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记文学作品在大学图书馆的榜样育人作用
2015-02-02郭为民
关键词:传记文学作品;传记图书;传记影视;榜样教育;大学图书馆
摘要:文章针对上世纪末以来传记文学作品持续走热之现状,从传记文学作品的定义和类别,传记文学作品的特征和功能,以及传记文学作品的育人实践及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12-0069-03
收稿日期:2014-11-18
作者简介:郭为民(1959-),太原理工大学图书馆馆员。1传记文学作品的定义和类别
文学即人学。传记文学作为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堪称人文学科中的显学。传记文学作品,运用除虚构以外的多种文学创作手法,再现传主的真实人生,展示人物的思想风貌,勾勒传主的鲜明个性及卓尔不群的人格魅力。其内容涉及传主的主要人生历程,大到事业家庭,小至生活习惯,都需脉络清晰让受众知晓。
首先,传记文学作品在国内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文化影响力,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尤其如此,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西汉文史学家司马迁之毕生力作《史记》,就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作品的光辉典范。它比西方最早的传记文学名著《希腊罗马名人传》(古罗马普鲁塔克著)还要早一个多世纪,其思想内容博大精深,不仅纪实人物众多,每个传主均个性鲜明,且叙事据真,又文采焕然。书中许多名篇佳作,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如《史记·项羽本纪》《史记·孔子世家》《史记·太史公自序》等对后人都有着非同寻常的史鉴作用和情操陶冶。
其次,传记影视作为一种新生立体化的传记文学作品,在国内外都有着众多的观众和不断提升的收视率。如2007年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放的传记电视剧《恰同学少年》,聚焦于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与蔡和森等一批志同道合的革命者真实感人的学习生活经历,回忆了主人公探索真理,追求信仰,进行社会实践的青春岁月。该剧播出后,即在全国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央视索福瑞(CSM)调查数据表明,《恰同学少年》的全国平均收视率达到6.20%,在长沙地区的收视率则一度突破6%,最高达到8.9%,成为2007年以来央视一套播出收视率最高的一部电视剧。又如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最具媒体价值的大型人物纪录片栏目“我的中国心”,自2009年开播至今,一直都是凤凰卫视收视率最高的金牌栏目之一。凤凰卫视以独特的纪实视角,彰显了我国近现代以来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进步、民族复兴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生平,真实地还原了他们的奋斗历程和爱国情怀,如“海棠依旧——邓颖超”“抗战烈士——赵尚志”“焦裕禄——模范孰能逾”等优秀视频,都在广大观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收到了很好的榜样育人效果。因此,无论是传记文学作品或是传记影视都对人们有着鲜明的人生指向和深刻的人格熏陶,是最直接与最有效的育人方法。
2传记文学作品的特征和功能
传记文学作品作为文学的重要分支,源自其独有的文体特征及育人功能,也是其历久弥新,近年来形成显学的关键因素。其特征突出表现为:①作品的史实性。传记文学作品,无论是传记图书或是传记影视,都始终贯彻着“不虚美,不隐恶”的创作原则。对传主,既不虚构和夸大其历史功绩,也不隐讳和缩小其人生失败,真实反映了传主的生平事迹,客观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予受众以全真的历史回顾和人生启悟。②作品的文学性。任何传记作品,不仅具备真实可信的史实性,同时还具有文学作品特有的可读与可视感。而非简单枯燥的历史纪年表,是秉承“史学为体,文学为用”的创作原则,蕴含着生动人文感染力的作品,让受众在回顾传主历史的同时,产生一种受众与传主互动的自我反思教育。③作品的传播性。传记文学的发展史证明,传记文学作品从问世时起,就得到受众的垂青以传承至今,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仅是传播的形式和载体不同而已。但其中以史为鉴、以人为范的“榜样教育”却是一贯的。人们不论是阅读传记图书,或是观看传记影视片,都能从中真切地领悟人生,从传主的历史功绩中获得宝贵的经验,从其缺憾的人生中汲取教训。对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规划有为的人生,战胜艰难困苦中的自我,无疑都是一种很好的人生教育。
由于传记文学作品所特有的以上文体特征,因此较其他文学作品具有更直接、更实效的育人功能。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它是以“榜样教育”为核心的示范教育方法,犹如一部人生的百科全书和精神指南,指引人们探索真理,追求崇高的理想,并为此而不懈奋斗,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榜样育人。纵观人类发展史,明志、向学、求理、问道是亘古不变的历史追求。任何的历史发展阶段,任何国家和民族,任何意识形态的人们,都是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伦理规范,将各自民族不同历史阶段的英雄豪杰和优秀人物形象,镌刻在本民族的历史丰碑上,铭记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以提升其民族文化自信心和民族精神凝聚力,构建其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和行动指南,这正是传记文学作品的作用所在。正因如此,古今中外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对传记文学作品推崇备至,倾力构筑本民族的“榜样教育”体系,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诚如,我国西汉文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力作《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述:“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用精练的语言表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写作初衷,其中也蕴含着作者“诟莫大”的著书经历。用史实告诫后人,人生不只是一马平川的坦途,也常有坎坷曲折的逆境,历史无直径,但历史的规律却永恒如真理。再如,罗马帝国早期传记文学作家、哲学家普鲁塔克(Plutarch)所著的《希腊罗马名人传》,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传记之作,该书一经问世便大受欢迎,它以希腊罗马时期主要的历史人物为主线,详尽地书写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并以独特的对传笔触,生动地叙述了包蕴其间的伦理思想和人生哲理。如将司马迁的《史记》和普氏的《希腊罗马名人传》互为比较,可发现二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堪称中西传记文学史上的双璧,其对受众都具有积极的引领、激励、示范和修身的教育功能。古代如此,现代亦然。1993年,在伟人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央视一台隆重推出了电视文献纪录片《毛泽东》,该片运用大量翔实的历史文献档案和影视资料,以采访当事人的形式,展现给观众一个既宏才大略,又平易近人的人民领袖形象。该片播出后,即在全国产生了轰动效应,使广大观众在缅怀伟人的同时,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榜样精神洗礼。另如,第一位在不同的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和诺贝尔化学奖的波兰裔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她的科研成就感动并激励了无数人。居里夫人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伟大情操,成为众多向学之人的典范。美国传记影片《居里夫人》上映后,也颇受观众的喜爱和欢迎。可见,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也不管是古代或是现代,人们崇尚英雄及杰出人物的榜样心理是相通的。因此,受众不论是阅读传记图书,还是观看传记影视片,其目的都是为了学习和仿效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和杰出人物,借鉴他们人生的经验和教训,以反思和自律。18世纪英国传记文学家塞缪尔·约翰生曾言“没有其他任何科类的作品,像传记文学这样,挟着不可抗拒的兴趣,更能牢牢地联系起人类的心灵,或像它那样在任何一种不同的情况下,都能广泛传播善言。” 简言之,文学,即人学,而传记文学作品,则是传播英雄模范事迹,沟通传主与受众心灵的桥梁和纽带,其特有的文体特征和榜样育人功能,将会对图书馆育人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endprint
郭为民:论传记文学作品在大学图书馆的榜样育人作用郭为民:论传记文学作品在大学图书馆的榜样育人作用3传记文学作品的育人实践及作用
传记文学作品特有的史实性、文学性和传播性的文体特征,决定了其独具特色的“榜样教育”作用。尤其是依托于互联网的传记影视作品(传记影片、传记视频)的蓬勃兴起,从根本上改变了传记图书一统天下的传播模式,形成了传记图书和传记影视互动的传播新态势。同时也为高校图书馆的育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促使我们探究在多媒体形式下如何有效利用传记文学作品,创新育人文化途径。
高校图书馆既是大学主要的信息辐射源,也是学校的知识集散地,更是大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最佳场所。有调查资料表明,“名人传记是青少年励志教育作用最大的书籍排行第一,名人纪实传记对青少年影响很大,这在访谈等实地调查中得到证实”。大学生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主流读者群体,他们从入学到毕业,始终都和图书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学生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可塑性强,但同时他们又缺乏社会阅历,思想单纯,面对目前多元文化的冲击,尤其是网络上形形色色内容和思潮的影响,他们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如盲目地追星,沉溺虚拟的网络文化和网络游戏却难以自拔等。因此,高校图书馆应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文化心理需求,以对大学生最有影响力的传记文学作品为突破口,与学校的课堂教育密切结合,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网络技术及人员场所优势,搜集、整合、研发传记文学作品(传记图书与传记影视)的文化育人途径,打造具有高校图书馆特色的“榜样教育”育人机制。对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确定位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都是最佳的心理契合点和实效教育方法。首先,根据目前IT科技的日新月异,读看智能化已成为图书馆服务的热点和必然,图书馆应以整合现有馆藏传记图书为基础,试建图书馆的“传记文献数据库”,同时在图书馆网站设置传记文学作品宣传专栏网页和微博互动平台,采取网上宣传推介作品并与大学生互动的形式,使之及时了解传记图书内容及借阅查询业务,还可使图书馆随时掌握受众阅读需求。或通过馆际业务交流,借鉴其他馆在文化育人方面的先进经验及有效措施,以完善其传记文学作品的智能化服务系统。其次,以深受大学生欢迎的传记影视片为契机,搭建图书馆传记影视育人平台,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如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其最大的优点是下载文件速度快及可选范围广,“用户可以通过它把自己的PC机与世界各地所有运行FTP协议的服务器相连,访问服务器上的大量程序和信息”,实现资源共享。进行网上搜索,遴选下载优秀的传记影视作品,定期展播或提供给大学生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文化心理需求。再次,充分利用大学图书馆厚重的文化氛围和优越的阅读环境,在每年新生入学时适时地举办传记文学作品的展读、展播、讲座和研讨活动,使大学生从入学之日起,就能充分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大学文化熏陶,真切领悟到优秀传记文学作品深刻的人生内涵和传主的榜样示范和教育引导作用,从中汲取有益的知识,陶冶高尚的情操。最后,根据目前高校大学生正值人生观及世界观成型期的心理特点及文化需求,图书馆应为其创造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活动场所,试设“传记图书阅览室”,采用“传记影视周”等活动进行阅读推广,在实验→调查→改进的基础上评估其可行性。历史证明,任何国家和民族,不论其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如何,无一不对好的传记文学作品重视和利用,这是因为“榜样教育”不仅是各个国家和民族在育人上的共识,也是其传统文化的真实写照,具有很强的史鉴效用。对此,我们从仅有238年历史的美国“大历史教育概念”(即历史教育社会化、通俗化、政治化,为此创办了各种通俗杂志,创办了大量历史传记、历史小说,以及电影、戏剧、电视剧、纪实影片)中可见一斑。而传记文学作品中的传主,正是各国各民族发展过程中史实的缩影,代表着其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走向,因此对传记文学作品的有效利用,将会极大地提升图书馆的文化育人工作。
总之,青年一代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少年的优秀代表,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者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他们肩负着强国富民,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重托及历史使命。正如教育家梁启超在其《少年中国说》文中所言,“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鉴于此,我们务必坚持“立德树人”的导向,根据育人规律调整育人措施。在育人机制上既不“邯郸学步”,也不“故步自封”,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理念,根据现实需求确定工作方法,从大数据新形势的特点出发,以传记图书与传记影视为育人着力点,突破近年来大学图书馆教育功能弱化的瓶颈,不失时机地对传记文学作品的“榜样育人”工作给予探析,这不仅是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的有效途径,也是传记文学作品“人本教育”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郭久麟,王乃考.从传播学视角看当代传记文学的勃兴[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8-22.
[2]徐光荣.传记文学:当代中国热读[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09(6):14-16.
[3]风华正茂挥斥方遒 解读《恰同学少年》火爆原因[EB/OL].[2014-05-18]. http://ent.sina.com.cn/r/i/2007-08-20/19421682540.shtml.
[4]郭久麟.传记文学的性质及功能[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2):39-41.
[5]郭为民.人物传记文献在高校图书馆的实用性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S2):160-162.
[6]李祖超,邵敏.青年榜样激励与励志教育现状研究——基于8省(市)青少年问卷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1(11):60-63.
[7]Ftp Client/ flashfxp [EB/OL].[2014-06-02]. http://www.pudn.com/downloads321/sourcecode/others/detail1418041.html.
[8]信力建.美国如何上思想政治课[J].领导文萃,2011(6):126-129.
(编校:崔萌)endprint