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盛会人民节日——聚焦首届四川艺术节

2015-02-10李妍婕

四川党的建设 2015年12期
关键词:川军院团惠民

·本刊记者 李妍婕

11月20日晚,涂抹金秋缤纷的艺术色彩,首届四川艺术节在锦城艺术宫开幕。

这是一个经国务院批准,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文化厅承办、各市(州)人民政府协办,每四年一次的省级艺术节。

此次艺术节以“艺术盛会、人民节日”为主题,汇集我省最优秀的艺术创作生产成果,覆盖全省21个市(州),涵盖舞台艺术评选、群众文化活动、文化艺术展览、文化产品展销和对外文化交流等主要活动内容,是我省建国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盛会。

从11月2日开始,话剧《尘埃落定》打头,成都的戏剧舞台可谓精彩纷呈,歌剧《盐神的女儿》、歌舞剧《大美雅安》、新编京剧《落梅吟》、川剧《火焰山》、木偶剧《绿野仙踪》等10余种演出类别,近一个月的时间,几乎每晚都有一至二部剧目在各大剧场上演。

第二届“四川文华奖”美术类展览评比、四川艺术节优秀剧目基层巡演、四川艺术节文化消费月、剧本创作交易会等活动同步展开,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了共享文化艺术建设成果的节日氛围。

特写一《我是川军》 :不能忘却的纪念

观众感言:

我太激动了,热血沸腾,这让我重新了解了那段历史,重新审视了我们川军,他们真的非常英勇!

——白向东

没有纪念,人民的历史就不存在。今夜,我们都是川军!

——肖莉

“我是川军张浩天、我是川军周大军、我是川军翠翠……”11月8日晚上21点30分,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在偌大的西南剧场。

这是由四川交响乐团打造的音乐剧《我是川军》里最具感染力的一个片段。

在那段灾难深重的岁月里,350万川军奋力抵抗日本侵略者。因我军兵力损失巨大,川军迅速在成都成立补充团,一行三千人组成的“混成旅”开赴前线,他们中有学生,有和尚,有女人……他们顶着日军的重火力袭击,浴血奋战,拼死守城。

在日军最后发起攻城时,川军将士都抱着必死的决心,这也就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编剧、导演查丽芳采用了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方法,让他们自报家门,效果震撼人心。“在写这个剧本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当成了观众,如果你自己都不激动,那么观众更不可能了。”查丽芳如此说。

作为川军中唯一的女兵翠翠,表演者常艺介绍,看了冯小涓老师《我是川军》的原著后,又六次去建川博物馆找资料,每次去内心都受到极大的触动,觉得作为四川人应该做点什么。“最后我们决定用音乐剧的形式,通过唱、跳、演、对白等将川军这段历史和川人的民族精神展现出来。”

整场演出中,观众席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作为音乐剧,全场53个音乐片段扣人心弦,既有我们熟悉的四川民歌调子《太阳出来喜洋洋》《槐花几时开》《采花调》等,演员对白还穿插了大量川话,让在场的观众倍感亲切。

“从音乐上来说,让年轻人接受,要有传统的东西,还要有新颖的配器手段。现在老百姓喜欢有气场的东西。”该剧作曲刘党庆说,《我是川军》既有交响乐的恢弘背景,又有地方特色的旋律,是一个混搭也是一个跨界。再加上川剧、川调的一些唱腔,还有川版RAP在里面,特色鲜明。

特写二巴蜀画风:鲜明的人文与地域特质

秀美壮丽的自然风光、勤劳聪慧的四川人民,造就了四川书画艺术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作为首届四川艺术节的重要活动,第二届“四川文华奖”优秀美术作品展于11月21日至27日在四川省美术馆举行,近300件优秀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等多个类别,充分展示了四川近年来在打造“巴蜀画风”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在众多获奖作品中,国画一等奖获得者邓枫创作的《盛装》,以其浓郁的生活气息、新颖的表现手法、格调高雅的艺术品味和鲜明的巴蜀地域特色,生动地表现出凉山彝族人民的幸福生活。

谈到自己的创作经历,邓枫说,近二十年艺术创作生涯中,他先后十多次到少数民族地区采风,与彝族朋友同吃同住,体会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情感,并与彝族同胞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正是这样长期扎根人民生活的创作模式,才给自己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本次参展的既有蜚声国内外的资深艺术家,又有作为省内美术中坚力量的实力派艺术家,还有文艺新秀也崭露头角。作品风格也多种多样,中国风的飘逸,精雕细刻的细腻等等,让前来参观的市民赞不绝口。

专家点评:

中国画研究院专业画家、中国美协会员张江舟:获奖作品对生活的细心观察与深入体验,使四川美术创作具有了突出的人文色彩和地域特质。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诗书画院副院长何应辉:作品十分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又保持了很强的时代感,突出了“巴蜀画派”南北交汇的包容性又不失个性。

“让喜欢舞台艺术的观众都能走进剧场”——对话窦维平、石勇

窦维平:省文化厅副厅长

石 勇:省文化厅副巡视员兼四川交响乐团团长

作为人民的节日,这场艺术盛会如何体现惠民服务?怎样让群众参与其中?有哪些突破?艺术节之后,群众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欣赏舞台戏剧?带着系列问题,本刊记者对话窦维平、石勇。

记者:本届四川艺术节的主题是“艺术盛会 人民节日”,那么如何体现惠民?怎样提高群众的参与热情?

窦维平:首届艺术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所有入选剧目要求在当地开展基层惠民巡演不少于30场,而后择优遴选进行集中惠民展演。在节会期间遴选我省“十二五”以来获得中国艺术节“群星奖”等国家级、省级奖项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组台展演;同时还开展优秀舞台剧目话剧《巴交布龙》《雪域忠魂》,川军《尘埃落定》,舞剧《彝红》赴基层巡演150余场;从第二届美术奖获奖作品300幅中选调150幅作品深入革命老区达州进行巡展,艺术节展览后还将组织到基层巡展,广泛吸引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艺术节各种活动。

石勇:这次舞台剧目展演着力突出公益性,实行超低票价,最低20元,最高60元,使真正喜欢舞台艺术的人能够走进剧场。我们交响乐团打造的“音乐之家艺术推广平台”,免费向市民发放的“文化惠民卡”,每场演出提前1周以上向会员开展短信和微信推介,实行贴身服务,在这个票价基础上还打八折,进一步惠民。

记者:此次艺术节有哪些亮点?体现了四川文艺院团的哪些改革成就?有什么样的突破?

窦维平:作为我省高水平的综合性艺术活动,四川艺术节设立了四川文华奖(剧目类、美术类)和四川群星奖,11月30日公布获奖名单,这些都展示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崭新面貌和省内外文化艺术交流的最新成果。

石勇:举办首届四川艺术节本身就是一个改革的成果。其中一个亮点是很多剧目都是通过省市县院团的合作,剧目人才的合作,编导演还有市场营销推广的合作,形成以省直院团为龙头引领,带动全省艺术院团共同推动文艺创作的局面。这次艺术节大家看到的20多台精彩纷呈的剧目就是近两年四川文艺院团改革的重要成果。第二,我们正在推行院团联盟这样一个长期持续的改革举措。目前共有13个省内各院团、2家高校、3家社会文化机构及7家观察员单位加入联盟,力推四川舞台艺术创作生产展演。

记者:文艺院团的改革给群众带来哪些实惠?艺术节之后,群众在哪儿继续观看如此惠民的演出呢?还有哪些创新?

石勇:推行院团联盟是改革的需要,下一步有几个设想:第一从作品入手,省市以及省级院团之间的合作要加强。第二通过院团联盟,形成一个剧院剧场的联盟。很多院团都是一团一场,但是剧场并没有很好地用起来,希望院团联盟将剧场作用发挥起来。现在“音乐之家艺术推广平台”就是做观众的推广,通过对省川剧院的票房推广,两个月的时间让省川剧院剧场演出场场满座,也让观众更愿意走进剧场。

关于创新,以前省川剧院的陈智林院长提出一个思路“川剧交响乐”。交响乐本身是一个基础,可以加川剧、话剧等,甚至曲艺的清音、扬琴加上交响乐的现场演奏,这样的结合更高大上,就能走进更大的剧场更受观众欢迎。所以我们提了一个“交响乐+”的想法,把非遗和带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资源都整合起来。但是前提是必须和院团合作,内容更贴近现在的观众,才能走得更远。(责编:彭纳)

猜你喜欢

川军院团惠民
2022年昆曲院团调查报告
家中电器要“焕”新 这波惠民操作别错过
坚定不移抓教育 践行初心惠民生
一种聚焦: 上海民营院团的现状与发展
国家优秀院团丑角专场演出暨丑角表演艺术学术研讨会综述
川军将士抗日出征歌
为何是川军?
因地制宜 推惠民举措
对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维c维B并非有益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