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的过程及并发症分析

2015-02-10刘瑞雪陈浩丽刘姗姗

医疗装备 2015年18期
关键词:管术静脉炎无菌

刘瑞雪,陈浩丽,刘姗姗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肿瘤放疗室,河南洛阳47100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的过程及并发症分析

刘瑞雪,陈浩丽,刘姗姗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肿瘤放疗室,河南洛阳471000)

目的:分析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的置管过程及其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其并发症的原因。结果:60例患者均置管成功,一次性置管成功57例;从成功置管到化疗结束有发生静脉炎1例,导管堵塞2例,1静脉血栓形成例,导管相关性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0%。结论:良好的穿刺操作技能、严格的无菌操作观念对预防、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引起重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并发症;防治措施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适用于肿瘤化疗、输液的老年患者、反复采血、反复输血以及需长期静脉输液治疗患者。虽尽管PICC置管术操作简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较高,减轻患者的痛苦,但其作为一种有创操作,操作过程中易引发并发症。合理地护理PICC置管患者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1]。本次研究以我院60例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并发症的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术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7例,女性33例;年龄37~76岁,平均年龄(45.7± 3.6)岁;肿瘤化疗患者48例,危重患者12例。

1.2PICC置管术的操作方法:所用PICC导管来自BD公司。穿刺部位首选肘部贵要静脉,然后依次选正中静脉与头静脉。患者取平卧位,将穿刺侧手臂向外展90°,以穿刺点到胸锁关节,向下至第3肋间的距离作为置管长度,在穿刺处点10 cm处扎止血带,用75%酒精对穿刺部位进行3次常规消毒,后用碘伏消毒3次,导管长度按照预先测好的置管长度修剪,并用封管肝素液对导管进行预冲处理,再以15°~30°进针行静脉穿刺,见有回血后减小进针角度[2],将插管鞘推进1~2cm后退出穿刺针;缓慢地将PICC管置入插管鞘,当置入长度为20 cm时,嘱咐患者头部偏向置管侧,有助于导管置入上腔静脉。导管置入预定长度后将插管鞘撤出,待穿刺部位止血成功后再对穿刺点进行消毒处理。用纱布块垫在穿刺点上方,再用透明敷贴将其覆盖住,采用蝶形交叉固定导管。为了防止穿刺点出血,可在穿刺部位用弹性绷带缠绕一周。经胸片检查确定导管位于上腔静脉处后进行输液。

2 结果

2.1并发症发生情况60例患者均置管成功,其中一次性置管成功57例(95.0%)。从置管成功到化疗结束发生静脉炎1例(1.67%),导管堵塞2例(3.33%),静脉血栓形成1例(1.67%),导管相关性感染2例(3.33%)。并发症发生率为10.0%。

3 讨论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是治疗危重患者的主要方法,静脉给药化疗是治疗肿瘤患者的主要方法。与常规周围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相比,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具有保留时间长、一次性成功率高、安全可靠等优点,同时,可避免化疗药物等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对血管的损伤。但随着PICC置管术在临床使用的范围增广,置管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也增加。因此,强化操作技术、加强无菌操作观念以及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对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3.1提高操作技术:操作者需具备良好的穿刺技能,并经过正规的维护技术培训,熟练掌握PICC置管术,明确实施PICC置管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3.2加强无菌操作观念:由于危重与肿瘤化疗患者机体免疫力明显降低,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引发感染,因此,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应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保障最大的无菌屏障,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3.3并发症的护理:(1)静脉炎:血管内径大小、导管材料过硬、导管型号不符、穿刺肢体过度活动等均可导致机械性静脉炎。穿刺前,应仔细评估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型号相符的导管,有助于一次性穿刺成功。置管时动作要慢且尽量保持匀速送管,以免对血管造成刺激。使用静脉炎敷贴,有助于局部组织微循环的改善,促进渗出液的吸收,从而保持穿刺处皮肤的干燥,抑制细菌的生长,同时由于静脉炎敷贴的水胶体能够溶解纤维蛋白,维持局部组织的进行正常代谢[3]。一旦发现患者出现静脉炎,可局部采取冷、热交替敷,或者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结缔组织的生长,预防血栓形成,控制局部炎症,使血肿吸收,从而控制静脉炎。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2)静脉栓塞:在本次研究中,有1例患者发生静脉栓塞。PICC置管术后应做好对患者臀围的测量工作,以了解血供情况。对于血供尚可的血栓,可给予0.4 ml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抗凝治疗,并将患肢抬高,局部使用硫酸镁进行湿敷处理,通过彩超检查了解血栓情况;对于血栓较大,且局部症状逐渐加重者,应及时行血管外科治疗。(3)导管堵塞:妥善固定导管,防止导管曲折。导管体内末端是PICC置管患者血栓形成造成导管堵塞的易发部位,一旦发现导管堵塞应及时给予肝素或尿激酶行溶栓治疗。经静脉推注多种药物间应使用生理盐水冲管[4];在注射器内药物剩余0.5ml时,采取边推注边退针的方法退出注射器;采用正压封管等。(4)导管相关性感染:换药不及时、未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等均可引发感染。发现患者伴有感染症状时,立即采取热敷、理疗、加强换药与局部护理等措施,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无菌操作观念应贯穿整个置管过程与置管后导管的护理中,为预防、减少感染发生的关键。做好换药、消毒工作;肝素帽每周更换1~2次。

综上所述,规范熟练的穿刺操作技能、严格的无菌操作观念对预防、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应对其引起重视。

[1]刘小红,房巍,周黎明,等.经颈外静脉与经肘部静脉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的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2014,35(20):3284-3286.

[2]罗春绸,陈开珠,杨李娜,等.地塞米松溶液预处理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预防早产儿静脉炎随机双盲对照试验[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3,8(5):352-355.

[3]王晓靖,常静,王宏玲,等.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肩锁关节脱位一例[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4,22(2):126.

[4]孙晓容,罗莉.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相关并发症的维护对策[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5,8(3):66-67.

R730.5

B

1002-2376(2015)12-0108-02

2015-09-23

猜你喜欢

管术静脉炎无菌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与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比较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不同时段颈内深静脉置管术对妇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基于全麻下不同径路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腹膜透析置管术中行腹壁固定与非固定两种方式的效果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