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生涯课程模式的建构——109中学的尝试和反思

2015-02-07林翔宇

林翔宇

内容摘要:一零九中学的生涯教育课程经历了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最初我们使用包含生涯教育内容的心理健康课程,后来以生涯探索和规划课程为中心,再到现在的心理与生涯融合的生涯教育模式。这个模式的变化反应了我校生涯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教育视野的不断扩展、教育资源合理应用、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入过程。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程、生涯教育课程、新型生涯教育课程

正文:

美国是首个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国家,近年来,我国的各大高校乃至中学也关注和投入进生涯教育中来。不过,如何让舶来的生涯教育更接地气,适应中国的社会环境和未来人才需要,我们一直在探索、尝试、反思和调整。我也将自己所在中学近十年来的努力和尝试以及对当下现状的评估与反思记录下来,一方面做个整理和澄清,另一方面期待得到帮助和引领。

一、 一零九中学生涯教育课程兴起的过程

1、2006—2010:生涯教育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补充

作为一个将心理健康课程纳入中学课程十一年之久的学校,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一直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关注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形成和学生潜能的开发、未来的持续发展。在多年心理健康课的教授过程中,我们发现,处于青年早期的学生开始发现他们的兴趣和能力,并且感知他们适合哪一个专业,哪一种工作。美国的职业学家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也认为高中阶段(15-17岁)属于职业发展的试验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综合认识和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与职业社会价值、就业机会,开始进行择业尝试。

因此,我们在2006—2010年期间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生涯教育内容,希望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开始考虑自己的一生将如何度过、自己将来如何与职业匹配、思考自己需要完善的人格和能力……这一阶段,我们的课程只占心理健康课的一个模块,具体的内容是这样的:

表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生涯规划模块内容

生涯模块课程内容 我要如何过一生 职业生涯兴趣 工作价值大发现 彩绘我的人生

课时数

总 4 1 1 1 1

2、2010-2012:生涯探索与规划课程为主的生涯教育模式

2010年我们的专职心理老师系统学习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实践,取得了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资格。又恰逢教育部把生涯教育作为中学生学校教育的一大重点,我们意识到:注重提升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让学生学会从自己的人生发展角度来思考和规划高中学习生活,有效学习,理性选择学习及生涯方向,促进自身的顺利发展也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的思路和着眼点。

生涯课程是国内生涯教育中使用最广泛的模式之一,美国著名生涯大师舒伯认为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最适宜方式是生涯教育课程。我们意识到,生涯教育只是作为一个模块出现,太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了,我们开始思考,中学教育除了满足学生升学的要求,还能给予他们什么?还能帮助他们做何准备以迎接未来生活的挑战?还能在他们的心中植根何种观念,让他们拥有幸福的人生?因此,我们的关注点更加集中到学生个人的生涯发展上,我们在高一开设生涯探索和规划课程,在高二开设生涯教育选修课程。同时通过开展生涯体验活动(主题班会、社会实践、参观机构、广播宣传等),生涯问题咨询等方式,编织了生涯教育的大网,涵盖更多的内容,也网罗更多的学生、教师参与其中,让他们与学生们共同成长,也为学生的生涯发展创设更好的氛围。当时的生涯规划课程的架构和内容为:

表2 生涯规划课程的架构和内容

课程架构 生涯规划理念与概述 探索自我 探索外部世界 决策与行动 生涯相关主题

单元与课程内容 有规划的人生才是精彩人生 我是谁——发现自己的可塑性(Ⅰ、Ⅱ) 职业世界 发现我的决策风格 人际交往(Ⅰ、Ⅱ)

我的梦,让生命不一样 我是谁——性格探索(Ⅰ、Ⅱ) 职业地图与家庭期待 理性决策,立即行动 学习辅导(Ⅰ、Ⅱ)

多重角色,立体生活 我是谁——能力探索(Ⅰ、Ⅱ) 搜集职业信息的方法Ⅰ SWOT与SMART 情绪管理(Ⅰ、Ⅱ)

遇见未来的自己 我是谁——兴趣探索(Ⅰ、Ⅱ) 搜集职业信息的方法Ⅱ 我的生涯规划书 两性关系(Ⅰ、Ⅱ、Ⅲ)

我是谁——我的价值观(Ⅰ、Ⅱ) 彩绘青春梦想起飞

课时数

总32 4 10 4 5 9

二、 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融合的课程的背景

1、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生涯发展机制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要促进和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学生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培养主体性促进其形成良好人格、培养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提高适应能力。

我们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生命成长与发展起着引导、示范、催化、矫正和疏导作用,这也正是基于学生生命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开发学生的潜能,奠定学生终生发展的心理基础。它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自我信念、健康的情绪与高尚的情感,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独立的生存能力,帮助学生在自己未来的生活中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与潜能的开发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实现。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注重学生生命的存在和成长发展的状况,而且还将激发学生潜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与生命意义。从生涯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来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必然的选择。

2、 生涯教育中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涵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俞国良认为:“生涯规划概念的演变历程是生涯规划逐步迈入心理健康视野的历程,也是生涯规划的理念与当代心理健康观日趋吻合的历程。个体在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实现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继而影响着生涯规划的整个过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生涯教育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涵。”

如果只是简单从表面上看,生涯课程和心理健康课程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我校在全面实施生涯教育的开始一年多里,也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比如适应主题、人际交往主题、情绪管理主题等。后来我们在生涯教学的实践中发现,如果学生不能顺利适应初中、高中的新环境、不能觉察自己人际交往状态发展自己的人际网络、不能够妥善应对和处理情绪,那么学生其实也没有做好自己生涯发展内容中的很重要一块——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困惑和实际经验让我们开始反思:只是按照传统的生涯教育三大块模式,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生涯发展的全面需求?中学阶段,什么样的生涯教育内容才是最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呢?

三、 心理与生涯融合的课程模式

基于以上的经验和反思,我们意识到,生涯教育涉及到一个人的态度、动机、能力、气质、价值观、需要和发展取向等等,而这些正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单纯的生涯探索和规划课程不能涵盖中学生发展的所有需要。因此我们更加肯定了:生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统一体。我们找到了自己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准绳——中国的生涯教育(更具体的说我校的生涯教育)不能只是照搬美国的职业教育模式,我们还需要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与内容。

有了这样的态度和信心,翻阅了大量的生涯理论,也结合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涯教育目标,我们就着手开始调整我们的生涯课程目标和框架。

我们希望我校的生涯教育要做到:

1、促进自我认知:一方面让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能力结构、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另一方面,让学生开始意识到工作世界对自己的期待和要求。

2、促进自我决策:让学生通过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的练习和反思,能够为自己做出理性选择。

3、促进自我平衡:让学生在现有各种角色和任务中平衡自己的生活,进而为未来的多种角色平衡做准备。

4、促进自我管理:让学生通过管理自己的学习、人际、情绪、时间、金钱等,更好的管理自己的目标、行动,实现自我掌控。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的课程架构修改为:

表3 心理健康和生涯规划融合的生涯教育课程框架和内容

课程架构 自我管理 自我平衡 自我认知 自我决策

单元与课程内容 适应新环境,笑迎新生活 有规划的人生才是精彩人生 我是谁——性格探索(Ⅰ、Ⅱ) 发现我的决策风格

发现小组ID 多重角色,立体生活 我是谁——能力探索(Ⅰ、Ⅱ) 理性决策,立即行动

沟通的法宝(Ⅰ、Ⅱ) 做时间的主人 我是谁——兴趣探索 SWOT与SMART

用Mind Map助你学习 新好男、女人 我是谁——我的价值观 我的生涯规划书

管理我的情绪(Ⅰ、Ⅱ) 他与她的故事 职业地图与家庭期待 彩绘青春梦想起飞

我的梦,让生命不一样 家庭未来式 搜集职业信息的方法Ⅰ 开放话题(待定Ⅱ)

开放话题(待定Ⅰ) 遇见未来的自己 搜集职业信息的方法Ⅱ 开放话题(待定Ⅲ)

课时数

总32 9 7 9 7

四、 新型生涯课程的反思:经验与反思

新型生涯课程有了自己明确的课程目标,融合了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两方面的内容,讲生涯时,不忘心理健康的要求和出发点;讲心理健康时,不忘了生涯这个大课题和大方向。课程经过近两年的试教、调整、打磨,已经初具规模,也开始发挥自己独特的效果。下面具体谈谈我们的经验与反思:

1.从课程目标来看,新型生涯课程不以职业规划为目标,更注重学生的潜能发挥,和对生涯的初步规划,是着眼学生一生幸福的课程;从课程内容上看,新型生涯课程更完善了,兼顾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生涯规划能力培养,还预留3节待定的开放话题,以满足当年学生特殊的生涯需求;从教师教课要求来看,我们要求教师运用积极的心理视角,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在学生已有基础上的认知扩大和认知重构,让每个学生有各自独特的收获。

2.两年试教的课程得到学生接受和好评,同时也得到学校的肯定;但我们缺少数据的积累以及实证的研究,新型生涯课程的效果有待科学的评估。

3.新型生涯课程的架构是我们在新时期的全球生涯理论的学习后的尝试和实践,但还未在研讨会或更大的范围实用。我们渴望有国家级或市级生涯课题的引领,渴望教授生涯课程的老师能够接受生涯理论的深入学习,在此基础上对我们的生涯课程架构进行更加科学、细致的建构和调整。

参考文献

[1]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2]吴芝仪:《我的生涯手册》,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1.

[3]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教育科学研究,2001,(7):P62.

[4]俞国良.曾盼盼:《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教育科学研究》,2008.(10).

[5]贺丽、蔡敏:《美国中学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设置——以得克萨斯州为例》,《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2014,(4),P29-34.

[6]周羽全:《我国台湾地区中小学生涯教育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5.

[7]蔡娅丽:《高中阶段开展生涯教育的实践探索》,鲁东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