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语文课堂更加精彩
2015-02-06李龙军
李龙军
摘 要:新课改已经开始,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危机和挑战。学生不仅是课程改革的主角,也是教育的受益者。这也就是说教师要不断地转变观念,积极投入,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来对话,成为课改的引领者。
关键词:平等;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 这就意味着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这时的教师已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可见语文教学的过程应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只有对话,才能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相互倾听,相互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尊重,彰显个性。
新课程标准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是符合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认知规律的。以这样的学习方式为前提,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教师在其中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去找寻问题,并且自主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远比教师直接灌输给学生知识的效果要好得多。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学习方式呢?我想,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与学生能够平等对话。那么,应如何引领学生走进“对话”的语文课堂呢?下面,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对话氛围
1.尊重学生,自由“对话”。教学中,教师要放下自己的师道尊严,从传统的高高在上的权威地位中走出来,归还学生主动发言、参与的权利,并把自己与学生真正地平等起来,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努力构筑自由对话的平台。只有师生双方相互尊重,人格平等,才能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真诚的交流和沟通,平等。
2. 学会倾听,丰富“对话”。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教师要学会倾听。倾听意味着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关注学生,让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我们的课堂才会产生“共鸣”。说真话,抒真情,超越课堂,超越学习。对话的语文教学才能生成。没有倾听,就没有交流,也就无法进行真正的对话,只有用心倾听,才能正确领会对方的意图,才能知道学生在发言中的精彩之处和不足之处,然后师生间的对话才会产生思想和观点的碰撞。否则,就会成为双方交替进行的自言自语,永远都不可能达到真正的理解与沟通。因此,教师从学会倾听、善于倾听、乐于倾听出发,会真正有效的师生交流奠定扎实的基础。
3.面向全体,人人“对话”。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课堂只是少数“尖子生”的舞台,“尖刀在石头上磨,越磨越利”,而更多的学生则“口若寒蝉”、“万马齐喑”。这种弃多数学生于不顾的做法不是真正的“对话”。“对话式”的教学则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对话中来,关注学生的需求,尤其是后进生的需求,只有这样,对话的民主平等性才得以实现。有一次看特级教师于老师上的录象课,第一个环节是读书,于老师请了一位学生读第一节,读得结结巴巴,还读错了两个字,显然他并不是一个好学生,于老师又请他读了两遍,还有读不准的地方,已有同学开始笑了,而于老师仍认真地倾听,耐心地鼓励,及时纠正错误,或许是于老师的态度感染了学生,当那位同学流利地读完这节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一节课上,那位同学竟频频举手,回答也相当精彩。我想这短短的40分钟,也许给这孩子的一生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4.捕捉“着力点”,深入“对话”。从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弱化甚至取消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把教学过程变为纯粹的学生的“自学”和“自议”;二是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为理由,对学生学习中的明显错误也不予纠正。这些貌似“对话”、“放手”,其实质上是“撒手”、“不负责任”,同我们所说的“对话”是背道而驰的。《课标》所讲的对话,不是隔靴挠痒,也不是浮于形式,而应触动师生心灵。“既全面把握和审视浮露着的显性意义和直观图景,又仔细涵咏和体悟潜藏于文本中的内在意蕴和丰富的情感,应破解理趣、意趣和情趣”,做到课虽尽而意无穷。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心灵对话”的着力点。
二、善于创设丰富的对话情境
如创设生本对话、生师对话、生生对话、学生自我对话等多种对话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的经验储备,灵活地、多角度地体悟文本,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汇、情感交流,体察他们的境遇,感受他们的思想。三、虚心、真诚,共享对话的资源。
陶行知说得好:“先生造就学生,学生也造就先生。”虽然教师的阅历、专业知识远比学生丰富,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某些见解比教师更为高明、精彩也绝非不可能,尤其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代,学生的信息摄取量、更新速度不逊于教师。因此教师应该放下架子,以谦逊开放的态度来倾听学生的对话,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信息的补充和丰富,一种积累和“成长 ”。
《山中访友》教学实录中的一个片断:当教师正在小结学生们所感悟到的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时,一个男生高高举起了手臂。教师停了下来,让男生站起来说。这位男生说:“作者这样爱着这些自然朋友,他为什么会摘花呢?”教师微笑着说:“是啊,他为什么会摘花呢?”顿时,大家议论纷纷,气氛十分热烈。一生说:“是作者太爱自然了吧,他情不自禁了。”另一生反驳说:“那不行,大家都情不自禁,那花就被摘光了。”那位学生辩解说:“山里的花都是野花,不珍贵,摘一朵没什么。”又有学生站起来反驳:“那也不行,无论什么花都是有生命的,都应该保护。”这时,教师说:“我同意这个观点,众生平等。无论出身卑微还是高贵,无论平凡还是伟大,所有的生命都有生的权利和尊严,任何人不可以践踏。”话音才落,又学生站起来说:“其实作者并没有真的去摘花,作者是一种想象,表现他和自然融合成了一个整体,所以花儿不会笑他,鸟儿不会羞他。”教师笑道:“老师想和你握手,老师也有这种感觉。这样的解释也许更符合艺术的真实。”……
关于摘花的讨论,原本不是教师所预设的,也似乎偏离了教学的重点,但是教师并没有强行把学生拉回到所谓的“正轨”中去,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探究意识以及探究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思辨性得到了体现。从中体现出来的对生命对作者的写作用意的理解的差异,也就成了师生共享的一种资源。
四、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教学中,课堂只是少数的舞台,更多的学生却没有锻炼的机会。对话式教学则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鼓励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对话中来,只有这样,对话的民主平等性才得以体现,而且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让他们懂得学习方法 或生活技能。
如果我们能真正让“对话”走进课堂,让“对话”成为课堂的主旋律,那么,我相信,师生之间就将会去掉虚伪与矫情,教室也不再是根据教师早已起草好的剧本——教案来表演的场所。课堂将成为一种生活状态,教师和学生都将真实地表现自己,真实地交流各自的感受,从而创造出一些前所未见的新思想、新行为。学生也将从过去被动的世界中解脱了出来,他们在对话中不断地丰富知识、增长见识、体认自我,成长为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富有对话理性和合作精神的 现代 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