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博物院藏繁昌窑青白瓷器
2015-02-03王丹丹
王丹丹
繁昌窑位于安徽省长江南岸,皖南丘陵地带,水陆交通都非常便利。繁昌历史悠久,古称春谷,两汉建县。繁昌窑遗址分布在繁昌县城南郊和西郊的丘陵山坡上,主要包括南部柯家冲和西郊骆冲一带,其中,以南郊的柯家冲窑址规模最大,保存最好,是繁昌窑的中心窑址地区,代表了繁昌窑制瓷的年代范围和器物的总体特征[1]。由于繁昌县本地就蕴藏着丰富的瓷矿石,再加上地处山区,木材资源富足,良好的自然优势,无疑为生产瓷器提供了有利条件。繁昌窑五代、宋时期是主烧青白瓷的窑口,前后沿续近二百年。其大量烧造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产品行销于长江中下游各地,在安徽地区特别是沿江一带出土的较多[2],安徽博物院几十年来收藏了一些繁昌窑青白瓷器,大多是各地墓葬出土的,也有一部分是在繁昌窑址采集,以及征集、捐赠等,其中不乏有精良之作。如1964年10月安徽省宿松县隘口乡石室墓出土的一批青白瓷器,据墓志铭记载,该墓为北宋元祐丁卯年(1087年)建造,墓中出土了大量景德镇窑、吉州窑和繁昌窑所产的青白瓷器,其中繁昌窑器物有束颈钵、盘口瓶、执壶、瓜棱盖罐等瓷器。盘口瓶胎、釉、型制作规整,是繁昌窑青白瓷中的精品;瓜棱盖罐胎体较薄,器型工整。又如1984年6月繁昌县城西五十万伏电站工地宋墓群,墓中出土了高足杯、刻花镂空炉、豆形炉、深腹碗、盘口执壶等青白釉瓷器,其中镂空炉是繁昌窑最为精致的一种炉式,它既是实用器,又是陈设品。还有1972年9月安徽省铜陵市出土的高足杯,造型颇为精巧别致,以及出土于望江县护城村的六管瓶更是独特,难得一见。现择选安徽博物院藏繁昌窑青白瓷器简述于后。
执壶在唐中晚期大量流行,根据唐人记载,当时名称为“注子”,其用途多半为盛酒器具,唐宋时期执壶青釉、白釉、青白釉等制品在各大窑口都有生产,一直是大众百姓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商品。执壶唐代前期器型呈盘口,短颈,鼓腹,圆筒形短直流,曲柄,壶体较矮,假圈足。唐中晚期执壶式样繁多,有喇叭口,嘴外削成六角形,短流,也出现较长流,有曲柄、直柄,椭圆形有四条内凹的竖线,平底等数种。五代、宋时期执壶器身渐高,细长微曲,曲柄高于壶口,平底变成圈足。安徽省宿松县隘口乡石室墓出土的一批繁昌窑青白瓷器中执壶有两件,器形可分为二式。Ⅰ式器高18.8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6.9厘米。壶为盘口,细颈,溜肩,长圆瓜棱腹,矮圈足弧形长流,上腹至盘口饰扁带状长把,在颈肩交界处置一对称泥条小系,壶嘴下方的腹部贴附蝴蝶形花纹。胎为灰白色,青白釉微泛黄。Ⅱ式壶高为13.5厘米,口径5.6厘米,足径6.4厘米。执壶为喇叭形口,短颈,弧腹矮圈足,长直流微曲,扁带形柄。黄白色胎,质地坚硬,釉色米黄带青,釉莹润光亮。宋代时期青白瓷窑口烧造执壶器形多种而且美观实用。同样繁昌窑烧制中,执壶也是该窑的大宗日常商品之一。作为商品繁昌窑的执壶从五代初创到北宋后期衰落,各个时期的窑工们追求着实用和美观的统一,有精细琢磨的高档瓷,又有粗陋随意的普通产品,执壶一直在繁昌窑青白瓷器商品中占据主要的位置,起到支柱产品中坚力量。宿松县隘口乡石室墓出土的执壶Ⅰ式二系盘口壶嘴下腹部贴附蝴蝶形结带花纹装饰,这个装饰就是北宋青白瓷窑口比较典型代表之一。繁昌窑作为主烧青白瓷的窑口,其装饰方法主要采用刻划、印花和贴花等技术。盘口壶在颈肩交接处置一对称泥条小系,这种双系盘口壶是为仿照六朝以来盘口鸡首壶形制演变而来。繁昌窑生产的双系盘口壶由五代的短流逐渐到北宋早中期的较长曲形流增多,形制优美、舒畅,审美情感力度柔和平稳,很有时代特色,是繁昌窑的壶形类别中典型代表作品。Ⅱ式执壶是繁昌窑中另一种壶形—喇叭口执壶,流长且微曲,这类壶也大致为短流和稍长流两种。1973年安徽省安庆市园艺场出土一件繁昌窑青白釉喇叭口执壶(见图1),高13.5厘米,口径6.5米,底径6.8厘米,造型是喇叭口,短颈,短直流,折肩,扁条形把手,青白釉泛青黄。繁昌窑的执壶产品有双系盘口、喇叭口,长、短颈,长、短流,折肩、溜肩,椭圆腹和瓜棱腹壶等等。
长沙窑遗址出土的执壶上书有“陈家美春酒”“酒温香浓”等款识,证实这类注子是酒壶、酒注。在酒注上题“酒温”二字,说明饮前预先在热水中加温。我国古代人们不仅有饮凉酒的嗜好,也有喝热酒习俗,五代至宋代的饮酒用注子和温碗已成为盛酒和温酒的配套酒具,又称为“注碗”“温壶”。注碗最早见于南唐顾闳中的绘画《韩熙载夜宴图》,其中两套温酒注碗最为醒目。在宋代,使用成套注酒温酒器来温酒的习俗颇为流行。注碗在南方瓷窑普遍烧造,各地的宋墓多有出土且器形大致相似,其中以景德镇青白瓷制品最为精致。1984年6月陈衍麟先生在繁昌县城宋墓群发掘了繁昌窑青白瓷注子温碗(见图2),注子通高21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7.6厘米,温碗高10厘米,口径19厘米,底径10厘米,壶盖宝珠顶钮,盖下部一侧有两个小圆孔,系绳洞,壶直口,圆肩,球腹,圈足,长曲形流,扁条形把手,碗呈仰莲瓣形,腹壁深稍呈圆弧,近底处收敛,圈足较高且稍外撇。注子温碗胎质为灰白色,较细腻,盖青白釉偏灰泛黄,壶、碗釉色青白带米黄,莹润光亮。温壶胎体较薄,造型规整,工艺精细,为上乘之作。
繁昌窑的罐类多为直口,微敞口、圆唇、平唇,有长直颈、短直颈,多有瓜棱腹或椭圆腹,有些在肩部置双系、四系,圈足或内凹假圈足。宿松县隘口乡石室墓出土有一件繁昌窑青白釉四系瓜棱盖罐(见图3),通高14.9厘米,口径8厘米,足径8.2厘米,直口,平唇,筒颈,平顶盖,瓜棱圆腹,圈足微外撇,肩部按四泥条横系,盖顶和颈中部均饰有弦纹,黄白色胎,胎体较薄。釉色米白略闪青,通体施釉,器形规整。伴出的还有三件繁昌窑青白釉盘口瓶(见图4),其造型、釉色均相同,瓶高36.4~36.8厘米,口径11厘米,足径10.3~10.6厘米,盘口,短颈,椭圆腹,矮圈足。外壁满釉,底露胎,胎呈黄白色,胎质细腻坚实,釉白中闪青黄色,滋润光亮。在安徽博物院藏繁昌窑青白瓷瓶类中,有一件造型较新颖别致的刻花六管瓶,出土于望江县护城村。六管瓶又称多管瓶,宋代时南方龙泉窑青釉产品多见,后来向北方窑口发展,磁州窑系也烧造生产。因其瓶肩部直立安装五根管或六根管而得名。南北方各瓷窑烧制的六管瓶造型略有差异,六管瓶大都出于墓葬,其用途有两说,一是陪葬冥器,二是焚香宗教供器。繁昌窑青白釉刻花六管瓶,高13厘米,口径4.4厘米,底径6.2厘米。瓶口部为莲蓬状,分布着六个小孔,边缘一周凸起,下部一圈覆莲瓣形纹,斜直肩,瓶身肩部周围塑有直立的六空管与器体相通,弧腹,外壁刻一周花卉纹,圈足。青白釉黄中泛青色,光亮。繁昌窑生产的六管瓶,瓶身多是光素无饰,这件刻花装饰颇为少见。
古代瓷杯主要功能是用来饮酒,包括高足杯。繁昌窑高足杯内腹皆无釉,有的杯内底中心有一圆窝,不是作为酒杯,而是佛教用器,又叫“净水杯”[3]。1984年6月繁昌县五十万伏电站工地出土的繁昌窑青白釉斜直纹高足杯(见图5),通高11.2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6.3厘米,杯外壁刻斜直纹,侈口外撇,弧腹,直柱,中间有一道凸棱,宽厚圈足。青白釉泛青黄,有细开片。繁昌窑的高足杯种类繁多,其中有描述过的刻斜直纹杯,有杯身外饰莲瓣纹装饰的,有刻划缠枝花卉的,亦有光素无纹的。杯口有做成花口形、二道弦纹侈口、外撇沿等形状,足部有饼足、圈足、宽厚圈足等。1972年9月在铜陵市出土的高足杯(见图6),其造型颇为独特,器高8.6厘米,口径6.2厘米,底径4.6厘米,杯足微撇,饰有二道弦纹,圆腹,腹部刻划缠枝花卉,底托分两层直柱,中间用一圈凸棱纹相隔,杯底作一周下垂的覆莲瓣纹。1987年2月陈衍麟先生在繁昌柯家冲窑址采集了一件无柄式的杯(见图7),青白釉莲辬纹杯,高10.2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3.5厘米,直口,口沿下有一道凸棱,弧腹收到底部,腹外壁一圈采用浅浮雕莲瓣纹装饰,饼足,青白釉泛黄闪青。
炉的文化源远流长,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的“青铜鼎”。青铜时代衰落,瓷器出现后,青铜鼎也早就不再作为“礼器”,鼎变成了香炉。瓷炉是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焚香用具。通常有盖封闭的炉称为薰炉,无盖敞开的称为香炉。安徽博物院藏繁昌窑青白釉炉有两件(见图8、图9),一件为豆形炉,另一件是镂空薰炉,两个炉在1984年8月繁昌县五十万伏电站工地出土。豆形炉通高11.2厘米,口径13厘米,底径10.8厘米,炉浅盘式,盘口沿凸唇,直壁平底,外壁剔刻弧形纹,盘下边缘处一圈波浪形纹,盘圈足被套在筒形的底座内,底座分二层中部一周刻划篦纹以及不规则划纹,座底外撇,青白釉黄中带灰青,有小开片,盘内无釉。繁昌窑生产的炉有多种样式,有结构繁琐的,也有简单的,其中最为精致而繁杂的是镂空炉。炉分身和座两部分,上部炉身又有内外层结构,外层上是一个筒形状器,敞口外卷唇,沿边塑贴乳丁纹一周,器外壁有六个花形镂空装饰,下边缘外撇。刻有锯齿状凹凸棱,外层下斜收似碗形,外壁刻斜条纹。内层里有一个圆筒形底座。下部为六瓣莲花形炉座,上刻划斜线纹,下刻划一周仰莲瓣纹,底边缘外卷。通体施青白釉,釉色灰青泛黄。炉通高17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14厘米。
钵是一种盛储器,因形状似僧人食器而得名。瓷钵在商代已开始生产,基本造型为敛口、深腹、平底钵,到五代北宋时期南北各窑口生产的钵形制上有了一些变化。繁昌窑青白釉瓷钵底有平底、假圈足和圈足几种。1972年铜陵市异形砖厂出土了繁昌窑青白釉钵,高12.2厘米,口径23.5厘米,底径9.3厘米(见图10)。钵侈口,折沿,扁圆腹,平底,青白釉青灰泛黄。在宿松县隘口乡石室墓出土的两件束颈钵,形制相同,钵敞口,圆唇,束颈,折肩,弧腹,平底,假圈足,青白釉微闪黄,釉色晶莹光亮,胎为灰白色,胎质细腻,器体规整雅致,高6.6厘米,口径14.4厘米,底径6.8厘米。
托盏是由盏和托配套使用的茶具,又称“盏托”,它是由汉代的耳杯和托盘演变而来。瓷托盏始见于东晋、南北朝时期。唐宋以来随着饮茶风盛行,托盏已成为当时流行的用器。常见器形为圆盘形,饼形足或圈足,盘心有的做成圆形凹槽,有的凸起一周托圈,还有盏和盏托连成一体。繁昌窑生产的托盏产品非常丰富,形制多种,有托柱较矮的、有高托柱的,还有连体的托盏等。在宋墓中出土了外形上与盏托相似的有人称为“酒台子”,是一个酒托台,再加上配套酒盏合称“台盏”。台盏是喝酒的酒具[4]。繁昌窑酒台子造型别致,内部中空,与圈足相通。繁昌窑托盏装饰也各异,有盏外壁浮雕仰莲瓣形,有盏与托都为花口、有托口菱花形,还有素面平沿的托盘等等。安徽博物院藏繁昌窑有两件托盏,都是1984年6月繁昌县城宋墓群出土的(见图11、图12)。繁昌窑青白釉花口托盏,一件通高7.1厘米,盏口径8.5厘米,盏底径3.4厘米,托口径12.6厘米,托底径6.2厘米。两件托盏器形相同,装饰相似。盏都为六瓣花口,圆弧形,圈足外壁曲折处刻划六竖条的瓜棱形纹,呈现六瓣花形,圈足外撇,托为折沿呈六曲花口,盘面斜折沿下凹,内底置一托台低于托盘面,台上有围栏,栏内平底,以防茶盏滑落,折腹,圈足。两件托盏青白釉都泛青黄色,其中一件有小开片。托盏的造型优美别致,犹如一朵搖曳在碧水中的莲花,充分体现了窑工高超的工艺制作水平。
繁昌窑烧造瓷器的年代可追溯到五代,北宋中后期逐渐衰落。其中繁昌窑可能曾为南唐宫廷生产过贡瓷[5]。在唐代瓷器中青瓷及白瓷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随着南北方窑口交流的增多,传统北方白瓷也逐渐向南方传播,特别到五代时期,白瓷数量急增[6]。安徽地区五代时期墓葬出土的白瓷情况也窥见一斑。当时繁昌窑就烧制过白瓷,产品具有北方瓷的某些特征,特别是骆冲窑的白瓷,白度很高,胎釉结合紧密[7]。由于五代时期北方发生战乱,大批北方窑工南下,同时繁昌先后属于扬吴和南唐政权控制,境内相对安定,生产持续发展,这对地处江南地区的繁昌窑瓷业起到促进作用,所以产品质量提升。从窑址发掘情况证实繁昌窑青白瓷创烧于五代,也是最早烧造青白瓷的窑口之一,繁昌窑在五代时期就采用了瓷石中加入高岭土制瓷新工艺,使瓷器的温度大大提高,不易产生变形,改善了瓷器的质量。比传统的“二元配方”工艺起源于元代初年景德镇的观点要早三百年[8]。五代北宋早中期,是繁昌窑青白瓷发展的鼎盛阶段,瓷器器形丰富,特别是生产了镂空炉、注子温碗、托盏、高足杯、六管瓶和凤首执壶等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造型,代表了繁昌窑青白瓷的烧瓷水平,有较高的艺术、历史价值。从馆藏的和各地发掘发表的繁昌窑青白瓷来看,其装饰方法主要采用刻划、印花、贴花和浮雕等工艺,刻划花主要有缠枝花纹、螺旋纹等,印花多有菊花纹和莲瓣纹,贴花装饰则为泥条贴塑的蝴蝶花纹和云朵形系,装饰莲瓣纹等。繁昌窑早期青白瓷产品由于本地所产瓷土含氧化铁成份低,胎料淘洗精细,胎色多偏白,也有黄白和灰白色,杂质少,提升温度,火候较高,质地坚致,为生产青白瓷创造了良好条件。繁昌窑青白瓷釉色有纯正的青白色,有的青中泛黄,有的青中闪灰,质优者釉色多匀润、光洁。玻化程度高,有的釉面见细小不规则开片。繁昌窑瓷器制作使用轮制成型的方式,器物上多有较清晰的轮制痕迹。施釉采用蘸釉法。碗盏类器内施满釉,器外多施半釉。壶、罐、炉等器类内壁多不施釉,而器外壁则多施满釉。繁昌窑瓷器生产所使用的窑具,主要有漏斗形和直筒形两种匣钵,器物足底多留有垫饼痕,也有少量用支钉的,从窑址发掘的窑具,说明五代时期保留有早期支钉叠烧方法,到宋代开始采用了较为流行一钵一器的仰烧法,同时也大大控制了生产瓷器过程中的废品率。
从现在调查和部分发掘的情况来看,繁昌窑址遍布繁昌县的柯家冲、张塘、半边街、柳墩、骆冲等地方,当时窑业面积规模之大、产量之高,在安徽、江苏等地,特别是沿江一代的墓葬均出土有繁昌窑青白釉瓷器。20世纪50年代南唐二陵发掘出土的瓷盏,与繁昌窑五代时期的叠唇盏完全一致,说明繁昌窑曾为南唐宫廷生产贡瓷[9],也让人们充分了解繁昌窑烧造青白瓷的历史背景。繁昌窑在宋代专烧青白瓷,这在当时的民窑中是不多见的,尤其繁昌窑生产的大多是日常生活用瓷,颇受长江流域百姓的喜爱。从繁昌窑瓷器的烧造工艺和成熟的器形来看,早期的繁昌窑瓷器精美程度不输于同时期的景德镇窑青白瓷,甚至更精致、工整。繁昌窑是我们研究中国青白瓷起源生产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窑址。
注释:
[1][2][5][8][9]安徽繁昌窑遗址考古队,杨玉璋,张居中,李广宁,徐繁.安徽繁昌窑遗址发掘与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陈衍麟.繁昌窑瓷器釉色及造型工艺[A].文物研究编辑部.文物研究(第十期)[M].合肥:黄山书社,1995.
[4]孙机.酒台子[N].中国文物报,2000-10-20.
[6]黄义军.宋代青白瓷起源的背景初探[J].考古与文物,2006(2).
[7]繁昌县博物馆.繁昌窑青白瓷集萃[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