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好:反思力成就精彩教育人生

2015-02-04邓文圣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9期
关键词:乌龟兔子老师

邓文圣

梁好,小学高级教师,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宿州市人民政府首届兼职督学,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员、专职督学,千余篇文章发表于《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中国德育》等报刊,出版多部教育专著。《中国教师报》《安徽青年报》《特殊教育》等报刊特约记者、通讯员,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开设个人专栏。

经常浏览教育报刊的老师,对于“梁好”这个名字大概不会陌生。“梁好”的字名常见于国内30余家报刊,他的时文或讴歌,或批驳,或鞭笞,或立论,宛如鲁迅先生如刀之笔,十分辛辣。从其眼光的敏锐,语言的犀利,视角的独特,对教育深刻的反思力与洞察力上去判断,你一定会认为他是一位驰骋教坛多年的老教育工作者。其实不然,就连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宋运来初识梁好时也是深感意外其“竟如此年轻。真是‘有志不在年高,名人就在当下,名人就在我们普通民众中,他们皆发于畎亩之间”。

十五年前的他从师范毕业,在一所乡村的特殊教育学校走上特殊教育岗位,面临着一群不会言语的聋哑学生;十五年后的他,是安徽宿州市埇桥区教育局的教研员、专职督学,在各类教育报刊发表千余篇文字,出版三部教育专著。是什么让他获得如此华丽的转身,是什么因素让这样一位普通教师成长为教育的学者?是反思力。正是这种反思力成就了梁好老师的专业发展,成就了其精彩的教育人生。

在教育故事中捕捉理性的灵光

一天晚上,梁好老师又不厌其烦地给女儿讲起故事来。哪知,“龟兔赛跑”的故事刚刚讲完,乖巧的女儿猛然间问了一个问题“爸爸,乌龟为什么要跟兔子赛跑呢?”。

乌龟为什么要同兔子赛跑呢?陆上爬行是乌龟的弱项,却是兔子的长项,拿乌龟的弱项与兔子的长项相拼,比赛结果哪还有悬念?虽然结果乌龟侥幸跑赢了,我们却并不能说乌龟比兔子跑得快,在跑步的技能上,兔子永远是第一名。乌龟与兔子赛跑,绝对是一场不公平的比赛,比赛没有开始,就已经注定惨败的结局。乌龟就应当是乌龟,兔子就应当是兔子,教育应当为乌龟提供游泳的池塘,为兔子提供奔跑的绿地,而非将乌龟与兔子硬拉在一起,进行着并无实际意义的比赛。

由龟兔赛跑的故事,梁好老师反思当下的教育。他说:学生就如同森林里种类各异的小动物们一般,有擅长跑步的兔子,也有擅长游泳的乌龟,他们性格各异,每一位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有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发达,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有的学生身体运动协调能力较突出……对于这些潜在的优势智能,教育者唯有因材施教,充分挖掘,才能让他们成为最优秀的自己,成为多元化社会需要的多元化人才。我们的这个社会机体才能正常运转,才能和谐与稳定。

不同凡响的解读,得出了一番让人叫绝的经典性反思。《狼来了》也是众所周知的传统故事,故事中大人们气愤,责怪孩子说谎,以至于孩子一而再,再而三时,大人们放弃施救,最终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故事讲给过几代人,没有多少不同的意见。梁好老师对于故事却有另类的解读,他认为,孩子哄骗源于内心空虚的玩笑,是大人们漠视了孩子的心灵“暗区”。

从平凡的故事中辨析教育,反思人生,梁好老师独特的视角,常常给予我们全新的思想体验。他认为教育者应该心中长留一种创新的反思力——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闪耀着理性的灵光。正是这样的反思力,让梁老师的教育思想充满着鲜活的魅力,让梁好老师对教育专业有着较高的领悟力与创造力。

在生活的细节中思辨教育的真伪

梁好老师善于发现生活,善于从生活的琐事之中反思教育,探索教育的真谛。在一期综艺节目上,第一位出场的是一位七八岁的小男孩,一身黑色西服,戴着礼帽,提着一根手杖,演唱了一首无比深情的歌曲,那有板有演的手势,那男性十足的姿态,那沙哑的颤音,感动了在场无数观众。

对于这样的电视节目,或许老师们也会同大多数现场观众一样,为孩子的表演而鼓掌叫好,而在学校里也会着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但是,梁好老师却不以为然。他说“每每看到台上的这些‘小大人,穿着与他们年龄不相称的衣服,做出与其年龄不相符的举动,唱着充满着情爱的靡靡之音,我真的感觉到周身不自在。”

孩子毕竟是孩子,孩子的天性在于天真烂漫,在于他们的童真童趣,童年应当是人生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如果童年之时,孩子不像孩子,俨然一个个“小大人”,那么快乐的童年岂不彻底地在人生的轨迹上消失了吗?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说“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梁好老师对“小大人”的反思,与卢梭的理论不谋而合,这样的反思力直达教育的真理——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学生实现“最好的自己”,做“最真实的自己”,做到知行合一,德才兼备。

梁好老师无论在学校讲课,还是给教师做讲座,他常常拿这样的生活细节作为“靶子”去剖析,一个个看似平常的生活细节,经由梁好老师之口,便多了份思考,多了份禅意,多了份魅力。梁好不断用思考呼唤教育回归真教育。他的第三本著作《回归真教育》中收录的一百余篇自己平时的反思文章,从不同的角度,用朴实的话语,让教育理论家的看似高深的理论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他希望学校“以生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信任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要让学生在成才的同时,更要让学生成人,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写的“真人”。希望教师成为真实的教师,能够对得起自己的职业,牢记自己的使命;要树得起师者形象,行为示范,万世师表;要经得起清灯黄卷,坐得了冷板凳,甘做书生教师,具有“真水平”。希望教育是真实的教育,守住教育的常识,遵循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成长,不浮躁,不虚华,不功利,不势利,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真实自然。

在课堂的审视中探寻教育的真谛

十年的特殊教育生涯,对于聋校的语文教学,梁好老师可谓游刃有余,独树一帜。学生虽然不能开口说话,但是,却可以与梁老师无障碍交流,这得益于梁好老师高超的手语表达能力。endprint

在学校,梁好老师曾是手语翻译,不仅学校大大小小的会议经由梁好老师之手向学生传递信息,而且梁好老师还是当地电视台手语节目的主持人,派出所友情手语翻译,更承担了全市残疾人代表大会的手语翻译工作。手语能力的突出,让梁好老师的聋校语文课堂绝不亚于普通教育,他用手指口吐莲花,给学生呈现一节节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也正是因为其在教学专业领域突出的表现,梁好老师被选任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

初入教研室,步入普通教育领域,梁好老师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也再一次见证了他反思力的魅力。

一次,教学视导十来节语文课下来,梁好老师听到类似的一句话常常挂在老师的嘴边:“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用你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背诵你喜欢的段落。”此等现象引发了梁老师的深度审视:学生喜欢的方式就是科学的吗?就是高效的吗?就语文课而言,阅读的方式多种多样,诸如朗读、默读、分角色读、合作对读等,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这些阅读方式,固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但是,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式的同时,却不要忽略教学目标,以及不同阅读方式的教学训练侧重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特别是低学段阅读能力尚不足的小学生,是否会偏移语文教学目标?学生的阅读效果是否会大打折扣呢?

经过一番研究与思考,梁好老师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阅读方式的选择一味追求学生的“喜欢”是欠妥的,在考虑学生情感认同的基础上,不仅要考虑学段阅读能力训练的重点,适时对学生阅读能力开展针对性的训练,还要考虑教学环节的需要,对应选择最适合的阅读方式,这个问题,语文教师必须予以重视,脱离语文教学目标以及学生认知学习能力的所谓“自主性学习”实质上是一种“伪自主学习”。

在管理的角落中寻找高效的管理

2011年,梁好老师被调剂到督导室工作。顺利完成其角色改变的还是因为梁好老师那非同一般的教育反思力。到一所小学视导,学校的课间操颇具特色,而自编自导的“扇子舞”更可谓是一处绝妙的风景。红色的扇子,绿色的场地,交相辉映,可爱的孩子们,在音乐的舞动中,轻柔地摆动着扇子,活动着腰肢,展示着青春的光彩。孩子的展示令同行参观者大为赞叹,然而,梁好老师却有了另一种感觉:“扇子舞”的柔美,以及集体绽放的那种整齐与恢宏,确实能让观者心受震撼。但是,教育是理性的,对于孩子的每一项教育活动的设计,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之上,而应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的角度全方位审视与思考。“扇子舞”的设计本身,只是一些简单动作的重复,运动量太小;舞蹈固然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但这种“美”仅仅指向形式与外观;柔美的“扇子舞”对于优雅的女生是合适的,可以塑造女孩子淑女的形象,而对于那群阳光好动的男孩子来说,这样的舞蹈对于他们又会产生怎样的心理影响呢?

梁好老师在督导反馈会上指出:让孩子的身体得到更有力的锻炼,才是课间活动的真正意义。柔美的“扇子舞”虽然美的精致,却并非教育意义上的“大美”。如若管理者只指向学生的活动设计,没有“生本意识”,那么,必然会产生偏颇,以至于误入歧途。真正的教育,需要适应孩子,需要让孩子感受到无比的快乐,孩子天真无邪的脸颊才是对教育最好的评判,才是对教育者最真实的检验。被人称道的“扇子舞”,或许还有改进的空间与必要。

梁好老师的这番见解一语中的,击中了学校的管理者心里早已觉察出的“隐痛”:“我们管理中,确实存在许多追求形式上的唯美,而忽视了学生本体的自由发展。有时也有所觉却又为了某些什么而违心地做着”。梁好老师敏锐地察觉,高屋建瓴的思考深得许多学校领导的敬佩,因此身为教育督学的梁好老师又成了学校管理者争相邀请的对象,出谋划策的参谋。

有人说:“一流的教师会教育,二流的教师会上课,三流的教师会写作。”此话甚是偏颇。诚然,优秀的教师一定能够站稳讲台,一定能够上得了好课,但是,如若教师只会上课,却不去研究教育,不去思考教育的话,那么终其一生也只能是一名普通的教书匠,而绝不能在教育专业领域有所成就,不能成长为知名的教育专家,甚至教了一辈子书也不明白教育的真谛。梁好老师的身体力行为教师的教育研究,为教师如何成长做出了值得称道的表率。endprint

猜你喜欢

乌龟兔子老师
兔子
守株待兔
想飞的兔子
六·一放假么
可爱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