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想当老大
2015-02-05
卡乎
无论是长子综合征还是独子综合征,这些性格特点都有两面性。从另一面看,毛病就是优点
“爸爸,我想要个妹妹。”女儿走到我面前说。我敷衍道:“去跟妈妈谈吧。”“不,妈妈说跟你谈!”我才意识到女儿已经跟妈妈谈过了,而且非常认真。一年前,她经常要求妈妈给她生个姐姐,现在她显然明白了出生的顺序问题,也使得这一要求不再像一个玩笑。
德国虽然出生率低,但是多子女是家庭常态。有一次,女儿的幼儿园同学到家里玩,非常严肃地问:为什么她没有兄弟姐妹?问得我有些尴尬,也生怕让女儿产生家庭不正常的心理。
中国的情况相反,大概没有孩子会觉得独生子女不正常,他们向大人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有些人会有兄弟姐妹?如果自己就是“有些人”之一,他们可能追问:为什么偏偏是我?为什么我们不是一个“正常”家庭?发现自己非正常,就会失去在社会中的安全感。更何况,他们很容易发现自己的劣势:要与兄弟姐妹分享父母的爱。
在持续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之后,中国重新允许一些家庭生育第二个孩子,孩子如何适应多子女家庭成为话题。最近的两则新闻,让这个话题再次升温。一是,有个妈妈在网上贴出“保证书”,说她和先生为了生二孩,不得不向女儿保证:“我保证永远第一喜欢我家大宝”。另一则新闻更加残酷:二孩已经怀在妈妈的肚子里了,但是十三岁的女儿坚决不接受,相继以逃学、离家出走、跳楼、割手腕相威胁,妈妈不得不去医院堕胎。
舆论照例感慨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之外,不止一位专家援引了长子综合征(Firstborn Syndrome)概念。长子综合征是指家中老大的一些性格特点,比如控制欲强、完美主义、过分挑剔等等。但是,这个概念所描述的情况,大多是指给定多子家庭的前提,也就是说长子接受弟弟妹妹的出生。像中国孩子拼命抵制弟弟妹妹的情况,更具有独子综合征(Only Child Syndrome)性质,也就是过度自我中心。
无论是长子综合征还是独子综合征,我们都应该看到,这些性格特点都有两面性。从另一面看,毛病就是优点。心理学家、畅销书作家凯文·莱曼(Kevin Leman)写过一本《天生赢家:保持你的长子锐气而不失平衡》,鼓吹只要能控制平衡,长子就是天生的政治领导、商业大老、艺术天才和潮流先锋。另一位研究者劳伦·桑德勒(Lauren Sandler),则专门著书《独一无二:拥有独生子女的自由和作为独生子女的幸福》,为常被世人污名的独生子女辩护,认为他们独立性、自尊心强,才智和成就明显高于“常人”。
家长和社会需要做的事情,不是去批评长子或独子的性格缺点,而是因势利导将同一性格特点引向好的方向。控制欲强的另一面,就是有领导力、有责任心、喜欢被需要。我和女儿有一个共同编撰的系列故事,每天必讲,她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本领超强、敢于担当、照顾弱小的姐姐。在现实中,她也总是享受帮助小朋友的感觉,有时会嘲笑他们是“小BB”,意思是自己已经长大了。她脑子里成天想着“充当老大”,自然就希望有个妹妹或弟弟。
长子综合征里也包含担心失去父母的爱,但是通常不会表现为强烈阻止弟弟妹妹的出生,也不会要求父母保证多爱自己。因为他们往往假想自己处于弱势,新生儿必然吸引更多的眼球,需要更多的关照。中国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来自社会环境的暗示:一方面,独子家庭显得更加正常;另一方面,大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问孩子:有了弟弟妹妹,爸爸妈妈不再爱你怎么办?
有人谈到家庭民主,认为重大事项要让孩子参与决策。我认为,生育权还是属于父母尤其是母亲。但是,应当尽可能多地多协商和沟通。家庭民主在生育问题上,不是体现为决定谁该出生,而是每个家庭成员对新生儿的责任。充分调动长子性格特征,让他为迎接新生儿出谋划策,做些准备(但是不能有太大的压力),能够建立共同的期待。
必须要指出的是,如果父母以重男轻女之心准备生二胎,作为长子的女儿,痛恨弟弟的到来具有天然的正当性。我小时候经常听到的故事是,为了生养儿子,父亲带着女儿进城,想方设法让她走丢。心知肚明的女儿紧紧跟随着父亲,最后跪求说:爸爸别丢下我,从今往后,弟弟吃饭我喝汤,弟弟玩耍我干活,弟弟穿新衣我穿破烂裳。相比之下,现在的女孩强烈反抗,实在是一种令人欣慰的进步。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