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大抗战文化”,助推中国公共外交

2015-02-06赵冰冰辽宁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

侨园 2015年9期
关键词:抗战外交日本

文 / 赵冰冰 辽宁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

打造“大抗战文化”,助推中国公共外交

文 / 赵冰冰 辽宁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目前,对此的研究和报道大多集中在日本的军事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奋勇抵抗特别是八年抗战上。如果引入公共外交的视角,我们发现,“大抗战文化”的打造,能够更好地连接历史与当下,连接中国与世界。

“大抗战文化”是什么

本文提出的“大抗战文化”,是从时间、空间、格局及内涵上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进行全方位的重新审视,它从文化角度揭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旷日持久、地域广阔、参与度高、内涵丰富的特点。同时还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相结合,丰富了对抗日战争的理解和表达。

从时间维度看,“大抗战文化”打破了“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的时间局限性,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始时间上溯到甲午战争时期。因为日本侵略者从甲午战争开始就实施了有计划、有目的的灭亡中国的国家战略,直至1945年无条件投降。在这50年期间,日本军国主义者为了实现灭亡中国的目标,在军事上发动侵略战争,在外交上进行欺骗讹诈,在经济上掠夺各种资源,在文化上实行奴化教育,对中国进行了全方位,有系统的鲸吞蚕食。而中国人民从甲午战争开始就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既有武装斗争,也有外交抗争,还有经济反侵略,采用了弱势国家所能利用的各种手段,艰苦卓绝,直到抗战胜利,所以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

从空间维度看,“大抗战文化”依据史实,突破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的概念限制,使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成为全民族的共同事业,并且联通海内外,赋予它在地缘上的国际意义。虽然甲午战争主要在辽宁和山东,“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日斗争主要在东北,但都获得了全国人民的支持。中华儿女不分党派、阶级,紧密团结在抗战旗帜下,投身于抗战洪流中,使之具有了全民对敌的性质。甲午战争时期,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斗志。与此同时,海外华人各种形式的支持亦对抗战的胜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从格局上看,“大抗战文化”明晰了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世界意义,指出其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中国为承担国际责任、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的突出贡献。在中华儿女戮力抗敌的同时,也获得了来自国际上的支持。苏联援华航空队、陈纳德的飞虎队都在中国人民的抗战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作为同盟国的一员,和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密切合作,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为战胜日本法西斯做出了卓越贡献,体现了责任与担当。

就内涵而言,“大抗战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为贵”的传统文化精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战后的战俘改造和百万日侨大遣返。纵观抗战五十年,日军罪行可谓罄竹难书,而中国人民的抗争始终是在“武者,止戈”的范畴。抗战结束后,作为胜利者的中国秉承“和为贵”的民族精神,用以德报怨的博大胸怀,对那些犯下累累罪行的日本战犯不是进行复仇,而是改造。在国民经济还相当困难的情况下为他们提供相对良好的条件,使他们能够真心悔罪,重新做人。辽宁葫芦岛这块曾被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过的土地,在自己还是遍体鳞伤的状况下,无私地张开双臂,接纳了百万敌国侨民,并让他们从这里踏上归国之路。至今,许多日本侨民视葫芦岛为其再生之地。这项人道主义大工程的圆满完成,不仅在日本国内,而且在国际上也产生了极大影响。

综上所述,“大抗战文化”的理念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全面审视和重新解读,以更好地连接历史与当下、中国与世界。

“大抗战文化”视阈下的公共外交

话题设置

众所周知,公共外交是一个传播与说服的过程,它所面对的是具有不同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客体。其实施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在讨论共同话题时获得话语权的过程。因此,首先需要建构一个主客体双方能够引起共鸣的对话主题,凭借双方对话的一致性以说服力、吸引力和同化力深入到公共外交客体当中,改变其已经形成的刻板印象和价值偏好,使其在了解和感动的基础上完成对公共外交主体的认同。“大抗战文化”的独特精神正是这样一个适用于当下中国公共外交的有效平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具有全人类的普遍意义,是跨民族跨文化的精神创伤,在各参战国的文化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中国与美俄英等国具有共同的记忆,其中还不乏盟军战俘营和中国军民救援盟军飞行员这样的公共外交良好题材。

形象塑造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近现代以来中国第一次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与其他大国共同亮相在世界舞台,并取得成功的重大事件,这个历史影像对当下的中国形象有着重要的参照意义。以“大抗战文化”为基础,用历史观照当下,用历史说明当下,用历史连接当下,有助于消解基于意识形态的偏见,营造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公共产品

最好的公共外交要提供公共产品,抽象者如中国传统智慧中蕴含的正确义利观,具象者如“一带一路”战略。通过对史实的深入发掘,通过“大抗战文化”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无论是甲午陆战的“昭忠祠碑”,还是沈阳盟军战俘营,乃至战俘改造,都可以梳理出既体现中国文化传承、又能被世界广泛接受的共通价值观,贡献于当下,比如地区冲突的解决。

“大抗战文化”对中国公共外交的独特价值

“大抗战文化”以其独特形式与深刻内涵赋予中国当代公共外交鲜明的国际特色和时代气息,凸显了公共外交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对中国的公共外交具有独特的价值。

助力公共外交, 争取对日外交斗争的主动权

目前中日关系的主要问题在于日本对于历史的认识。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首次对日本的“殖民统治和侵略”向受害国家表示“深深地痛悔”。此后“村山谈话”和后来的“小泉谈话”成为日本政府对待发动侵略战争历史的官方态度。但自安倍政府执政以来日本政府出现了历史修正主义的趋向。在积极和平主义的旗号下,修改教科书,完全不顾历史事实,对“南京大屠杀”等历史罪行进行了歪曲和篡改,把铁定的历史事实修饰为“一直在进行调查和研究”。与此同时,开展公共外交,为象征着日本近代殖民扩张的“明治日本工业革命遗产”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变相为日本的殖民侵略正名。试图通过公共外交来修正历史,重塑国家形象。

然而,日本民间对政府篡改历史的行为并不认同。《朝日新闻》进行的舆论调查中有74%的被调查者认为“村山谈话”和“小泉谈话”表达“妥当”。共同社在2015年3月进行的全国电话舆论调查显示,针对安倍晋三首相今年将要发表的战后70年谈话,54.6%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写入“对殖民统治和侵略的反省和道歉”。这些调查反映了日本民间的真实史观。

这种情况有助于以“大抗战文化”为内涵的中国对日公共外交的展开。利用日本朝野的史观对立,以历史事实为基础,用事实说话,揭露日本侵华真相,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维护和平的坚定意志和悲壮历程。营造对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争取对日外交斗争的话语权。

凝聚侨心侨力,塑造良好国家形象

“大抗战文化”是全体华人的共同记忆。甲午将士的许多后人移居国外境外。世界各地的华侨也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不仅捐款捐物,有的还归国加入了抗战斗争;同时在居住国罢工罢市,抵制日货,声援国内抗战。“唤醒”历史记忆将为侨胞的文化认同注入新的内涵,成为凝聚侨心侨力的重要纽带。与此同时,海外华人也是推动公共外交的重要力量。“大抗战文化”的内在因素使之对海外华人来讲更有凝聚力和认同感,从而能够在公共外交中传递正确信息,促进国家形象的塑造。

打造共同话语 ,开创公共外交新局面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抗击了日本法西斯的主要陆上军事力量,有力地支持了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军事行动。作为二战同盟国的一员,中国与其他战胜国有着诸多历史记忆的交集。仁安羌大捷,中国军队浴血奋战成功地解救了被日军围困的英军和随军记者7500多人,获得了国际上的尊重。中美合作开辟的“驼峰航线”,在三年零四个月的时间里,共坠毁飞机609架, 1500多名飞行员牺牲和失踪……这些中外合作抗敌的英勇事迹已经成为中国公共外交的重要推动力。

促进对台统战工作

抗战是两岸同胞的集体记忆。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大抗战文化”是连接两岸同胞的重要心理纽带。2014年,中国政府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日英烈和英雄名录,其中就包括91个当年的国军官兵个人或群体。今年抗战胜利日大阅兵,又将邀请在台老兵出席。以开放的心态和诚意对待全民族的抗战史,不但可为对台统战加分,也有助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综上所述,“大抗战文化”的打造,将为中国当代公共外交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抓手,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道德感召力、形象亲和力和政治影响力。

“大抗战文化”的对外传播

从具体操作的层面来看,“大抗战文化”的对外传播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打造以智库为主体的研究机构,如整合、加强甲午研究会等相关民间团体的力量,支持其同国外相关研究院所、基金会进行学术交流,做到民间面孔、国际表达。

建立、修缮、保护和充分利用相关遗址和纪念馆。顺应时势,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努力做到史实的可视化,提升公众关注度。特别要加强重要史料解说的翻译及新媒体传播。

把握时机,善设议题,分区分众,巧妙嵌入。在对外交往中,既要善借东风,用好已有的渠道平台,也要主动谋划活动、设置议题,针对不同受众讲好抗战故事。

侨园

猜你喜欢

抗战外交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黄金时代》日本版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