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建议

2015-02-06孙宏光王晓泽

天津人大 2015年12期
关键词:贷款风险金融机构补偿

孙宏光 杜 强 王晓泽

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建议

孙宏光 杜 强 王晓泽

中小微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是吸纳劳动就业的主体,是创新创业的载体。解决好制约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既是解决发展问题,也是解决民生问题,有利于实现稳增长、优结构、促转型、扩就业、增收入的多重目标。我市近年来通过扶持科技小巨人、万企转型等政策,培育了一大批中小微企业。目前我市市场主体75万户,其中企业法人24.94万户,(大型企业360户、中型企业5000户、中小微企业24.4万户),个体工商户50万户。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全部市场主体比重达99.2%。去年全市中小微企业实现增加值7900亿元,占全市地方生产总值50%;实现税收收入1850亿元,占全市67%;吸纳就业人口450万人,占全市城镇企业从业人员的80.6%。今年以来,我市各区县、各部门、各合作金融机构高度重视,齐心协力,积极作为,推进力度大,工作招法新,实施效果好,形成了各级政府、合作金融机构、中小微企业和政策的合力,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一、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出台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效

2014年12月15日和19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并印发了《关于印发天津市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三个文件的通知》,正式出台了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从这项机制的资金规模看,市政府拿出60亿资金作为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资金支持力度在全国最大。从补偿力度看,全国其他省市虽有贷款贴息、担保补偿等方式,但我市直接补偿贷款本金损失的50%,力度最大。从补偿范围看,我市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受众面最大,覆盖市场主体99.2%。同时,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将房地产开发贷款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排除在外,纳入风险补偿机制的贷款只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和技术改造贷款,真正服务实体经济。

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实施以来,从金融机构推进工作落实情况看,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加大了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力度,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问题。据统计,截至3月31日,全市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112.5亿元(不含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个人经营性贷款,下同),比年初新增542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99.8亿元,同比增长30.3%,高于全国中小微贷款增速14个百分点,高于我市全口径各项贷款增速19个百分点。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57.4%(去年同期占56.1%),增量占比76.2%(去年同期占63.6%),余额和增量占比均提升。中型、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分别为22.3%、40.8% 和93.2%,其中,小型、微型企业贷款新增量分别是去年同期的1.2倍和4.1倍。

二是银行机构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有了显著提升,服务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日趋丰富。各合作金融机构增强了“支小助微”的服务理念,落实“五专”机制,普遍建立了由行长(总裁)任组长的工作推进机制,负责组织信贷资源、指定专业部门、安排专门团队、单列信贷规模、单独信贷评审、制定专营方案、优化审贷流程、创新融资工具、改进绩效考核、广布服务网络、加强产品推介、提升服务质量,银行金融机构等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水平明显提升。截至目前,全市银行金融机构共成立专营中小微金融服务事业部77个,特色支行385个。

三是为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提供了金融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新设或改造部分分(支)行,作为从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专业或特色分(支)行,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有力促进了企业创新创业活动。一季度,全市新增就业12.4万人。

四是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推出以来,合作金融机构掀起了金融服务创新潮,优化流程,争推新品,抢夺优质小微企业客户资源,在为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送去“阳光雨露”的同时,也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

二、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在运行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运行总体情况上看,当前该项机制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是挖掘的有效融资需求不足,工作的力度还不够大。获取的企业信息不够完整准确,在汇集融资需求上缺乏必要的筛选分析,没有形成有效的融资需求。

二是银企对接的方式方法过于简单、不够有效。个别区县仍存在简单分区划片和划定银行机构承包区域的现象,部分金融机构缺乏特色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接效率。

三是部分金融机构认识还有待提高。对中小微企业的风险定价基础偏高,传统业务流程未改进,存在容忍度过低和投放较慢的问题。

四是在不良额不良率双升、企业发展环境不确定情况下,金融机构惜贷、慎贷情绪有所抬头。需要对贷款形成坏账后的补偿时点、补偿范围等政策内容及时调整完善。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总部要真正落实“尽职免责”要求,激发一线员工的责任感和工作主动性。

三、进一步完善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建议

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在运行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金融创新力度方面还不够大,尤其是在降低贷款门槛和信贷成本、简化审贷流程等方面变化不明显,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无抵押、无担保等特点的金融产品创新力度还不够。为此,针对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市政府及有关工作部门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继续完善政策制度。根据对区县和金融机构的调研,结合实体经济实际需要,围绕补偿时点、考核激励等方面出台补充规定完善政策,进一步激发金融机构的工作热情,延展政策的覆盖面。

二是督促金融机构进一步改进和提升服务方式和效率。会同人民银行、银监局建立评价指标,督导各金融机构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在上下联动、力量投入、产品推广、流程优化、考核机制五个方面下功夫、见成效。

三是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区县结合万企转型、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等措施的实施。深入挖掘有效融资需求,整合并向金融机构推送企业非财务信息,提高银企对接效率。

(二)各金融机构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进一步加强领导。在信贷指标方面各银行行长要亲力亲为,主动与总行对接协调,争取更多资金和政策支持,做大天津信贷投放的蛋糕。

二是产品方法要创新。围绕扩大信贷投放规模、降低审贷门槛、简化贷款流程等方面,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进一步创新产品和服务大行要切实转变服务理念,眼睛向下、机构向下、业务向下,改进提升各项服务,更多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三是一线人员要激励。要进一步研究制定正向激励、差异化考核机制,进一步调动激发一线员工的活力和潜能,把金融服务做得更好使更多中小微企业受益。同时,要出台一个标准,按照落实中小微企业贷款情况,对金融机构进行评级

(作者均为市人大代表,分别为河东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区第二烟草专卖局党组纪检组组长)

猜你喜欢

贷款风险金融机构补偿
基于西门子VCS的大型五轴机床空间误差补偿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防范校园网络贷款风险的机制研究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晋商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研究
解读补偿心理
抚松农发行开展贷款风险排查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识别及应对研究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