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要学会“讲故事”
2015-02-06赵耀
■文/赵耀
记者要学会“讲故事”
■文/赵耀
一篇新闻报道能否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注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会不会“讲故事”。对同样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为什么有些记者写得枯燥无味,有些记者却写得引人入胜?主要是因为有些记者会讲故事,擅于利用戏剧性的情景抓住受众的注意力。
一、记者为什么要会“讲故事”
美国记者威廉·布隆戴尔说过:“我们理应是故事的讲述者和事实的提供者。当我们不能完成这个职责时,就不会有人读我们写的文章。”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钢更是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焦点式消息的结构是“聚集于独特的要素(故事∕细节∕场景)过渡到主题,再展开主题新闻各个要素的详细描述,最后推出精彩的结尾”。也就是说,一篇好的新闻报道总是能通过故事化的表达,有效祛除重大主题报道、工作类消息采写中的僵化“痼疾”,从而有效地提升媒体宣传的传播力。在新闻报道中,有些新闻事件本身时效性低,必须采用软性新闻报道方式,通过讲述故事,去体现新闻的价值。
例如,《内蒙古日报》在2014年7月1日第五版刊登的《乌达区流动摊贩有了固定的“家”》一文,就是一篇很好的工作类报道。在这篇报道中,记者在导语的选择上先从“人”入手:“曹军是乌海市乌达区经营小吃的摊贩。从今年4月起,他看见城管执法人员不用再躲了。因为他们这些流动摊贩有了一个固定的‘家’。曹军的这个‘家’,设在乌海市乌达区市民广场西侧的路段上。晚上不到7点,这里的小吃摊点就开始招呼客人了。”
这段简短生动的导语是用“躲”“招呼”及“家”等鲜明的词语来体现动感的。因为记者首先把新闻素材的寻找瞄向了流动摊贩治理工作所指向的流动摊贩主这个群体,于是才有了曹军这个个体,也由此实现了这篇报道既见物又见人的宣传效果。
相反,如果我们仍沿用通常的导语写法,从建设清洁城区的要求写开,只需将这项工作的要求、做法和取得的成果交待清楚即可,但会使这篇报道陷入僵化的宣传模式,失去宣传魅力。所以,记者在实际采访中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细节捕捉,找准新闻的切入点。
再比如,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一次讲课中举过悉尼奥运会上的一则有关中国兴奋剂检测的报道。我们的传统报道大概意思是这样的,今天下午几点,中国奥委会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在召开的什么会上强调,宁可牺牲成绩,也要一次干净的奥运会,等等。很标准的新闻报道,谁、什么事、说什么全都有了。澳大利亚新闻媒体也反映了这件事,新闻的开头是:“中国运动员某某某正在收拾行李,但他不是去参加奥运会,而是要回到他的河北老家。”接下来是:“某某某昨天得到了通知,他在进行的血检当中没有合格,他不能再参加奥运会了,我相信他的对手都会松口气,因为他是金牌的有力竞争者。”再往下是“和他相同命运的,还有很多中国运动员”,然后讲“中国奥委会主席的表态”,等等,新闻结尾的时候,是某某某走出体育总局大院的画面,解说词的结尾是“某某某只需要9个小时的车程就可以回到他的河北老家,但是没有人知道,他要用多长的时间再回到这个赛场”。
这样的报道方式就是讲故事的方式,这里强调的一是人物,二是故事,三是戏剧化,四是悬念,与传统新闻报道有很大的不同。假如你是读者和受众,会喜欢和接受哪一种表达方式呢?结论是显而易见的。自问一下,我们现在是不是还在用第一种报道方式去采写新闻,如果是,就需要改变了。
我们身边不是缺少新闻,而是缺少发现;我们身边不是缺少故事,而是缺少改变。要想改变,每一位记者就要做到每当有采访时,首先要想到能不能用讲故事的方法去采写,而不只是简单地去抱怨这不适合那不适合。把不适合的写成了适合的,才是高手。
讲好新闻故事,要有细节、有画面,甚至是内心的感受,但更重要的是新闻来源,这常常要求记者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核对事实、场景、对话等,以保证新闻故事的完全真实。近年来,央视记者历时8个月蹲点采访报道四川成都巷道拆迁改造的《曹家巷拆迁记》、历时3年跟踪采访反映浙江嘉善破解拆迁难题的《头号难题》以及浙江卫视2013年度大型新闻采访行动《寻找可游泳的河》等报道,都是围绕中心工作策划的新闻报道,这些报道上接“天气”、下接“地气”,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这个人”“这群人”把正面新闻用“讲故事”的方式报道出来,亲切自然,吸人眼球,“宣传”的味道反倒不着痕迹。
在熟悉中寻找陌生,在共性里觅取个性。在新闻“大背景”下努力寻找“这一个”,做好以小见大的报道,只有动人的故事,才能让人爱读、爱看,才能让受众自愿接受媒体的影响。由此可见,一个优秀的新闻记者,首先要学会讲故事。
二、新闻“故事化”的技巧
人物的细节描写。描写人物外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描写与主题有关的外貌特征,避免用固有成见说明人物品性,要客观中立地进行描写。特别是对一些著名人物,更需要新鲜的细节。运用细节是描写人物最好的方式,通过人物的言语、行动来展示人物的性格或心境。这可以避免纯粹的外貌描写带来的静止感,让新闻报道更加故事化。
使用轶事。在新闻的导语或文中使用轶事,利用过去发生的某件轶事来讲述现在的事件。使用轶事,要注意选择那些能产生悬念的故事。
细心观察。作为观察者,只要处处用眼、用耳、用鼻、用心采访观察,记者就能获得真实的细节和精彩的直接引语。通过客观的描述,读者自然会在记者提供的事实和细节中对人物的性格和特点做出自己的判断。在行文上要自然流畅,运用文学创作的表现手法,让鲜活的人物、情节从字里行间往外“蹦”,处处是真情实感、情不自禁的合理冲突和自然表现。所以作为记者,不管面对什么样的选题,都要去学会找人和找细节,然后再琢磨用什么样的节奏去讲好这个故事。
用第三人称叙事,也可用第一人称讲故事。因为读者需要了解的是被采访人的观点,而不是记者要说的话,新闻写作的客观性要求记者用第三人称写作,以防把记者个人的意见写进稿件中。但有的时候,在某种特定的情景中,如果第一人称写作能够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记者的感觉或记者的观察,有助于读者理解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记者也可以用第一人称写作。事实上,如果你是一个文笔娴熟、观察力细腻的记者,用第一人称写通讯,不仅能增加报道的可信度,还可以使作品读起来有个性,凸显作品的深度。
清新鲜活,令人耳目一新的叙事风格。生动的现场描写读起来总是鲜活的、清新的,有声有色,令人耳目一新。这也是叙事新闻作品中最有挑战性的一个环节。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