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牛品种改良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5-02-03张力青易四凤余巍杨凌
张力青 易四凤 余巍 杨凌
摘要:对湖北省牛品种改良现状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湖北省牛品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并提出了完善湖北省牛品种改良工作机制的对策,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牛;品种改良;问题;对策;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S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5)12-0051-02
近几年,湖北省畜牧业稳步发展,牛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逐步提高,已成为推动农业结构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猪禽产品市场趋于饱和,牛、羊等草食动物产品则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潜力大。牛品种改良是加快养牛业发展的突破口,只有抓牢牛品种改良这个“牛鼻子”,才能实现全省牛产业提档升级。本文以湖北省牛品种改良工作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为出发点,经过深入探讨,找出了湖北省牛品种改良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牛品种改良工作机制的对策。
1 湖北省牛品种改良工作现状
1.1 发展历程
湖北省牛品改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全国较早开展牛品改工作的省份之一,起步早,起点高,至今已走过40多年的风雨历程。湖北省牛品改工作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4-1990年)—整体发展期,牛品改技术服务体系初步确立,养牛重点区域冻配罐点逐步建立,农民对牛品改工作认识不断深入,牛品改技术队伍逐渐成形;第二阶段(1991-1999年)—低谷徘徊期,尤其是1992年湖北畜牧兽医体制改革,职能部门精简,牛品改事业经费逐步取消,冻精和液氮罐等免费项目变成收费,部分县市由于经费紧张,牛品改工作徘徊不前甚至一度偃旗息鼓;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快速发展期,进入21世纪以来,湖北省把握畜牧业的发展机遇,实施一系列举措,使牛品改工作在走过几十年艰难曲折的道路之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2 品种结构
为优化牛品种结构,经过一系列牛品种结构调整后,湖北省先后从国内外引进西门塔尔、利木赞、夏洛莱、安格斯、尼里、摩拉等品种的优良种公牛,形成了以地中海、尼里、摩拉和槟榔江等水牛品种和以西门塔尔、夏洛莱、利木赞、安格斯等优质肉牛品种为主导,高端奶牛品种娟姗牛为补充的品种结构。
1.3 基础设施
为扩大全省牛品种改良范围、加强基层品改队伍和设施的建设,湖北省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工作措施,如完善牛品改重点县市罐点网络布局,制定标准化牛品改罐点“十有标准”,对基层罐点进行设备改造和提档升级,组织技术专家和业务骨干对基层品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等。全省各地在牛品种改良整县推进项目等政策刺激下,对牛品改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全省冻配罐点近400个,牛品改工作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1.4 服务网络
湖北省已初步建立了集良种繁育、冻精生产、技术推广和冷源供应“四位一体”的牛品改技术支撑体系,并逐步确立了以省、县(市、区)为主体,乡镇相衔接的三级联动牛品改技术服务网络。目前,全省开展牛品改工作的县(市)已达44个,牛品改工作的服务能力大大提升。
1.5 发展模式
为拓宽品改站点服务范围,增强其自身造血机能,湖北省大力推广“配养结合,综合办站”发展模式,力求探索出一条牛品改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部分县(市、区)超过80%的罐点都实行了“配养结合,综合办站”模式,将牛品改与猪羊品改、杂交牛育肥、饲料兽药经营和养殖技术服务相结合。据初步统计,2009年,近70%的品改站点年收入低于3万元,仅能通过缩减开支勉强维持正常运营,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站点可谓是凤毛麟角;2014年,有半数以上的站点年收入稳定在5万元以上,年收入过10万元的站点已达10个以上。各地充分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多措并举创新品改站点发展模式,如大悟县凭借牧草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创新服务方式,鼓励东新、吕王两乡镇品改员带头兴办养牛场,走“以养促改,改养结合”的新路子,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新模式推广以来,提升了品改站点适应市场和增收致富的能力,扭转了传统品改方式经济来源单一,收入水平低下的状况,开辟了全省牛品改工作的新思路和新局面。
1.6 经济效益
自2010年来,湖北省准确把握养牛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关键转型期,以牛品种改良整县推进项目为抓手,以提升适应市场经济能力为重心,通过扩大项目实施范围,强化考核监督,完善管理机制等一系列举措,使项目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彰显。
根据调查襄州区东津镇、峪山镇等地的安格斯与本地黄牛的杂交改良后代(简称安杂牛)的改良情况。发现安杂牛初生重明显高于本地黄牛,增幅为21.08%;不同阶段的安杂牛的体长、管围、体重、日增重等都明显高于本地黄牛,其中3~24月龄的体重增加24.40~118.35 kg,增幅在25.3%~44.31%之间,且随着月龄增长,体重差距进一步拉大;安杂牛的各项屠宰性能比本地牛高,屠宰率高8.15%(胴体重高87.7 kg),净肉率高9.34%(净肉重高77.3 kg),眼肌面积多15.6 cm2,且肉质细嫩,具有明显的大理石花纹。该调查充分说明,杂交改良后的杂交牛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如增重快、肉质好、出肉率高等,大幅提高了肉牛养殖经济效益。
2 湖北省牛品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制约湖北省牛品改工作发展的因素,归根到底是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科学养牛人员和技术缺乏;杂交母牛留养少,政策性补贴有待完善。
2.1 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
湖北省牛品种登记、体型鉴定、生产性能测定、种公牛后裔测定、遗传评估等牛选育的必要基础性工作开展较慢。目前,湖北省对种公牛的选择还停留在传统的方法上—即根据祖先系谱情况和本身的表现选留。未能系统地开展后裔测定,种牛遗传品质优劣难以准确判断,而且推广到全省各地的牛冻精未能系统地对使用效果进行跟踪调查,无法科学评价、有效利用种公牛。
2.2 养殖规模小,科学养牛技术缺乏
近年来,湖北省肉牛规模养殖户逐年增加,但仍以传统养殖方式为主,养殖规模多为20~30头。大多数养牛户缺乏养牛知识,没有掌握良种、良繁、良养的技术,养牛经济效益较低。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见效慢、杂交牛源短缺等因素制约了养牛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进程。
2.3 杂交母牛留养少,利用率低
湖北省开展牛品改工作几十年,年冻配改良数已超过15万头,年产杂交犊牛10万头以上,但是现存栏的能繁母牛大多数是本地品种。究其原因,主要是杂交牛价高赚钱快,养牛户只看眼前利益,大部分杂交母牛在1岁左右即出售,杂交母牛留养较少。据调查,杂交母牛平均售价高,在1.2万元左右,比本地牛多卖3 000多元,怀胎母牛每头卖到1.5万元以上,造成湖北省能繁母牛被大量贩卖、屠宰,出现“年年改良年年难见杂交牛”的现象。
3 思考与对策
3.1 制订遗传改良计划,完善良种繁育体系
一是制订符合湖北省情的遗传改良计划,开展良种登记、生产性能测定、种公牛后裔测定和种牛遗传评定等基础性育种工作的力度,加快湖北牛品改进程。二是教学、科研、技术推广、生产等部门开展技术合作,提高育种能力。开展后裔测定,选择、繁育优秀种牛,扩大良种牛群,不断提高供种质量。提高人工授精技术,大量推广使用优秀种公牛冷冻精液。
3.2 加强政策扶持,促进牛产业发展
针对能繁母牛存栏量长期徘徊不前的现状,继续实施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并扩大项目覆盖范围,同时推进牛品种改良整县推进项目。逐步解决牛源严重短缺、能繁母牛难以留存、冻配覆盖范围有限等问题,夯实养牛产业发展基础。
3.3 转变工作思路,创新站点经营模式
把牛品改和产业化经营相结合,倡导“配养结合,综合办站”的新模式,鼓励、支持有技术有能力的品改员(或养殖户)收购饲养杂交牛,利用杂交牛生产优质肉牛,改变零星分散饲养、粗放管理的落后生产方式,改善饲养条件,科学配种、合理搭配饲料,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经济效益。
3.4 开发配套技术,提高综合生产效益
一是加强良种工程体系建设,建立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标准化品改站(点),全面推广牛品种改良。二是改变传统粗放的饲养管理方式,重点抓好牧草种植、农作物秸秆加工、农副产品利用、全价配合饲料生产等技术的推广。三是加强基层畜牧兽医人员专业技术培训,让群众掌握养牛实用技术,提高肉牛产业综合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