书、杂志、报纸,均应在出版物出版后即向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版本图书馆(包括二库)及北京图书馆缴送出版物样本,并对图书的不同版次、印次的呈缴制度作出明确规定[引。2001年12月25日颁布、2002年2月1日实施的国务院令第343号(《出版管理条例》)、第341号(《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分别对出版物(包括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音像制品的呈缴与处罚制度作了明确规定。督促各地区的各级民族文献出版单位和电子数据商定期、保质保量地将其出版、制作的公开和非公开的纸质文献和数字文献等各类文献资料,无偿向图书馆等相关部门缴送样本和电子数据,确保文献收集工作的顺利进行。这是保证图书馆系统有效收集和完整保存民族文献的有力举措。endprint
4 藏文文献的数字化开发
藏文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立藏文古籍和现当代藏文文献数据库,有效实现对原始藏文文献的保护,特别是对于纸质脆弱的藏文古籍、贝叶经等珍贵文献,更是具有非凡的意义,既能有效发挥藏文古籍的文献价值,又能很好避免因反复使用而造成的人为损害,最大限度的减低自然损害的程度。读者在网络环境下,通过藏文文献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和使用,极大的提高了藏文文献的利用率。
4.1 藏文文献著录工作规范化
藏文文献著录工作规范化是藏文文献数字化的首要前提,即利用图书编目系统,由编目工作人员通过键盘逐字逐句将图书的相关信息输入系统的方法。这种做法的效率较低,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但是建成后会为文献的检索带来极大的便利。针对藏文文献收集工作的具体情况,如果是对已收藏的藏文文献进行数据录入,是较为可行的办法。对于藏文文献的外出采集、收集工作,文献著录就无法实现了,只能通过书目数据信息为文献查重提供参考依据。
藏文文献著录工作主要依据《中国图书分类法》进行分类,根据《汉语主题词表》提取主题词。虽然藏文文献著录工作大多依据《中国图书分类法》和《汉语主题词表》的标准执行,但是由于藏文文献与汉语文献的不同,存在分类不贴切,主题词标引不太准确等问题,各单位的著录工作有着不同的标准和做法,包括一些寺院在内的各藏文文献收藏单位的文献数据库大多是自建自用,相互间的沟通较少,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差异。因此,亟须改变全国范围内没有统一著录和分类标准的现状,应进一步统一标准,在细节上做到科学规范,实施步调一致,为藏文文献著录和分类工作的规范统一和文献数据的共建,为创建藏文文献数据库系统、实现文献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4.2 藏文古籍文献的修复工作
藏文古籍文献由于历史悠久,收藏年代久远,普遍存在不宜搬动、易破损的现象,很多藏文古籍文献已有破损情况,所以藏文古籍文献的修复工作是一项极为迫切而重要的工作。学者李万梅认为对藏文古籍文献进行修复,是对藏文古籍文献进行科学保护与抢救工作的重点。各收藏单位应有计划地对馆藏破损藏文古籍文献进行修复,要特别重视是对一些孤本和濒危古籍的修复工作。修复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致而科学的技术性工作,对所做的工作一定要求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并要将修复工序进行翔实登记,建立修复档案。在修复过程中,要不断摸索和改进修复技术,对已经破损的藏文古籍文献,采用传统修裱技法和现代修复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加以修复,防止藏文古籍文献的纸张发生进一步的损坏。
寺院是藏文古籍的重要收藏地,将寺院纳入到古籍整理修复工作之中,对藏文古籍修复保护工作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色拉寺、大昭寺作为藏传佛教的著名寺院,收藏有大量关于宗教、历史、医药等方面的古籍。部分古籍由于成书历史久远,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早在20世纪80年代,一些僧人就开始对寺藏古籍进行保护整理,但由于资金、技术的局限,修复工作进展缓慢。2006年,由色拉寺、大昭寺共同出资组建“色昭佛教古籍经典收集整理印经室”,使古籍保护整理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将从寺庙或者民间收集来的藏文古籍,首先进行破损修复,清除书页上的灰尘和杂质,然后进行扫描,打印成副本,最后由打字员把古籍内容录入电脑,经过审校后,采用现代图书印刷技术,出版成册。这项工作已先后出版328部古籍经典。使藏文古籍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4.3 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
藏文信息处理,首先应解决语言信息处理的技术问题,包括机器翻译、信息检索、信息提取、文本校对、文本生成、文本分类、自动摘要以及文字识别和语音识别等应用领域。我国已在2006年5月之前完成《藏文信息技术专用术语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这样就能够使用我国制定的国家标准,名正言顺地要求微软在其新的产品中准确、完整地支持我国的藏文。学者徐丽华认为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应采用统一的藏文数字化软件和格式,如国际标准编码ISO-IEC 10646(GB 13000/Unieode),这个标准是国际标准公认的的标准,在字型、程序语言、输入法、编辑器、浏览器及数据库管理等方面都获得支持,容纳数十种世界上最复杂的文字,其中包括繁简体中文和藏文。我国的汉文古籍专家也一直呼吁汉文古籍数字化工作采用该国际标准编码,所以藏文文献数字化工作使用该国际标准编码应该是较为科学的做法。汉、藏古籍专家认同的国际标准编码,为藏文文献数据库与国内外藏文文献数据库的建设标准的统一,实现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创造了技术条件。
4.4 扫描、缩微复制技术
针对藏文文献的文字、载体形态等方面的特殊性,要实现藏文文献的数字化,扫描技术和缩微复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藏文文献的数字化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使珍贵的原始藏文文献在得到充分应用,最大限度发挥史料价值的同时,避免受到再次损害,得到妥善的保护和收藏。
扫描技术是藏文古籍数字化工作中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即光学字符识别(OCR)扫描输入的方法。扫描技术的使用,有着资金投入较少、技术易于学习和掌握、见效快的优势,是一个较为快捷高效、能够如实反映藏文文献真实内容的途径。但是扫描方法也有其局限性的一面,因扫描仪器的尺寸规格限制,由于藏文古籍多为梵夹装,外形为长而窄的条状页面,为扫描仪的扫描和扫描文件的识别等方面带来诸多不便。
缩微复制法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对藏文古籍文献的全文进行数码拍摄、缩微复制、电子扫描等技术处理,使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数字信息,将藏文古籍文献转换为数字数据,使文献内容得以充分的呈现。读者可以通过网络系统进行检索,获取文献的信息。
4.5 建立藏文文献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
建立藏文文献数据库,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工作方式是不行的,应创建藏文文献数据共建共享组织,吸纳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以及地方文化部门,将各自收藏的藏文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将资源科学整合,组建可共享的藏文文献数据库。文献原件依旧由原单位收藏。共享组织的成员,在贡献收藏文献资源的同时,享有使用其他成员单位的文献资源的权利。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藏以致用、资源共享的宗旨,有效发挥文献的价值,为藏学研究工作提供有力的文献资源保障。学者包和平认为民族文献数据库建设可建成4种形式,即书目数据库、提要数据库、全文数据库、混合数据库,根据用户不同的文献需要,设置不同的检索路径,以满足用户不同的文献检索需要。
5 结语
藏文古籍文献是藏族千百年来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蕴含着巨大的文物史料价值和文化学术价值。藏文古籍在民族高校的教学科研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收集、开发与保护藏文古籍,实现资源共享,对于研究和弘扬藏族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责任编辑:马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