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2015-02-04韩优军
韩优军
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的不断探讨和实践,教育越来越多地增加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关怀学生健康方面有了显著的转变,不仅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教学工作并列成为现代教育的两个核心,缺一不可。
人的心理成长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中学生的心理,有时极易陷入“误区”,时常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困惑,引起心理不适应、情绪不协调,如若不能及时解决有的问题甚至会发展成为精神障碍。多年的教育经历,使我认识到要想做好学生工作,必须依靠各方力量。要细致耐心地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包括家庭状况、生活环境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等,真正做到知己知彼。下面通过两个教育案例初步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学期刚开始不久,一名神情忧郁的女同学走进了我的办公室,说是想寻求心理咨询教师帮助。紧接着,这名同学的班主任也向我提出了帮助她的请求。我先安排了一名心理教师对她进行了心里辅导。几次辅导后,不但没有丝毫好转,情况反而变得更加严重。我了解到她在与其他学生交流不畅时,竟然做出了让大家都意想不到的事。她将一杯水泼在了同宿舍里“得罪自己”的同学的床上,而且还对这种做法毫无负罪感。我与心理同行一起进行会诊,发现问题似乎并不仅出在心理方面。以后的心理辅导我发现她没有主动配合的意愿,一个问题解决了,紧接着出现了新的问题,而且据学生自己说家长在教育她方面有很多不妥当之处,有时对问题非但不积极主动解决,反而助长孩子负面情绪滋生。
一个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与家庭环境的好坏是密切相关的。我清醒的认识到必须及时了解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我们把学生家长约到学校,交谈中得知之前从学生那里了解的情况与实际并不一致,父母非但不对孩子过于偏袒,而是态度积极,对孩子期望值也很高。通过与孩子家长的深层次交流,事情的轮廓越来越清晰。原来自从她妹妹出生后,孩子自己感觉不再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了,以为父母对妹妹的爱大于给予她的爱,于是就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三天两头闹情绪,不是头疼就是胃疼。升入高中后,离家远,远离了父母,更缺乏与同学的交流,导致各种情绪难以排解,于是就想方设法引起别人的注意,甚至用过激的行为。确诊了问题的根源,于是我们有针对性地与孩子开展沟通交流,充分地肯定孩子优点,对孩子要求关心的情况,与家长展开谈话,家长也表示今后会更加关心自己的大孩子的成长。经过一段,孩子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抑郁的神情没有了,人也变得积极向上了,同学关系也融洽了,学习也有了长足进步!
这件事情让我感触颇深,要想做好学生工作,首先要细致地了解学生自身状况,同时还要了解他的家庭,他的成长环境,绝对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有对症下药,方能事半功倍。
下面我再例举另一个教育案例。今年开学之初,有一个男同学,家长无论如何也送不进学校大门,一到校门口,就呕吐不止,家长无奈只好送孩子进医院就医。结果检查显示一切正常,多次心理辅导也不见成效。于是我们从孩子成长经历入手,了解孩子的过去,通过心理攻坚,孩子最终道出了实情。原来初中时候,有位老师无形中伤害过这个学生。有一次这位老师与其他老师交谈时,说某某同学那么笨都比他考得好。事情恰巧被他无意中听到,自从那以后自信心深受打击,于是老是感觉老师瞧不起他,成绩也开始大幅下降。后来发展到不敢见老师,再后来一想起学校就恐惧、呕吐,厌学情绪非常严重。
“解铃还须系铃人”,于是我就亲自联系上了他初中时的那个教师。通过与这位教师的深入交谈,了解到当是那位教师是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才说那番话的。这位教师谈起当年的那番话,为自己无心的言论导致孩子学习下降感到悔恨。在我的撮合下,这位男同学与自己的老师化解了误会,孩子的心结也打开了,心态也慢慢平复,生理的不良反应也随着心结的打开而消失。孩子不再害怕学习,人也变得开朗,学习也明显进步了。
总之,做好学生的工作,不能打无准备之战,不能凭经验教条,要做到对学生知己知彼,要追根溯源,走进孩子的内心,从心灵深处改变孩子,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作者单位:山东广饶县第一中学一校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