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莊研究的開拓之作
——評陸永品先生《老莊新論》
2015-02-07李波方勇
李 波 方 勇
老莊研究的開拓之作
——評陸永品先生《老莊新論》
李 波 方 勇
今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陸永品研究員的新作《老莊新論》在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陸先生是建國後的新一代學者,也是當今為數不多的老一輩老莊研究專家。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陸先生的《老莊研究》即已面世,當時大陸學界的道家文化研究還是一片蕭條,陸先生的著作在多個方面拓展了老莊研究的新領域,為道家文化研究帶來了新氣象,滋養了一代代學人。近幾年,陸先生以近八十歲的高齡,對其舊作《老莊研究》作了全面修訂補充,拋棄了原來一些受時代思潮影響的舊觀點,補充了大量個人研究的新成果。新問世的這部《老莊新論》可謂是陸先生一生治學的結晶。奉讀陸先生的這部大作,不僅為老先生嚴謹求實的治學精神、老而彌堅的學術追求所感動,更為書中科學求實的治學方法、歷久彌新的學術觀點和鮮活的學術生命所鼓舞,讀之讓我們深受啓發。
自改革開放以來,老莊研究蓬勃發展,呈現出異彩紛呈的局面。特别近些年來,論文專著層出不窮,在哲學、美學、文學、文化學、社會學、文獻學、考古學等方面皆出現了一批有分量的成果,推動了道家研究的深入發展。但我們也應該看到,老莊研究存在着大量問題,特别是在一些學術管理機構急功近利,學者心浮氣躁,學術研究不求品質但求數量等因素影響下,老莊研究魚龍混雜。比如有的學者片面地生搬硬套西方哲學理論,嚴重脱離文本歪曲老莊思想;有的學者對一些所謂新材料不加甄别,好發奇談怪論,擾亂視聽;有的學者還没有讀懂老莊文本就生吞活剥,斷章取義,妄下結論等等。像這樣的情況在學界已是司空見慣,長此以往,令人擔憂。而陸先生的著作可謂是一面明鏡,一把尺子,無論是最初的《老莊研究》,還是現在的《老莊新論》,始終堅守一個原則,即言之有據,用史料來説話,有幾分證據説幾分話,避免遊談無根,不做過度闡釋。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説:“考證古人古事和古典文學研究,都必須占有大量的史料,由史料説明問題,得出結論。”陸先生特别重視與老莊相關的各種文獻資料,包括傳世文獻、出土文獻、秦漢諸子史料文獻以及今人研究成果,並有選擇地利用這些資料從事學術研究。如老子研究部分,陸先生分别引用了漢代河上公、曹魏王弼、宋蘇轍、林希逸、元代吴澄、清代焦竑、魏源以及今人高亨、錢鍾書、朱謙之、樓宇烈、劉笑敢等人的研究資料,他如先秦史料、諸子語録以及出土的漢代帛書、楚簡等相關文獻資料更是俯仰皆是。這些資料不僅在《老子“大器晚成”辨證》《老子“為道日損”確解》等考證辨析性的文章中得到了充分應用,而且在《老子的人生哲學》《老子的宇宙本體“大道”論》等一些現代思想性闡釋的文章中得以大力發揮。這些材料的運用,使得文章立論堅實厚重,説服力强。而且陸先生認為,掌握材料固然重要,但要對材料有所甄别,有所篩選,避免妄下結論,迷惑讀者。“做研究工作,應當善於識别正確的史料和錯誤的觀點: 不能滿足於掌握許多史料,就下結論。如果立論不正確,史料愈多,就更能迷惑一般的讀者。”(《老莊新論·序言》)在《老子其人其書》《為老子〈道德經〉正名》《莊子其人其書》等文章中,陸先生就充分實踐了自己的觀點。比如,對於老子其人,歷史上有李聃、太史儋、老萊子等不同説法,至今聚訟紛紜,陸先生則利用傳統文獻資料一一進行分析,指出這些説法的缺陷和不足,有理有據,啓人良多。又如他在《為老子〈道德經〉正名》一文中,針對漢代帛書《老子》甲乙本中“道經”和“德經”的前後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並在研讀了大量秦漢文獻資料的基礎上認為,後代出土《老子》諸本,無論是帛書本還是楚簡本,皆非老子真本,而是傳抄本,因此對於這些文獻資料,要予以客觀對待,不能奉為金科玉律。他又在《老子“大器晚成”辨證》一文中,通過對“大器晚成”和“大器免成”的細緻分析,進一步説明了上述問題。陸先生的看法並非定論,但言之鑿鑿,發人深思。這種治學方法是陸先生學術研究的特色,早在《老莊研究》中就得以運用,在《老莊新論》中表現得更為突出。這種方法不僅在80年代初期是難能可貴的,即使在今天也是很多青年學者應當學習的。文獻資料的引用和甄别,既需要一個長期學習和積累的過程,更需要深厚的學術工夫,看似簡單,實則不易。對文獻資料的的熟練運用不僅能正本清源,避免臆斷,還利於還原中國古代文化的本真面貌,值得大力提倡。
獨特的學術研究視角是學術創新的一個關鍵因素,也是一部著作能否經得起時間檢驗、保持學術生命力的重要條件。廣為學界熟悉的知名學者像陳鼓應、崔大華、劉笑敢等先生的老莊研究,皆有自己獨特的學術視角,他們的著作也因此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陸先生的《老莊新論》也是這方面的典範。作為研究先秦古典文學的學者,由於學科性質的不同,研究老莊自然與哲學研究者視角有所不同,與當下熱鬧的純文學研究交集也不大,但這毫不影響陸先生著作的學術價值。我們知道,先秦諸子的特點是“老莊之作,管孟之流,蓋以立意為宗,不以能文為本。”(蕭統《文選》語)因此從文學角度來研究老莊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也是一項極富挑戰性的研究課題。陸先生之前,儘管已有學者做了一些這方面的工作,發表了一些相關論文,但真正有分量的著作卻未能見到。《老莊研究》可謂填補了這一空白,可惜由於種種原因,當時並没有引起學界足够的重視,但其影響力在後來還是彰顯了出來。這主要表現在陸先生對《莊子》文學研究的開拓上: 發現了大量明清學者《莊子》散文研究傳世文獻,並對之進行了開掘性研究,當時發表的兩篇文章《莊子散文的筆法: 明清莊子散文論略之一》《莊子散文的文境: 明清莊子散文論略之二》,迄今為止仍具有鮮活的生命力。這兩篇文章和附録部分《莊子散文研究資料簡編》的發表開拓了莊子散文研究的一個新領域,足以奠定陸先生在莊子研究史上的地位,事實也已證明陸先生獨特的學術貢獻。2007年方勇教授和陸先生合作出版的《莊子詮評》(增訂版)收録了大量明清莊子散文家的經典評語。2008年方勇教授出版的《莊子學史》中明清散文研究部分無疑受益於陸先生。2013年李波出版的《清代莊子散文評點研究》更將清代莊子散文傳世文獻作了綜合融通的研究等等。現在,大凡作明清莊子研究的學者,就不能忽視這時期的莊子散文傳世文獻,否則他必定是一個不瞭解莊學界研究現狀的門外漢。這一繁榮局面的形成,歸根結底要追溯到陸先生,如果没有他獨特的學術眼光,没有《老莊研究》的問世,明清莊子散文研究這塊獨特的學術領域還不知何時能開掘出來,更不要説今天的繁榮了。陸先生新出版的《老莊新論》中莊子研究部分保留了這兩篇文章,極富歷史意義。值得一提的是,陸先生在研究明清莊子散文傳世文獻的過程中,還發現了明清學者莊騷並重的文化現象,並發表了《清代學者揚莊抑屈簡論》一文,發前人所未發,富有創見。這次出版的《老莊新論》除將之收録外,還補充了《論莊、騷並稱的文化現象》一文,對這一問題作了進一步的深化。莊屈並稱現象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大而有意義的課題,時下已引起很多學者的注意和研究。陸先生獨特的學術視角和敏鋭的學術眼光又一次得到了證明。
學術是隨時代發展而發展的,對於老莊研究也應該站在時代的高度來解讀,否則它就會失去生命力,變成故紙堆。陸先生並没有因為年長而落伍,他思維活躍,思想靈活,思路清晰。他研究老莊特别注意從現實出發,將老莊研究放在時代下來考察。如他在《老子的人生哲學》《孔子與老子的共識》等文章中就尤為重視老子的社會思想,讓人感受到了一個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活生生的老子的人生智慧。他研究莊子又特别擅長用現代文學理論來分析莊子散文藝術特色。他早年在《老莊研究》中就已發表了《莊子散文的思想性》《莊子散文的藝術性》兩文,通俗自然,表現出了一定的藝術才能。這次他對文章中的一些陳舊觀點進行了修訂,一併收録於新書中。他還特别增補了《莊子是中國文學“四祖”》一文,指出莊子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之祖、中國諷刺文學之祖、中國寓言之祖、中國小説之祖,文章洋洋灑灑,文筆靈動,雅俗共賞,新見迭出,讓人嘆服。《老莊新論》收録的以上多篇文章,不但彰顯了陸先生古典文學傳統與現代文學理論並重的治學思路,更突出地表現了一位古典文學研究者獨具特色的學術眼光和知難而進、與時俱進的治學精神。
相信《老莊新論》的出版必定嘉惠學林,推動老莊研究的深入發展。
(作者單位: 重慶師範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