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创设有效情景

2015-02-04高云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9期
关键词:情景创设生活

高云

在教学中,老师们为了把课上得活泼生动且个性突出,常常是把教学内容“创设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为此,不少老师争先效仿,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方设法地在教学中创设情景,有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活泼而生动、思考的价值很强、对学生来说也很新奇特且富有挑战性的,有的老师也要生搬硬套地创设情景,这样,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得不偿失。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情景呢?

一、要有“吸引力”,从“外在化”到“内在化”

教学情景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是引领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素养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设计时,要调研学生的爱好,运用多媒体,巧妙地创设情景,有效地组织活动,增强对学生的刺激,这样,在学生学习的时候才能促成他们达成目标。当然,这样的情景在教学的时候肯定是有效的,但是,这样的情景往往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地消失。当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出现很大的思维冲突,继而发现并且解决数学问题,这种解决问题的时候产生的数学情景学生本身就很感兴趣,刺激越大,兴趣就越浓。老师在创设情景的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低年级的要直观,高年级的要充分挖掘教材,创设数学本身的魅力情景,引导大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转化成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例如:我就创设了这么一个情景。有一组数:12、78、53、126、346、222,大家把能被3整除的数找出来,老师在这可以直接看出来,你们验证一下,看看对不对。学生基本上都完成了。笔者写出一个几十位的多位数,依旧可以很快地判断,有什么规律?让学生进行交流。尽管学生在判断中有失误,也有猜想错误的,但是,经历了这个过程,学生感到数学确实有趣,所以学生学得就更加积极主动,理解数学知识也更加透彻了。

二、要有“数学味”,从“生活化”到“数学化”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应该对身边熟悉的事物观察研究并且理解其中的数学问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们感悟到数学是源于生活的,在我们的周围就有很多的数学问题。所以,上课时,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这样,学生在倍感亲近的情景中学习,感性认识得到了强化,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享受生活的一种活动,在这样的情景里学生更加感到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学习数学是有价值的。

例如:我要求学生找一找身边的各种玩的、用的东西,上课时把这些东西和其他同学的互相比较看看那些地方相同,然后,组织大家讨论,在交流中初步感知角的一些特征,在这个基础上,再安排小组内的同学根据交流出的角的特征,小组里互相指认给同组学生看那些是角,大家分别摸一摸说说自己的感觉。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对“角”建立了表象,从具体形象中逐步抽象出“角”,这样也就认识了“角”。学生在已有的生活中找出数学问题,切身感悟到数学和生活联系紧密,学习数学一定是有价值的,所以要学好数学。

三、要有“真实性”,从“虚拟化”到“逻辑化”

对于小学生来说,创设的情景必须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真实的情景,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学生的真实的情感和价值观也得以体现。所以,我们在创设教学情景时应该注意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学生熟悉的情景里学生自由地学习,在自主探究中让学生找到“乐趣”,切不可为了创设情景而创设,那样会适得其反。

创设教学情景必须以真实的情景为前提,一定要有数学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尽可能的寻找学生身边的数学情景,这样,创设出的情景才是学生真需要的情景。我们只要创设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情景,学生才能自主学习、领悟学习的知识,创设的情景才能真正服务于数学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靖江市斜桥镇大觉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景创设生活
情景交际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