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麦克道威尔钢琴组曲《海》之第一首至第三首的演奏
2015-02-03程敬瑜
程敬瑜
摘要:爱德华·麦克道威尔(Edward MacDowell,1860-1908)是19世纪下半叶美国最有声望的作曲家、钢琴家、教育家。本文先从整体上对创作内容以及创作手法对钢琴组曲《海》作概述,然后对其演奏及教学分析做了一个说明,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海》之第一首至第三首的演奏与教学要点。
关键词:爱德华·麦克道威尔 海 创作内容 创作手法 演奏及教学
一、麦克道威尔钢琴创作概况
爱德华·麦克道威尔(Edward MacDowell,1860-1908)是19世纪下半叶美国作曲家、钢琴家。
麦克道威尔的钢琴作品在他的整个创作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1888年之前,麦克道威尔深受欧洲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影响,属于麦克道威尔的中早期作品;1888年麦克道威尔回美国定居,其创作手法更加成熟精湛,且着力于富有美国民族精神的音乐创作,作品属于中晚期作品。
二、《海》的创作内容与创作手法
《海》属于麦克道威尔的晚期作品,1898年他在彼得伯勒创作了这部作品。下面是从创作内容、创作手法这两个方面对《海》做一个大体分析。
从创作内容来看,分三类。第一类,描绘直观海景,例如:第一首《海的赞歌》、第二首《来自漂泊的冰山》、第四首《星光》、第六首《在深海中》、第八首《海中央》;第二类,由与大海相关的历史事件和文学作品引发的多侧面描绘,例如:第三首《夕阳余晖》是根据1620年英格兰移民乘漂洋过海在北美朴茨茅斯登陆这一历史事件来创作的,第七首《鹦鹉螺》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美国作家Oliver Wendell Holms的诗歌《带房间的鹦鹉螺》(The Chambered Nautilus);第三类,纯粹对情感情绪的表达,例如:第五首《歌谣》。
每一首作品都题有麦克道威尔自己创作的诗句,这些浪漫的文字恰如其分地与音乐作品相契合,透露出麦克道威尔情绪丰富敏感的内心。
从创作手法来看,《海》遵从了传统的曲式结构,多采用结构清晰的二段、三段的曲式构思,乐段之间往往联系紧密、衔接得流畅自然;在旋律上,深受民间音乐影响,吸收了许多民族民间音调,尤其充满了印第安音乐情调;在和声调式上,多处采用印第安五声音阶调式,运用了大量不协和音程以及不协和的和弦连接;节奏上,每首作品根据不同音乐形象采用了不同节奏型,并且多采用等节奏手法(即在不同的音高位置上反复使用同一种节奏型),附点节奏型贯穿整部作品,极富律动感。
三、演奏诠释
(一)写作结构说明
钢琴组曲《海》的演奏诠释,采用从第一首到第三首的顺序,包括音乐形象及音乐背景分析、力度层次分布、教学及演奏要点(包括弹奏时的音乐形象联想、用力方式、触键方式等,根据作品特点的不同,做不同详略的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二)演奏分析
1.第一首《致大海》(To the Sea)bD大调
音乐形象:《致大海》可以理解为作曲家为整个组曲展开所做的总述,结合麦克道威尔所题“汪洋大海”,这首作品要展现的是大海恢弘宽广、汹涌澎湃的概貌。全曲演奏注释:庄严而广博(With dightly and breadth)。
力度层次布局:这首作品所需音量较强,大部分强于“f”;力度层次较多,从“pp”到“fff”;音量起伏变化较多;第25至32小节力度变化过程极富戏剧性,从“f”到“pp”再到极强结束“fff”。
演奏及教学要点:
第1、2小节为全曲动机,是由左右手节奏一致的柱式和弦构成的印第安挽歌曲调。
第一乐句处演奏注释:肯定而有穿透力的(well bound throughtout)。不要将“肯定”理解为莽撞敲击地下键,手掌应建立稳固的支撑,充分放下重量,匀速下键,追求浑厚的声音。
第二乐句将印第安挽歌的五声音阶动机略做变化。第7、8小节注意左右手节奏的准确。
从第9小节开始模进,这里需要一气呵成的渐强,直到高潮,此处手的支撑须牢固,要设计好手在不同琴键位置间的运动轨迹,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动作。第12小节的后两拍可稍稍放宽,为第13小节的“fff”做好铺垫。第13小节达到高潮,此时音高达到全曲第二高点,之前积蓄的能量要充分地释放出来,直到16小节结束。第17小节至20小节,低声部下属(bG)—属(bA)—主(bD)的八度要在高声部的旋律下依旧可辨,弹奏时,左手重心放至5指,5指一关节站稳。
第19小节末,低声部进入主持续,注意左手用力方式的一致与声音的统一。右手高声部旋律放柔和但依然饱满洪亮(soft,but very full and sonrous)。
从第27小节“pp”开始至第32小节全曲结束,音量有一个急剧上升过程,最后一轮浪潮到来,手掌与一关节支撑牢固,腰腹用力。第27、28小节,注意中间声部的走向。
第31、32小节“fff”和旋,音域和音量达到全曲最高点,代表着海浪气势恢宏的画面定格。
从第13小节开始,左手最低声部的八度音为切分节奏直至曲末,模仿印第安音乐中的打击乐节奏,在平台琴上要使用持续音踏板。
重点:第一,全曲左手弹奏的难点在于需要同时控制两个声部层次,手的运动轨迹的设计、各层次内部音色的统一显得尤为重要;第二,全曲表现的是海浪的汹涌,中间有起有落,因此弹奏者一定要事先安排好力度变化层次。
2.《来自漂泊的冰山》(From a Wandering Iceberg)E大调
音乐形象:这首作品描绘了海上冰山在夏日阳光的照耀下忽明忽暗的色彩变化以及冰山顺着海面漂浮而下的动态画面。全曲演奏注释:宁静、安详(Serenely)。
力度层次布局:这首作品力度层次丰富,从“pp”到“fff”;音量变化起伏少,全曲在19小节达到最大音量,“fff”,此后便是持续渐弱,直到结束“pp”。
演奏及教学要点:
作品开始为E大调。演奏注释:尽可能的柔和光滑(As soft and smooth as possible)。第一乐句需要营造一种朦胧柔和的氛围,仿佛远方水雾缭绕的冰山。弹奏时应手指贴键,控制重量,使琴键柔和地落到底。注意右手上声部的旋律,把重心放在右手5指。注意左右手绵长的呼吸线条,练习在无延音踏板的情况下做好句子的连接。第5至第10小节是第1至第4小节略带变化的重复,从第5小节开始稍渐强,水雾逐渐消散。
第11至14小节、第15至18小节均为模进。冰山表面开始折射出细微变化的光与影。这里需要持续的渐强,为第19小节“fff”的高潮做准备。为了表现趋于明朗的音色,在音量渐强的过程中,触键方式更为直接。
在第19小节,E大调转为e小调,全曲高潮出现。冰山在太阳光下清晰可见,闪烁着耀眼的光亮与色彩。音量达到“fff”,音高达到全曲最高点,重量在牢固的手掌支撑下全部释放,音色明亮,下键速度加快。左手最低声部的八度全音符要饱满,时值要弹奏充分。
从第22小节末开始渐弱。冰山表面的色彩与光亮减淡。音色由明转暗。触键又慢慢回归到作品开始时以柔和的慢速触键为主的方式。
第19小节至28小节,左手连续下行,并且是一整条连线,呼吸线条格外长。要注意用力方式以及音色的统一,支撑牢固,大臂放松,用连绵不断的力量做水平运动。
至第33小节,e小调转回到E大调,在持续的渐弱下,音量为“pp”。冰山向更远处漂移,斑驳的光影渐消失。第33小节至第39小节演奏注释:越来越柔和直到结束(softer and softer to the end.)。 随着e小调转为E大调,声音变换了色彩,下键速度放慢且琴键不用下到底,制造朦胧的音响氛围直到曲末。
注意,作品营造柔和朦胧氛围的地方,踏板不用换得太密。
重点:第一,这首作品通过同主音大小调的变换营造声音色彩的变换,弹奏上需要在触键方式的变化上下功夫;第二,全曲呼吸线条较长,弹奏者一定要带着呼吸练习,并且注意同一声音线条上用力方式的统一;第三,全曲声部层次较多,在弹奏时层次要清晰,主次要分明。
3.第三首《夕阳余晖》(A.D.MDCXX.)G大调
创作背景:《夕阳余晖》创作灵感来源于“朴茨茅斯登陆”这一历史事件。1620年9月16日,“五月花号”帆船载着102名乘客,从英国出发,经过重重考验终于登陆大洋彼岸的朴茨茅斯。《夕阳余晖》描绘了“五月花号”在大海中航行的场景。
力度层次布局:这首作品力度层次极丰富,从“ppp”到“fff”;音量变化起伏过程多;高潮出现在第35小节,“fff”;音量大的地方持续较长,如第29至43小节;乐曲以“ppp”极弱结束。
演奏及教学要点:
全曲有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出现在第一乐段。
第一乐段演奏注释:持续起伏的节奏(In unbroken rolling rhythm)。这个演奏注释与作品的6/8拍号密切相关,6/8拍特有的节奏重音就是“持续起伏”的贴切表达。第一乐段采用了“等节奏”手法。第一乐段中“等节奏”的运用,表现了人们在海浪中驶向海岸的不可抗拒的历史脚步。
第1至第4小节,是全曲第一主题。演奏注释:柔和、缓慢的摇摆(Softly with ponderous swing)。弹奏时为表现“柔和、缓慢的摇摆”应稍突出6/8拍的节奏重音(即第1拍、第4拍)。此处应慢速下键,琴键下到底,内心有稳定而流畅的节奏。右手装饰音音色不要显得突兀,贴键转移重量即可。旋律在右手上声部,须将重心放在弹奏上声部的手指上以突出旋律。左手节奏要稳定,装饰音奏法与右手相同。从第3小节开始,右手出现二连音,要注意前后节奏转换的准确与音乐的流畅。第4小节,右手线条加粗,弹奏时分清声部层次,每个音时值要充分。
从第1至第28小节随着音高起伏与声部线条由细到粗的变化,力度标记也在变化,要将这种起伏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我们不妨想象,这种起伏或许直观地表现了帆船在海浪中时而颠簸的行进,又或许表达着乘客们在大西洋上历经艰险的漂泊的忐忑,离开家乡的不安与对未知世界的希望相互交织。这部分的起伏不是极其夸张的,应是含蓄、有节制的。弹奏时注意,呼吸线条要长,用力方式须统一。
在第26小节开始的三个小节的“稍渐强”后,随之而来的是大幅度的持续渐强(第29至第34小节,单三第一乐段与单三中段的连接),有别于之前“有节制”的力度起伏。这暗示着船上乘客们的情绪里,“希望”占了上风,将逐渐掩盖“不安”。第29至32小节为模进,要突出处于节奏重拍的四个附点四分音符和弦,弹奏时,手掌支撑牢固,用“推”的手臂动作放下重量;32分音符的双手跑动是和弦之间的连接,声音要均匀清晰,左右手要整齐,用弹奏和弦的惯性再加上手指间重量的转移即可。渐强至33小节,音量达到“ff”,音高落在了四个八度的B音上,为随之而来的E大调做好了属准备。第29小节至34小节的连接部分,音色较之第一乐段,更为明朗、有穿透力,弹奏时触键更直接,为了达到一气呵成的效果,须设计好手运动与用力的轨迹,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动作。
第35节,随着第二主题的出现,全曲到达高潮部分,转至E大调。演奏注释:坚定坚强,而不改变节奏(Sturdily and sternly, but without change of rhythm)。注意由6/8拍转为2/4拍时节奏的准确。开阔明亮的柱式和弦代表着美好憧憬,轮船坚定航行。这里需要宏亮的音色,腰腹用力、手掌支撑牢固、充分放下重量即可。从第44小节开始,音色逐渐柔和,为单三再现部分做准备。
第51小节,乐曲进入再现部,虽然再现因素不太多。乐曲以G大调结束,注意从第67小节开始,右手小指一关节要“粘”住琴键,以便在渐弱的环境下稍突出右手上声部的持续音G音直到结束。帆船夕阳余晖下向海岸靠近。
踏板:节奏踏板与和声踏板相结合。
结尾处为了更好地控制渐弱直到“ppp”,建议使用弱音踏板。
重点:把握好乐曲内在的律动感,布置好音量层次。
参考文献:
[1]蔡良玉.美国专业音乐发展简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2004.
[2]王珉.美国音乐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3]罗薇.多元文化下的美国现代钢琴音乐[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