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苗2015”还孩子一片清朗

2015-02-07张林

中国防伪报道 2015年8期
关键词:有害信息护苗出版物

文 张林

“护苗2015”还孩子一片清朗

文 张林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5月20日至6月7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护苗2015·网上行动”。

作为今年新增的专项行动,针对淫秽色情、暴力、恐怖、残酷、迷信等有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信息进行了全面清理。

“护苗”行动是对孩子的一份责任

护苗,顾名思义就是保护幼苗,意即保护未成年人、保护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保护,不是将他们放在温室里,更不是将他们封闭起来,绝缘于网络和社会,而是给他们创造较为纯良而富有生气的网络环境。铲除网络上的淫秽色情、暴力恐怖等有害消息,就是通过净化网络空间,为包括青少年在内的网民提供健康的网络生态,不让他们为淫秽色情信息所诱惑,为暴力恐怖消息所毒害,为迷信消息所误导。

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叫“草夹苗,不长苗”。要护苗,须锄草;锄草,不能不除根。淫秽暴力等信息,之所以难以根绝,甚至割而复生,就在于它们背后存在的利益链。瓦解利益链,让相关环节无利可图,有害信息自然式微。此外,还需要网站把好关。有的网站工作人员出于利益驱动,对有害信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委身为其中的利益主体,有害信息就定然难绝。

几年前,北京一女学生接受采访时说:“上次我查资料,突然蹦出一个窗口,很黄很暴力,我赶快给关了。”相比于那时的直接推送,目前网络上的淫秽信息更隐晦,有的有害信息甚至披上了颇具模糊性的马甲,不仅给监管带来难度,也让青少年防不胜防。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有个精妙的比喻:信息化如同修路。修路是为了跑车,跑车是为了装东西,而且装的必须是安全的、健康的东西,一环扣一环。我们不仅要把路修得越来越好,让车跑得越来越快,还要确保车里人的安全、货的安全。其实,网上“扫黄打非”“护苗2015”专项行动,不只是对孩子负责,也是对网络负责。很难想象一个乌烟瘴气的网站会有前途;更难想象,靠非法的手段赚取灰色乃至黑色利益,网络能够拥有未来。风朗日清的互联网,不只是体现在治理共识,也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

“护苗”行动做好五个方面

青少年已经成为活跃在互联网的主力群体之一,网上存在的色情低俗、暴力恐怖、诈骗和谣言等各类有害信息,不可避免会危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污染青少年的纯净心灵,开展网上“护苗”行动,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不仅必要而且迫切。少年强则国家强,“护苗”行动就是保护未来,要夺取这一战役的全面胜利,有必要从五个方面着手打好组合拳。

一是虚与实结合,线上与线下互动共振。净化网络空间,最终目的就是让青少年合法权益在现实社会免遭不必要的侵犯和损害。因此,网上行动发现的不良信息线索和侵权案件,相关职能部门要第一时间介入并找源头、追责任、除隐患。

二是德与法并举,既要道德教化又要依法亮剑。保护青少年,关爱下一代,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无论是对网络经营管理者还是网络从业者,也无论是网络监管部门和普通网民,都要加强自律,恪守道德、法律底线,对恣意污染网络环境、危害网络秩序、涉嫌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者,必须依法追究经济和法纪责任。

三是护与教同行,注重外力保护的同时,增强自找防范意识。当下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工具,开展净网行动是“护苗”,注重教育、引导青少年提高对网络不良信息、内容的甄别、抵御能力,自觉远离不良信息、屏蔽不健康内容,通过自我保护免受干扰、免遭伤害也是“护苗”。

四是打与防结合,依规依法清除网络杂草和阴霾,惩治网络传播不良信息、有害内容以及网络诈骗等违法分子,当然是必要行动,加强对互联网的常态监管,建立规范、约束的长效机制,特别是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互联网从业者的责任,努力做到勤“打扫”、常“消毒”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更具现实意义。

五是专与兼联手。网上“护苗”行动是个长期工程,既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倾心尽力,坚持不懈,做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守护者,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协助,营造齐抓共管、全面监督的机制和氛围,才有望长期保持无污染、无杂音、无毒害的网络晴空,让“护苗”行动更给力,青少年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护苗2015”需要大家一起来

工商执法部门和文化部门只有展开严密的排查,才能保证给予广大未成年人健康绿色的信息和出版物。要多措联手,对于一些地下出版物,和网上的非法恶意的弹窗,定期分析研判非法出版物出版活动态势,及时掌握非法出版物印制传播动向,坚决打击各类非法出版活动。及时通过广播电视向广大群众公布举报热线,无论谁发现这样的问题,都能及时拨通热线,配合执法部门,一起出击,用全民化和常态化的检测和打击力度,这样,一些地下印刷所和不健康的信息网站才真正无处可循。

家长首先要严格把关,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一点点大的小娃娃都可以拿着平板电脑、手机玩得不亦乐乎。有的孩子可能语言表达能力还没有全部行成,小手指却会灵活自如地点开网页,津津乐道地看着学了。如果我们的家长和老师把关不严,让一些有毒有害的信息,在孩子心中先入为主,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即便是后天矫正,要驱赶“信心毒霾”,恐怕不是那么容易。三岁定八十,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有的家长图省事,为了让孩子不闹腾,直接将手机、平板电脑甩给他们,而一些不良的窗口弹出的恶俗画面、不文明的语言,就成了这些未成人成长路上的“有害营养”。政府“扫黄打非”没有错,我们的家长也要积极配合这样的行动,只有家长自己严格自律,不光顾这样的视频网站,认真筛选,才能将“有毒有害”的信心堵在孩子的心门之外。

学校也要配合这样有意义的活动,通过班会晨会向学生推荐绿色的网站,教会广大未成年人学会自我保护,对于那些不良的信息网站不去光顾,购买纸质的阅读书籍,也要及时请家长和老师把关。这样才能确保给孩子提供健康的阅读材料,让那些非法出版物没有市场。

要不断完善互联网站、域名、IP地址实名管理等制度和机制,落实电信运营企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信息安全技术手段,健全台账管理等出版市场监管制度,加强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对于那些有问题的网站要加大处罚力度,或者坚决取缔关闭。

只有多方联手,上下一心,里外一致,能真正将“护苗2015”的行动掷地有声、扎实有效开展起来,真正让制售有害和非法少儿出版物及信息违法活动从广大未成年人的世界里彻底消失。

猜你喜欢

有害信息护苗出版物
一场别开生面的“护苗”行动
通用人工智能提供者内容审查注意义务的证成
护苗行动
上半年利用AI技术清理有害信息312.2亿条
一种星形轮式中耕护苗器的研制
行政法在治理网络有害信息中的作用研究
2017年出版物
网络有害信息的类型及治理措施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