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方中“存阴液”思想应用举隅
2015-02-09王宝家陈禹霖
王宝家,陈禹霖,屈 杰,杨 宇
(成都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伤寒论》方中“存阴液”思想应用举隅
王宝家,陈禹霖,屈 杰,杨 宇
(成都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阴液具有滋养濡润、充养血脉的生理功能。外感热病易于化燥化火而伤津液,耗竭真阴。《伤寒论》为第一部论述外感热病证治规律的经典专著,书中立法处方多次体现张仲景辨治外感热病的“存阴液”思想。通过分析几首《伤寒论》名方,初略呈现“存阴液”思想在外感热病治疗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治疗外感热病提供用药思路。
伤寒论;阴液;存津液;外感热病
阴液是精、血、津、液等各种体液的通称。阴液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滋养濡润、充养血脉两方面。《灵枢·本藏》[1]云:“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伤寒论》为第一部论述外感热病证治规律的经典专著,清代名医陈修园研究《伤寒论》数十载,悟出“存津液”乃是其真诠。外感热病在病理演变过程中,易于化燥化火而灼伤津液,耗竭真阴。阴液的耗伤程度与外感热病的发展及其预后密切相关,故有“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之说。可见,“存津液”三字真切地道出防治外感热病的精髓。
1 桂枝汤之辛温解表存阴
外感邪气,邪在表者,以解表之法疏散于肌表外邪,使邪随汗出而解,即《素问》云:“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桂枝汤为《伤寒论》解表发汗的代表方,体现出解表存阴防变的立法思想。
柯琴[2]云桂枝汤“温能扶阳散寒,甘能益气生血,辛能解散风邪”,以桂枝、生姜之辛疏散风邪,祛邪外出,从而达到发汗止汗、祛邪保津的目的,防止更多汗出而伤阴。
桂枝汤证中,脉见“阳浮而阴弱”。成无己[3]注:“阳脉浮者,卫中风也;阴脉弱者,荣气弱也。风并于卫,则卫实而荣虚,故发热汗自出也。”说明人体感受外邪,风邪客于表,卫气闭郁而发热,外邪“实”营阴得不到卫阳的保护而外越汗出,所以“荣虚”。可见,发汗祛邪虽是正治,但若过汗就会犯“虚虚”之误。故张仲景认为,服桂枝汤虽需汗出,但汗出应有度,应“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过汗不仅外邪不能随汗出而解,反而会损伤心阳营阴。
桂枝汤中,芍药酸苦微寒,气味皆属阴,为纯阴之品,酸能敛阴和营,主内主静主收;大枣味甘,《神农本草经》[4]载其“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说明大枣具有滋补津液的功效。“芍药而得大枣、甘草之甘苦化合,可恃之以滋周身之阴液。”[5]芍药和大枣酸甘化阴,可填“荣弱”而防营阴受损。此外,服用桂枝汤时应适当食用热粥,一助汗出,二借水谷之津而滋填汗源,防过汗伤阴,即陈古愚云:“既取大补阴阳之品,养其汗源,为胜邪之本,又啜粥以助之,取水谷之津以为汗,汗后毫不受伤,所谓立身于不败之地,以图万全也。”[5]
桂枝汤方一方面力图解表透邪,使病从浅出,以防外邪化热入里而耗损阴液;另一方面控制汗出程度、补充汗源,防止阴液受损。由此可见,解表发汗是手段,祛除病邪、防止传变、预防外邪化热伤津才是其目的。
2 白虎汤之清解气热存阴
气分热盛,迫津外泄,故见发热、烦渴、脉大等证。此时邪入气分,若发汗则伤阴,若攻下则引邪内陷,故选用清气法为佳,其代表方为《伤寒论》中的白虎汤。
白虎汤方首见于张仲景的《伤寒论》,其最善清气分邪热,退热力强。吴鞠通评白虎汤“虎啸风生,金飚退热”[6],可见其退热力宏。白虎汤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组成,其中石膏味辛性寒,入肺胃经,可使热出表而清气分邪热;知母味苦性寒,“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而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7],可见知母具有滋阴泻火的功效。石膏知母相伍,一方面祛除气分邪热,邪热去则阴伤止;另一方面,填补肺肾之阴以制胜阳热,防止阴液进一步损伤。甘草、粳米滋养脾胃,一防知母、石膏苦寒损伤胃气,使“后天之本”化源不绝,津液生化不绝;二以水谷之精滋补津液,以充汗源。
若出现“烦渴”症状,则说明热盛津伤。张仲景于白虎汤中加人参,即白虎加人参汤。《神农本草经》谓人参“补五脏”[4],五脏属阴,可见人参可滋养五脏之阴。人参亦有补气的作用,补元气可生津液,一方面以白虎汤清解气分,祛除伤阴邪热,另一方面以人参峻补气阴,固本培元而促使疾病向愈。
3 承气汤之通腑泄热存阴
外邪内传,化燥成实,津液内枯,地道不通,则成痞满燥实、阳明腑实证。病已至此,清热保津之法只是扬汤止沸,不能奏效,只能釜底抽薪,急下存阴,祛燥热之邪,使阴液不得消灼。
阳明腑实证症见大便秘结,自利清水色纯青,小便数、蒸蒸发热、腹满、烦躁、脉沉实等。热邪内结成实,燔灼津液,耗涸津液极速,常可在顷刻之间生变。此时只能速速攻下燥热实邪,通腑泄热才能保津防变,即急下存阴之意。
张仲景有阳明急下和少阴急下之训,并立有三承气汤,即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及调胃承气汤。三承气汤药用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四味,其中大黄苦寒,涤荡实邪;芒硝咸寒,软坚润燥;枳实、厚朴行气消痞。大承气汤中大黄后下,下之力宏,可峻下热结;小承气汤不用芒硝,以大黄、枳实、厚朴三味同煎,减枳实、厚朴之量,攻下之力稍弱,主阳明热结轻证;调胃承气汤不用枳实、厚朴,重用芒硝以泻热润燥,调和胃气,主阳明燥热内结,无痞满之证。若少阴化热,津伤热结或热结旁流,亦可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救欲绝阴液以留生机。阳明急下以存胃中津液,少阴急下以救少阴肾水。若用他法延误急下时机致阴液耗竭,则病难向愈。
张仲景运用承气汤灵活巧妙,如小承气汤加味而成的麻子仁丸,可用于津枯便秘之脾约证,药用杏仁宣肺降气,蜂蜜、麻仁之甘润,配合小承气汤缓下以增液行舟。若因津液内竭而大便秘结,不因胃热燥实而成,不可用承气汤攻下,而用蜜煎导方和猪胆汁方的外导法。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伤寒论》存阴液的内涵。
4 黄连阿胶汤之撤热滋阴存阴
外感热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可出现热盛阴伤。有鉴于此,撤热与滋阴应双管齐下,撤热使阴液不再因热邪煎熬而继续消耗;救阴一可制约阳热之性,二能补充已损阴液以防阴液耗竭。
《伤寒论》第303条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3]少阴为水火之脏,阴阳之本,故病入少阴,可见寒化和热化之证。少阴阴虚而热化,因此“心中烦,不得卧”。肾阴不足,心火起,下不得以制上。邪热与阴虚并存,当滋阴泻火并举,故用黄连阿胶汤撤热滋阴。方中黄芩、黄连苦寒,清心火以下交肾水;阿胶、鸡子黄为血肉有情之品,生心血、滋肾水以上承心火;芍药和血敛阴。诸药合为滋水降火、交通阴阳之剂[8],功可撤热救阴,双管齐下。
病入少阴,出现肾亏于下、心肾不交时,可用黄连阿胶汤。若阴血阳气不足,心脉失养,可见心悸、脉结代,方用炙甘草汤。方中以生姜、人参、桂枝、大枣复脉中之阳;炙甘草、生地、阿胶、麦冬、麻仁复脉中之阴。因炙甘草用量大,且具益气养心、缓急定悸之功,故又名复脉汤。《伤寒论》中虽然治疗真阴亏虚的方药较少,但也启发了后世滋阴法的形成。如柯琴[2]就认为炙甘草汤“出补阴制阳之路,以开后学滋阴一法”。
5 结语
“存阴液”是中医学中重要的学术思想,其思想萌芽于《内经》,在《伤寒论》中初步形成基本的理论体系和治法方药。《伤寒论》指出了“存阴液”的重要性,书中立法处方多次体现张仲景辨治外感热病时的“存阴液”思想。其不仅提出“亡津液”“亡血”“亡阴”的病理演变和致病原因,还创制多首“存阴液”治法方药,提出一系列治疗禁忌以避免津液伤损,为后世养阴学说奠定了理论及实践基础。
[1] 王冰.黄帝内经[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3:226.
[2] 柯琴.伤寒来苏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0.
[3]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47.
[4] 顾观光.神农本草经[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106-107.
[5]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30.
[6] 吴鞠通.增补评注温病条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29.
[7] 黄志杰,胡永年.本草纲目中药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8.
[8] 黑丹.《温病条辨》引自《伤寒杂病论》的方剂探源[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5-04-14
王宝家(1986-),男,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
杨宇(1953-),男,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
R222.2
A
1673-2197(2015)16-0073-02
10.11954/ytctyy.201516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