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花清瘟颗粒防治流行性感冒疗效观察

2015-02-07于英丽张应晓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连花清流行性体温

于英丽,张应晓

(1. 河北省平山县卫生监督所,河北 平山 050400;2.河北省平山妇幼保健院,河北 平山 050400)

连花清瘟颗粒防治流行性感冒疗效观察

于英丽1,张应晓2

(1. 河北省平山县卫生监督所,河北 平山 050400;2.河北省平山妇幼保健院,河北 平山 050400)

目的 评价连花清瘟颗粒对流行性感冒的防治效果及退热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200例流行性感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治疗组采用连花清瘟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感冒清热颗粒治疗,在治疗期间如合并上呼吸道感染,2组均可给予抗生素治疗,但不得使用其他治疗感冒、退热及抗病毒中西药物。2组疗程均为3d,3d后评价其临床防治效果及退热疗效。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为79%,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愈显率为69%,总有效率为87%。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肺热壅盛证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2组邪在肺卫证和外感挟湿证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给药后3h、4h体温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均<0.05),2组给药后体温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花清瘟颗粒用于防治流行性感冒效果理想,退热快。

连花清瘟颗粒;流行性感冒;发热

流行性感冒具有广泛的流行性和较强的传染性,如果不能有效的防治,可造成大范围流行,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危害。因此,有效防治本病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连花清瘟颗粒为纯中药制剂,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的防治。笔者2009年10月—2010年12月应用其防治风热感冒、暑湿感冒、时邪感冒患者共100例,均取得了较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及纳入排除标准 中、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1]制定。

1.1.1 中医诊断标准 ①发热恶寒,甚则寒战,鼻塞,头痛,面赤、咽红、咳嗽等;②脉数,舌质正常或红,苔薄白或黄;③发病急骤,症状相似,传播快,呈流行性。

1.1.2 西医诊断标准 疑似病例:①近期本地或邻近地区“上感”患者明显增多;②出现急性畏寒、发热、头痛、浑身酸痛和乏力等中毒症状,并伴有呼吸道卡他症状;③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症状,但发病急、恢复快,并伴有呼吸道卡他症状;④流感流行期“上感”患者。符合上述①②项或①③项或④项者为疑似病例。确诊病例:①从患者鼻咽部采集标本分离到流感病毒,或查到流感病毒颗粒,或其特异蛋白,或其特异核酸成分。②测定恢复期血清抗体比急性期有≥4倍升高和恢复期血清用NP抗原进行特异补体结合测定其效价≥1∶32。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具备①和②项者。

1.1.3 中医辨证标准 ①邪在肺卫证:发热,微恶风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咽红,舌质正常或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而有力或浮数。②肺热壅盛证:发热不退,不恶寒,咳嗽,气喘,咯痰黄稠,面赤,咯血,口渴,舌红,苔黄厚,脉滑数。③外感挟湿证:发热,头痛,头重如裹,恶心呕吐,肠鸣腹泻,肢体困倦,苔白腻,脉滑或浮数。

1.1.4 病例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者;②急性起病,病程在48小时内;③年龄16~60岁,性别不限;④自愿参加本临床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者;②病程>48h或病程<48h但已接受其他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者;③其他疾病引起的发热或其他类型的感冒;④有典型流感表现,而且立即出现全身衰竭的严重患者;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⑥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 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1.2 一般资料 选择上述时期平山县妇幼保健院、平山县胜伏卫生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00例,男102例,女98例;年龄16~60岁。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龄16~60(34.71±8.31)岁;病程<48h;体温37.1~37.9 ℃ 37例,体温38~38.5 ℃ 53例,>38.6 ℃ 10例;邪在肺卫证46例,肺热壅盛证 31例,外感挟湿证23例。对照组100例,男48例,女52例;年龄18~57(32.93±9.12)岁;病程<48h;体温37.1~37.9 ℃ 36例,38~38.5 ℃ 57例,>38.6 ℃ 7例;邪在肺卫证50例,肺热壅盛证27例,外感挟湿证23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发热程度、中医证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釆用连花清瘟颗粒(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60031,药物由金银花、连翘、麻黄(炙)、苦杏仁(炒)、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组成)口服,每次1袋,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感冒清热颗粒(河北恒祥医药集团扁鹊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9993027,药物由荆荠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 白花、苦地丁、芦根组成)口服,每次1袋,每天3次。2组治疗期间如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均可给予抗生素及体液支持治疗,但不得应用其他抗病毒、退热及治疗感冒的药物和方法。2组均治疗3d后进行疗效评价,如果用药后体温恢复正常可停药,但需观察满3d,期间若体温复升,则继续按上述方案用药。

1.4 观察指标和方法 ①主要观察相关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②着重观察首次给药后4h内即刻退热效果,以后每4h测体温1次,直至72h,观察远期退热效果。③同时观察患者精神、体温、脉搏、呼吸等变化。体温测定时点为首诊日(第1天),首次给药后每小时测1次,直至4h。第2天和第3天,每天测定4次,测定时间为每天从8:00开始每4h测体温1次,体温测定釆用统一腋下法。④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制定,痊愈:治疗48~72h体温恢复正常,症状体征消失,且无反复;显效:治疗48~72h体温恢复正常,大部分症状体征消失;有效:治疗72h体温恢复正常但仍反复,主要症状部分消失;无效:治疗72h无明显好转或恶化。以痊愈+显效+有效计为总有效。退热时间判定标准参考文献[2]制定,退热起效时间为服药后4h内体温下降0.5 ℃所需时间;解热时间为服药开始到体温降到37 ℃所需时间,且其后体温不再复升。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釆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2检验, 等级资料用Ridit或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总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不同中医证型间疗效比较 治疗组肺热壅盛证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邪在肺卫证和外感热湿证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2组不同中医证型间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首次给药4h内体温变化比较 2组在给药1h、2h后体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给药3h、4h后2组体温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但给药后2组间体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2组首次给药4 h内体温变化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

2.4 2组退热时间比较 治疗组退热时间(11.32±13.13)h,对照组(17.87±19.83)h,治疗组退热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

3 讨 论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点是病情重,临床表现相似,突然发生,迅速蔓延[3], 可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广泛流行。中医学称本病为“时行感冒”“时行病”等[4],在预防和治疗上有较好的效果,并且认为本病的发生多因“外感六淫,时行病毒”[5],乘人体外卫不固、抗病能力下降时,侵袭肺卫皮毛所致。其病在肺卫皮毛之表证,治疗当使外邪从表而解,故辛散解表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6]。纯中药制剂连花清瘟颗粒组方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板蓝根、贯众、鱼腥草清热解毒,并且为中药抗病毒要药;薄荷辛凉解表,最能宜散表邪;诸药合用清解表邪,宜泄肺热的作用加强。麻黄味辛发散,性温散寒,为发散风寒主要药,且善宜肺气,开腠理,透毛孔而发汗解表,可使热邪随汗而解;大黄清热泻火,泻下通便,借其泻下通便作用使毒邪余热随便而泄;石膏性寒,清热泻火,解肌透热,为退热之要药。麻黄、大黄、石膏三药共同作用,加强了退热效果。苦杏仁入肺经,专于止咳平喘,且与麻黄、甘草相伍,更加强了宣肺止咳平喘效果。红景天、甘草扶正祛邪。综观全方解毒、退热作用较强。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提示连花清瘟颗粒对流行性感冒的防治效果理想,能够迅速有效降低患者的体温,尽早控制病情变化,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86-189

[2] 于强,朱简,王海东,等. 麻黄汤加味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53例临床研究[J]. 中医杂志,2011,52(5):402-404

[3] 余海若. 实用中医内科表典[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24

[4] 冷方南. 感冒病临床治疗学[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7:1

[5] 张伯臾. 中医内科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0

[6] 冷方南. 感冒病临床治疗学[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23

10.3969/j.issn.1008-8849.2015.10.038

R683.42

B

1008-8849(2015)10-1121-02

2014-08-19

猜你喜欢

连花清流行性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连花清瘟用连翘
连花清瘟 需辨证使用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猪流行性腹泻的疫苗研究进展
猪流行性腹泻防控上常见的误区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