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富“星火”已成燎原之势
——江西省铜鼓县排埠镇永丰村产业扶贫纪实

2015-02-07胡诚民邱冬应

老区建设 2015年1期
关键词:永丰星火村民

□ 胡诚民 邱冬应

江西省铜鼓县排埠镇永丰村坐落于大围山东南、铜鼓县西南,距离县城14公里,全村土地面积16.44平方公里,人口619人,耕地面积551亩,周围大山环抱,属于典型的山多地少的小山村。

长期以来,虽然坐拥丰富的山林资源和水资源,但因山村闭塞、信息不畅、产业发展尤其是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除了一些土特产外,基本依赖于外出务工,致富奔小康成为永丰村村民年年盼望年年望的梦想。

但是,梦想在,路就在!

村民的困难、群众的愿望牵挂着党委政府的心,排埠镇党委政府经过缜密的调研、科学的分析,重新遴选了村“两委”班子、确立致富带头人、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

一、“战舰”起航燃星火

什么样的模式适合山区小山村的特色?如何破解资金、技术、市场等难题?如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以及思想滞后、人才短缺、困难村民比例高等等困难摆在被寄予厚望,刚刚走马上任的村主任,铜鼓有名的民营企业家曾军和村两委班子面前。

2011年7月,永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它是永丰村经济工作的核心机构,统筹全村的集体经济活动,主要工作是汇集全村乃至部分社会上的资金,集中投资,把零星的产业做大做强,以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绿色能源、有机食品为主导,在保护本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优越、林业资源丰富的优势,优先发展经济价值高、环境效果好的绿色经济项目。

目前,永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下辖的江西金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永丰村雷竹专业合作社、金丰水电站、山水特色乡村旅游等产业已开始投资运行,效果良好、前景广阔。

二、品牌初铸前景广

排埠镇永丰村竹笋深加工基地

合作社开本地集体经济发展之先河,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我们称之为“永丰”模式)。为了实现个人与集体平衡发展,兼顾效率和公平,做到家家有份,人人参与。同时,尽可能争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帮助,积极引进人才和资金,合作社的股份结构分为集体股、户头股、普通股和公益股,对不同股份的权益、认购条件等作出了不同的规定。

1、由“打点滴式扶贫”到“干细胞移植式扶贫”

一般情况下的产业扶贫,大多是扶持龙头企业,以特色产业为纽带,通过就业招工、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把众多本地农民变为“农企业工人”。应该说,这样的产业扶贫也确实是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特别对贫困农民的扶助提供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就业平台。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一是农民对企业缺乏归属感,农民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二是在企业务工的收入难以真正实现致富,所以很多企业对青壮年农民的吸引力不够;三是很多农民进企业务工停留在纯粹的“劳力输出”阶段,农民本身的致富能力增长不明显,“造血”效果欠佳;四是依然还有很多的农民游离在龙头企业之外,自然也就谈不上产业致富了。甚至在民间,扶持龙头企业还有“扶富”之嫌。

而永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运行方式则基本上解除了以上不足。全体村民人人参与、家家有份,通过户头股的形式融合到合作社中,真正实现了全村一体、全社一体、“企业即我家”、“人人都是企业主人”的高度凝聚。不但农民参与生产、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前所未有,知识更新、科技致富和团结协作的理念也获得了空前的提高。由于村民经济基础的差异性,村委会和合作社对暂时无力完成户头股的困难村民给予最大的帮扶,由村集体垫付资金,而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村民,则在户头股外设公益股,优先允许本村村民购买。同时,规定村民每购买一股公益股则借等同数量的金额给合作社,尽可能做到公私兼顾、公平公正。家企一体、致富有路、造血不止。完成了“打点滴式扶贫”到“干细胞移植式扶贫”的蜕变。

整装待发的食品加工厂灌装罐头

2、由“纯农民的农业合作社”到“社会各界的利益共同体”

近年来,铜鼓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很快,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有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参与的几乎没有,非农民的自然人成员也很少;社员达100人以上的合作社仅占10%;有的合作社呈现出典型的合而不作甚至名存实亡的状态;很多合作社处于资源型的生产销售初期阶段,没有进行农产品深层次加工,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合作社大多仅限于本村、组参与,整体规模较小,且产品单一,受自然因素、市场因素影响较大,抗风险能力弱,对农民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带动作用不明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为了最大限度的引入社会资金,破解村民资金不足的困难。永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以公益股的形式吸引社会各界投资永丰水电站、雷竹合作社和金丰食品等产业。和村民一样,凡是购买公益股的外界人士,买多少金额的公益股就要借多少金额给永丰村。

以永丰水电站为例,筹资规模:四百万元整。 每股金额:100元。股份数量:40000股。占股比例:100%。项目总投资:四百万元整。集体股数量:12000股以上。普通股数量:每户100股(共约16000股)。公益股数量:12000股。村民及村外人士自由报名购买,每购买一股,必须借给村集体相同金额资金,由村集体持股,借款资金不计利息,每年从集体股收益中提取80%偿还本金,还完为止。

其它几个产业情况类似。这样,永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就不在囿于村民的范围,由单纯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变成了社会各界的利益共同体。借助社会各界人士的知识、能力和人脉关系,各产业的发展远超纯农民合作社。

3、由“单纯性的产业发展”到“综合性扶贫开发”

该县很多村组都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在短期内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很多产业没有形成产业链,没有形成良性的发展,甚至诸如“猪羊养殖“的产业还带有极大的污染、损耗性,未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永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在很大程度上拚弃了以上不足。金丰食品、水电站、雷竹种植和山水旅游等产业均立足环保,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更为主要的是,几个产业之间形成了产业链,农业、种植业、加工业、服务业和旅游业实现了良性循环。首先,把一些利用价值不大的荒坡和适合退耕还林的低产旱田和部分水田种植雷竹(目前全村有600多亩),把农民从低效的农业劳作中解放出来,雷竹竹笋又将成为金丰食品公司的原材料,永丰电站则为企业提供能源,而电站、雷竹和金丰食品等产业配合湖光山色又为乡村旅游增色。而村民农闲时节走进“自家企业”务工,甚至上午为农、下午为工。农业、种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真正意义的实现了工厂与田间同频共振。

4、由“撒胡椒面式”到“确立支柱产业”

应该说,就永丰村而言,早在几年前,村民的种养殖业有过不同程度的发展。天然酸枣糕、酸枣饼、酸枣皮系列产品和养鱼、猪、牛、羊、蜜蜂以及自制干果等为部分村民获利。但是,这种“撒胡椒面式”的做法无法真正的帮助村民脱贫,更别说带领全体村民共同致富。

为此,村委带领部分村民走出去,到浙江等地学习考察,结合地方特色,决定确立雷竹种植、金丰水电站、山村旅游和金丰食品加工为支柱产业。

目前雷竹共种植600多亩,五年出产,预计每亩最少收入三万多元。仅此一项就可达近两千万元,远远超过村民原有收入。而金丰食品加工已经开始盈利,产品畅销国内外。因其时效较短、市场稳定、材料丰富,金丰食品每年利润就达近千万元,成为目前村民脱贫致富的第一产业。

永丰村地势崎岖,落差很大,具有丰富的水资源,金丰电站基本上属于一本万利。以山村漂流、观光、旅居为主题内容的乡村旅游更是方兴未艾,前景广阔,成为永丰村标志性的品牌产业为时不远。

三、山花烂漫正当时

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适当的发展路子、众志成城同奔小康,永丰村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成为该县农村发展的楷模。

虽然,永丰模式在经济上带给村民的利益还没有特别的彰显出来,但是,走进永丰,你依然会被那一栋栋漂亮、舒适的农民新居、整洁美观的村容村貌所吸引。

食品加工厂生产场景

“大多数村民的钱都投入到各类产业中去了。之外的一些收益,也许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农民还是建起了新房子。目前我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做好做精夏季漂流、游泳品牌产业。游客的吃、住、娱、购自然也需要相应配套,因此,我们村在村容村貌、基础设施上也下了一番功夫。”村主任曾军笑着解释。

其实,震惊笔者的不是整齐、美观、舒适的农民新居,不是村容村貌的焕然一新,不是村民在经济实力上的大步提升。而是村民思想的大解放,是文明、现代而朴实的村风。

走进永丰,你见不到了昔日随处可见的麻将、扑克,甚至在节假日也难得一见,能看见的是村民忙碌的身影、灿烂的笑容、动听的山歌。

辍学的孩子全部回归学校,重视教育、重视文化之风在山村蔓延;打工的青壮年全部返乡创业,家乡创业成为青年主题;无所事事的老年人自发组织了书法爱好协会、棋类协会、民事调解会、孩子教育督导协会等组织;以往的家庭妇女在家庭和参与创业之间如鱼得水,闲暇之时,还纷纷学起了广场舞、交谊舞,办起了妇女文化班……

“农村人的身份、城里人的生活,思想的解放、文明的村风,老有所养、幸福快乐、环保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村主任曾军满是笑容的脸上写满自信。

胡诚民,铜鼓县扶贫和移民办主任;邱冬应,铜鼓县扶贫和移民办干部。

猜你喜欢

永丰星火村民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永丰余造纸(扬州)有限公司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背着《星火》去厂旅行打卡照
《星火》梦之队
第二届星火学年
黑龙江省宾县永丰陶粒用板岩矿地质特征及开发利用方向研究
一慢改写星火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