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2014书单

2015-02-05

南方周末 2015-02-05
关键词:奥威尔黑格尔艾玛

陈家琪

同济大学哲学系教授

《精神哲学》,[德]黑格尔著,杨祖陶译,人民出版社,2006

我的导师杨祖陶先生从预备翻译黑格尔的“精神哲学”,到这本书正式出版,其间风风雨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书一出版,杨老师就寄给了我一本,而我却疏于阅读,主要是觉得与其读黑格尔早年的作品,还不如下更大的功夫去读他晚年的《法哲学原理》。但偶一翻阅,便无法释手,而且觉得读这本书的感觉,与读《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历史哲学》、《法哲学原理》的感觉均不一样。主要是这里既有一个全面的提纲(从主观精神到客观精神再到精神哲学),也有更细微的概念区分,比如在“自然灵魂”中讲“性的成熟”是指性心理的变化:一个个体想在另一个个体中寻找自身,这时候的个体还是以“自我”为中心;到“感觉灵魂”,“性的成熟”则讲的是一个个体在另一个个体身上所感受到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反过来又说明了“自我”到底是怎样一个人。黑格尔自己的概括是:“我在这个立场上感受到什么,我就是什么,我是什么,我就感受到什么。”只有到了“现实灵魂”,灵魂才过渡到意识,于是在自我意识中有了主奴关系,有了身心、主客间在对立中的同一,以后的人讲解为“为承认而进行的斗争”。自由不是在他物之外,而是在他物中所争得的对于他物的不依赖性,这是“性的成熟”,更是“自我意识的成熟”,或者说是人的“自由意识的成熟”。

吴强

清华大学政治系讲师

《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美]艾玛·拉金,黄煜文译,卫城出版社,2012

长久以来,人们都以为《动物庄园》和《1984》都是以苏联为原型所构想出来的。也因此,研究者怀疑左派记者身份的奥威尔一定经历了巨大的思想碰撞才向右转的。这种误读,包括我自己长久以来的想当然,却由化名艾玛·拉金的一位女记者,通过在奥威尔的第二故乡——缅甸的实地探访,破解了。

随着拉金在缅甸寻访的脚步,从奥威尔的英国殖民时代到今日缅甸军政府的专制统治,一幕幕《动物庄园》和《1984》《缅甸岁月》的场景,仿佛复活了,缅甸的日常生活,就这样联接起了奥威尔的“缅甸三部曲”。

《1848年欧洲革命》,[英]罗杰·普赖斯著,郭侃俊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那一年初,《共产党宣言》出版,一场席卷欧洲的革命随即爆发。1845-1846年间的农业危机酝酿着革命;而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成长起来的资产阶级要求普选、进步,与相信依靠军事镇压,或者玩弄有限代表制就能维持君主专制的保守势力,产生了严重的对立。与1789年革命不同,在1848年革命浪潮中,资产阶级才第一次成为革命主角,尽管还是那么软弱。

《天空的另一半》,[美]尼克拉斯·克里斯多夫、雪莉·邓恩著,吴茵茵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在过去的25年里孜孜以求,追寻着人类的各种暴力,也先后获得两次普利策奖。不过,他们最新的著作《天空的另一半》,却展现了另一种形态的暴力,全世界范围内针对妇女的暴力,其范围之普遍、偏见之深、漠视之甚,都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而真相是,即使在21世纪,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针对女性的暴力,仍然是维持统治的方式,甚至统治技艺的核心,却又受到如此严重的忽视。人们似乎更关心那些国家的公民权利、政治参与和经济繁荣,鲜有人将这种赤裸裸的身体政治与威权的持续或者民主发展的障碍相联系。天空的一半和另一半是否平等,大概是继冷战的意识形态分歧之后,又一个割裂人类世界的鸿沟。

猜你喜欢

奥威尔黑格尔艾玛
艾玛与风
梦见月亮的熊
黑格尔评理
黑格尔评理
艾玛打雪仗
艾玛吹泡泡
《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
“特型”作家乔治·奥威尔的文学之路
孙仲旭:翻译奥威尔《一九八四》 曾两度落泪
娱乐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