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

2015-02-10

医疗装备 2015年18期
关键词:患病率病症患病

赵 洁

(天津市河西区马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300074)

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

赵洁

(天津市河西区马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300074)

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约在30%,北方的患病率高于南方。本文通过研究高血压的成因及发展过程,进一步分析临床抗高血压药物种类,明确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原则。

高血压;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原则

1 高血压概述

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人体血压的变动,通常人的正常血压总是保持在收缩压在120mmHg以下,舒张压80mmHg以下[i]。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血压整体趋于增长,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更是导致高血压问题发生的罪魁祸首。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人的高血压人群比例在33.5%以上,高血压人群有3亿多,分析北京、上海、广东、深圳四个城市的发病率,发现北京的高血压发病率最高,约为34%,上海位居其二,发病率约为总人口的25%,而根据2014年的《美国高血压杂志》中的数据分析,我国目前的高血压患病率约为29%,治疗后能够恢复正常血压水平的人群只有27%。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表现形式,已经威胁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高血压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血管慢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身体中体循环的血压增高。高血压根据发病的原因可以细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原发性高血压指的是因各种原因导致自身的血压调节功能出现问题,出现体循环中动脉的血压升高,这种类型的患者约占总高血压患者人数的90%,继发性高血压指的是由于相关病症引发身体的血压调节功能失常,导致血压的上升,可以引发继发性高血压的病症包括妊娠、肾动脉狭窄等。我国使用国际高血压诊断标准,规定在没有使用抗高血压药品之前,若患者的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80mmHg,则认为患者患有高血压。

2 临床抗高血压药物概论及分类

抗高血压药物是为了降低人体高血压,缓解高血压病症出现的药品,又称降压药。根据抗压药的作用机制划分,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有以下6种[2]:

(1)利尿剂。利尿剂是常见的高血压治疗药物,对治疗轻度高血压病症效果极好,也经常配合其他药物进行中度、高度的高血压治疗。利尿剂的种类包括噻嗪类、保钾利尿药等。

(2)交感神经抑制药物。交感神经抑制药物根据其作用部位的不同又可以细分为中枢性降压药、交感神经末梢抑制药、α受体阻断药、神经节阻滞药、β受体阻断药等。其中可乐定、利血平、α-甲基多巴、胍乙啶、普萘洛尔、肼屈嗪、美托洛尔都是这类常见的临床治疗药物。

(3)血管扩张药。血管扩展药是针对扩张血管来进行降低血压的药物种类,主要包括了直接作用在血管的药物、利用调节钾含量进行降压的药物及其他血管扩张药,这类包括了肼屈嗪、二氮嗪、硝普钠、吡那地尔等。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是近十年新兴的抗高血压药物,其高效与安全性最为突出。临床上使用的这类药品包括着依那普利和卡托普利两大类[4]。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5]。这类药品以氯沙坦最为典型,洛沙坦、缬沙坦也被广泛使用。

(6)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氨氯地平是临床上最常使用的钙通道阻滞药,它通过对人体细胞膜上钙通道的作用,影响细胞整体的钙储备量,进一步引起血管中的浓度降低,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3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

3.1高血压患病因及抗高血压药物选择:为了进一步缓解高血压人群的病症,临床上出现了各种抗高血压药物。但高血压药物的选用却应该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和患病情况进行,高血压主要有以下3方面的致病原因:

(1)遗传问题。高血压是典型的遗传病症。根据日本学者冈本教授的研究,他在1969年成功培育了完全遗传性的高血压小白鼠,揭示了高血压具有遗传的特性。倘若家长患有高血压,他的子女患上高血压的可能性将比常人高,具体来说,家庭中若有一个家长患有高血压,那么他的子女未来患上高血压的概率约为28%,家庭中若两人家长都是高血压患者,那么他们的子女患病概率在40%以上,而家庭中两个家长都没有高血压病症,那么这类人的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是3%。通过数据对比,我们可以明显发现遗传是高血压主要患病源之一。

(2)年龄因素。高血压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这与人体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变化紧密相关。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动脉内壁不断增厚,引起了动脉管道的截面整体变小,相同的血液流量却只能通过变小的血管,自然引发了血压的增高。老年人的常见病症动脉硬化是高血压病症的常见原因之一,大于65岁的老年人整体的高血压发病率在40%以上,这显示了年龄因素引发了高血压的问题。

(3)环境因素及其他病症引发。根据对各省份的高血压患病率的调查显示,国内高血压患病率最高的省份集中在北方,北京的患病率约为34%,广东省的患病率约为22%,这与北方人摄入盐的含量高相关。除了饮食环境之外,肥胖、不良的生活习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肾脏疾病等都会引起高血压。

根据不同的患病原因及患病程度,对高血压的治疗分为不同的方法,一般以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为主,将高压病患者根据病情分为以下4类:

(1)患有轻度高血压。对于血压上升不高亦较为稳定的患者,一般可不使用药物治疗。最佳是倡导此类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进行均衡饮食、关注体质量变化、加强日常运动来缓解症状。如果在进行了几个月后仍不见好转,可配合选用不良反应小、温和的抗高血压药物,比如卡托普利、氢氯噻嗪等药物。

(2)患有中度高血压。如果患者患有重度高压,在一种药物治疗并不生效时,可以采用两种药品的配合使用或使用氢氯噻嗪+β受体拮抗剂+血管扩张药三种药品联合治疗。

(3)患有重度高血压。当患者使用三种联合用药依然不见起色,就应该考虑联合使用降压药。

(4)患有高血压脑病。当患者出现高血压引发脑病等问题时,应关注降压速度,不可降低太快,同时应该使用相应的硝普钠等药剂进行治疗。

3.2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原则:在临床治疗高血压病患时,应该正确把握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应用原则。

首先,应该根据不同的病况进行药物的选择,患者因患病程度可分为低度、中度、重度,应就患者的病况及生理情况作出最适当的治疗策略。对于轻度患者的原则是尽量倡导恢复正常,叮嘱患者重视身体情况,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健康饮食,避免生活压力过大造成的身体问题。

其次,应该依照联合用药的原则。联合用药是指通过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高血压药物对病患复杂的病情进行治疗,临床上常联合使用氢氯加嗪与β受体拮抗剂等。之所以坚持联合用药的原则,一来能够弥补的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二来可以使用更少的剂量达到最好的降压效果。

再者,应该坚持个性化原则。每个患者的身体情况都是不同的,医生应该根据不同的患者进行具体分析,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治疗。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老年人患者和青年患者的身体素质不同,年青人恢复能力强,血液流速快,但老年人由于年龄加大,血液流动变缓,部分患者还存在着动脉硬化的问题,再如女性可能因为妊娠而导致高血压病症,这是男性不会出现的病因。因此,医生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每例患者都应该做到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再对症下药。

4 小结

高血压作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遗传、生活环境、年龄等因素都是其致病的原因。医生应该根据高血压的患病原因和患病程度对不同的患者进行个体治疗,坚持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秉持联合用药的治疗方式。

[1]谢东杰,李有明,孙玉杰.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原则及临床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2,24(11):64-65.

[2]杨丽媛,郭琳.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概述及进展[J].当代医学,2011,35(1):18-20.

[3]吴平生.第11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纪要[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9,54(6):492-495.

[4]黄体钢.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及药物应用原则[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5,46(12):36-37.

[5]佃少娜,张媛琳,温劲.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动态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2(22):95.

R972.4

A

1002-2376(2015)12-0145-02

2015-10-30

猜你喜欢

患病率病症患病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青春期病症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完形填空训练
高二生物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