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鸟和隹
2015-02-03刘绍义
刘绍义
“ 鸟”是什么?“鸟”就是“隹”;“隹”是什么?“隹”就是鸟。有人说,北方称鸟,南方称隹;有人说,张嘴称鸟,闭嘴称隹。《说文解字》说:“尾羽长的为鸟,尾羽短的为隹。”尽管事实上也不是尽然,但现代人多采用此说,故,“鸠占鹊巢”只能是长尾羽的“鹊”,不能是短尾羽的“雀”,雀巢鸠占了也没用,住不下。不管怎么说,“隹”,是鸟的另一种称呼,毋庸置疑。
可不是吗?一个鸟称一只(隻),一对鸟一双(雙),“双(雙)”的繁体就是两个隹一个言,雌雄互答,比翼双飞。雌雄二字也源于鸟类,这让人一看便知。所不同的是,雄的隹足比雌的隹足大得多,预示雄鸟比雌鸟身体大。
观察的观(觀)当然也是源于鸟,说人像鹳一样仔细看就是观(觀),怪不得王之涣把人登鹳雀楼东张西望称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原来登鹳雀楼观(觀)望真的是别有一番情趣呀。
不错,以隹造看的字还有“顾(顧)”,古人以为每年都有那几种鸟回来光顾他们一次,他们哪里知道那是候鸟,季节一到,自然飞回,不是单来看望他们的。
新旧的“旧(舊)”与鸟有关,可能不少人一时还转不过弯来。“舊”古代是鸟鸣声,它的篆文字形上面就是一种鸟的毛角,中间是个“隹”字,代表鸟,下面是一个臼,这个“臼”在古代就是新旧的“旧(臼)”,因为那时棰米的臼一用就是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经久不坏,于是就成了陈旧的“旧(臼)”。这时的“臼”用在“雙”中做声符,代表一种鸟儿的叫声。
还有奋斗的“奋(奮)”和夺取的“夺(奪)”也与短尾巴鸟“隹”有关。从这两个字的繁体中也能看得一清二楚。“奮”的金文是鸟在鸟笼中乱飞,想奋力冲出牢笼,回归自然,回归蓝天。“奪”的金文与“奮”字大同小异,所不同的就是笼中的鸟有冠,类似农家养的鸡,是家禽的意思,代表强盗来了,会抢走家中养的家禽。
如果这些还能说得过去,那前进的进(進)与鸟有关,就更显得遥远而不可思议了。其实这也与鸟的特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知道,古人造字时,很多字是与兽行鸟迹有着密切关系的,“進”当然也不例外,古人认为,鱼能退游,兽能退走,而鸟却不能退飞,于是就用“隹”字加“足”造个“進”字,这就是“进(進)”字的来历。
但很多事都不是绝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再加上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能钻古人的牛角尖,不能拿世界上唯一能够退着飞的蜂鸟来给古人抬杠。正是因为有了“進”这个字,天津的“津”便以此为声符,造出了一个有水有船又有读音的古“津”字。这个字太肥大了,如今在古文中很难查得到。“津”的古文字左边是一只竖着放的小船,中间是水,右边是去掉走之的声符“隹”。所以严格地说,天津的“津”也与鸟(隹)有着联系,最起码是近亲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