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掠过发竹坑上空的炮声

2015-02-06莫沽

红土地 2015年12期
关键词:塘口村子矿山

莫沽

掠过发竹坑上空的炮声

莫沽

“轰——”随着一声巨响,山摇地动,空谷回音,那个挂在陡坡上的小山村被震动的摇摇欲坠。屋子里跑出来的人说,屋顶已经被打开一个大天窗,三楼、二楼的楼板也已被击穿了,地上陷下一个大坑……本已宁静了好一阵子的村庄刹时乱作一团了……

这个位于路下乡人口不足500人的挂壁村名叫发竹坑,距乡所在地7公里,东邻长桥,南接屏城,北挨岭下,西入建瓯。村子如同挂在大山腰部的竹篮,房屋依山而建,层层重迭,水田四周环绕。乾隆年间屏南首任知县沈钟感叹:“山高水冷,地瘠民贫,牛耕屋上田!”是对发竹坑最生动的写照。

发竹坑曾经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却也是一个有名的“红色村庄”。上世纪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闽东特委领导人叶飞、阮英平等带领红军游击队和革命群众,占据这里地险林密的有利天然屏障,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村中共青团员黄陆团、黄生步、黄生辉、杨瑞兴、杨生勤等一批优秀青年参加游击队,在闽东革命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走进发竹杭,村子青一色的土墙老屋,一下子把我的记忆拽回了童年的青涩记忆。

这里,曾经有孩子们追逐嬉戏的爽朗笑声,有三姑六婶撕麻纺线织布的忙碌身影,有老奶奶走门串户的匆匆行踪,有四叔七爷围炉烤火泡蛋茶的笃定雄姿。这些,都是村子不熄的火种,点燃了村后仙人岩下袅袅的香烟。如今,村中房屋的大门几乎都紧闭着,青瓦下土墙间的村弄幽静的让人能够清晰地听到自己的气息声,屋前腐烂的篱笆仅余下了长长痕迹,路面上的鹅卵石布满了翠绿的青苔……

其实,早在多年前,人们就已经看到这个村庄的没落了。山多田少,石多土薄,田里产出的不够嘴上吃,生计只能取之于树木,树被砍光了,必需另谋生活。这个挂在山坡上的村子,没有了树水灾就来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连日的暴雨中,村子的后门山先后两次出现断裂、滑坡迹象,险象环生。搬迁,是唯一的出路。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指出:“中国每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尽管来前我对这个村子的消失,已经有足够的准备,但是,走在这孤寂的小巷中,嘴上嚼着冯先生的话语,那一颗宁静的心又变得沉重了。“搬迁谈何容易,钱从哪里来?没钱寸步难行啊!”多年前发竹坑村长的无奈感叹,此时,竟然成了我希望村子的生命得到延续的期望了,我迫不及待地走向村后的仙人岩。

“树老成神,石奇为仙”是山里人对古树、奇石崇拜的古老心经。一块从土层中探出头来、似人形的岩石,理所当然的被村民们奉为神仙,是发竹坑黄氏先祖选择在此肇基的动因,这一柱微弱的香烟绕着岩石飘荡了数百年。我发现尚有新燃烧过的香灰,顿觉如释重负,心又飞扬起来了。

在村口的田园里,我们遇到几位收割西兰花的年青人,从他们的嘴里了解到,全村人都搬迁到乡所在地造福工程官圳洋去了。造福工程由乡政府牵头,庚茂集团按户人口数补助搬迁款,这项工程让全村人都住上交通方便的新居了,但村里的多数房屋仍然在使用,主要是作为矿山工人和回村耕作村民的落脚点,同时也作为农产品的贮存仓库。村子的那一柱香火就这样延续下来了。

矿山?造福工程?顺着年青人指尖的方向,我们朝着村后的矿山出发了。

“炮火纷飞,机声隆隆,乌烟瘴气,废渣如山。”这是电视画面中经常出现的矿山镜头,我到管理处要了一顶安全帽,扣紧纽扣,小心翼翼地跟在管理人员的身后。

正午的日头火红毒辣,才上一道坡,就已汗流浃背了。周围的山色青翠,鸟声婉转,显然矿山的喧闹声还没有惊动这里悠闲的鸟儿。我在心里踅摸:“看来离矿山还远着,这次得活受罪了!”想不到,又上了一道坡后,竟豁然开朗,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的石板材矿山开采塘口呈现眼前。塘面平如操场,塘壁直如斧削。这雄壮的人工景观与陡峭的大山争辉,立即吸引许多作家拍照去了。

看见方料整齐码放,却又不见想象中如山的废渣,也听不到隆隆的机声。我问管理人员停采多久了?“都在开采啊!”管理人员“扑哧”一声笑出声来。我定睛一看,塘口尽头人小如拳,两台切割机正在卖力工作,噪音之小让人不得不佩服现代化开采技术,这也难怪附近鸟类得以悠然栖居。

这么大的一个石板材开采塘口,能造出多少废料啊!那些废渣都是怎么处理的?

“庚茂集团目前总共开辟有四个这么大的塘口,年产值近亿元,现在我们所站的位置就是废料堆积场。”顺着管理人员指点的方向,我们看到远处层层砌起的拦渣坝。若不是管理人员的指点,外行人是根本无法看出来的,因为我们所处的位置树木葱茏,与周边的山实在没有什么两样。矿山砌坝埋渣,植树还林,既排除了泥石流险情,又还森林一片生机。在这缺水的大山中,采矿污水全部被回收利用。最神奇的是排污系统水循环工程所排出的水,还可以养殖鲤鱼呢!

记得仅在数年前,矿山开采经营权还属于外地人,那时采用传统爆破采石矿山作业,有时被炸飞的石头如文章开头所叙述的,从村民的屋顶直透大地。每到爆破时,村民们就提心吊胆,毫无安全感。

2007年,矿山开采经营权由当地企业福建庚茂石材集团庚茂石业有限公司接管。公司开通了发竹坑往乡所在地的村道,安排全村劳动力进矿山工作,承诺与村民共同致富,即矿山发展起来后,将协助政府完成这个险情潜伏且又贫困落后乡村搬迁的造福工程。

2011年,公司履行承诺慷慨出资,按户人口数给予补助搬迁款,协助当地政府顺利完成“红色村庄”发竹坑新村造福工程搬迁工作。公司还出资600万元成立爱心基金会,在当地开展捐资助学、扶贫济困活动,并给路下村和发竹坑村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月生活补助费,让老人们安度祥和的晚年。最让村民们称道的是,公司以现代化切割技术取代了传统爆破采石技术,既提高了石材利用率又排除了安全隐患。

当年惊动全村的那一声炮声,成了掠过发竹坑上空的最后一声炮声了。

猜你喜欢

塘口村子矿山
这个村子不简单 人均收入十万元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沿海地区二龄鮰鱼种四川养殖模式初探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如果一头牛回到村子——《走进画里的牛》创作谈
刘老汉的烦恼
51年养殖历史,塘口卖价70~80元/斤,虾苗要排队预订,这条虾今年被看好
淡水小龙虾养殖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