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传统音乐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015-02-03李德彪

艺术评鉴 2015年1期
关键词:左江民族音乐流域

李德彪

摘要:在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下,民族传统音乐正处于逐渐蜕化的尴尬境遇,文化发展的多元性使得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面临传承危机。地方高校民族传统音乐的教育引起相关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并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方面开辟出新的研究领域。文章以中国左江流域的传统民族音乐为例,全面分析和探讨了以广西地区为代表的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在传承和发扬左江流域民族音乐教育上的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对国内高校音乐教学模式的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左江流域  民族音乐  地方高校  音乐教育  教学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文化发展的多元性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呈现出“西化”倾向,热衷于“过洋节”、“吃洋餐”、“说洋话”等,使得我国众多优秀的民族传统音乐陷入传承危机,甚至面临着“消解”的严重后果。尤其是在国内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在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挖掘、研究、保护传承上都存在一系列问题和不足,这引起了国内学者和有关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而左江流域素有“歌海”之称,该地区融合了十几个少数民族的音乐传承,其音乐题材之广、内容之丰,无不令世人赞叹不已。其中,《刘三姐》、《侗族大歌》、《仡佬剧》等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一、民族传统音乐与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民族传统音乐是指由中国人依据本民族固有方式创作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及符合中国音乐风格的音乐作品,它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音乐作品,还包括当代音乐作品。民族传统音乐主要分为五大类:佛教音乐、道教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音乐。本研究所涉及的左江流域民族音乐是指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形成并流传下来的各类音乐载体。

民族传统音乐与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是传承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主力军。一般来说,民族传统音乐传播主要依靠有意识地传播和无意识的传播两种形式。无意识的传播常见于民间歌手、艺人以自生自灭无序状态进行的书面或口头传授;有意识的传播则是官方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为目标而进行的有序传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现代社会中,日益形成以学校为代表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阵地,将高校发展为传承音乐文化的主力军,向广大学子传授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知识,这是有意识传播的重要途径。其次,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民俗价值、审美价值等,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其进行文化传承的必要性。而高校作为传承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主力军,更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薪火的传承重则。尤其是现阶段,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以发展成为我国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发展成为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一种精神文化食粮。民族传统音乐可以彰显着中国几千年来历史文化的发展历程,能不同程度地反映各个历史时期一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现象等,与各个民族社会生活、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风格。所以,地方高校应该加强对优秀民族传统音乐的挖掘、研究、保护和传承。同时民族传统音乐也能进一步丰富高校的音乐文化资料,充实高等音乐教育内容,促进高校不断改革音乐教学体制,积极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才,以全面助力民族音乐文化的复兴。所以,在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进行传承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和民族传统音乐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二、左江流域民族音乐在广西5所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

本研究以广西地区5所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为例,分别为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校、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广西大学艺术学院、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在对其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探讨左江流域民族音乐在这些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现状。

首先,课程设置单一。根据国家教育部发布的高师本科《教学计划》,本科高校应该将《民族音乐概论》设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且一学年必须修够66学时。但是5所高校中只有广西师范大学和广西民族大学两所学校按照国家规定设置了该课程,另外3所高校均未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课程名称、教学计划、课时设置等。这主要是因为国家虽然作出了这一规定,但并没有对教材提出明确的要求,因此大部分高校教师都选择了自己编著的教材,这就导致大多高校课程名称不同。另外,部分高校教师资料不足,多数教师出身为音乐学或音乐教育学,少部分为声乐、民族器乐等,所以在教授民族传统音乐上显然无力从心。并且,左江流域民族音乐在广西地区高校音乐课程设置中,大部分是以选修的形式出现在音乐专业学生的课表中,课时大约为一学期36学时。选修的内容主要以鉴赏为主,穿插部分音乐知识、理论等。考核内容大多为鉴赏、感想等,并不涉及民族传统音乐知识。这种课程设置形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对授课内容的选择,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这样也就无法完成传承民族传统音乐的重则。

其次,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大多数学生对左江流域民族传统音乐的喜爱程度一般,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自己对民族传统音乐的鉴赏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导致其对左江流域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不够。另一方面,部分地方高校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和不足,这使得高校逐渐失去了引导学生关注民族传统音乐的主动权。并且,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左江流域民族传统音乐的动机不强,但是由于身处良好的音乐文化环境中,他们较多地接受广西地方民族音乐、民俗音乐活动。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彰显了学生在学习动机上的可塑之处,需要高校进行深入挖掘和发展。另外,这五所高校大多数学生都能独自演唱或者演奏一首左江流域民族传统音乐,这表明高校教师在教授学生作品时,也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但是尽管如此,多数学生对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意识仍是薄弱,对左江流域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只知其表,不知其里”的现象也令人担忧。

最后,教学模式陈旧。虽然大多数教师认为在广西地区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左江流域民族传统音乐很有必然,但对于传承方式、形式和内容都处于探索状态,并不成熟。教师对左江流域民族传统音乐的认识基本停留在对自己本专业的范围之内,对其余地方音乐种类了解甚少。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也是局限于教授几首常见的地方歌曲、舞蹈或器乐曲目,忽视民族传统音乐教学的情感体验。但也有部分老师在全面研究左江流域民族传统音乐的基础上,提炼、整合、完善和发展民族传统音乐,以了解和掌握其民族音乐和文化特征,应用于民族艺术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中,并在日常教学中关注艺术实践和各类比赛。

笔者认为,现阶段广西地区高校音乐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实践途径上都有待完善,新时期应该对这些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模式设想

虽然五所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将左江流域民族传统音乐融入到了音乐教学中,但是从整体上来说,这种教学模式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笔者认为,要想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共同探寻积极有效的教学路径,以最大限度的提升高校整体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

(一)在教学观念上。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各类西方音乐文化流入中国,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些西方优秀的音乐文化,将其放在新的开放和平等的视角上重新审视,并积极承认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传统音乐逐渐蜕化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应该从三个方面更新教学观念:一是构建以传统音乐文化为母语的教学体系。二是在教学方法上突破原有模式的限制,找到民族传统音乐与当今世界先进教学方法的契合点。三是积极培养地方高校音乐教师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意识。

(二)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明确培养目标,确立课程的主导地位。学校只有制定了切实合理的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狠抓落实,才能引导教师正确制定相关课程资源,强化每个教学环节。还应该强化左江流域民族传统音乐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将民族传统音乐带入到主流专业基础课的行列中,既突出民族和地方特色,又重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统一,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达到培养目标。另外,在教材的选择上,学校应该组建高素质教师团队,充分利用左江流域音乐资料文化编撰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校音乐教材。帮助教师加强对左江流域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入了解和学习,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左江流域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能够辩证性地看待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讨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的策略。

(三)在艺术实践上。与普通课程不同,民族传统音乐有着更为深刻的原创性、地域性。群众性和通俗性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坚持以课堂教育为主的同时,还应该积极拓展新的教学途径。左江流域民族传统音乐发展至今,有着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民间艺人起着举重若轻地作用。所以,教师可以尝试将“原汁原味”的左江流域传统音乐”请到“课堂上,或者利用先进的科技,以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民族音乐的魅力,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此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民族音乐大赛,以竞争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比如鼓舞学生参加国家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另外还能设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比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校在创设艺术实践活动时,还应该积极转变思路,走校企合作之路,构建学校与社会艺术团体的实践基础。比如高校可以成立学生艺术活动兴趣小组或者学生艺术社团,并制定统一的时间定期举办校园艺术节等。

四、结语

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财富,但是,在社会转型的快速发展中,人们开始忽略这些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使其一度面临传承危机。左江流域民族传统音乐发展至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音乐内涵,令人赞叹不已。地方高校承担着传承和挖掘文化的重则,更应该积极利用这些独特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将其融入音乐教育中,丰富音乐教育内容。具体应做到,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承认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传统音乐逐渐蜕化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积极措施加强高校音乐教育在课程设置和艺术实践上的改革与创新。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4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民族传统音乐融入高校音乐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4JGB250。

参考文献:

[1]康良生.地方传统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的传承探究[D].赣州:赣南师范学院,2013年.

[2]王怡涵.广西地方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实践路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3]卞小艺.中国传统音乐在普通高校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4]杨晓东.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5]张君仁,王冰.中国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研究综述[J].音乐研究,2011,(02).

猜你喜欢

左江民族音乐流域
压油沟小流域
堡子沟流域综合治理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罗堰小流域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悠悠左江情
打造智慧流域的思路及构想——以讨赖河流域为例
广西左江、右江流域石器时代文化概述
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