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修园分经论治中风病探讨*

2015-02-09李伟茜莫斯思蒋春丽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少阴中风病风邪

余 磊,唐 农,李伟茜,莫斯思,蒋春丽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410000;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530001)

陈修园是清代乾嘉年间的名医,著医书十六部,流传甚广,影响深远[1]。陈修园推崇经典,发皇古义,但崇古而不泥古,临证注重实效。对中风病之病机,他依据《黄帝内经》《金匮要略》,赞成外风说;又博采众家之长,根据风邪之传变规律,按照六经辨证提出依中血脉、中经、中腑、中脏的分经论治法[2]。理法完备,上契于经旨,下验于临床。然而,陈修园所论中风病之理法散在各书中,未成系统,现将陈修园先生治疗中风病的理路整理并作探讨,以期于中风病的治疗有所裨益。

1 中风病病机源流

中风病,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或突然昏仆,语言难出,为其主证,故称为“半身不遂”、“偏枯”[3]。其发病急骤,而且变化多端,这与自然界善行数变之风相类似,因而名之为“中风”。唐宋以前主“外风”说,强调气血内虚为发病的前提,复感受风邪所致[4]。如《黄帝内经·风论》“风中五脏六腑之俞,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金元以后主“内风”说。“内风”说中又有火盛、痰湿、气虚、内损的不同:刘河间认为非外中风寒,而是由于五志化火所致;朱丹溪认为是气虚且痰湿自盛所致[5];李东垣认为本气自病,正气不足所致[6];张景岳提出“非风”之论,认为是由于“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7]。”叶天士则指出“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8]”。

2 陈修园对中风病病机的认识

对于中风病的病机,陈修园认同外风说。《金匮要略浅注》:“今读《金匮要略》此论,以风字专指八方之风,中字从外入内,如矢之射人一般。病从太阳而起,在外在腑者为浅,在内在脏者为深,迸于少阴者为较重[9]。”陈修园虽倡导外风说,但也不忽略内风在中风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医学实在易》:“贼风邪气中为真……其人先此有肝风……《黄帝内经》云:风气通于肝。又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设无肝风,亦只为他病,安有卒倒、偏枯、歪僻、牵引等症哉! ”[10]由此观之,陈修园认为中风病之病机为宿有肝风伏于体内,猝然遭风邪侵袭,内外合邪而发为中风。

中风病在人体的传变规律,《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11]:“邪在于络,故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此条经文揭示出了中风病的病位有在络、经、腑、脏之浅深不同,依主证而别病情有之轻重。但是,若风中于脏,究竟在何脏?后来的注家则莫衷一是。对于中于络、中于经、中于腑,同样存在定位不够明确的问题,难以有效指导中风病的辨证。对此,陈修园认为:邪中于络,为六经之表证,中于血脉;邪中于经,为中于经络,即六经之经证;邪中于腑,为中于阳明胃腑,即阳明腑证;邪中于脏,为中于心与肾,即少阴病[9]。如此,病邪定位明确,不仅对临床更加具有指导性,而且体现出了陈修园六经可以论治百病的学术主张。“且疾病千端,治法万变,统于六经之中,即吾道一以贯之之义”。[12]

3 中风病的治则

陈修园治疗中风病依据《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提出依中血脉、中经、中腑、中脏的分经论治法。但《金匮要略》于中风病的治疗,只有三方:侯氏黑散、风引汤、防己地黄汤。对此,陈修园用此三方治疗邪中脏从心热化之证。然而邪中络、中经、中腑以及中脏在肾寒化,《金匮要略》俱未出方,陈修园增补之。以下将逐一论述。

3.1 邪中于脏

陈修园认为“中风”中于脏者,是指少阴。少阴则是指手少阴心与足少阴肾而言,足少阴肾属水而寒化,手少阴心属火而热化[9]。

3.1.1 风中于少阴热化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11]原文:“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其脉虚微数,中风使然。”陈修园认为“热从风发,以其人素有内热,而风中之,风为阳邪,内热外风,风火交煽,故脉数”[9]。因此陈修园认为:卫外的阳气不足,风邪乘虚而入,故脉微;其人平素内有热,风从火化,故而脉数。微数之脉就已概括了中风病热化证的病机。

3.1.1.1 风从手少阴热化挟寒证

《金匮要略》[11]条文“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对于此条文,陈修园认为是由于风家挟寒,虽未变热,但风为阳邪,其变甚速,所以此方除热与祛寒之品并用[9]。

条文中所谓“治大风”应是风从外入,挟寒伤人而发病;症见“四肢烦重”,则是阳气为邪所痹而运动不利;“心中恶寒不足”,乃是胸中阳气不足且风寒伤及心阳所致。故侯氏黑散用人参、当归、芍药、茯苓,补益气血为君;菊花、白术、牡蛎,养肝脾为臣;桂枝、防风,以行痹著之气;细辛、干姜能驱内伏之寒,桔梗开提肺热为佐;矾石除湿解毒,收涩心气,以酒使药力运行周身为使。而且此方之服法颇为巧妙。为了使旧风渐出,不受新风,作为散剂,酒服六十日,又常冷食,使药积腹中。药积腹中则能填塞胸中之空窍,所谓填窍就是补足气血,使太阳经的阳气充盛,驱邪外出且不受外邪的侵袭。

3.1.1.2 风从手少阴化热,风热犯心,为热瘫痫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11]“风引汤,除热瘫痫”。

陈修园认为风邪从心火而化热,内扰心神,炼液成痰,流注四肢而瘫痪。此方用大黄为君,荡涤风火热湿之邪;用桂枝、甘草缓其势,用干姜补之,用石药性涩能堵其路,且赤、白石脂温土以除湿痰,石膏、滑石清金以伐木,寒水石补肾之真阴,龙骨、牡蛎敛精神魂魄,紫石英以补心神,则五脏安定[9]。

若用风引汤无效者,陈修园认为可以用黄连阿胶汤,从少阴之本救之;余热不除,虚羸少气,近于痰证者,可用竹叶石膏汤清补之[9]。

3.1.1.3 风从手少阴化火,风火犯心,病如狂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11]“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此方治“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者”,是风中于手少阴心而化火。风乘火势,火借风威,热归于内而外反无热其不见证无非动象[9]。

此方表里兼治,独重生地,是治血中之风,治内为主;桂枝、防风以祛外风为辅。

3.1.2 风从足少阴寒化

风从足少阴而寒化者,症见:猝然倒,口噤面赤、昏迷不醒。陈修园认为可用四逆辈,以及三生饮、三因白散、黑锡丹亦可酌用之。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中没有论述中风病之风从足少阴寒化证,对此陈修园给出的解释是:风为阳邪,热化为常,详于《金匮要略》;寒化为变,略于此而可见于《伤寒论》,所以示立法之纯也[9]。

3.2 邪中于腑

邪中于腑之证,其症与《伤寒论》阳明腑症略同,陈修园认为有二便不畅者,可用三化汤通之;夹有经症,可用防风通圣散两解之[13]。

3.3 邪中于经

邪中于经之证,是中于经络而言,则有肢体困重不利,以小续命汤论治,视邪之中于何经而加减。

小续命汤方:防风1 钱2 分,麻黄、桂枝、人参、杏仁、酒芍、防已、川芎、甘草、黄芩各8 分,附子4分,姜、枣煎服。

中太阳经者,可见:太阳头痛,脊强。无汗恶寒者,加麻黄、防风、杏仁各加一倍。针刺至阴出血,昆仑,针透太溪;有汗恶风者,加桂枝、芍药、杏仁各加一倍;针风府。

中阳明经者,可见:目痛,鼻干,身热,不得卧。中风有汗,身热不恶寒,加石膏、知母各二钱,去附子,甘草加一倍;如中风有汗,身热不恶风,加葛根、桂枝,黄芩各加一倍;针厉兑,陷谷。

中太阴经者,可见:自利,腹痛或便难,无汗身凉。附子加一倍,干姜、甘草加二倍;刺隐白。

中少阴经者,可见:口渴,时厥,有汗无热。附子、桂枝、甘草各加一倍;针太溪,针透昆仑。

若中风六经混淆莫辩,则为中于少阳、厥阴,症见肢节挛痛,或麻木不仁。加羌活、连翘;灸绝骨穴,大敦穴[13]。

3.4 邪中于络

邪中于络之证,陈修园认为中于络就是中于血脉。中血脉在外无六经之形症,在内无便溺之阻隔,半身不遂,口眼喎斜,邪无定处,非表非里,或偏于左,或偏于右,不可汗下,润燥养血,则风自除,可用大秦艽汤。偏于左,可用四物汤加红花、桃仁、姜汁、竹沥、羚羊角、天麻,补血活血,化痰祛风。偏于右,可用六君子汤,加姜汁、竹沥以补气化痰祛风;气血两虚,可用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加竹沥、姜汁、钩藤。黄芪桂枝五物汤亦可[13]。

4 中风病医案

陈修园一生精究医学,著作甚丰,医术精湛,惜乎未有医案集传世仅能见到散于其著作中的十四则医案。恰好在《时方妙用》中有一则中风病医案,在此探讨。

医案:壬戌岁,念祖在保阳供职,制宪熊大人召诊。诊得两手脉厚而长,惟左手兼些弦象,两寸略紧。念祖谓:脉厚,得土之敦气,以厚道载厚福,脉长寿亦长。非谀语也。但弦为风脉,紧为痛脉,紧在两寸,恐上半身有痹痛等症也。大人云:所言俱对,但臂上及手腕痛,或愈或作,约有五年余;指头麻木,十年前颇甚。今略麻而不木矣[14]。

陈修园认为这是风在骨节而作痛,痛处就是风邪与气血抗争之处,如果是偏枯则不痛。若果是中指麻木,三年内必患中风,因为中指属手心主之经。现拇指、食指为甚,此是肺与大肠之气不调,病尚轻,然必须治之于早也。陈修园反对薛己用风药以预防中风的治法,认为如此适以招风取中。陈修用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芍药各2 钱,生姜4钱,大枣2 枚,水煎服。

又拟丸药方:熟地黄6 两,白术6 两,怀山药3两,甘枸杞1 两,川附子2 两,上肉桂1 两,人参2两,鹿茸2 两,麦冬2 两,五味子2 两[13]。

医案分析:患者的主证为:手腕时痛五年余,拇指、食指略麻。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11]“邪在于络,故肌肤不仁”的描述相符合,当为邪中于络。对于此证,陈修园认为方书中治疗中风,多用逐风之药,过于强调外来贼风,而忽略了发病的前提是气血内虚,往往导致邪风稍去,而阳气已虚,旋即又感受风邪。因而治疗此证不能专主于祛外风,亦当重视内在的肝风。肝属木在气为脏,生理情况下的肝气调达,而气息,脉息俱和,无有风动之证;有病则肝气化为风邪,而气息、脉息亦疾。所以因而治疗风邪之病,当须养肝,肝气旺则不患风病。在此医案中,患者其病缠绵十年,肝气已虚而不能驱风邪外出。陈修园出两方:前方着眼于太阳与厥阴,以黄芪桂枝五物汤补气以治风,黄芪扶太阳之气,卫外以为固;桂枝汤去甘草以温扶厥阴肝气,守内以为主。后方着眼于太阴与少阴,阴阳并补。少阴属肾,为先天之本,太阴属脾,为后天之本。先后并补,则气血俱旺,肝气调达。肝脏俾之充养。因而此方补太阴与少阴实以补厥阴,此为治本之法。

5 结语

《四库全书》评价陈修园:“墨守仲景,笃信经方,或谓其变化较少,治效未必尽符。然宗派纯正,议论明确,实足以阐发先贤,津梁后学,故晚近医者多奉为圭臬[15]”,至为允当。

《金匮要略》对于中风病的论述不过三条,所出仅有三方,微言大义,鉴于此,陈修园对与《金匮要略》中风病的病因、病机、治则方药俱遵从《金匮要略》,从其所以然处加以发挥,有理有据。依据邪中络、经、腑、脏分经论治,给出了切实可用的治法,针药并用,实为后世习经典用经典之楷模!

[1] 宋大仁. 清代名医陈修园传略[J]. 中医杂志,1955(5):55-56.

[2] 王勇. 陈修园治中风的用药特色[J]. 世界中医药,2011,6(5):435.

[3] 卜宝云,卜德艳. 中风治疗经验谈[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7,20(3):23-25.

[4] 郭会昌. 中风病因学说的形成和发展[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18(1):24-25.

[5] 沈思钰,张永文,商玮,等. 戴思恭对朱丹溪中风论治学术思想阐发探要[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7(3):10.

[6] 金玲,刘菊妍,胡海平. 金元四大家对于中风之论治特色探讨[J]. 四川中医,2006,24(11):27-28.

[7] 李克光,杨百茀. 金匮要略讲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57.

[8] 李庆云,于涛,王雪华,等. 浅谈张仲景之中风观[J]. 中医杂志,2007,48(5):467-468.

[9] 陈修园. 金匮要略浅注[M]. 北京:科学卫生出版社,1958:34-45.

[10] 陈修园. 医学实在易[M]. 王玉兴,校.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2:28-30.

[11] 张仲景. 金匮要略[M]. 何任,何若平,整理.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7-19.

[12] 陈修园. 伤寒论浅注方论合编[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6.

[13] 陈修园. 医学从众录[M]. 何永,韩文霞,校.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5.

[14] 陈修园. 时方妙用[M]. 杨护生,校注.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5-20.

[15] 陈修园. 陈修园医学全书[M]. 林慧光,校.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117.

猜你喜欢

少阴中风病风邪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论少阴“三急下”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解读少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
论《伤寒论》少阴病误汗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中风病机及用药分析
张圣德主任中医师治疗中风病经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