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昆曲《北饯》看清宫曲谱中的【点绛唇】
2015-02-09林璐
林璐
《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明末清初杨讷作《西游记》杂剧,清代宫廷编写二百四十出连台本大戏《升平宝筏》也取自《西游记》故事,为昆弋合演。《北饯》在《古本戏曲丛刊》第九集《升平宝筏》中题作《饯别郊关开觉路》。《缀白裘》八集三卷亦载有此出,作《安天会·北饯》。《九宫大成》在仙吕调套曲中有《西天取经》一套,即《北饯》。《故宫珍本丛刊》第689册有《西游》第四段第四出《十宰饯别》。《纳书楹曲谱》、《集成曲谱》等作《莲花宝筏·北饯》。《侯玉山昆曲谱》亦用此名。
《九宫大成》、《古本戏曲丛刊》、《故宫珍本丛刊》所刊均是清代宫廷编纂的本子;《缀白裘》、《纳书楹曲谱》、《集成曲谱》、《侯玉山昆曲谱》均是民间曲家或伶人的曲谱。在清代宫廷曲本中,《古本戏曲丛刊》与《故宫珍本丛刊》基本上一致,全出套曲曲牌为【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后庭花】、【青歌儿】、【煞尾】。而《九宫大成》后半出不同,即在第四支曲牌【天下乐】后,则是【醉中天】、【金盏儿】、【赏花时】、【又一体】、【煞尾】。民间曲本中,《纳书楹曲谱》、《集成曲谱》、《侯玉山昆曲谱》、《缀白裘》(无谱)等与《古本戏曲丛刊》和《故宫珍本丛刊》中一致。
虽然同为清代宫廷编撰,《九宫大成》同《故宫珍本丛刊》及《古本戏曲丛刊》中刊载的清宫戏曲曲谱就有很大的不同,可见当时宫廷的实际演出也并不全以《九宫大成》为尊。《九宫大成》在更多程度上是作为一种范例,就像现在作为一种“工具书”,作为“范本”查阅。但是在清代宫廷的实际演出中却是另一条套路。这个套路和民间的比较接近,甚至可以说比较一致,而这种演出(至少从已有的曲谱谱面上来看)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乃至近代,如《侯玉山昆曲谱》中曲牌唱腔上没有太多较大的改动,至少没有呈现出离清代中叶(以《纳书楹曲谱》为参照)有相去甚远的改动。同是乾隆年间刊印的《九宫大成》、《缀白裘》、《纳书楹曲谱》也不相同。“缀”与“纳”曲牌文词基本相同,与《九宫大成》相去甚远。《缀白裘》、《古本戏曲丛刊》、《集成曲谱》、《侯玉山昆曲谱》中均有白,《集成曲谱》与《侯玉山昆曲谱》比较接近,删去了《古本》中在尉迟敬德出现之前,长安百姓的一段白。
比照各曲谱中的【点绛唇】,可以发现:
第一,在所有底板(有韵脚)的地方,结音几乎相同。【点绛唇】四句,字数分别为四、七、四、五。其中第二句是第四字为韵脚。第一句韵脚处结音为“尺”;第二句韵脚处结音为“四”(唯《侯玉山昆曲谱》为“合”);第三句韵脚处结音为“六”(唯《九宫大成》低了八度,为“合”);第四句韵脚处结音为“四”(唯《侯玉山昆曲谱》为“合”)。比照《故宫珍本丛刊》第689册中其他各段西游中的【点绛唇】,在韵脚处配腔均没有变化。大致音乐旋律同《北饯》中的一样。
第二,《侯玉山昆曲谱》,花腔比较多。许多字喜欢往上挑高再落下。如阳平声字“王”,其他诸谱皆是“六凡工”下行腔,唯“侯谱”要“六”音出后挑上到“五”再下滑至“凡工”;如阴平声字“夫”,诸谱皆是“尺上一”,唯“侯谱”要“尺”音出后挑上到“工”再下滑至“上一”,就有些倒字了;如阴平声字“郊”,《九宫大成》、《纳书楹曲谱》为“尺上一”,《集成曲谱》谱为“尺上尺”,都是出音后下滑,但“侯谱”“尺”音出后向上挑到“工”音再下滑到“尺上尺”。又在两处(第二句和第四句)韵脚处,将腔改为“四一四合”此两处其他四谱均是“合四”。
第三,虽然韵脚不同,但是配腔相同。如《九宫大成》是“支时韵”,“纳”、“集”、“侯”、“故”诸谱都是“皆来韵”。但是在每一韵脚处,配腔几乎一样。可见这些地方,音乐旋律较为固定,只要对应此处的平仄,文词是可以自由发挥的。
第四,有学者认为《纳书楹曲谱》把《九宫大成》的腔乱改了。其实《纳书楹曲谱》里的唱词就和《九宫大成》里的完全不同,已经不是改不改腔的问题了。《九宫大成》是按照元末明初杨讷的杂剧《西游记》来的。但《古本戏曲丛刊》第九集中的《升平宝筏》(以本为单位)以及《故宫珍本丛刊》、《西游》(以段为单位),却是和民间的本子《纳书楹曲谱》、《集成曲谱》、《侯玉山曲谱》一样。值得提出的是,《纳书楹曲谱》和《故宫珍本丛刊》中的《北饯》谱中,除了第一句“帝”字(“纳”谱为“乙伬乙五”,《故》谱为“乙仩乙五”)不一样外,其余全部相同。可见当时宫里和民间的唱腔上没有太多区别。
而月令承应戏中的各支【点绛唇】,除了《万年如意灯》中的与其他各支迥异外,其他均中规中矩,没有太多出格或者相异之处。《万年如意灯》中的这支【点绛唇】,配腔非常低,比起相对应的字的配腔,大多都要低四至五度,更甚的低整个八度。而在四句韵脚的结音上也全然迥异于大多数的结音。有可能是编写该曲谱的宫廷乐师(或者宫廷文官)的不同,造成如此大的差异,也有可能是随着年代的变迁,宫廷演出音乐的改变(据周明泰《五十年来北平戏剧史材》所载,《万年如意灯》是同光两朝常演的承应戏),有可能是宫廷乐师新改定的谱子也未可知,且《万年如意灯》属于承应戏中的灯戏,有大量的灯饰、演员,重点已不在“唱”上,可能更多的是关注排场与气氛。
《九宫大成》在仙吕调只曲中,有三支【点绛唇】,并认为《月令承应》一支是“通行版”,董西厢的两支是特例。但是《月令承应》中的最后一字“隔”字的腔“上一上尺”却和大多数“四合”相异。在已出版的清宫曲谱《昭代箫韶》、《鼎峙春秋》、《升平宝筏》、月令承应戏中的三十几支【点绛唇】,只有《昭代箫韶》第五本第十八出、第八本第二十出,《西游》十八段第四出,《鼎峙春秋》十九段第一出、二十二段第四出以及月令承应戏中《遣仙佈福》中的一支的结尾的腔是“上一上尺”,其余均是“四合”,占的比例并不大。倘若《月令承应》的那支作为范例,应该大多都遵循此谱。但实际上在宫廷编纂的这些连台本大戏以及月令承应戏中,没有一支是和《九宫大成》里所举出的三支一样。反倒是这些大戏中的【点绛唇】自成体系,有比较相近的曲牌音乐,也就是本文所举的《北饯》中【点绛唇】,除了个别字腔不一样,其他大多支都同此支,或者像《侯玉山曲谱》中有加一上挑的腔。
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非韵脚的地方,无论配什么字(平仄),腔几乎完全不变。如【点绛唇】第一句第二字,配字出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均有的情况,但腔几乎永远是“六凡工”;第二句第二字,配字出现阴平、阳平、去声三种情况,但腔基本总是“尺上一”;第四句第三字,配字出现阴平、阳平、去声三种情况,但腔基本总是“尺”。若按照依字行腔的说法,四声走向不同配腔各有不同,倘若阴平、阳平可以出现配同腔的情况,那平仄之间出音走向变化大不相同,现在却配以同样的腔,并且这些配腔的字并不是出现在韵脚出,而是在句子中间,可见音乐在某些时候并不以字为首,而是以曲牌音乐旋律为主。
昆曲在进入清代宫廷后,并没有与民间演出形成截然不同的两种套路。从现存的宫廷曲本和民间曲本可以看到,除《九宫大成》外,《北饯》一出戏在清代宫廷中的实际演出还是相当接近于民间的演出。而宫廷曲本中其他剧目采用的【点绛唇】,有些地方配腔上略作改动,但是在曲牌的韵脚处以及某些非韵脚处,为了保持曲牌音乐的旋律特色,不作大的变动,配腔上还是保留了相当的一致性。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
参考书目:
1.(清)周祥钰等撰,《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刊印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
2.(清)叶堂等校订,《纳书楹曲谱》,全书刻印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
3.(清)钱德苍编选,汪协如校点,《缀白裘》,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4.王季烈、刘富梁等校订,《集成曲谱》,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四年(1925年)
5.《古本戏曲丛刊》编委会,《古本戏曲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6.关德全、侯菊整理,侯玉山口述,《侯玉山昆曲谱》,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
7.故宫博物院编,《故宫珍本丛刊》,海南:海南出版社,2001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