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与非目标身份特征的范畴间差异对多身份追踪的促进作用*

2015-02-06魏柳青周义斌张学民

心理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工作记忆方位范畴

白 田 吕 创 魏柳青 周义斌,4 张学民,5

(1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2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杭州 310028)(3河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郑州 450044)(4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福州 350108)(5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

1 前言

传统的视觉知觉和注意研究主要集中在静态场景和单焦点目标领域。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且常常需要对多个动态变化的信息同时进行知觉和注意加工。Pylyshyn和Storm(1988)提出的多目标追踪(Multiple Object Tracking,MOT)范式是研究动态场景中视觉注意加工较常用的范式。在多目标追踪范式中,目标和非目标表面特征相同,即不带有身份特征。基于现实生活中个体注意的对象往往带有一定的表面特征信息,Oksama和 Hyönä(2004)使用带有身份特征的运动对象,发展出了多身份追踪(Multiple Identity Tracking,MIT)范式。多身份追踪任务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观看篮球或足球比赛时注意场上双方球员的跑动变化,司机开车时注意前后左右相对运动的行人和车辆等。多身份追踪的研究揭示了影响人们视觉追踪和身份识别的因素与认知加工机制,以及如何才能更高效精准的追踪特定身份的目标。

以往关于多身份追踪的研究发现,对象的身份特征在追踪过程中会得到加工并对追踪表现和身份识别产生影响(Oksama &Hyönä,2004,2008;Horowitz et al.,2007;Makovski &Jiang,2009a,2009b;Ren,Chen,Liu,&Fu,2009;Pinto,Howe,Cohen,&Horowitz,2010;De-Wit,Lefevre,Kentridge,Rees,&Saygin,2011;Liu,Chen,Liu,&Fu,2012;Howe &Holcombe,2012;张滨熠,丁锦红,2011;魏柳青,张学民,李永娜,马玉,2014)。有研究表明,多身份追踪中身份加工与目标追踪共享有限的注意资源(Cohen,Pinto,Howe,&Horowitz,2011;Botterill,Allen,&McGeorge,2011;Horowitz et al.,2007),并且身份加工在某种程度上是不随意的(Involuntary),无论其能否促进目标追踪,身份信息都会得到加工(Liu et al.,2012)。

与新异物体相比,熟悉物体作为目标对象的身份特征可以促进身份识别(Oksama &Hyönä,2004,2008);与此类似,重复区组(Repeated Block,目标和非目标的独特身份特征在一个区组的各个试次间保持不变)也会促进追踪表现和身份识别(Pinto et al.,2010)。以上效应可能是由于熟悉物体从长时记忆中的提取速度较快(Oksama &Hyönä,2004,2008)或目标身份特征的重复性促进了追踪过程中身份——方位的绑定(Pinto et al.,2010)。

多身份追踪中,目标与非目标的身份特征差异性或对象身份的独特性对追踪表现和身份识别的影响近年来较受关注。张学民等人(2008)发现当复合运动刺激的局部和整体特征都发生变化时,目标颜色变化(目标与非目标区分开)对追踪和目标识别的促进效应不显著;当刺激的局部特征和整体特征只有一个变化时,目标的颜色变化对追踪和目标识别有显著的促进作用。Makovski和 Jiang(2009a,2009b)发现,当目标在一个特征维度上与非目标存在差异(如颜色、形状、数字等),这种差异性可以促进追踪表现。而当目标在两个特征维度的组合上与非目标不同,但其中一个特征与非目标共享时,如某一目标为红色数字 4,另一非目标为红色数字5,两者共享红色这一特征,但在数字特征上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目标身份特征具有独特性,也不会促进追踪表现,反而会对追踪产生干扰作用。研究者认为,多身份追踪中,目标单一特征的独特性而非组合特征的独特性能够促进追踪表现,这是因为目标独特的单维身份特征被储存在工作记忆中,在目标丢失的情况下可以重新找回目标;而组合特征的绑定(Feature Binding)在运动过程中很难保持,所以不利于追踪(Makovski &Jiang,2009a,2009b)。张滨熠、丁锦红(2011)的研究也发现被试可利用目标与非目标在大小特征属性上的区别来促进追踪,但当目标和非目标在追踪过程中同时变大或变小时,追踪成绩并不受到影响(张滨熠,丁锦红,2010)。Howe 和 Holcombe(2012)发现在某些情况下目标与非目标的组合特征差异性也能促进追踪表现,关键在于目标特征是否具有引导性或注意指向作用,能够引导被试更多地把注意指向到目标而不是非目标上。因为有研究发现多目标追踪过程中分配给目标的注意资源不是固定的,注意资源分布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和任务要求进行调整(Alvarez &Franconeri,2007;Iordanescu,Grabowecky,&Suzuki,2009;Cohen et al.,2011)。还有一种可能是观察者根据目标与非目标特征属性的某种分配形成并保持了对目标的分组表征,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追踪负荷(Howe &Holcombe,2012)。Liu等人(2012)通过操作身份信息的复杂程度研究了对象身份特征独特性对追踪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象身份的独特性对目标追踪是促进还是干扰,取决于对象身份信息的复杂性和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当身份信息复杂性较低或在工作记忆的容量范围内时,对象身份的独特性促进了追踪表现,而当身份信息复杂性较高或超出了工作记忆容量时,对象身份的独特性会干扰追踪表现。以上Makovski和Jiang(2009a,2009b)的实验结果似乎也可以用该机制来解释。

以上研究的对象身份特征多为颜色、数字、形状等简单物理特征,当对象身份特征为面孔等复杂社会性信息时,与对象身份特征完全相同条件(目标和非目标为同一张面孔)相比,对象身份特征的独特性(目标与非目标的面孔两两不同)会干扰追踪表现(Ren et al.,2009)。这是由于面孔作为对人类有特殊意义的刺激可能引发了一定水平的强制或不随意身份识别和加工,从而占用了目标追踪的注意资源。或是由于面孔负载的信息过多,其在工作记忆中的储存数量有限,被试无法利用储存在工作记忆中的信息找回目标。

以往研究中目标与非目标的身份特征差异均在同一范畴类别内,如同一颜色不同形状、同一形状不同颜色,或目标非目标均为数字等。如果目标与非目标的身份特征均具有独特性且属于不同的范畴类别,这种差异性是否会进一步促进多身份追踪的追踪表现和身份识别?其对追踪表现的作用是否受目标数量也即追踪负荷的影响?如果有促进作用,其背后的认知加工机制可能是什么?这是本研究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通过操作目标与非目标的身份特征在范畴内和范畴间的变化,探究目标与非目标的身份特征差异性对多身份追踪的影响。这里的范畴主要指的是刺激对象的不同属性分类或符号类别。本研究包括2个实验,其中实验1A探讨了目标与非目标身份特征范畴内与范畴间差异对追踪表现的影响;实验 1B通过变化目标数量进一步探讨了追踪负荷在目标非目标差异性对追踪表现影响中的作用;实验2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该差异性对多身份追踪的追踪表现及身份识别的影响。

2 实验1

2.1 实验1A

实验1A采用数字和字母作为对象的身份特征,考察目标与非目标身份特征无差异、存在范畴内差异、存在范畴间差异三种条件下,被试在目标方位追踪表现上的差异。

2.1.1 被试

被试共 26人,其中男生 3人,女生 23人,年龄范围为 18~25周岁,平均年龄为 21±1.78岁,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色觉正常。所有参加实验的被试均获得一定报酬。

2.1.2 实验设计

实验 1A为单因素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目标与非目标的身份特征差异性。在无差异条件下,目标与非目标的身份特征为相同的数字,目标与非目标不存在差异;中差异性条件下,目标与非目标为各不相同的数字,其身份特征差异在范畴内部水平;高差异性条件下,目标为各不相同的数字,非目标为各不相同的字母,目标与非目标的身份特征存在数字——字母范畴间的差异。

2.1.3 实验材料

实验呈现在三星台式机的 17英寸显示器上,屏幕分辨率为1024×768 pixel,垂直刷新频率为65 Hz。刺激呈现区域为屏幕中央800×600 pixel(水平视角约 25°,垂直视角约 20°)的白线方框[(RGB(255,255,255),宽度1 twip]内,背景为黑色[RGB(0,0,0)]。运动对象为直径 40 pixel(约 2°)的实心圆,内部填充白色[(RGB(255,255,255)]。圆内呈现的数字或字母为黑色[RGB(0,0,0)],其中数字包括:0、1、2、3、4、5、6、7、8、9;字母包括:A、C、E、K、N、P、R、T、U、Y。每试次目标与非目标的数量均为 5,内部填充的数字或字母随机呈现并各不相同。

实验程序采用Visual Basic 6.0程序语言进行编写。运动阶段开始时视觉对象运动的方向随机,并在这个方向上以初始速度为约6.5°/s运动。之后每 50 ms改变一次速度和方向,摆动幅度都是在6.5°/s的基础上加或减2%,保证了对象运动速度的随机变化(轨迹不可预测)。当运动对象碰撞边框或相互碰撞时,运动对象将随机改变运动的方向(改变以1°为单位)。运动对象之间无相互遮挡的情况。

2.1.4 实验过程

被试距离屏幕约45 cm。实验过程如下:步骤①:被试按空格键开始实验(如图1所示),对象以随机方位呈现在屏幕上,彼此中心间的距离大于圆环直径(40 pixel)。其中5个圆环闪烁6次被标记为目标,持续时间为2.4 s。步骤②:闪烁停止后,所有圆环开始随机运动,并在 5~6 s间随机停止,以防止被试采取只看运动停止前的画面的策略。步骤③:运动停止后,与运动对象所有参数一致,但不带数字或字母的实心圆立即掩蔽所有运动对象。步骤④:要求被试用鼠标点出目标,之后按空格键进入下一试次。

图1 实验过程示例

被试在正式实验前进行6次练习,紧接着完成60次正式实验,每种条件 20次,试验顺序随机呈现。被试每完成20试次休息1 min,实验总时间约为 20 min。程序自动记录被试的追踪正确率(正确追踪个数/5)。

2.1.5 实验结果

3种条件下的追踪正确率见图2。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目标与非目标身份特征差异性的主效应显著,

F

(2,50)=26.75,

p

<0.001,h=0.52。事后检验结果表明目标与非目标间的差异性水平越高,追踪成绩越好(无差异与范畴内差异:

MD

(Mean Difference)=–0.06,

p

<0.001;无差异与范畴间差异:

MD

=–0.09,

p

<0.001;范畴内与范畴间差异:

MD

=–0.03,

p

=0.002)。

图2 3种身份特征差异性水平下的追踪正确率

2.2 实验1B

在实验 1A 的基础上,改变目标数量,探讨在不同追踪负荷下目标与非目标的身份特征差异性对追踪表现的影响。

2.2.1 实验设计

采用2×3被试内设计,其中目标与非目标的身份特征差异性有3个水平,与实验1A的条件一致;另一自变量为追踪负荷,在低追踪负荷水平,追踪目标为 4个,非目标为 6个;在高追踪负荷水平,目标与非目标数量均为5个。

2.2.2 被试、实验材料与过程

被试共 27人,其中男生 5人,女生 22人,年龄范围为 18~25周岁,平均年龄为 21.70±2.15岁,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色觉正常。所有被试均获得一定报酬。

实验材料与过程与实验 1A基本一致,将目标数量为4、目标数量为5两种条件的呈现顺序进行了平衡。在正式实验之前进行6次练习。正式实验中被试共完成120试次,每种条件20试次,被试每完成20试次休息1 min,实验时间约40 min。

2.2.3 实验结果

各个条件下的追踪正确率见图3。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追踪负荷的主效应显著[

F

(1,26)=19.32,

p

<0.001,h=0.43],目标数量为4的追踪正确率显著大于目标数量为5的情况,说明通过变化目标数量对追踪负荷的操作是有效的;目标与非目标身份特征差异性的主效应显著,

F

(2,52)=21.32,

p

<0.001,h=0.45;追踪负荷与目标和非目标身份特征差异性的交互作用显著,

F

(2,52)=6.40,

p

=0.003,h=0.20。

图3 实验1B加工负荷与身份特征差异的交互作用

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在高负荷水平上(目标数量为 5),目标与非目标身份特征差异性的简单效应显著,

F

(2,52)=18.26,

p

<0.001。两两比较结果表明,随着目标与非目标身份特征差异性水平的提高,被试的追踪正确率也显著提高(范畴间差异与无差异:

MD

=0.12,

p

<0.001;范畴间与范畴内差异:

MD

=0.07,

p

=0.001;范畴内差异与无差异:

MD

=0.05,

p

=0.031)。在低负荷水平上(目标数量为 4),目标与非目标身份特征差异性的简单效应显著,

F

(2,52)=14.26,

p

<0.001。两两比较表明:无差异水平与范畴内和范畴间差异水平的差异均显著(范畴内差异与无差异:

MD

=0.06,

p

=0.002;范畴间差异与无差异:

MD

=0.07,

p

<0.001),而范畴内和范畴间差异的两个水平间差异不显著(范畴内与范畴间差异:

MD

=–0.007,

p

=0.322)。

2.3 实验1A和1B小结

实验 1在仅要求被试追踪目标方位的范式下,操作目标与非目标的身份特征差异性从无差异、范畴内差异到范畴间差异逐渐提高,考察被试在3种条件下的追踪表现。其中实验1A设置目标数量为5,即中等追踪难度,考察身份特征差异性对追踪表现的影响。实验1B通过变化目标数量为4和5以操纵追踪负荷,进一步探讨不同追踪负荷下身份特征差异性对追踪表现的影响。

实验 1A发现,随着目标与非目标身份特征差异性水平(从无差异到范畴内差异、范畴间差异)的提高,被试的追踪正确率也显著提高;在实验 1B中,当目标数量为5时,发现了与实验1A一致的结果。当目标数量为4时,被试在范畴内与范畴间差异条件下的追踪正确率显著好于无差异条件,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出现了天花板效应,因为两种条件下被试的追踪正确率都很高(范畴内与范畴间均为95%)。

综合实验1A和1B的结果发现,中等追踪难度条件下(目标数量为 5),目标与非目标身份特征的范畴内差异显著促进了追踪表现。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Alvarez &Franconeri,2007;Makovski &Jiang,2009a,2009b;Ren et al.,2009;Liu et al.,2012)。本研究中范畴内差异条件下目标和非目标的身份特征均为数字,视觉复杂程度较低,其在工作记忆中的负荷也较低。追踪过程中目标独特的身份信息可被储存在工作记忆中,而不会对工作记忆造成较大的认知载荷或与注意追踪争夺资源,在目标丢失的情况下可利用储存的信息找回目标,从而促进了追踪表现。

实验 1A和 1B一致发现中等追踪难度下被试在范畴间差异条件下的追踪表现不仅显著高于无差异条件,而且显著高于范畴内差异条件。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除了上述的工作记忆理论,可能还涉及其他理论机制或策略,这将在综合讨论部分进行详细解释。

3 实验2

实验1探讨了目标与非目标身份特征差异性对追踪表现的影响,其对目标的身份识别是否有同样的影响机制?在实验1的基础上,实验2同样采用多身份追踪任务,固定非目标的身份特征范畴,不断扩大目标与非目标身份特征的范畴间差异,进一步研究目标与非目标的身份特征差异性对追踪表现与身份识别的影响。

3.1 实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目标与非目标身份特征的范畴间差异,包含3个水平(条件一:目标包含1个数字和4个字母;条件二:目标包含3个数字和2个字母;条件三:目标包含5个数字),非目标刺激均为5个字母,每试次的数字或字母各不相同并随机呈现。

3.2 被试、实验材料与过程

被试共 26人,其中男生 3人,女生 23人,年龄范围为 18~25周岁,平均年龄为 21±1.78岁,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色觉正常。

实验材料及呈现过程与实验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每次试验呈现至步骤④,即所有刺激停止运动并被实心圆掩蔽,被试首先用鼠标点出目标方位,按空格键确认;之后按照鼠标点击的顺序输入目标上的数字或字母即目标身份,完成上述操作后按空格键进入下一试次。

被试在正式实验前进行6次练习。正式实验中被试共完成60试次,每种条件20试次,60试次顺序随机呈现。被试每完成20试次休息1 min,整个实验约需20 min。程序自动记录被试的追踪正确率(正确追踪个数/5)和身份识别正确率(正确识别个数/5)。

3.3 实验结果

对追踪正确率和识别正确率的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目标与非目标身份特征范畴间差异的主效应显著(追踪正确率:

F

(2,50)=42.28,

p

<0.001,h=0.63;识别正确率:

F

(2,50)=69.58,

p

<0.001,h=0.74),目标追踪和身份识别受到目标与非目标身份特征范畴间差异的影响。事后检验结果显示,追踪正确率:

MD

=–0.04,

p

=0.001;

MD

=–0.08,

p

<0.001;

MD

=–0.04,

p

<0.001;识别正确率:

MD

=–0.06,

p

<0.001;

MD

=–0.15,

p

<0.001;

MD

=–0.09,

p

<0.001。随着目标身份信息中数字范畴的比例增加,追踪正确率和识别正确率均得到提高(如表1所示)。

表1 目标与非目标身份特征范畴间不同差异水平的追踪与识别正确率

对追踪任务和识别任务的配对样本

t

检验发现,3种条件下被试的识别任务成绩显著低于追踪成绩(目标包含1个数字:

t

(25)=11.13,

p

<0.001;目标包含3个数字:

t

(25)=10.97,

p

<0.001;目标包含5个数字:

t

(25)=8.72,

p

<0.001)。

3.4 小结

实验2在实验1A和1B一致发现目标与非目标身份特征的范畴间差异可显著促进追踪表现的基础上,操作了两者范畴间差异的大小,进一步考察了不同范畴间差异水平对目标追踪表现和身份识别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目标与非目标范畴间差异的不断增大,被试的追踪表现和身份识别表现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在实验2的任务中,被试既要对目标方位进行追踪,同时还要对目标的方位和身份进行绑定,唯有如此,才能完成身份识别任务。由结果来看,目标与非目标范畴间差异水平不仅影响了目标的方位追踪,而且对方位与身份的绑定也产生了影响,其背后的机制将在综合讨论部分进行详细探讨。

值得注意的是,实验2中目标包含5个数字(非目标为5个字母)条件与实验1A的范畴间差异条件和实验1B目标数量为5时的范畴间差异条件完全相同,仅在任务要求上存在差异。在实验1A和1B中,被试仅需要对目标方位进行追踪;而在实验 2中,如上所述,被试不仅要对目标方位进行追踪,而且要对目标的方位与身份进行绑定。从追踪表现来看,所有实验中该条件下被试的追踪正确率都在90%左右。而实验2中该条件的身份识别表现显著低于追踪表现。由这一结果可以看出,在多身份追踪中,目标方位追踪与目标身份和方位的绑定很可能是相互分离的两个过程,目标身份和方位的绑定过程并未对追踪表现产生影响,因为方位追踪任务相对容易,被试可能优先完成了该任务,其次才是身份与方位的绑定任务。

4 综合讨论

实验1考察了目标与非目标的身份特征差异性对追踪表现的影响及不同追踪负荷下其影响机制的差异。实验1A和1B一致发现,在目标数量为5也即中等追踪负荷下,随着目标与非目标身份特征差异性水平的提高,即由无差异、范畴内差异到范畴间差异,被试的追踪表现也显著提高。实验2在追踪任务的基础上增加了身份识别任务,并操纵了目标与非目标身份特征的范畴间差异水平,考察其对追踪表现与身份识别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范畴间差异水平的提高,被试的追踪表现与身份识别表现都得到了显著提高,但身份识别表现低于追踪表现。

4.1 目标与非目标身份特征范畴内与范畴间差异促进追踪表现的机制

实验1A和1B发现,在中等追踪难度下,与无差异条件相比,目标与非目标身份特征的范畴内差异显著促进了追踪表现。这是由于目标独特的身份信息被储存在工作记忆中,在目标丢失的情况下,被试可利用储存的信息重新找回目标。当目标与非目标的身份特征存在范畴间差异时,被试的追踪表现不仅显著高于无差异条件,而且显著高于范畴内差异条件。我们认为,范畴间差异对追踪表现的促进作用,不仅涉及到上述的工作记忆机制,而且还可能涉及到分组理论。

根据Yantis(1992)的分组理论(Grouping Theory),被试在完成多目标追踪任务过程中会使用知觉组织(Perceptual Organization)或知觉分组(Perceptual Grouping)策略。在目标标记阶段,被试首先构建起一个由目标组成的虚拟多边形的知觉表征(Perceptual Representation),然后在目标运动过程中持续更新该内部模型(Internal Model)。在多目标追踪中,因为目标与非目标的表面特征相同,被试无法利用对象的身份信息来进行分组表征。但在多身份追踪中,被试可以利用目标与非目标的身份信息来进行分类表征以更好地完成追踪任务。当然,这里的分类表征并不局限于知觉层面,而是更多地扩展到了注意和工作记忆层面。目标与非目标存在范畴间差异的条件使被试能够对目标与非目标进行更有效地分类表征,或者按照Howe和Holcombe(2012)的解释,这种分类表征起到了注意指向作用,可以引导被试把注意更多地指向目标而不是非目标。这可能是范畴间差异的追踪表现显著高于范畴内差异的原因。

有研究发现目标的丢失(Dropping)和目标与非目标的混淆(Swapping)均会导致追踪成绩的下降(Drew,Horowitz,&Vogel,2013)。目标与非目标的范畴间差异到底是减少了目标的丢失还是目标与非目标的混淆,目前的研究还不能确定。虽然目前的实验结果无法确定到底是哪种机制或理论起了决定作用,但从实验1A和1B一致发现中等追踪难度下范畴间差异的追踪表现显著高于无差异和范畴内差异条件来看,我们倾向于认为被试更可能在对目标身份进行认知加工和工作记忆的基础上采取了分组策略,即把同一范畴的目标归为一组,这一方面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降低追踪负荷,即由追踪5个目标变为追踪1个大的虚拟客体;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对目标身份的工作记忆,即“组块”效应。两者协同作用促进了范畴间差异条件下的目标追踪表现。当然,要做出确切的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4.2 目标与非目标身份特征范畴间差异促进身份识别的机制

目标与非目标范畴间差异在促进追踪表现的同时,还促进了身份识别表现;随着范畴间差异水平的提高,身份识别表现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实验2)。这可能有两种解释:一是因为目标与非目标的范畴间差异降低了用于追踪的注意资源消耗或存储身份特征的工作记忆负荷,使被试有更多的认知资源用于身份——方位的绑定,从而促进了身份识别。

二是来自多身份追踪模型的解释(Oksama &Hyönä,2008)。Oksama 和 Hyönä(2004)的研究发现,视觉工作记忆与注意切换能够较高地预测个体在多身份追踪任务中的追踪成绩,并在后续研究中提出了多身份追踪模型(Model of Multiple Identity Tracking,MOMIT,Oksama &Hyönä,2008),以解释多身份追踪的机制。该模型包括5种成分:①负责分析目标身份信息的;②负责分析目标位置信息的;③暂时的记忆缓冲器,用以保存目标带索引的位置信息;④注意切换控制系统;⑤情节缓冲器,用以对目标的位置信息和身份信息进行绑定。该模型认为多身份追踪同时存在着平行加工和注意切换两种机制。低级的平行加工同时加工了目标的位置信息和身份信息。而高级的注意切换根据输入的信息,有效的切换注意的焦点。情节缓冲器接受来自注意切换、位置加工、身份加工的信息而不断更新,并对位置信息和身份信息进行绑定。随着目标与非目标身份范畴间差异水平的不断提高,多身份追踪模型的两个加工成分可能发生变化:一是目标身份信息的早期分析模块,目标与非目标范畴间差异水平越高,被试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时发生混淆的概率越低;二是在情节缓冲器中保持目标身份与方位绑定的时候,在目标与非目标范畴间差异水平较高的情况下,被试可更有效地排除非目标的干扰作用,也即避免误把非目标的方位与目标的身份绑定在一起,减少了绑定错误,从而提高了身份识别表现。这两个过程都可能是导致目标与非目标范畴间差异越大,目标的身份识别表现越好的原因。

在本研究实验2中,身份识别正确率显著低于追踪正确率,说明位置信息和身份信息之间的捆绑并不“牢固”,在要求回忆目标位置对应的身份信息时,容易发生混淆和错误。并且目标方位追踪与目标身份和方位的绑定很可能是相互分离的两个过程,被试可能优先完成了方位追踪任务,其次才是身份与方位的绑定任务。

5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考察了多身份追踪任务中目标与非目标的身份特征差异性对追踪表现与身份识别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仅要求被试追踪目标的范式下,目标与非目标身份特征的范畴内和范畴间差异都显著促进了追踪表现。本研究同时考察了目标与非目标身份特征的范畴间差异水平对追踪表现与身份识别的影响。发现随着范畴间差异水平的提高,被试的追踪表现与身份识别表现都得到了显著提高,但身份识别表现低于追踪表现。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目标与非目标的身份特征差异性如何在多身份追踪中发挥作用。但目标之间的身份特征差异性对多身份追踪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由于追踪与识别两种任务的要求不同,目标与非目标之间及目标之间的身份特征差异性对两种任务的不同影响有待更多的探讨。在实际生活中,影响多身份追踪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当追踪目标处于三维立体环境中时,目标往往带有多维度的身份特征;真实场景中的物体往往带有语义范畴等概念信息,不同语义范畴物体的认知加工机制也不尽相同。因此,采用更生态化的情境研究多身份追踪中目标各个维度的身份特征在注意与视觉工作记忆中如何进行加工将更具理论和应用价值。

Alvarez,G.A.,&Franconeri,S.L.(2007).How many objects can you track?:Evidence for a resource-limited attentive tracking mechanism.

Journal of Visual,

7,1–10.Botterill,K.,Allen,R.,&McGeorge,P.(2011).Multipleobject tracking:The binding of spatial location and featural identity.

Experimental Psychology,58

,196–200.Cohen,M.A.,Pinto,Y.,Howe,P.D.L.,&Horowitz,T.S.(2011).The what–where tradeoff in multiple identity tracking.

Attention,Perception &Psychophysics,73

,1422–1434.Drew,T.,Horowitz,T.S.,&Vogel,E.K.(2013).Swapping or dropping? Electrophysiological measures of difficulty during multiple object tracking.

Cognitive,126

,213–223.De-Wit,L.H.,Lefevre,C.E.,Kentridge,R.W.,Rees,G.,&Saygin,A.P.(2011).Investigating the status of biological stimuli as objects of attention in multiple object tracking.

PLoS ONE,6

,e16232.Howe,P.,&Holcombe,A.O.(2012).The effect of visual distinctiveness on multiple object tracking performance.

Frontiers in Perception Science,3

,307.Horowitz,T.S.,Klieger,S.B.,Fencsik,D.E.,Yang,K.K.,Alvarez,G.A.,&Wolfe,J.M.(2007).Tracking unique objects.

Perception &Psychophysics,69

,172–184.Iordanescu,L.,Grabowecky,M.,&Suzuki,S.(2009).Demand-based dynamic distribution of attention and monitoring of velocities during multiple-object tracking.

Journal of Vision,

9,1

12.Liu,T.W.,Chen,W.F.,Liu,C.H.,&Fu,X.L.(2012).Benefits and costs of uniqueness in multiple object tracking:The role of object complexity.

Vision Research,66

,31–38.Makovski,T.,&Jiang,Y.V.(2009a).The role of visual working memory in attentive tracking of unique objec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Perception &Performance,35

,1687–1697.Makovski,T.,&Jiang,Y.V.(2009b).Feature binding in attentive tracking of distinct objects

.Visual Cognition,17

,180–194.Oksama,L.,&Hyönä,J.(2004).Is multiple object tracking carried out automatically by an early vision mechanism independent of higher-order cognition? An individual difference approach.

Visual Cognition,11

,631–671.Oksama

,

L.,&Hyönä,J.(2008).Dynamic binding of identity and location information:A serial model of multipleidentity tracking.

Cognitive Psychology,65

,237–283.Pinto,Y.,Howe,P.D.L.,Cohen,M.A.,&Horowitz,T.S.(2010).The more often you see an object,the easier it becomes to track it.

Journal of Vision,10

,article 4.Pylyshyn,Z.W.,&Storm,R.W.(1988).Tracking multiple independent targets:Evidence for a parallel tracking mechanism.

Spatial Vision,3

,179–197.Ren,D.,Chen,W.,Liu,C.H.,&Fu,X.(2009).Identity processing in multiple-face tracking.

Journal of Vision,9

,1–15.Wei,L.Q.,Zhang,X.M.,Li,Y.N.,&Ma,Y.(2014).The effects of visual and auditory dual-task on Multiple Object Tracking performance:Interference or promotion?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46

,727–739.[魏柳青,张学民,李永娜,马玉.(2014).视听通道双任务对多目标追踪的影响:干扰还是促进?

心理学报,46

,727–739.]Yantis,S.(1992).Multielement visual tracking:Attention and perceptual organization.

Cognitive Psychology,24

,295–340.Zhang,B.Y.,&Ding,J.H.(2010).Attentional strategy and the pattern of eye movements during Multiple Object Tracking.

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30

,50–53.[张滨熠,丁锦红.(2010).多目标视觉追踪的注意策略及其眼动模式.

心理学探新,30

,50–53.]Zhang,B.Y.,&Ding,J.H.(2011).The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target size changes on Multiple Object Tracking.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7

,49–55.[张滨熠,丁锦红.(2011).目标大小变化对多目标视觉追踪的影响.

应用心理学,17

,49–55.]Zhang,X.M.,Shu,H.,Li,Y.N.,Sun,C.,Zhang,G.F.,Zhou,Y.B.,&Bai,Z.Q.(2008).A study of the visual tracking of compound stimulus.

Psychological Science,31

,121–125.[张学民,舒华,李永娜,孙晨,张桂芳,周义斌,白仲琪.(2008).复合运动刺激视觉追踪的初步研究.

心理科学,31

,121–125.]

猜你喜欢

工作记忆方位范畴
工作记忆负荷对反馈加工过程的影响:来自脑电研究的证据*
PTSD易感性人格特质、工作记忆能力和创伤期间认知加工对模拟创伤闪回的影响*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
为什么有人能同时做多件事,有人却不行?
工作记忆容量对理工类院校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范畴观与认知语言学上的范畴等级结构
Word Fun
练思维:看图学方位
方位介词
陶艺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