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们的愿望

2015-02-06朱芹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请举手奖惩大奖

朱芹

“希望双休日回家在家里吃好多好吃的!”──王一恒的愿望。

“希望放假回家,能多玩会儿电脑。”──周京的愿望。

“希望妈妈能带我出去玩玩,给我买一些我喜欢吃的东西。”──孙颖的愿望。

……

轻轻地打开抽屉,看见这些写着简单、纯真文字的愿望便利贴,我的内心犹如体味到了奶茶的香甜一般,惊喜而又欣慰。

孩子们偷偷地把自己的愿望用便利贴的形式传达给了我。其实,这是有缘由的。而这个缘由主要是我在语文学科尝试翻转课堂教学。这种新的教学形态,倡导學生在课前利用微课自学,让我在课堂上不再因为忙着讲课、完成教学进度而驱赶着学生前进,空出的课堂时间让我有机会充分采用一些新的评价激励形式。

清晰地记得在这学期开学之初,我就制定了一项贯穿所有翻转课堂语文教学活动的积分奖惩措施。这是比较合理而有诱惑力的奖惩制度。我是用这样一句话向孩子们概括的:参与课堂(活动),就有积分(奖励),积分(累计)就能换大奖。其实这个奖惩规则跟孩子们在网络上玩的好多游戏规则是有相似之处的:有些网络游戏只要登录就能获得经验值,有时候还涉及登录次数的多少和在线时间的长短,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奖励就越大,甚至还有顶级装备和现金奖励(如网易大话游戏)。依据这样具有吸引力的奖惩规则来制定的翻转语文课堂积分制度,孩子们应该会有兴趣和积极性。所以,每当我在课堂上抛出一个问题后,都会附加一句我独有的口号(犹如响亮的广告词一般):参与就有积分,积分就能换大奖。坚持了两个多月,孩子们在课堂上的积极性确实有所提高,无论是发言,还是表达自己的观点,都已经能比较大方地自愿分享了。至于最后有什么大奖,当我自己不能满足学生的奖励愿望时,我采取了和家长联系的方式,让家长来满足孩子的奖励愿望。试想孩子们平时都参与到了课堂,都进行了思考交流,都争着去解决问题,那么孩子的积分能低吗?积分的高低不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孩子平时课堂学习活动的认真程度,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留点心思记录他们平时的积分和简单缘由,这不也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反映了孩子们的课堂活动情况吗?而把这些积分优秀者的记录结果呈现给家长们看的时候,相信家长们应该是十分愿意兑现孩子们的奖励愿望,不是吗?

每当一个月结束的时候,我就会参与到孩子们一丝不苟的个人积分核算工作中去。同时我承诺过:如果一个月内你平时的语文学习积分在班级是前六名的话,那么老师就会亲自打电话联系你的家长,帮你实现你的一个小小愿望。所以,当我在教室中站在孩子们的面前拿起手机,拨通了那个能实现愿望的孩子家长的电话时,所有的孩子,出奇的安静,仿佛能听到自己有节奏的心跳声。

“喂——请问是王一恒的妈妈吗?”我礼貌地问道。

“嗯,是的,您是语文老师吧?”孩子的母亲带着惊疑的口吻回答到。

“是的,我打电话给您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孩子这段时间的学习表现不错,想告诉您,您的孩子在我们班级语文学习积分活动中有很棒的表现;第二是孩子的优秀表现希望能得到您的肯定,满足孩子的一个小小愿望。孩子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双休日回家能吃到很多好吃的,您能满足孩子这个小小的愿望吗?”我几乎是一口气说完了我要表达的意思。

“真的啊,那太好了,呵呵,满足,一定满足,老师放心!”孩子的母亲乐呵呵地回答到。

对话到此结束了,当时感觉自己仿佛是带着学生们主持了一档“积分有奖心愿满足”的现场节目一般,在众多孩子们的监督下完成了。只是没想到,节目的最终目的就这么简单实现了。

当然有人会产生疑问:这样的积分奖励制度,会不会使课堂变得乱糟糟、乱哄哄呢?因为在课堂上,要是孩子们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都想回答问题,甚至有的孩子会表现得很急躁,还会抢着乱答乱喊;那这就是我在初步尝试摸索翻转课堂实践中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即发言规则:课堂发言说话请举手(除了集体讨论不用举手外)。如果不举手说话,在下面乱喊乱叫,就用积分扣减进行限制;如果举手说话,很有礼貌,就是参与,参与就得积分(哪怕参与回答的不是很正确也给予遵守“说话请举手”这个规定的积分奖励)。这样根据规定进行积分加减相互制约,课堂是不会乱哄哄,或者不会只是表面的热闹。事实证明,在开学两个多月以来的课堂实践中,效果不错,每次课堂问题的展示,孩子们已经渐渐养成了积极举手发言的习惯了。

时光如流水,匆匆划过,悄无声息。又到了核算积分兑现愿望的时候了,当我再次望着细碎的阳光,打开放着写满愿望的便利贴抽屉时,晶莹的液体充满了我的眼眶。因为我看到了这样一张愿望便利贴:老师,我希望这样的语文翻转课堂积分活动一直继续下去,因为,我们都很喜欢!

猜你喜欢

请举手奖惩大奖
睁眼午睡
幸运大奖
中不了的大奖
我国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这些照片没有一张得大奖,却感动了无数人……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
浅议教学管理中的奖与惩
小语录
将自动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