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5-02-09张秋菊
张秋菊
(第四军医大学 社科部,陕西 西安 710032)
实习教学对培养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的目标更强调医学生素质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和全面素质教育,是培养新世纪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专门人才的需求所在[1]。为了提高和保证医学生实习阶段临床工作能力和教学质量,针对七年制医学生心内科临床实习教学特点,分析当前临床教学和医学生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问题进行探讨。
1 临床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
影响临床实习教学的因素是比较复杂的,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影响临床实习的客观因素,及时转变观念,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及医学的迅速发展,影响实习的客观因素主要有:来自社会环境的因素,如卫生法规不健全;来自实习医院的因素,如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医院要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出现重医轻教等。由于医学院校不断扩招,医院的床位规模有限,实习生生均床位相对不足,极大地影响了实习质量。这些不利因素不仅在当前,甚至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客观存在。我们只有充分认识面临的困境,以积极的心态去适应新形势,寻找新对策[2]。
1.1 实习学生有畏惧心理
在临床教学中实习生常常有畏惧心理,生怕哪里做不好,老师批评,患者找麻烦,所以往往缩手缩脚,有问题也不敢沟通、询问。再加上实习学生多、手法不熟练,在实际操作中难免会有一些疏漏,如进行体格检查时常常会遇到病人排斥、不合作。面对复杂病例,加上病人担心自己作示教病例可能会加重病情,特别是面对病情危重的老年病人,学生常常心生畏惧。有些带教教师也认为学生参与危重病人的抢救,既碍手碍脚耽误时间,又容易引起病人家属不满,这更增添了实习学生的不良心理暗示。
1.2 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欠缺
进入临床实习后前2-3个月,绝大部分实习生思想情绪稳定,学习积极主动性强,但3个月后,开始表现松散,主要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对临床工作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后,产生了自满情绪或厌烦情绪,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减退。另外由于就业和考研的压力分散了实习生的精力,所以在临床实习中,常常表现出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等态度。
1.3 教学激励措施不力,教师实习带教意识淡薄
由于目前尚未建立起较完善的临床实习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质量未能进行有效评估。因而教师间缺乏竞争,有些教师带教意识淡薄,将临床带教看成一项任务,应付了事,不认真备课,不重视教学病例的选择,忽视实习生临床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疏于管理,特别是对纪律和医疗工作缺乏监督、指导,忽视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忽视了实习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2 提高医学生实习阶段临床工作能力的对策
2.1 实施严格的培养计划
首先,每一位实习生到位后,由带教教师和学生一起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培养计划,一般第一周由教师主要操作,学生学习,并逐渐由学生单独查看病人,并将所见报告教师,并提出自己的诊治意见;第二周由学生主要操作,教师纠正错误,并对好的方面进行鼓励;第三周由学生单独管理1-2名常见病患者,提出自己的诊治意见,并由教师进行修正后实施。其次,教师言传身教,让学生学会取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切实地感受到关心。例如耐心地倾听患者被疾病折磨、诊治的过程,通过不断地交流,获得感情上的沟通,并使患者紧张的心情得以放松,同时要求学生每天对普通病人巡回3-4次,危重患者巡回7-8次,甚至随时巡回,适时了解患者病情,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病情变化,另一方面也使患者更加信任学生,从心理上愿意接受学生。再次,熟知体格检查的具体操作流程,对学生不熟悉的地方要求反复练习、强化,必要时组织骨干教师示教、观看临床教学实践技能操作的多媒体光碟、模拟人操作等。同时在查体时要求学生注意手法及患者隐私保护,增强患者对学生的信任感。
2.2 规范基本技能操作规程
教师在某些基本操作上手法不一致,使学生技能训练甚至存在错误。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为指南,坚持教师集体备课、规范化操作演示,举行青年教师实践操作比赛及岗位大练兵等,确定统一标准,使全体教师教学能力得到提高,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在实习后期,实习生往往面临升学及就业的双重压力,他们千方百计地找时间复习功课,不能很好地处理升学与实习的关系,实习得过且过,顾此失彼。针对这一问题,带教教师既要给予适当的理解与支持,也要加强管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医学,尤其是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强调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在临床实习中使学生得到道德、文化、医术及心理素质训练,这种教学效果是课堂上、讨论中、专题报告及校园文化氛围中不可能获得的。
无论医疗仪器多么先进,医生的诊治技能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技能。临床实习学生对临床技能掌握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其毕业后能否胜任相关的医学任务,关系到能否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目标。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学生实习最大的愿望就是参加手术。因此,在临床带教中,采用边操作边讲解的方法,通过打结、缝皮、换药和拆线等临床操作,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2.3 加强一线医生临床教学工作
教学医院有繁重的医疗任务,一线医生往往忽视临床教学工作,部分医生对带教工作不热心,单纯为教学而教学,见习前准备不充分,缺乏针对性,影响教学效果;由于实习生多,他们难以顾及全体实习生,造成学生对技能训练不够重视。针对这一问题,应当组建包括专职教学副主任及教学秘书在内的强大的教学队伍,统筹安排教学工作、制订教学计划,每年要抽调高年资主治医师承担实习教学任务,教学人员脱离临床专职教学,这样既可保证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备讲课稿,准备实习病例,又能保证教学内容不脱节、遗漏或重复。同时定期组织学生对临床带教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及时改进带教工作方法,对带教教师形成一定的压力,促使其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钻研业务。对每个学生在结束本科实习前进行实习情况的全面评估,通过考评了解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专科知识和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
2.4 提高、增强带教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育人意识
提高临床实习带教教师的教学水平及自身素质是全面推进临床教学改革和培养高素质临床医生的基本保证。带教教师除不断提高讲课技巧外,还应教会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以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处理问题的能力,强化教书育人的意识,育人是关键。因而教师不仅要传授业务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素质,既要教育学生尊重老师,更要教育学生尊重病人,让学生懂得,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绝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医生。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严格的管理能有效提高带教教师的带教责任感和积极性,使学生得到良好的规范化的教育引导,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达到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的目的。同时,规范、有序、有效的带教管理能够避免实习工作的忙乱性,减少由于缺乏相应临床经验引起的差错、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实习质量[4]。
2.5 掌握医患沟通技巧,注重心理素质培养
很多医学实习生在刚刚进入临床的时候,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会显得无所适从,与患者交流的时候会很慌乱,甚至语无伦次。鉴于此,在医患沟通中应主要采取两方面教育:一是语言上要求学生尽量少用专业术语,在询问病史、病情时尽量用俗语表达,做到自己与患者都能很清楚地了解病情;二是要有足够的耐心,真诚地对待患者。这样不仅体现了自身的素质,还可以与患者搭起相互信任的桥梁,使患者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也给予自己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增进实习生与患者双方的满意程度。
实习阶段的医学生,面临就业,又要把理论变成实践,如何化解这些压力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而且关系到能否成为合格的医生。针对临床实习教学中医学生的心理问题,要明确要求所有学生,无论病人的病情多么复杂、危重,只要条件允许,都要参与诊治,利用科室病人多、病种全、危重急症频发等特点,坚持将学生推到抢救第一线,让学生多看、多学、多做、多问,只有这样才能将对疾病的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带教医生要多鼓励学生,给他们创造展示的平台,放手不放眼,引导学生学习,还应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2]。针对学生生活、实习实践中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授课,以情感动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挖掘学生的潜力,全方位引导学生向医生角色转变。
临床实习是从医学理论过渡到临床实践,实现理论转化为实践、适应临床医学科学特点的重要一步,是使医学生成长为合格医师的重要阶段。临床实习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关键一环[5]]。在临床实习中,加强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达到全球医学教育的最基本要求,适应社会对医学生的需求,提高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社会竞争力的目的,为他们今后的临床工作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1]安力彬,王彦鹏,李 楠.关于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2(2):58-59.
[2]陆雪萍,徐 民.医学生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51(5):343-344.
[3]徐贵红,徐贵梅.利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培养医学生实习能力[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4):315-316.
[4]张 萍,邓世红.影响临床带教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35(12):8776.
[5]马生山.临床实习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及教学方法探讨[J].医药世界,2009,11(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