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角色转换
2015-02-04薛建玲
薛建玲
社会的发展对未来的建设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传统教育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全面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班主任。素质教育首先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对于班主任来说既是智慧与创新的挑战,又是自我发展的新的机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主导作用的班主任,必须充分认识时代赋予班主任角色的新内涵,不断反思,更新观念,这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一、素质教育要求班主任要不断反思,更新教育理念
我们已经进入信息社会,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量剧增,事物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同时,人的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改变,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灵魂,他们的教育理念、世界观、价值观无不渗透在班级管理之中。班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其需要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思想作指导。班主任必须学会教育审视和反思。班主任要与时惧进,更新教育理念和实施策略,把握时代的脉搏,采取科学的方法,构建良好的班集体,开创班主任工作的新局面。这样,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搞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树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
教育是人类文明的结果,同样教育也塑造着他的社会成员。教育从本质上来看,是塑造人的工程,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事业。教育教学的真谛和意义,就在于发现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简单地说,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就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目前对“创新”一词的解释,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社会价值的创新,是指因个体的发现和创造为人类社会带来变革的新质因素。二是个人价值的创新。它指个体发现和创造出相对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中小学生的创新一般指后者。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情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美国心理学家格齐伊认为:“明日的文盲不是不能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因此,必定在班级工作中实施创新教育,要求班主任首先要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班级工作的突出位置。
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并在教育活动中大胆实践,不断总结创新教育的成果。班主任是积极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主体,他们不断寻求新的工作方法,根据自身优势和学生的特点,富有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活动,同时班主任的创造性工作观念与工作方法又必然对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形成起着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创新教育是高度专业化的工作,因此需要每个班主任不断接受再教育,以提高自己的创新智慧和培养他人创新智慧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要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我们打开了创新教育的思路。它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因此,班主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课堂学习小组或探究学习小组的划分显得十分重要。
创新意识,从学习的角度看,它是创新学习能力的源泉,因此,要培养创新性学习能力就必须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意识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明确的创造目标;二是要有使命感、责任心。对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班主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引导。首先,利用班会及课余时间与学生谈心等活动,向学生介绍一些知名人士发明创造的过程,从而培养运用知识,技能进行创新的意识和兴趣。其次,经常给学生创造一些实践活动和锻炼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实践。最后,引导学生对实践中产生的各种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掌握对问题处理的技巧,培养学生对不同认识观念的容忍,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乐于接受真理的优良品质。
(二)树立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完美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出了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的目标。发展个性的理论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赋予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要求教师重新思考学生,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看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班主任要看重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看重一个个需要开发的生命个体,并从班级管理中发现生命的保存、延伸、发展和增值,来阐释教育的本质。
每个学生都有某些方面的优势和爱好,没有个性就没有发展。班主任应珍惜这些特点,注意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承认学生的智力差异。才能够造就出具有健全人格、诚实、正直、追求真善美的“人”,真正的“人”。
(三)树立终身教育观念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终身学习对教育工作者而言更加重要。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挑战,为了学生的未来,教师需要不断“充电”。班主任应清晰地认识到,教育面向未来,首先要有高瞻远瞩的意识,培养人才要着眼于社会未来以及个体发展的思想品德素质、道德情感素质、意志素质,使他们具有广泛的可持续发展性,从而培养适应变化快、自主能力强的“未来人”。班主任自身不仅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更应该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热爱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endprint
二、素质教育要求班主任改变传统角色
班主任在实施班集体建设时,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转变态度,改变方法,努力转换好自己的角色,给自己定好位,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素质教育要求班主任不断审视转换自身角色
1.班主任角色由“偏爱型”向“博爱型”转换
这里的“偏爱型”意指传统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只喜欢学习成绩好的“优等生”。其实好的学习成绩本身也是相对的,因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对于某一个学生来说90分不一定好,而对于某些学生来说60分可能是他最好的结果。实际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差生”,因而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做好班主任工作,首要条件是班主任必须转变观念,深入班级了解每一个学生。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有九种智能,因此,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才”。教师要挖掘学生的潜能,把爱洒播到每个学生身上,通过良好教育和培养,使每个学生都能成材、成功。这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2.班主任角色由限制型向发展型转换
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经常要求学生“这个不能”“哪个不准”……往往用规章制度去限制学生。这种做法对于学生形成良好行为,娇正不良习惯固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这种做法有悖于素质教育的要求,有悖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宗旨。班主任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发展,善于拓展学生的潜能,对学生要宽容,不要把学生的失误看得太重,不要怕他们犯错误。要放开思想,放手去做,只有在实践中锻炼学生才会成长。
3.班主任角色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
班主任应充分意识到:某一教育措施或管理方法,在某一时刻对某一教育对象(或群体)是有效的,但另一时期对另一教育对象可能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
现代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艺术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复合体,是教育机制与教育原理的高度统一。在现实条件下,我们强调的是掌握教育科学、管理科学,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去教育学生,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与现代的教育思想,创造性地指导班级工作,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科研型”的班主任。
4.班主任角色由被动适应型向主动创造型转换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班主任,应是积极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主体,应不断寻求新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根据自身优势和学生的特点开展班级活动,形成风格鲜明的班集体。班主任的创造性工作观念与工作方法,又必然对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潜移默化地起着巨大的作用。
5.班主任角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换
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倾向于把自己的班级看作是一个单元,并把它与外界隔绝开来,管理班级自己一人包干,管理范围只局限于学生在班在校的时候,形成“我的班”,我“只管三尺门里,不管三尺门外”。而素质教育下的班主任则不同,他首先认识到自己是班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是联结任课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家庭的一个重要纽带,以谋共同进行班级管理的对策,以便形成教育合力,最大限度地发展教育系统的整体功效。
6.班主任角色由专制型向民主平等型转换
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绝对权威,高高在上,学生对教师必须绝对服从。权威型班主任培养出来的学生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更谈不上具备信息时代所要求的创新精神。新时代呼唤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必备条件学生是班级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看法。
7.班主任角色由简单粗暴型向细致耐心型转换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所想、所做,要真诚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要尊重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在没有了解事情真相前,不要武断下结论,尤其忌讳当着全体学生的面否定,奚落学生。这样做会引起学生内心极大的变化。班主任要关心爱护每个学生,主动与他们交流,在交流时多一些亲和,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换位思考少一些严厉指责。班主任的言行要时刻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水平,考虑学生的想法和感受,在管理中要多表扬,少训斥,在鼓励与指导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个学生都能轻松快乐地成长。
(二)实施素质教育,重塑班主任角色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教师的正式职能以外,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励。
现代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其角色内涵是丰富的,他不再仅仅是“学科专家”,而且是“活动组织者”、“班级管理者”、“模范公民”、“学生的朋友与知己”、“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者”、“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者”等等,而所有这些内涵对新时期班主任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会倾听学生,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有话敢说,消除师生间的心理紧张气氛,将学生不同的观点联系起来,积极的与学生的想法共舞,让学生从自己的经验里悟得知识和道理。
1.设计师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班级管理理念提倡自主化。“自主化班级管理”是指在创新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自主管理班级,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管理实践。因此,班主任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集体,设计出班级发展的远期、中期、近期培养目标。要设计规划班级的每个学年、每个学期、每个月乃至每个星期的教育管理重点。
2.组织者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小组合作探究是主要的倡导方式,况且有一些实践性的课程,仅在教室里难以完成,必须要到外界去体验,这种形式更能让更多的学生自主参与课堂。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个性,自身条件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组组合,以利于学生在既定的教学目标下,齐心协力,优势互补,相互借鉴,产生参与探索、乐于质疑的动力和灵感,产生“1+1>2”的合作教学效果。endprint
3.研究者
首先,做“学者、研究者”,是信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作为班主任,其本职是教师,其所做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从把现成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到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的工作内容与方式都要发生变化,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在这一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学会学习的思想集中体现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并从根本上赋予了教育和学习崭新的内涵,表现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时的教育学不再是对人类进行改造的工程学、园艺学,而是人类发展的人学,学习成了专门的领域和学问,此时的班主任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先成为研究者、学者。
再者,人与动物不同,人是一个能动的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首先,受教育者根据自身的精神状态与需要、兴趣、目的等倾向性来选择环境和教育对他们的影响;其次,受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能够活化并创造新的教育资源;最后,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建构能力相匹配。这些都要求班主任必须做学者、研究者。
4.伴奏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完人”。培养“完人”的内涵就是,针对现代社会中只让人获得“片段知识”和“理智工具”的现象,针对现代社会中青年人的培养被割裂得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现象,提出人的发展和培养包括“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具体地说,培养完人包括“复合态度、情感方面的品质、美感方面的品质、重视身体健康”等内容。作为学生,其主体活动时间在学校,大部分的活动都由班主任监管,因而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要求教师做“伴奏者”,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的“协助者”,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更多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伴奏者、协助者”是信息时代的新的教学前景,也是教师的又一新职能,更是班主任角色的全新职能。
总之,新时代、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班主任,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与时俱进,转变教学态度,改变教学方法,努力转换好自己原来在教育舞台上的角色,给自己定好位,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让素质教育在班主任行为中生成,也让班主任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走向成长。让素质教育之花开遍所有的校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事,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山东滕州市滨湖镇滨湖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