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015-02-02孙志毅
孙志毅
我对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八一路小学研究的这个“微课题”很感兴趣,觉得研讨这个话题应该从几个维度展开:
何谓参与度?学生参与度低的原因是什么?“参与”容易被误解为什么?如何判断学生“真参与”还是“伪参与”?提高参与度的主要途径、方法有哪些?我们在理念及操作上应该发生什么样的“革命”?
所谓课堂参与度,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兴奋、是否积极思维、是否进入孔子所说的“愤”“悱”状态(《论语·述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新课改对教师角色的描述,也是对课堂教学本质的定位。如果教师的上课只为了完成任务,按照一厢情愿预设好方案推进,而不管“主体”的状态,课堂就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变成了“教师是主体,学生是陪体”。所以说:课堂教学上只有教师的独角戏,学生成了被动牵线的木偶、储物罐,就是“零参与”或“低参与”,如此,学生的主体地位谈何落实?
“参与”容易被误解:以为课上一问一答、一呼百应、上蹿下跳、师生“配合得好”就是参与度高。谬也!这是真实的“伪参与”。它的特点是:以学生“入我彀也”和学生迎合揣测老师的答案为参与,以浅层次的一问一答为参与,以少数学生意料中的应答为参与……
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课堂能生成意想不到的思维火花,才是真正的参与,此时,不论是上蹿下跳、人声鼎沸,还是呆若木鸡、鸦雀无声,都是实质性的参与,这样的课堂就是高效的,有收获的、参与度高的。
雅斯贝尔斯把教育分为三类:师徒式的、经院式、苏格拉底的“催产式”。前者以“师”为本,中者以“文本”为本,只有后者才是以学习者为本的。而只有以生为本的课堂,才可能有“真参与”的产生。
质疑、批判,敢不敢问、会不会问是参与的重要表征。
据说,以色列小学生30%的成绩记载来自提“问”,“神让我们去提问”已经成为他们一种文化传统和求知方式。
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是学生的权利,如果仅有前者,没有后者,谈何参与度?学生没有问题,是好事还是坏事?无疑是后者。怎么办?引!引导、诱导他们产生问题、疑惑、苦恼,这才是教师该做的事。
参与度高与低,还反映在人数和时间上:是只有尖子生参与,还是多数人参与?是个别参与,还是全体参与?是全程参与,还是瞬时参与?
不少老师其实是恐惧参与的:因为“参与”容易乱了阵脚——预设好的教案推进不下去,生成的问题,因个人学养低、变通能力弱而手足无措。
学困生的参与是个难解的结。当你说“太阳是三角形的”时,他们仍然无动于衷,那么就意味着这个群体彻底放弃了参与,放弃了课堂,放弃了学习,甚至个人前景。
但愿八一路小学的探讨能给广大教育同仁以启示。
背景介绍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八一路小学校长/段 梅
从2014年9月至今,我们一直探索和实践着“微课研讨”“微题论坛”和“微型培训”。这不仅是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培训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何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就是学校不久前开展的一项微课题研究。教师们关注“小现象”和“微观问题”,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反复实践,多次研究,逐渐形成了个人以及学研小组对此问题的思考和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课堂参与度?
副校长/ 康 敏
选择学生课堂参与度这个“微课题”作为研究内容,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探索构建“学本课堂”和“生本课堂”的基本需要;二是因为课改以来许多教师为了体现所谓的学生自主学习、自能参与,一味地在教学形式上下功夫:动辄同桌交流、小组讨论,课堂上很“热闹”,学生七嘴八舌,言来语去,不亦乐乎。这样的课堂参与是不是真正的参与?这种看似“热闹”的课堂,背后应是我们的冷思考:光有形式上参与的课堂,学生只是“讲”者,而不是“思”者;更不是“学”者,当然也就不是真正的参与者。由此看来,如何有效地落实学生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有着十分必要和紧要的现实意义。
从广义上讲,“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内涵与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度”的体现应该有两个层面:一是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度和活跃度;二是教师指导学习的有效度和实践度。
“学本课堂”的主旨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实现自我发展,基于此,不能让学生仅仅是学习过程的浅层参与者,而必须是深层的参与者。学生不能只局限于能否回答出教师的预设问题,而应该对教师的提问或者解释试着追问“为什么”“能不能”,要说出“我认为”等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的观点,从而使得自己真正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去。
教师指导参与的实践度和有效度的尺度伸缩是落实教学目标的着眼点,核心在于要关注学生课堂上生成性的问题,切不可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流畅性,而忽视这些在课堂中生成的课程资源。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生成性的问题或情景,实现由师生对话的浅层交流向生生对话的深层交流的蜕变,提高学生参与的深度。
经过一段时间的微课题研究,我们逐渐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学生的参与有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消极参与与积极参与之分,从本质上看也许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从课堂有效性的角度看有明显的差别,被动参与和消极参与是一种“假参与”或者“伪参与”。
澄清参与度的认识与理解是为了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真正成为对话的“知音”、交流的“知己”、合作的“知心”。参与,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才能焕发应有的魅力和效用。
数学教师/ 闫晓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参与度体现出来,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态度、广度、深度是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水平的重要标志。态度,指参与者积极思维的程度;广度,指参与的人数和时间的多少;深度,指是否涉及深层次的问题。一堂高效率的数学课(其实所有学科的课都是如此)是学生思维的活跃、情感的共鸣,是生师、生生间的有效沟通。
语文教师/李 洋
课堂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平台,也是学生学习的平台,是师生学习交流的媒介。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决定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否有效,课堂学习的效果又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率,是课堂教与学二者能否有机结合的标志。参与度的重要性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所以,如何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是我们教师需要持续研究的课题。
学生参与度低主要有哪些表现和原因?
语文教师 /刘春明
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形式。既然是以学生为主体,那么在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就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除了少部分尖子生能够实现较高的参与,而大部分学生游离于参与之外,处于“陪学”状态。他们可能在小组讨论、同桌交流环节中偶尔发表几句言论,其余时间处于沉默之中。很多时候,互动交流成了教师和尖子生的“双边会谈”,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成了课堂中的听众和看客,更有甚者开起了“小差”,乐得清闲。没有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回归,也就谈不上学习的参与度。
英语教师/查日苏
一堂好的英语课的标准往往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大部分老师喜欢积极发言的、举手的会回答问题的学生,那些不积极的、不主动举手的学生就不会回答问题吗?就没有他们的思考吗?当然不是,这些学生有些是没有兴趣回答,有的可能是觉得太简单不屑于回答,还有些则是怕出错逃避回答问题。
语文教师/楚玉姣
面对学生参与度低的困局,我曾经扪心自问:是不是我上课的方式他们不喜欢?是不是教学材料太枯燥、教学活动太乏味?是不是他们学习上有困难……希望得到答案。通过多方面了解,部分学生和家长对如何提高课堂参与度给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总体上是他们希望老师能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对于枯燥的课文做到适当的删减,同时改变以往“以讲代学”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
数学教师/闫晓燕
就数学课而言参与度低,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教师的问题设置不合理,尺度把握不准。小学数学课堂问题的设置要有探究性、梯度性、开放性。通过探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且通过教师的提问,既要让学生懂得问的是什么,又要弄懂该从哪方面解决问题。
我在试讲《比的基本性质》时,我想让学生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得出比的基本性质,直接问了这样的问题:“大家能不能沟通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而得到比的性质?”很多学生不知所云,课堂出现了长时间的沉默。后来,我明白:学生无法参与,这是因为问题没有梯度性。
课堂提问要有思维价值。不少老师在课堂上爱问“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没有意义的问题,表面上学生一呼百应,似乎是参与了,其实因问题没有探究性和开放性,等于没有参与。
二是与教师的评价方式单一,缺乏评价技巧有关。含糊的评价,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如“很好”“不对”“哦,好,还有谁来?”“嗯,坐下吧”,容易使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好,不知好在哪里?差,不知差在哪里?这种评价会使学生迷失方向,久而久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打折。
提高课堂教学参与度的思路与方法
副校长/ 石亚青
如何提高课堂参与度,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把握教学的维度。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对相关知识与技能了解的程度和掌握的水平也会因人而异。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可以将问题进行归类,如机械性问题、识记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创造性问题等。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创设回答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分水平、分性别、分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给每位学生展示的空间和平台,让每个层面的学生都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二是要设置教材的坡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善于在旧知和新知之间合理架桥,铺石修路。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对课堂坡度的最好注释。如果坡度过大,学生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和厌倦情绪,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望而止步,影响参与教学活动的广泛性;反之,则容易使学生有“轻而易举”之感,造成学生思维肤浅、浮于表象,不善于动脑分析问题,影响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三是挖掘内容的深度。如果教师的教学一直停留在浅层次,如果老师每天用简单重复的教学模式教学,学生能不厌倦吗?能乐于参与吗?所以,教师要时时变化,时时出新。教师应摒弃照本宣科式的讲述,深挖教材中蕴藏着的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技能的要素,在问题设计上必须让他们需要“跳一跳”才能解决问题。
四是巧设练习的梯度。教师精心设计的练习要具有层次性和弹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在练习设计时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及深地分层递进,做到有层次、有梯度、有循环、有巩固。一般可以安排 “基本练习—变式练习—拓展练习—综合实践练习”几个层面,达到以点连线、以线带面、以面促全的联动效应。
教导员/ 呼思乐太
高效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让学生主动动手操作,因此,教师必须想办法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
我上《有特点的脸》一课时,放弃了先前所用的各种名人的照片,而是上课前我带着相机去班里拍下学生们生活当中的各种表情,让学生们主动参与进来,弄出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表情让我拍照。因为课件中出现的人物都是学生们熟悉的人物,这节课参与度高。通过这节课的设计,我发现这样一个道理:教学内容与学生越近,使他们有亲身体验的机会,学生的参与度就越高。
语文教师 /刘春明
教师要把参与度的落脚点放在参与度低的学生身上,要在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和教学策略等方面创设他们参与的条件,因为这部分学生的参与度才是决定一节课是否真正有效的重要因素。
一是想办法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教师的适时点拨和及时鼓励是最重要的教学策略,耐心听取、恰当补充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特别是他们回答问题时哪怕出现一个小小的“闪光点”,教师也要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评价或认可,激发其他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和灵感。
二是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来组织有效教学活动。我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我联系到学生在家里平日受到的委屈,再结合课文内容,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如果你就是巴迪,你承受了父亲这样的打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们几乎是不假思索,纷纷举手,说出了自己和巴迪相同的经历。这让我感受到:课堂越贴近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学生们的参与就会越到位,越积极。
美术教师/ 张思妍
刚成为教师时,我的美术课堂是冷清的,学生对于我的讲授反应寥寥,更多时候是我一个人在唱“独角戏”。于是我开始关注学生们课堂参与度的问题,力图让我的课堂“红火”起来。半年之后,我发现了一个突破点——“分神”!
很多教师认为,学生课堂上分神是完全错误的。我却觉得,学生分神的一刹那,恰恰是他们发现了生活中奇特的、美丽的、拥有极大吸引力的新鲜事物。分神并不完全等于好奇,它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发现。如果引导正确,一根头发、半张废纸都能使他们产生灵感——各种布可以进行拼贴,一根铁丝、一颗图钉、一根毛线、一张废纸都可以成为一个造型……让他们主动获取信息,整理和处理初始材料,并加以利用和创造,此时,学生的参与度绝对高。这不应是我们老师应该完成的任务吗?
语文教师/楚玉姣
改善练习形式能提高自主练习时的参与度。
以往的自主练习,教师常常以细密的内容分析、琐碎的问题设计贯穿整堂课,长此以往,学生失去了体验学习内容的机会。为了让学生大胆去实践,去体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无限乐趣,教师应该从嘴里省下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从容自主地参与学习。如:在阅读教学课中,我没有急着让学生去做题、讲解、归纳,而是要求他们自己读题后先独立做一做,然后小组内互相讲一讲。要求他们讲做题的思路、方法以及分析出错的原因。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既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也避免了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局面。
语文教师/康红霞
对此我有两个观点:一是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参与度。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从内心深处喜欢上教这门课的老师,才会愿意在他的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习,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对老师的崇拜往往超过了家长,有时候不肯听家长的话,却对自己喜欢的老师说的话言听计从,可见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力之大。所以,当学生真的从心底里接受某一位老师后,他所教的课程学生自然就愿意积极地去参与。
二是教师的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让学生有能力参与。
什么样的问题学生愿意积极回答呢?我觉得应该是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的问题,简言之,学生通过努力思考能够答上来的问题才是教师设计的“好问题”。如果学生通过努力思考还是答不上来,那就是老师拔高了难度,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时间长了,学生就不愿意再思考、再回答了。反之,如果老师的提问学生不用思考,答案一目了然,也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没有任何挑战,久而久之,也不愿意再参与。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知识储备等情况,以便设计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好问题,这样学生就乐于参与了。
语文教师/张克明
学生是有差异的,这毋庸置疑。因此,为了实现“全体参与”,必须分层。如将学生划分为三类: A类学生:为各方面能力都较强的学生。B类学生:为某一方面能力强的学生。C类学生:为各方面都不够突出的学生。
有了这些参与度的分类,我们就可以对教学设计进行及时调节,以达到高效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基础知识”时,我们可以鼓励C类学生参与进来,及时给予肯定,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学习“理解感悟”的部分,就可以给B类学生参与的机会,利用小组合作等方式把他们的某一方面特长发挥出来;需要“拓展延伸”时,则选择A类学生参与。这对他们来说既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对B类、C类学生的示范和启示。这样,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能动性,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
数学教师/刘 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间存在着智力差异,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保持不变。数学教学不是为了消灭智力间的差距,而是为了实现有差距的发展。因此,实施分层教学,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具体做法是:面向全体,坚持相同起点、不同终点、分层达标的原则。在练习题的数量上采取必做题一颗星,多做一组题,多得一颗星的做法。在练习题的难易程度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做思考题或星号题,有的练习还可让学生一题多变或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在同样的时间内,优生做得又对又快,有自豪感;学困生由于没有过重的心理负担,力求做一道对一道,也有成功感、自信心,这样岂不使学生体验到了参与的乐趣?
英语教师/查日苏
英语课堂的参与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是传统的激趣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但是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学习内容的增多以及难度的加大,这些老的激趣方式已经越来越激不起学生的兴趣了。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改变方式方法。比如,我在教六年级上册的Unit4 I have a pen pal.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任务是完成一次采访,采访内容包括姓名、年龄、家庭成员、爱好、电话号码或者电子邮箱。要求让学生用所学的句型采访同学或老师,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学生有了任务、有了目标、有了成就感,就能做到全班成员参与教学活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