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对根的敬意
2015-02-03赵君
赵君
无论是参天古柏还是绚丽的鲜花,它们都离不开深埋于泥土之下、运化并生成养料的“根”。同样,我国丰富多样的传统音乐文化的产生、发展与传承也离不开民族民间音乐这一养料巨丰之“根”对于它的哺育。为了在当今这个交通更加便利、交流更加频繁、现代化脚步不断加快的社会中保持我们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记忆,为了分享我们在追寻、保存这份不能也不愿忘却的记忆过程中的艰辛与执著,同时也为了表达我们对于这份文化记忆的敬意,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承办、中央音乐学院艺术管理教研室协办的首届“记忆与分享——2014年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于2014年11月7日在中央音乐学院隆重地拉开了帷幕。
三天的展演活动是丰富的,其中包含了来自全国五个省、自治区的近十种民间音乐艺术形式。河北省易县子位村的民间吹歌、江苏省的苏州评弹、蒙古族的“长调”与“呼麦”、东北朝鲜族的“盘索里”、 云南的“洞经音乐”、“白沙细乐”以及壮族的“坡芽情歌”等民间音乐形式的精彩演出,使聆听者充分感受到祖国各地各民族民间音乐形式之多样、风格之独特及其内涵之丰富。在此基础上所展开的“专家讲释”、专家与学者之间以及学者与非遗传承人之间多样的沟通与互动式“交流”活动使参与者尽享民间音乐形式独特之艺术与文化魅力。以下,笔者主要从三方面进行梳理与总结。
一、执著的记忆坚守——民间音乐传承者的展演
本次音乐周邀请了多种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间音乐形态及其代表性传承人。一方面,这些民族民间音乐形式在地域分布上跨度非常大。其中既有我国东北部朝鲜族的民间音乐,又有西南边陲纳西族的民间音乐。另一方面,它所归属的民族非常多,且尤其突出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文化。除了河北省定县子位吹歌这一北方汉族典型乐种和江苏省苏州评弹这一南方汉族典型曲艺形式之外,本次音乐周邀请的其它民间音乐形式均来自少数民族。其中既包括以国家级传承人李秀香、云南省级传承人和凛毅为代表的“云南丽江古城区纳西族民间歌舞展演团”,也包括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姜信子为代表的“延边朝鲜族‘盘索里及南道民谣传习组”,还包括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农凤妹和“云南文山富宁县壮族坡芽山歌合唱团”,以及以内蒙古自治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查干夫为代表的“内蒙古民间音乐展演小组”。
上述部分展演团体或小组是由多种民间音乐所组成的,充分体现了其所属地区、民族深厚的传统音乐文化积淀和异彩纷呈的民间音乐文化样式。其中,云南纳西族民间音乐展演团不仅展示了本民族古老宗教形式——东巴教中的仪式音乐“吉日经”,展示了民众在民间风俗仪式场合使用的多种民歌形式,例如婚嫁场合的嫁女调,劳动场合的“伍勒冷”、犁牛调,还再现了民间歌舞“喂默达”、“热美磋”,大型纳西族民面器乐“白沙细乐”,以及在传统民间音乐基础上创作的新民歌。
与纳西族丰富、多样的民间音乐样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江苏省苏州评弹展演。该场演出虽然仅以苏州评弹一种曲艺形式为主,但是却在统一的艺术样式前提下充分显示了苏州评弹在演唱流派方面的卓越成就。艺术家们一方面深得以蒋调、陈调、俞调、丽调、琴调为代表的评弹前辈创立的艺术流派之精髓,另一方面又不拘泥于传统唱腔与剧目,而是根据自身条件以及剧情、人物的具体需要而不断发展评弹艺术,从而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与创新,使评弹艺术在当今多元文化冲击下依然秉承着鲜明的艺术风格、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至今拥有规模庞大的的听众群体。
此外,朝鲜族民歌“盘索里”丰富、多样的节奏型,壮族民歌“坡芽情书”独特的记录方式以及蒙古族长调、呼麦鲜明的艺术风格都给展演聆听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中央音乐学院的演出、交流之余,民间音乐传承者们还到国家大剧院和北京市东城区炎黄艺术馆开展更加广泛的展演活动,把他们的文化带给更多的首都观众。
诚然,文化持有者对于传统记忆的保存更大层面是一种非理性、非自觉性的行为。但正是他们的坚守与维护,才使我们不仅在音乐周上分享到如此丰富的民间文化养料,而且在找寻传统文化记忆、探索传统文化之根的道路上不会迷失。
二、自觉的记忆追寻——专业研究者的考察与研究
本届音乐周富于创新新性地组织了7场“讲释”活动。据艺术总监兼执行人和云峰老师介绍,其最根本的目的是将地方专家与高校研究者对于相关民间音乐的讲解、阐释与参与这一活动的各位专家、学者的提问、讨论和诠释相结合。从而提升本次音乐周的整体理论水平。
在7场“讲释”活动中,有5场是由多年从事上述民间音乐形式调查与研究的各地高校教学、科研人员来主讲,通过他们认真、扎实的田野与案头工作来讲解相关民间音乐的历史、文化信息,剖析其中所蕴含的人文、艺术价值,以此来分享音响背后的深层次内涵,分享他们所开展的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例如蒙古族民间音乐学者、专家扎木苏以“乌兰杰与蒙古族民歌”的历史发展脉络为讲释主线,其中贯穿了他多年的采风和求学经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治学理念:“回归即是前进,深入即是提高。”来自延边大学艺术学院的张翼善以其多年从事朝鲜族民间音乐调查、研究的深厚积累来介绍朝鲜民间音乐的分类、朝鲜各地民谣的艺术特征以及朝鲜族“盘索里”与上述音乐的关系,并通过“盘索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姜信子的现场演奏,展示朝鲜族“盘索里”音乐丰富、多变的节奏形态。
此外,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系的陈洁以《一方水土——苏州评弹及其艺术特征》为题,梳理苏州评弹的艺术史、研究史及资料保存史,为非遗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传承”提供了苏州评弹较为成熟与成功的经验。大理学院艺术学院的赵全胜院长不仅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大理白族的民歌种类,现场展示了它的艺术魅力,而且还详细介绍了该院在非遗保护工作方面积累的经验。云南艺术学院的汪瑶以其融入式的田野工作经历来介绍坡芽歌书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坡芽情歌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除上述5场高校专业研究者的专题“讲释”外,还有2场是由来自地方上的、相关音乐形式的“土专家”主讲的。他们分别从自身独特的视角来观察相关的音乐事项,同现场参与者分享了自己的认识与体会。正如和云峰老师所讲:“我们不仅要倾听专业研究者的分享,更要倾听地方文化工作者,尤其是对于某一地方音乐文化有更多了解的地方专家的声音。”这也成为本届音乐周特点的一大亮点。
一位地方“土专家”就是云南省丽江市文广新局曾任局长和现非遗管理中心主任李之典。他长期致力于云南省丽江民族文化的抢救、挖掘、保护、传承与研究工作,尤其对于以“白沙细乐”为代表的丽江传统音乐文化有着全面的把握和宏观的视角。在本次活动的专题发言中,他围绕纳西族“白沙细乐”这一主题展开,不仅介绍了该乐种的发展历史与脉络,而且还论及其与汉族传统音乐以及云南当地“洞经音乐”之间的关系,进而介绍该中心在保护“白沙细乐”工作中所作出的努力,尤其是在中小学中推广该乐种的成功经验。这为目前非遗保护中最棘手的“传承”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另一位地方专家是云南丽江的杨增烈。他是一个汉族人。从这一角度来看,他是纳西族传统音乐“洞经音乐”的局外人。但他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学习并能演奏多种纳西族民族民间乐器,尤其擅长演奏“丽江洞经音乐”和“纳西族白沙细乐”中纳西族独有的乐器“苏古笃”,并在此扎实的音乐实践基础上,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倾注在纳西族民族民间音乐理论研究及民族器乐制作工艺方面。因此,他又成为了“洞经音乐”的局内人,成为了兼具“局内”、“局外”双重视角的丽江民族民间音乐专家。本次音乐周特别邀请他以讲座的形式来分享他对于纳西洞经音乐及文化的认识。杨老师从洞经音乐使用的乐器种类、乐器的构造和演奏技法以及旋律特征、传承方式等多个方面为听众分享了他多年来开展洞经音乐的演奏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宝贵经验与成果,为学者继续深入研究该音乐样式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与切入点。
举办“音乐周”的传统是以音乐作品的演奏、演出为主。但本届音乐周却煞费苦心地安排了多位高等音乐院校的专业学者与地方“土专家”进行专题性讲座,这正是主办方一方面为诸位专家、学者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觉性挖掘、对民族意识的自觉性探索、对民族记忆的自觉性追忆所感动,另一方面是其强烈的文化自觉性与使命感使然。这种文化自觉体现了复兴民族文化的希望。
三、深层的记忆追问——代表性传承人与专家、学者面对面
在以往音乐研讨或展演活动中,演出总是由演员或音乐文化持有者承担,而研讨场合往往由学者唱主角。本届音乐周的又一突出特色即是邀请音乐的“当事人”发出他们的声音,发表他们的观点,阐发他们的意见。基于这样的思路,主办方独具匠心地安排了“我在做——首届‘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传传承人众人谈”的环节,并将之命名为“辨析场”,即邀请传承人们围绕着“困境、现状、建议、思绪”等主题自由展开陈述与介绍,在此基础上再与在场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的讨论与交流。
辨析现场采取的是和云峰老师主持、传承人嘉宾场中沙发就坐、其他专家、学者和参与者与他们相向而坐的形式。现场讨论首先从纳西族白沙细乐传承人和凜毅介绍白沙细乐传承历史、现状以及他们家族祖孙三代传承该乐种的过程开始。之后包括云南纳西族民歌省级传承人李秀香、“子位吹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如海及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歌舞团团长、政协委员和民达分别从自身角度介绍了各地相关音乐品种在传承方面的历史、现状,自己在学习非遗过程中的经历和目前所面临的困难。笔者梳理传承人提供的信息,其中主要包括三方面的问题:1.传承现状堪忧;2.保护工作开展不利;3.传承与发展如何平衡等。
“传承现状堪忧”是目前非遗项目遭遇的最普遍、最迫切的问题。其中不仅包括一个家族或一个民族内部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面临的问题,而且还表现在社会范围内不同观念对其造成的影响和外来文化对它的冲击。这些都影响或称阻碍了青年一代去虚心、耐心、扎实地学习并接受传统文化,因之极大地破坏了传统文化良性的传承、传播系统。
“保护工作开展不利”是本已无法正常发展的非遗项目在面临传承危机的困境下又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虽然以云南省丽江市为代表的一些保护单位在相关工作方面做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但是目前非遗保护工作整体的情况还是存在着“重申遗,轻保护”的客观现实。这一问题已经被传承人和学者们提出,但是其解决办法的制定与执行却是一项非常巨大的工程。
此外,有关“如何平衡传承与发展关系”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该场讨论的一个焦点,而成为本届音乐周活动多个交流、讨论场合的中心议题。传统文化始终处于一种“变与不变”相互交错、并行不悖的存在状态之中,这已是学者们一致达成的共识。但其中所包含的具体问题,例如“传承什么、发展什么?”,“如何传承、如何发展?”,“由谁传承与发展?”以及“非遗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等诸多问题都成为解决这一核心问题之时无法回避的子课题。
针对每一位代表性传承人的发言,专家、学者们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证实或补充非遗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自己的分析与思考来探究现象背后的根源。他们或采用向传承人提问的方式,或采用自我陈述的方式,还采用相互探讨的形式,从而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展开,在充分发现问题、正视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学理性的讨论。
除了邀请非遗传承人带着他们有关传统文化的记忆来与大家共同分享,音乐周主办方还举办了第二场别看生面的活动——“你在说——首届‘英才扶持计划入选者众人谈”,即组织多位长期致力于民间音乐调查、研究并取得重要学术成果的中青年学者以座谈以及与旁听者交流的方式来谈他们有关民间音乐的调查、研究、教学和如何保护等方面的认识与经验。
这里,需要简要补充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首届“英才扶持计划”的相关信息。该计划是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同步推出的旨在为兄弟院校,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艺术院校、师范院校传统音乐骨干教师、优秀科研人员设立的一系列学术性、公益性扶持计划。该计划自本次音乐周活动期间开始实施,主要依靠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多年积累的资源与成果,定期或非定期地为入选人员提供动态、适时的学术支持。首批入选该计划的人员包括三峡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陈宇京、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师王先艳在内的、来自云南、广西、四川、江苏、贵州、新疆、浙江、湖南、甘肃等多个省份20名学者。与该计划同步启动的还有“学术典藏计划”,即将一批高质量的音像、音响、著作成果收集、整理,以建立高端学术文库。此次入选“英才计划”的部分学者的科研成果也同时出现在“学术典藏计划征集表”中。
由于上述“‘英才扶持计划入选者众人谈”活动的诸位特邀嘉宾已经在相关领域开展了多年的调查、科研与教学工作,具有非常扎实的田野工作、高校教学和科研经验,因此讨论的主题一方面主要围绕着高校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优势与劣势,不同学校在解决相关问题上所积累的经验和取得的成绩等方面展开。通过诸位学者对本校相关问题的介绍可以看出,目前高校教育体系中没有设置非遗保护相关理论与实践课程的问题是大家所共同面临的。而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各院校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学校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压缩教学规定的时间,在必修课完成的基础上增设与非遗保护相关的课程。而有的学校则是在不压缩必修课程时间的前提下,在授课过程中大量补充与非遗保护相关的教学内容。而对于非遗保护的教学资源尚未体系化、系统化的现状,各地老师主要遵循“请进来、走出去”的指导原则,一方面自编教材,以全面介绍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则利用区域优势、挖掘学校所在地区的音乐类非遗资源,将“直接请传承人进课堂”和“组织学生深入田野”相结合,扎扎实实地开展非遗传承工作。
座谈中的广泛交流给参与者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性强的经验和进一步拓展思路的启发,达到了在高校教师层面相互分享教学、科研“记忆”以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结语
绿叶曾经拥有过春的稚嫩,夏的葱荣,也将会迎来秋的金黄与冬的回归。当我们感叹于树叶在四季轮回中带给我们的景象变换之时,请不要忘记深埋于泥土之下、纹理纵横、根须虬结的根对于它的滋养。正是由于它所承受的黑暗才换来了绿叶的生机勃勃,正是由于它的默默奉献,才成就了参天大树站立于天地之间的辉煌。同样,当我们心醉于种类繁多、异彩纷呈的传统音乐文化景观之时,请不要忘却了成就这一辉煌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之根。而当我们在为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而奔走疾呼之时,请把目光投向为其源源不断输送能量与养分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之根。
非遗保护是当下不同国家、民族、地区共同面临的一个世界性问题。而如何使之实现活态、良性传承无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极其深厚的国家。历史的衍进使传统文化不断沉积、叠加以至今人还未能充分吸取它的养料、评估它的价值之时,它就要面临衰微、消亡的境遇。作为一个流淌着华夏民族血脉的中国人,发掘、发现、保存、传承我们民族的“记忆”无疑已成为一种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使命。诚然,历史是始终处于发展、流变之中的,但我们也必须担当起延续文化血脉的重任。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即是历史担当的一种具体实践,是把目光投向传统音乐文化之根的具体表现。它使民间音乐的持有者、民间音乐的考察与研究者汇聚一堂,相互在追溯历史、讲述“记忆”、总结经验、正视问题的过程中共同分享着民族民间音乐带给我们的丰厚与鲜活,也使我们在音乐类非遗保护、传承中更多了一份责任与自信。三天的聚会、分享是短暂的,但是它必将会刻入我们永久的“记忆”,使我们在这种“记忆与分享”的回味之中更坚定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