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秋雨先生“帮”我认识了“朋友”

2015-02-06柳笛

侨园 2015年4期
关键词:柳笛余秋雨老朋友

文 / 柳笛

余秋雨先生“帮”我认识了“朋友”

文 / 柳笛

“朋友”二字,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为此,曾写过《朋友啊!朋友》一文。几年过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对于朋友又有了进一步的感悟和理解。

人在世间奔波,“可以无亲无故,但不可以无友;可以无财,不可以无骨” 。这是前辈们总结的经验,现在想来,确实有一定道理。

交友是一件有益的事,每个人都应该尽量去认识新朋友,因为朋友能扩大我们的视野,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这个世界。漫长的生命旅程中,我们应善用朋友来增长见闻,彼此谱写生命的乐章,刻画人生的真谛。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茫茫人海,红尘滚滚,朋友能够彼此相遇,能够走到一起,彼此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走近,实在是缘分。在人来人往,聚散分离的人生旅途中,在各自不同的生命轨迹上,在不同经历的心海中,能够彼此相遇、相聚、相逢,可以说是一种幸运,缘分不是时刻都会有的,应该珍惜得来不易的缘。

说实话,我是个不善交际的人,所以我的朋友圈很小,交往的范围只是文学圈和工作圈内结交的人。由于自己没有什么嗜好和喜静不愿动的性格,在有限的圈内与人交往也是有选择或是经过验证的,能成为真正的朋友更是很少。在这些真正朋友中,相互之间像亲兄弟一样交往,不论是谁遇到难处时,都能主动伸出手来“拉兄弟一把”。

那年我由科室调整到了车间任职工作的第一天,正赶上单位组织职工义务献血,给车间一个指标的任务自然要由我这个书记去落实了。由于人们对献血有一定的误区,所以这项工作很难开展。当时我对车间的人员状况不熟,能叫上名字的人也很少。正在我为此犯难的时候,一位年轻的职工到办公室说:“书记,别犯愁。这个任务就交给我来完成吧!”这件事情让我很感动,就这样我们成为最好的朋友。

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充斥着尔虞我诈、满目铜臭,朋友这个词已很淡了。人生总是有许多不如意,想拥有一个知己也是这么难!我注重朋友的日常交往,处事很怕误会伤害了朋友,即使是这样也难免出现让人误解的事情。

那年铁路生产布局调整站段大整合,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在他不知自己去向时,我所在的公司接纳了他,人们都知道我们之间的关系,对他很是关照。原本这个自负盈亏的公司养一个与本专业不搭边的“特长人”,职工们很有看法,再做一些不尽人意的事情,在职工中产生的影响就更大了,职工联名反映到上级。但由于朋友的情面,我没有过多说什么,但他误会我没有帮助他,我们之间二十几年的友情就此缘尽。尽管我极力拯救即将崩溃的情感,但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竟成了陌路人。我苦思冥想这究竟为什么?对此我困惑不已,倒不是为“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冤家少堵墙”,我是怜惜多年的友情终结而痛心。

在烦闷与徘徊之间,我找到了著名作家学者余秋雨先生解读朋友的心语:“真正的友情不依靠什么。不依靠事业、祸福和身份,不依靠经历、方位和处境,它在本性上拒绝功利,拒绝归属,拒绝契约,它是独立人格之间的互相呼应和确认。它是人们独而不孤,互相解读自己存在的意义。因为所谓朋友,也只不过是互相使对方活得更加温暖、更加自在的那些人。”此时我茅塞顿开,为他人着想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只要有理智,才能获得永远的朋友。

既然缘分已尽,何必还要强求呢!缘是天意的,分是人为的。朋友是做的,不是说的,朋友间需要的是志同道合,而不仅仅是缘分。凭着缘分,朋友相见了相识了,然后就要凭借着真诚的心去相知相解的。解读朋友的过程,就是解读自己的过程。真心的朋友是最懂你的人,在你最需要的时候,他出现在你的面前,哪怕你已经是穷苦潦倒,他依然能安慰你、体贴你、关怀你、抚慰你!

一位网友的文章,让我对朋友有了新的领悟:已作了老朋友的人,自然会少了许多的言语,多了许多的默契,少了表面的交流,多了心灵的融洽。真正的感情不在于轰轰烈烈,也不在于海誓山盟,而是那种平平淡淡、相濡以沫的永恒。淡中交耐久,静中交长友。所以,老朋友可能是快乐的源泉,可能是可以依靠的高山,可能是最耐心的倾听者,也可能是解读我心的词典。

朋友是慰藉心灵的驿站,是那漂泊不定、远航在茫茫大海上客轮的一个停靠的港湾,是抚慰那颗不堪疲惫的心灵的母亲,是你最忠实的倾听者。我视朋友为财富,无价的财富。我珍惜所有的老朋友,也珍惜所有的新朋友,更希望每一个新朋友都能够成为老朋友!

侨园

猜你喜欢

柳笛余秋雨老朋友
柳笛
余秋雨投其所好
潘维廉漳州行 有种“老朋友”的感觉
余秋雨投其所好
剑客
吹柳笛
〈홀로 한가롭게 거닐다(獨自閑行)〉풍부한 인간성과 본성의 지혜
再见了,老朋友
这些老朋友还在,它们过得好吗?
童年的柳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