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体重指数对血压血糖的影响情况

2015-02-10华焱坤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15年18期
关键词:杨浦区患病率比例

华焱坤,归 萍(通信作者)

(1上海市杨浦区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092;2上海市杨浦区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438)

老年人体重指数对血压血糖的影响情况

华焱坤1,归萍2(通信作者)

(1上海市杨浦区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092;2上海市杨浦区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438)

目的:通过测量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的身高、体重、血压、血糖,了解本社区老年人体重指数(BMI)与血压血糖的关系,为社区防治高血压及糖尿病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在2012年对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时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糖,并将数据输入电脑,剔除极少数数据不全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4983例老人中,超重和肥胖发生率最高的年龄段是65~70岁,分别达37.8%和8.7%,随着年龄的增加,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随机血糖<6.1mmol/L者占人群37.5%,随机血糖≥6.1mmol/L且<11.1mmol/L者占54.3%,随机血糖≥11.1mmol/L者占达8.2%,随着BMI的增加各组随机血糖升高的比例也增加(P<0.01);低血压、正常及高血压的人群分别占0.1%、70.5%、29.4%,随着BMI的升高,血压高于正常的比例上升,在超重和肥胖的老年人中分别达34.2%和42.1%。结论:控制体重作为调节老年人高血压和高血糖的手段时必须考虑年龄因素;BMI与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及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BMI与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控制情况密切相关。

老年人;体重指数;血压;血糖

中老年群体是高血压、糖尿病等肥胖相关疾病的高患病人群[1],有研究证明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随BMI增高而上升[2];也有研究证明,随着年龄的增大,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增加。超重和肥胖人群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体重指数(BMI)正常人群[3]。本研究所选择社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老年人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超重和肥胖问题也是社区医师控制血压和血糖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为了解该社区老年人BMI对血压及血糖影响情况,特开展了此项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我社区组织的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的人群共498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355例,女2628例。

1.2方法:所有参与现场调查的医务人员均经过再次培训,血压的测量采用标准汞柱血压计,坐位右上臂测量3次,以Korotkoff第I期音为收缩压(SBP),第V音为舒张压(DBP)。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为采集值。测量前,至少休息

10min,连续测量血压3次,每次至少间隔30s。测量身高、体重时免除鞋帽,只穿单衣裤。身高、体重的测量使用医疗机构常用的身高体重计,身高最小记录单位为1cm,体重的高小记录单位为0.1kg。随机血糖的采血方法是选择左手无名指指尖两侧皮肤较薄处采血,采血前将手臂下垂10~15s,使指尖充血,待扎针后,轻轻推压手指两侧血管至指前端三分之一处,让血慢慢溢出。

1.3诊断标准:BMI分类标准:BMI<18.5kg/m2为体重过低,BMI大于等于18.5小于23.9kg/m2为体重正常,BMI大于等于24小于27.9kg/m2为体重超重,BMI≥28kg/m2为肥胖[4]。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采用1999年WHO/ISH(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的高血压诊断标准,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参考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随机血糖≥11.1mmol/L诊断为糖尿病,随机血糖<6.1 mmol/L排除糖尿病,随机血糖大于等于6.1小于11.1mmol/L为糖耐量受损。

1.4统计方法: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各年龄组老年人BMI的分布超重和肥胖发生率最高的年龄段均是65~70岁,分别达37.8%和8.7%;随着年龄的增加,低体重(χ2=24.68,P<0.01)和正常体重(χ2=21.97,P<0.01)的人群占比明显上升,超重(χ2=29.26,P<0.01)和肥胖(χ2=10.65,P<0.05)的人群占比明显下降。

2.2BMI与随机血糖的关系随机血糖<6.1mmol/L人群占37.5%,随机血糖大于等于6.1mmol/L小于11.1mmol/L人群占54.3%,随机血糖≥11.1mmol/L人群占8.2%。随着BMI的增加随机血糖<6.1mmol/L人群(χ2=30.48,P<0.01)的比例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机血糖大于等于6.1 mmol/L小于11.1mmol/L人群(χ2=9.88,P<0.05)和随机血糖≥11.1mmol/L人群所占比例明显上升(χ2=20.19,P<0.01)。

2.3BMI与血压的关系血压低于正常占0.1%,血压正常者占70.5%,血压高于正常者占29.4%,随着BMI的升高,血压正常的比例(χ2=82.98,P<0.01)在明显下降,单纯收缩压(χ2=41.78,P<0.01)或舒张压升高(χ2=15.09,P<0.01)及收缩和舒张压均高于正常(χ2=20.74,P<0.01)的比例均在上升,在超重和肥胖的老年人中血压高于正常的比例分别达34.2%和42.1%。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在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加,低体重和正常体重的比例明显上升,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与徐定修,李嘉等[4]的调查结果似有不同,可能与本次调查对象男女均大于65岁,而徐定修等的调查对象为男大于60岁,女大于55岁,年龄结构有所不同。本次研究也提示控制体重作为调节老年人高血压和高血糖的手段时必须考虑年龄因素,只有在过度肥胖或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时才主张老年人减肥。

部分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血压高于正常者仍占29.4%,血压控制情况不容乐观。随着BMI的增加,血压低于正常的比例下降,且血压低于正常者集中在低体重的人群及极少数体重正常的人群;血压正常的比例随BMI的增加从82.8%下降至57.9%;单纯收缩压或舒张压升高及收缩和舒张压均高于正常的比例均明显上升,在超重和肥胖的老年人中血压高于正常的比例分别达34.2%和42.1%,说明BMI对血压影响明显。通过降低BMI可以使收缩压和舒张压有明显的下降,而超重和肥胖可降低各种降压药物的效果,这类患者通过减肥的药物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各种降压药物,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全文)中建议体重指数应控制在24以下。

[1]姜智,陈敏,魏华.中老年机关干部体重指数对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的影响[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9,11(6):437-439.

[2]刘军,路方红,吴凡,等.老年高血压与体重指数关系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10(25):1172-1174.

[3]周凤春.6082例接受体检人员糖代谢异常情况调查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0,4(12):138-139.

[4]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的切点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5-10.

R540

B

1002-2376(2015)12-0086-02

本项研究工作得到了上海市杨浦区卫生计生委的资助,资助项目编号为2013AA003-3。

2015-10-19

猜你喜欢

杨浦区患病率比例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人体比例知多少
蝴蝶观察日记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杨浦区提前实现十三五水面积指标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