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科普

2015-02-06

家庭生活指南 2015年12期
关键词:聋哑人穿山甲果汁

社区科普

排毒果汁有效?怕是副作用

“排毒饮食”不是新鲜事物,世界上有许多地方在很久以前就有类似的概念:人们认为身体在不停地产生毒素,需要通过某些食物调整来“清洗”身体,“排出”毒素。一直以来各种“排毒法”都层出不穷,且从来不缺乏追随者。

果汁排毒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方案,不同的实践者所采取的方案不尽相同,但都是在一定时间内,只喝水果蔬菜汁,不吃其他的食物。这些果汁被称为“排毒果汁”或“轻断食果汁”。

然而,“排毒果汁”有效吗?对于“排毒果汁”的效果,标准的科学表述说:没有证据支持它的功效。这是因为“排毒”本身就是个伪概念,而果汁排毒所采用的食谱并不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很难有科学家去研究这样的养生方式,自然也就没有了科学证据。

那么,为什么许多人感觉“有效”呢?首先,有的果汁中含有大量果糖,会让果糖不耐受的人出现腹泻。还有一些果汁因为卫生不合格,也导致腹泻。许多人把吃了“排毒食物”之后的身体反应都当作“排毒”,于是腹泻也就被当作了“有效”。

更为普遍的是,因为这些果蔬汁中几乎不含有蛋白质和脂肪,热量低不足以支持人体的正常需求。在这种营养不良的食谱下,可能出现低血糖、肌肉酸痛、乏力、头晕眼花、恶心等症状。这本来是副作用,但很多实践者把它们也当作了“排毒”的表现。

虽然没有科学证据来证实“排毒果汁”的无效,不过有一些医疗健康机构对“排毒餐”和“排毒果汁”做过综述:对于特定病症的人群,排毒饮食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可能有害。它们不能改善血压和胆固醇,对心脏没有积极影响。对于糖尿病人,它们可能相当危险——如果在服用糖尿病药物,任何严重限制进食的食谱都可能导致危险的低血糖。(科学松鼠会)

假死再复活垂危的生命有望了!

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UPMC)长老会医院的外科医生们为十位濒死病人进行降温,使他们处于假死状态。虽然他们处于假死状态,但医生们将修复他们身体上由于刀子或者子弹造成的结构性创伤,之后通过升温等措施复活他们。

在实验过程中,病人所有的血液都将被冰冷的生理盐水所取代,这样他们的身体将快速降低到10℃,而且几乎所有的细胞活动都将停止。外科医生Samuel Tisherman称:“我们是在暂停生命,但我们不喜欢把它称作‘假死’,因为它听起来像科幻小说。我们把它称作‘紧急防护’和‘复苏’。”

亚利桑那大学的Peter Rhee补充道:“如果病人在死亡后两小时才接受治疗,我们无法救活他。如果他们处于濒死状态而且你暂停他们的生命,就有机会通过修复他们的身体创伤拯救他们的生命。”

当身体处于正常体温时,细胞需要足够的氧气供应,这就意味着心脏停止跳动就会导致人快速死亡。但体温降低时细胞需要的氧气变少,这就为医生拯救病人赢得了时间。

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猪身上测试了一项新技术。他们用冰冷的生理盐水取代猪的血液。一旦猪的体温降低到10摄氏度,它们的伤口就会被缝合然后再次为它们升高体温。生理盐水也将被它们的血液所取代。大多数猪的心脏都再一次跳动起来,而且没有出现长期的副作用。医学工作者现在打算在人类身上尝试这项技术。(腾讯科学编译/过客)

神奇药片可令癌细胞“自爆”而亡

瑞典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一种对抗恶性胶质瘤的新方法。他们能够通过为老鼠喂食一种名为Vacquinol-1的药片,来逆转老鼠大脑肿瘤的生长。

研究发现,Vacquinol-1分子会参与到癌症细胞的空泡形成过程,这个过程中细胞会将外部物质携带到内部。这种分子会加速这一过程,致使细胞外壁崩溃,并导致细胞“爆炸”和死亡。他们的研究对象是一只患有常见恶性胶质瘤的老鼠,但是研究人员声称,这种方法或许可以应用于其它类型的癌症。

这一发现是长期寻找癌症治疗新方法的顶点,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将肿瘤细胞暴露在不同的分子当中来分析效果。Vacquinol-1分子已经被证实是最成功的,而且研究人员声称他们想要快速在人类中进行第一阶段试验。

石墨烯特性被开发可让隐形眼镜具夜视能力

研究人员已经公布一项智能隐形眼镜计划,它能让使用者拥有红外“夜视”能力。

该科研组称,他们通过把石墨烯夹入到两片镜片中间,产生一种能够捕捉从可见光到红外线的任何光的传感器。他们已经制成一个比手指甲还小的原型,专家表示,有一天它将会被嵌入镜头,为士兵和其他有需要的人提供夜视能力。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仲朝晖表示,他们通过分层方法,得以制出超薄传感器。他说:“我们能让整个设计达到超薄效果。我们可以把它覆盖在隐形眼镜上,或者是与手机结合在一起。”

同时,这个科研组在《自然》杂志中写道:“对超宽带光电探测器而言,石墨烯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候选材料,因为它的吸收光谱涵盖整个红外线到远红外线的这一系列光谱。”

)原创/孝文)

“文本转语音”机器人问世聋哑人可以打电话了!

Pedius是一家仅仅成立4个月的意大利创业公司。不过,该公司已经推出了一款能够让聋哑人打电话的安卓应用:聋哑人在手机上编辑文字短信,文字短信可通过Pedius被转化“语音”传送给电话另一头的手机用户。目前,这款应用仅在意大利开放,未来将很快推广至巴西、美国和印度。

Pedius创始人洛伦佐·迪·恰乔(Lorenzo Di Ciaccio)将这款应用描述为可以满足人类“独立”需求的一项服务。事实上,在某些国家,聋哑人早就可借助“电话中继服务”来给别人打电话,第三方操作员会“代表”聋哑人打电话。具体就是电话操作员在收到聋哑人文字信息后,将文本转化为语言给通话对象,并将对方的语音通话转化为文本给聋哑人。不过,这里面就会涉及个人隐私问题,而Pedius通过智能机器人声音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Pedius表示,截至目前,通过Pedius打出的电话数量已经达到4000个,该应用用户数目前为800人。未来一个月,该公司还将推出英语、西班牙语和法语版本。

“更透明”纸张被研发或可在显示器领域应用

日本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造纸时如果向纸浆中添加丙烯酸树脂,可以制造出透明的合成纸。这种透明纸的制造方法比以前更为简单,有望在液晶显示屏、照明器具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得到应用。

日本京都大学的矢野浩之等人报告说,他们与日本制纸综合研究所研究人员合作取得了这项成果。研究人员利用化学药物对纸浆进行处理,使纸浆不易吸水,然后将其制成薄膜状,浸入透明的丙烯酸树脂中,再利用紫外线使纸浆和丙烯酸树脂变硬并结合在一起,最终制成了透光率约为80%至85%的合成纸,最重要的是,新型透明纸的制造过程要比以往技术简单的多。

睡觉没关灯?当心抑郁、肥胖随之而来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员用雌性西伯利亚仓鼠做实验,把它们分成两组,一组有正常的白天和黑夜(8小时),另一组则每晚都伴随着微弱的光照——很微弱,差不多就像你深夜里睡在沙发上忘了关电视的那种亮度。

8周之后,每晚都受到微弱光照的仓鼠明显表现出了种种抑郁行为,其中之一就是,它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喜欢喝糖水,换句话说,它们不再对生活感兴趣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到底是哪里发生了变化?

研究人员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仓鼠的脑部。他们发现,受到持续的微弱光照的仓鼠,大脑中的海马体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海马体的功能,主要是掌管近期记忆,就像电脑的内存,负责保持住几周内的记忆,方便快速读取。同样,关于抑郁症的发生,海马体也扮演了非常关键的角色。

为什么光线会引起仓鼠脑部海马体的变化呢?这与在光线的影响下,动物体内的褪黑素分泌减少有关。褪黑素的作用是向动物机体传达“天黑了,该睡觉了”的信息。正是它的减少,引起了海马体的变化。而除了抑郁,想减肥的人也要注意了,研究表明,长期在光线下睡觉,还可能会让你体重增加。

从老鼠的实验来看,晚上伴着微弱光线睡觉的老鼠,尽管食物的总体摄入量并不比黑着灯睡觉的老鼠多,但长期下来,它们会更喜欢在晚上吃得多一些。科学家认为,很可能就是这个因素影响了它们的新陈代谢,让它们变胖。

如此看来,“点灯说话,吹灯拔蜡”这句老话,居然蕴藏了这么了不起的生活常识。(原创/Dacong)

“毒过砒霜”“脏过马桶”到底有多毒,有多脏?

近日,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的致癌物名单再添新丁,加工肉类成为1类致癌物,红肉被归为2A类致癌物。更有报道称其“毒过砒霜”。除了“毒过砒霜”,常见的报道中还有类似“脏过马桶”、“维生素C是苹果的N倍”一类的描述,但这些描述其实有误导之嫌。

可能是为了让人们产生一个直观的概念,媒体在报道某种物质危害时最喜欢采用的一个参照物就是砒霜。“毒过砒霜”的说法很吸引眼球,但这样的比较也很难保证严谨。

危害可以体现在致癌、导致过敏、导致胎儿畸形等多个不同的层面上。正是因为健康风险的复杂性,我们其实很难笼统地比较两种有害物质“哪个更毒”。除了制造恐慌,这样的比较也很难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

同理,“相当于吸x支烟”和砒霜一样,吸烟也经常被拿来作为一个“危害健康”的比较标杆。而“脏过马桶”比较的标准指的都是总细菌数,但是必须要强调的一点是,总细菌的数量并不能直接反映健康风险的大小。在计数细菌个数的同时,我们也一定不能忘了考虑细菌的种类,以及它们出现的场合。

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无菌的世界里,单是在人体皮肤表面、口腔和肠道等地方,就有着数以百万亿的细菌,一般情况下,这些细菌是可以和人和平共处的。

在经常与人接触的地方,比如办公桌、电脑键盘自然也会沾上不少细菌,甚至细菌数量比马桶更多,但这些细菌绝大部分依然不会突破人体的屏障,也不会导致疾病。而更值得我们警惕的,其实是那些致病性强的病原体,以及那些跑到了卫生要求更高地方的细菌(比如手术台上)。

“维生素C是苹果的N倍”,这是一个经常出现在营养成分宣传中的句式,某种意义上说,它倒是确实比上面的说法都更科学,因为它只限定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方面进行了比较。但是,这样的比较依然有些“耍流氓”之嫌。原因很简单:在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排名里面,苹果其实是垫底的一种。即使VC含量是苹果的好几倍,在整个水果界可能也根本不算是营养突出。(原创/窗敲雨)

穿山甲之殇:我的鳞甲和手指甲的成分没啥区别

近期又有走私穿山甲的新闻曝出,残忍现场不忍直视。看过《葫芦娃》的朋友肯定还记得,蛇精和蝎子精就是因为穿山甲不小心挖穿了葫芦山而逃出来的。不过现实中,穿山甲倒没有那种开山凿石的能力。通常穿山甲会选择一个土质松软湿润、土层厚、地表有机质丰富土坡上打洞,白天栖息于内,到了傍晚和夜间才开始活动。穿山甲奇特的外貌和习性使它们成为了一些传说和故事中的重要角色。

由于穿山甲善于打洞,古人便借着“象形”的思维方式,认为穿山甲有“打通”的效力,因此遇到诸如痈疽疮肿、月经停闭、乳汁不通等需要“通”的疾病,穿山甲就不幸成为了药方上的一员。直到今日,还有不少产妇认为穿山甲有“下奶”的能力,在生完孩子后要炖穿山甲汤来吃。即使弄不到穿山甲本身,也要搞些穿山甲的鳞片磨粉服用。而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由于迷信食用野生动物能够“大补”,甚至单单只是为了炫耀身份而“越濒危越吃”,这些都使得穿山甲们成为了餐桌上的常客。

然而,遭到如此大肆屠杀的穿山甲,真的有那些神奇的效力吗?实际上,穿山甲所披的一身鱼鳞般交错排布的鳞甲是由皮肤角质化而来,其主要成分为β-角蛋白,和毛发、指甲等成分没有本质区别。很多应用穿山甲的方剂中需要将穿山甲鳞片煅烧为灰服用,这样操作甚至将氨基酸都完全破坏,只剩下灰分。然而就如同毛发一样,穿山甲的鳞片也会累积砷、铜等有毒元素,服用煅烧的穿山甲甲片,和服用碳和重金属构成的混合物无异。根据测定,穿山甲鳞片中各氨基酸组成和猪蹄甲并无显著差异。因此,穿山甲制品的功效,只是古人们根据朴素的观察联想而来。

可见,由于人类的无知贪婪和环境的破坏,使得穿山甲这种奇妙的动物正在走向危险的境地。为了不要让我们的后代只能在标本橱窗里欣赏这种奇妙的动物,我们不仅需要呼吁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强对穿山甲走私活动的打击,并建立相关的保护区,保护穿山甲生存环境,而且应该从我做起,拒绝食用穿山甲,拒绝使用穿山甲制品。

(科学人)

猜你喜欢

聋哑人穿山甲果汁
穿山甲
不健康的果汁
《小鹦鹉从教记》之得意忘形不听劝
还有多少“穿山甲”需从药典除名
可以吃的果汁杯
路遇穿山甲
体验10分钟黑暗
山猫和穿山甲
失忆果汁
多吉从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