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古玩市场的前世今生

2015-02-03洪流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5年1期
关键词:古玩合肥文物

洪流

一、萌动与兴起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市场管理开始松动,对“投机倒把”的打击也不像70年代那样一露头就打,只要不严重、不出事,往往采取默许或不闻不问的态度,合肥包河公园的“狗市”就是在这一氛围中应运而生。“狗市”主要采取地摊交易方式,主要项目有花、鸟、鱼、虫、猫、狗、鸽子及古董、古玩等。“狗市”开市时间是每个星期天的早晨至中午,市场随着人们的散去而结束,下一次开市要等到下一个星期天,如遇雨天则无法开市。当时人们普遍缺少钱,工资收入低,主要消费限于解决温饱,现在价格达到千元、万元的古玩,当时也只是几角、几元,且交易量不大。而当时所谓的古董商人则是一些没有正式工作的人,他们无经济来源,靠走街串巷,用几分、几角钱换来的旧物件或自己家中的旧物件,放在破箱子内,就地一摆就算开市;顾客也是家里有点闲钱或从老辈口中对古玩略知一二才对此产生兴趣的人。当时的市场交易是糊涂买、糊涂卖,卖家看只要比成本高一点就卖,而买家则看只要不贵、自己能承受得起就买。古玩交易额在“狗市”所占的份额也不大。包河“狗市”延续时间不长,因为“狗市”结束后无人打扫卫生,加之时有治安纠纷,市民反映强烈,从而被有关部门取缔。

由于“狗市”交易时间短,有时还受天气影响,加上受利益的驱动,离包河公园不远、与中菜市相连的含山路上一些做日用瓷器、土产杂货的商店,也半明半暗地带做一些古董、古玩的收购与销售生意。20世纪80年代中期,河南省正平县一些做玉器生意的人在此摆摊卖玉器,由此成市,一直延续到华侨饭店拆迁,沿街门面、地摊也随之消失。

包河“狗市”被取缔后,卖家与玩家又转移至明光路、大通路与和平路三条马路交汇的三角地带。但由于影响交通和市容,这一自发市场也很短命,很快又被有关部门驱散。

作为市场主渠道和正规军之一的合肥信托旧货寄售商店,七八十年代也分布于合肥安庆路、淮河路二、三处,主要寄售服装、旧家具等日用品,也有一些珠宝、玉器、老式钟表、老旧红木桌椅等。后随着淮河路、安庆路、城隍庙市场的改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信托旧货商店也随之在合肥市场消失。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集邮市场的火爆,许多古钱币爱好者在四牌楼合肥百货大楼的南门与合肥市邮票公司之间,每星期天定期进行古钱币、古铜器的交流与买卖,有一些人也携带古玩随之交易。该市场也是自发形成,后来城隍庙古玩市场建立,多数人进入城隍庙古玩市场。

20世纪90年代初,在花冲公园管理部门的默许与支持下,花冲“狗市”得以开市,成为当时合肥唯一的“狗市”。每到星期天,合肥市乃至其他县、市的经销商也闻讯而来,古玩爱好者也云集于此,相互交流、交换、交易古玩。虽然交易额仍不大,但由于市民的需求,花冲“狗市”在合肥市得以合法保存下来,一直延续至今。

二、蓬勃发展

20世纪90年代,“文物法”重新修订,国家文物收藏政策随之放开,政府鼓励民间收藏,提倡藏宝于民。随着北京的嘉德、瀚海,上海的朵云轩等国内大型文物拍卖公司的崛起,国内顶级大师的作品每年以百分之几十幅度增长所带来的财富效应,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激发了广大民众的参与热情。这时,广大民众也从国家经济发展中得到了实惠,个人工资及财富也得到了增长,手上有了点闲钱,对古玩、文物鉴赏、收藏的热情在不断高涨。此时的合肥也和全国一样。20世纪90年代,合肥市城隍庙市场建成,市场管理部门将城隍庙后街一带建设成古玩城。从1996年开始,先在一、二层经营,后又延续到全楼,逐步发展到一铺难求,城隍庙古玩城逐渐成为合肥乃至华东地区均有很大影响力的市场,还曾被评为全国十大古玩市场之一。古玩城内经营的品种有瓷器、玉器、字画、杂项等,商户有300多家,从业人员除合肥市外,省内其他市、县也有来参与,经营范围辐射至国内其他省市。每到星期六早晨,本市和外地的古玩爱好者以及商贩云集于此,整个市场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当时市场还流行一句话:“疯子买,疯子卖,还有疯子在等待。”可见城隍庙古玩城已被众多古玩人士所认同,成为以后各地兴建古玩市场的样板之一。

21世纪初建成的裕丰花鸟市场是花冲“狗市”的升级版,也经营古董、古玩,并延续至今。

2008年,在城隍庙古玩市场一铺难求,铺面租金年年增长,古玩市场需求扩大,收藏爱好者增加,古玩从业人员也在增加的情况下,琥珀山庄的物业管理部门将小区内经营蔬菜的农副产品市场改建成琥珀山庄古玩精品城,招商引资,一些原先在城隍庙古玩城的商户,以及想从事古玩行业的从业者,看中了该市场距市中心较近,在此或买或租入市。该市场也迅速成为合肥著名的古玩市场。

2010年,由合肥一家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建设的天徽古玩市场开业,地处政务区与蜀山区交界处的南二环,装潢属中、高档。该市场一开业就有300多家商户入住,迅速成为合肥著名的古玩市场。

2013年初建成开业的合肥海上源古玩城位于花冲公园东部,当涂路与长江东大街交叉口南500米处,面积50000平方米,近千个展厅,市场采取免收半年房租费、物业费等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商户入住。

除上述几个较大的古玩市场外,在合肥的大街小巷也零散分布一些玉器店、书画店等与古玩有关的店面,甚至还有隐身于小区居民家中、别墅之中的文玩“会所”。

说到合肥的古玩市场,不得不提的是安徽省文物总店。该店是所属省文化厅及省文物局的二级机构,成立于1974年6月,现坐落于合肥市桐城路138号,业务范围遍及海内外,与全国其他兄弟省店及国内许多著名拍卖公司在业务上均有联系与交流。该店是省内唯一一家销售古董、古玩的国有事业单位,每年定期参加其他省市文物商店举办的文物展销会,也参加许多著名拍卖公司的拍卖会,其信誉度名满省内外。

三、现状与问题

从上述介绍中可以看出,合肥古玩市场经历了萌动、兴起到大发展,直至“遍地开花”的过程。省城合肥的城市发展很快,还有继续扩大之势,人口急剧增加,将来还会成为近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人口的增加,对古玩的需求也会有相应增加。但古玩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她需要有文化的载体,要有文化的积淀。古玩业与其他行业不同之处,在于它的不可再生性及稀缺性,这就使得这个行业的经营模式及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古玩爱好和收藏队伍的迅速扩大,给这一市场不断注入活力,使古玩市场快速膨胀。与此同时,市场的蓬勃发展也给“浑水摸鱼”者制造了机会,古玩造假者也应运而生,其造假手段也越来越高,有的达到以假乱真的水平,有的甚至使文物鉴定专家有时也看走眼被骗过。他们一般将伪品混迹在国内各类市场中甚至放到荒野村落的村民家中杜撰各种传奇性故事,埋设各种“地雷”来蒙骗涉世不深的古玩爱好者。在看到近年来,国内市场古玩价格高于国外市场,众多以前因各种原因流失于国外的文物因价差回流国内之际,这些文物作伪者又将伪品拿到国外各类市场,与那些真品混在一起,也欺骗了一些涉世不深的机构及文物收藏爱好者。许多人感叹古玩市场成了“深不可测”的陷阱,令人望而却步。我曾问过一位在北京古玩市场有过多年经验的收藏业界人士:“你有没有被骗过?”他连说:“有过,有过,很难避免。”

由于古玩市场发展过快,有些市场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大多没有特色,形成“千店一面”。

上述诸多现象和弊端,限制了合肥古玩市场的发展,甚至导致挫折。最近,刚刚成立一年的号称“华东最大古玩市场”的“海上源古玩城”已率先退出合肥古玩市场。这不能不说是给合肥的古玩市场及从业者敲起了响亮的警钟。合肥古玩市场向何处去,是大家不得不思考的现实问题。

我个人认为有两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从现在开始以及不久的未来,会对这个行业的经营模式及发展造成深远影响,需引起广大古玩从业者、各古玩市场的管理部门以及打算踏入这个圈内的人士的注意。

一是从2010年后,随着国内许多城市的不断扩张、增大,随着城市房地产业的持续发展,几乎所有城市都建起许多体量很大的、功能单一的或多功能的大型市场或大型高层的大楼,而且还将延续再建,这些市场往往是重复建设,其经营品种重复雷同,其中许多市场从开业、热闹一阵到走向萧条,其周期并不太长,导致许多购买商铺的业主为此损失买单。据国内著名房地产投资研究的专家称,“现有的投资市场中,十家中只有一至两家能真正地繁荣成市,一至两家最后倒闭,而大部分处于不死不活的状态”。目前合肥古玩市场也有了这种苗头,应引起从业者的思考。

二是从20世纪90年代起到现在,互联网的发展风起云涌,国内互联网的先行者,在五、六年前,还只是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幼儿,仅短短几年,已发展成长为巨人,如阿里巴巴、苏宁云商、京东商城等网络巨人,不断向传统实体商业模式发起挑战,网络营销加上物流的迅猛发展,以其便捷、低成本电子商务的优势成为商业领域锐不可当的攻坚利器。许多传统经营模式大企业的市场份额被蚕食,一些著名的大企业被迫关闭或转产,如美国沃尔玛公司已有计划地部分关闭在我国的市场。古玩市场虽有其独特之处,需要上手及眼力的判断,但也难免受其冲击的影响。国内许多大型拍卖公司及部分古玩从业者及收藏爱好者已深入到电子商务的营销宣传之中,各种古玩交流网已纷纷建立。有的通过微博、微信进行沟通、联系,确定买卖只需一间陈列室展示商品,省去了租用商埠的租金。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经营销售中的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和完善,必将对古玩市场实体店带来很大的冲击。

四、出路在哪里?

自古以来,安徽就是文化大省,安徽文化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古迹众多,馆藏文物丰富,个人藏品也很多,这些都是古玩市场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前一时期,合肥古玩市场的迅猛发展,正是这一主观条件的反映。

目前,安徽正向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推进,全省已建成安徽报业集团、安徽出版集团、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安徽广电传媒集团、安徽演艺集团等五大文化企业集团。“十一五”时期,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超过30%,高于同期GDP增幅近十五个百分点。

在文化产业中,与上述大产业集团相比较,古玩行业还是一个相对弱小的小弟弟,但也是一支重要的方面军。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文化软实力及文化产业也会得到相应发展和增强。毫无疑问,从而也会促进古玩市场的发展。但如何使古玩市场适应这一大形势,获得健康、快速发展,少走弯路,避免或减少出现像合肥“海上源古玩城”大起大落的局面出现,这是值得古玩业界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鉴于合肥古玩市场的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应有一个类似于商会或行业公会的机构,一方面与政府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对接,制订本行业的发展规划;另一方面联合各商业古玩机构及各大型古玩市场指导本行业各古玩市场重新定位,做到差异化发展,发挥各自特色,争取有精品、上档次,从而有序、健康地发展。并建议暂停建设上马新的古玩市场。

2.借助上述平台制订行规行约,与省有关文物鉴定机构及国有文物经营等机构加强合作,与国内各大拍卖公司及兄弟省市加强联系。

3.采取各种措施培育市场。例如,聘请省内外有关文物专家,举办各种知识讲座及咨询活动,提高古玩爱好者、藏友及从业者的文化素养,使古玩爱好者的队伍与市场稳步扩大。

4.鉴于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已给许多传统实体商业带来巨大冲击,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经营模式已显现出其优势,也正在影响越来越多的古玩爱好者,古玩行业也应建立自己有公信度、有一定规模、有一定权威、以实体店为依托的古玩网站。

5.政府有关部门应对这一行业给予政策扶持,积极引导其健康发展。

以上仅是个人的一孔之见,提供业界参考并求得指正,如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则备感欣慰。

猜你喜欢

古玩合肥文物
合肥的春节
古玩家
门泽光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
小小书画廊
香港古玩展诠释“盛世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